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rep—PCR技术研究中国花生根瘤菌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  杨苏声 《微生物学报》1999,39(4):296-304
采用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PCR技术(简称repPCR)中常用的REPPCR和ERICPCR,对从中国11个省、市的23个点、24个花生品种采集的根瘤中分离的59株花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sp.(Arachis)进行多样性研究,同时对来自国外的6株花生根瘤菌及14株参比慢生根瘤菌也进行了比较。得到的低相似性结果表明中国花生根瘤菌基因组存在显著的多样性。REPPCR揭示,在相似性50%上分为11个群,而ERICPCR却得到24个分群。这两种结果对菌株的分群有差异,暗示这两种短重复序列在慢生根瘤菌基因组中的分布的不同。没有发现菌株间基因组的多样性分布与花生品种、地理来源之间的必然联系。将两者电泳图谱结合并分析,得到介于上述两者间的结果。此结果进一步反映了菌株基因组间存在的多样性。同时还表明repPCR不仅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快速简便方法,还可应用于菌株的鉴别和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数值分类、SDSPAGE 全细胞蛋白分析、DNADNA 杂交、16SrDNAPCRRFLP 的基础上,测定了两个分离自干旱地区苜蓿、草木樨根瘤菌新群1 、2 的中心株XJ96060 、XJ96408 的16SrDNA 全序列,并进一步将中心株和31 株已知菌、3 株分自黄土高原的根瘤菌进行了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中基本分成Sinorhizobium 、Mesorhizobium 、AgrobacteriumRhizobium 、Rhizobiu m 、Bradyrhizobium 、Azorhizobium 六个分枝。群1 ,2 落入Sinorhizobiu m 分枝。  相似文献   

3.
花生根瘤菌的数值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 11个省、 16种土壤类型、 20多个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上分离到的花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sp.(Arachis)]中选取50个代表菌株、并与从津巴布韦引进的4株花生根瘤菌及7株慢生根瘤菌常用的参比菌株共61株菌进行了128项表型特征的测定。数值分类的结果表明,全部菌株在75%水平上相聚,并在76%和77%的水平上分别聚成两大群(群Ⅰ、群Ⅱ),每大群以较高的相似性(85%- 94%)各聚成6个亚群。所用数值  相似文献   

4.
花生根瘤菌的数值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 11个省、 16种土壤类型、 20多个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上分离到的花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sp.(Arachis)]中选取50个代表菌株、并与从津巴布韦引进的4株花生根瘤菌及7株慢生根瘤菌常用的参比菌株共61株菌进行了128项表型特征的测定。数值分类的结果表明,全部菌株在75%水平上相聚,并在76%和77%的水平上分别聚成两大群(群Ⅰ、群Ⅱ),每大群以较高的相似性(85%- 94%)各聚成6个亚群。所用数值分类方法不能将花生根瘤菌和大豆根瘤菌在属的水平上分开,但亚群和未归入亚群的菌株可能暗示亚种或种存在,同时本文结果还表现出花生根瘤菌的地域分布差异及其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用AFLP技术研究花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分离自中国、津巴布韦、以色列的133株慢生花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sp.\%arachis)\%和13个代表菌株(\%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Bradyrhizobium elkanii)\%的DNA扩增长度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各供试菌株的遗传相似性进行了数值聚类。结果表明慢生花生根瘤菌群体内存在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每个菌株的AFLP带谱均与其它菌株完全不同。AFLP技术简便、快速、重现性极高,能表现高信息量的DNA长度多态性,是目前研究生物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6.
用全细胞可溶性蛋白电泳和多位点酸电泳对15株天山根瘤菌(Rhizobium tianshanense)和其它10株快慢生根瘤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Tianshanense种内菌株关系密切而与其它种不同。分析时将全细胞蛋白电泳图谱分为254等份,根据每等份内条带的有无进行聚类,结果与数值分类基本一致,说明用该方法对全细胞蛋白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可以作为根瘤菌的分群手段;用所有出现的109种迁移率对17种多位点酶的电泳结果作聚类分析,得到与全细胞蛋白电泳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RAPD分析快速鉴定双歧杆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RAPD技术,选用11种引物,以嗜酸乳杆菌为对照,对6种13珠双歧杆菌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其DNA指纹图谱,并计算其相似性指数。结果表明,双歧杆菌和非双歧杆菌之间,其相似性指数有显著差异;选择合适的引物进行扩增,双歧杆菌不同种间和同种不同株间可表现不同的DNA指纹图谱。本文还对RAPD技术应用于双歧杆菌分类鉴定的可能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E和St基因组特异RAPD片段在部分小麦族植物中的分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张学勇  董玉琛 《遗传学报》1998,25(2):131-141
两个E基因组(包括Ee和Eb)特异RAPD片段和两个St基因组特异RAPD片段的序列分析表明,4个片段均为新的DNA克隆片段。染色体原位杂交显示OPD12444为区域化连续高度重复序列,而OPF031296(Eb特异)、OPB08525(St特异)、OPN01817(St特异)为弥散性高度重复序列。研究还显示:大部分DNA高度重复序列在亲缘关系较近的小麦族植物基因组间是共享的,差异可能主要是在重复次数及片段长度上,而能否用RAPD技术扩增主要决定于某一基因组的这些重复序列中有无与特定引物相匹配的区域。文中就这些重复序列在小麦远缘杂交后代外源遗传物质检测、多倍体物种染色体组组成研究中的潜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分离自鸡眼草和木蓝的根瘤菌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数值分类方法对分离自鸡眼草(Kummerowia)和木蓝(Indigofera)的根瘤菌及已知参比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在83%的相似性水平上形成2个不同与已知菌种的新类群。以SDS全细胞蛋白电泳技术快速聚类分群扩大菌株数,在86%的相似性水平上,分离自鸡眼草的24株菌形成第1类群,分离自木蓝的20株菌形成第2类群。DNA同源性测定结果表明,这2个类群中心菌株SH713和SHL042与13个已知根瘤菌种的DNA同源性均小于61%。因此,分离自鸡眼草和木蓝的根瘤菌分别构成2个独立的根瘤菌新种群。  相似文献   

10.
花生根瘤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江科  谢福莉  周俊初 《遗传学报》2002,29(12):1118-1125
利用16S rRNA RFLP,16S rRNA序列分析和16S-23S IGS PCR RFLP技术对43株花生根瘤菌和来自其他种属的15个参比菌株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分析。16S rRNA PCR RFLP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花生根瘤菌均属于慢生根瘤菌属,在系统发育上与B.japonicum的亲缘关系最近,具有相同的16S rRNA RFLP基因型,而与B.elkanii相对较远。16S rRNA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花生根瘤菌在系统发育上更接近于B.liaoningense,序列间差异小于1%,而B.liaoningense在系统发育上与B.japonicum相距很近,其序列间差异小于1%,16S-23S rRNA IGS RFLP分析结果表明,尽管花生根瘤菌与B.japonicum和B.elkanii的亲缘关系很近,但在71%的相似性水平上供试花生根瘤菌仍各自聚为一群,并可进一步分为A、B、C和D4个亚群,该分群还明显反映了地理因素对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斜茎黄芪根瘤菌的16S rDNA和23S rDNA PCR-RFLP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表型性状数值分析和AFLP指纹图谱分析的基础上,选取54株斜茎黄芪根瘤菌的代表菌株及已知根瘤菌参比菌株,进行16SrDNA和23SrDNA的PCR-RFLP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斜茎黄芪根瘤菌具有极大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别具有24个16SrDNA遗传图谱类型和22个23SrDNA遗传图谱类型,16SrDNA与23SrDNAPCR-RFLP聚类分析树状图谱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在对较大类群的划分上,它们的结果与表型性状数值分析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将16SrDNA和23SrDNAPCR-RFLP分析  相似文献   

12.
t-PA cDNA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PCR方法,在tPAcDNA5′端引入合适的限制酶位点和酵母分泌信号肽,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重组,构建表达质粒pSTEY,利用LiCl转化法转化酵母菌YS108,在MM和MD平板上筛选表型,PCR筛选tPAcDNA与酵母染色体整合而形成的阳性克隆,阳性克隆经甲醇诱导表达后,用SDSPAGE证明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6kDa左右,用酪蛋白板溶圈法测定tPA的活性。Muts表型菌表达产物活性最高为2500IU/ml,Westernblot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天然tPA分子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3.
显微分离出黑麦(SecalecerealeL.)1R染色体,用CohesiveadapterssingleprimerPCR(CASPPCR)方法进行体外扩增,以DIG11dUTP标记扩增产物为探针,进行Southern分子杂交,结果表明扩增产物来自黑麦1R染色体。用1/10体积的连接物转化E.coliDH5α,获得10000多个重组菌落。经酶切分析,克隆子的插入片段为250~500bp,为进一步筛选1R染色体的分子标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用双脱氧法测定了一个根瘤菌新类群代表菌株SH2672的16S rDNA全序列,将此全序列与根瘤菌各已知种及相关种的16S rDNA全序列进行了比较及聚类分析,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在系统发育树状图中,菌株SH2672与百脉根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loti),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 huakuii)、天山中慢生根瘤菌(M. tianshanense)、地中海中慢生根瘤菌(M. mediterraneum)、鹰嘴豆中慢生根瘤菌(M. ciceri)共同构成一个分支,与各已知种的模式菌株16S rDNA相似性分别为:96.3%,96.4%,97.2%,95.1%,95.6%,均在95%以上,它们应归属于同一属。且分支内各种间DNA同源性低于70%,表明它们分别为不同的种,菌株SH2672代表着一个新的根瘤菌种。  相似文献   

15.
在适宜培养条件下,Pseudomonassp31260能将木糖转化为酸性胞外多糖(EPS),用甲基磺酸乙醋(EMS)诱变处理 Pseudomonassp31260得到一株完全不产生胞外多糖的突变菌株E16。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扩增并克隆了超慢生大豆根瘤菌(ESG,extra-slowly-growing soyben rhizobia)2062菌株的16S rRNA的部分区段,然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了测定的264个碱基序列与已经发表的其他相关根瘤菌序列的差异,并通过计算机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ESG与Bradyrhizobium japonicum、B.elkan  相似文献   

17.
我国部分地区禽源性大肠杆菌的外膜蛋白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测定了从我国18个省、市、自治区分离到的204个禽病原性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分离株的外膜蛋白型(OuterMembraneProteinPaterns,OMP型)。这些分离株共产生了4个OMP型,56个O18分离株可分为3个OMP型,54个O78分离株、28个O2分离株、26个O88分离株、22个O11分离株和18个O26分离株,分别出现了4、2、1、3和1个OMP型。其中,OMP1型为6个血清型所共有,OMP3型则同时存在于O18、O78、O2和O11分离株中。结果表明,优势血清型中,O18、O78、O2和O11分离株具有多样性的OMP型,而O88、O26分离株的OMP型则高度一致,所测6个优势血清型的分离株间存在共同的OMP型  相似文献   

18.
从污水处理厂分离到一株紫色非硫细菌3p ,该菌株具避光性,能形成孢囊,具片层状光合内膜,在波长798 nm 处的吸收峰很低,需硫胺素和维生素B12 作生长因子。该菌株可以琥珀酸为碳源,最佳生长温度为34 ℃~41 ℃,体内未发现R 体结构,醌类的主要成分是Q9 。对菌株3p 的16SrRNA 基因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菌株3p 与世纪红篓菌( Rhodocista centenaria) 关系最近,相似性为95 % ,二者可归为同一属;与Rc.Centenaria 的杂交结果表明,二者的DNA 相关性为56 % ,故可把3p 定为一个新种:北京红篓菌( Rhodocistapekinense sp .Nov) .  相似文献   

19.
枯草芽孢杆菌B034拮抗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B034分离自水稻叶面,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能力。除去菌体培养液以7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所得的拮抗物粗提液对热稳定,对胰蛋白酶不敏感,对蛋白酶K、链霉蛋白酶E部分敏感,对氯仿部分敏感,其作用的活性pH范围低至4,高至12以上,比较耐碱性。粗提液经PhenylSepharoseCL4B柱层析、DEAESephacel柱层析和HPLC的Superdex75HR10/30柱层析,得到二个拮抗活性峰:P1和P2。P2经SDSPAGE和PAGEIEF电泳显示为单一蛋白带,分子量503kD,等电点625。自动Edman降解法从P2的N端测出残基序列为IleSerAsnProXIleAspVal  相似文献   

20.
花生根瘤菌在根瘤菌系统分类中的地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12株分类地位已知的代表菌为对照,采用现代细菌分类学方法,对从四川省4个花生产区的天府3号和地方品种上分离的花生根瘤菌,从系统发育方面,探索了花生根瘤菌在根瘤菌系统中的分类地位。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的16S rRNA的4种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PCR-RFLP)以及16S rRNA部分碱基序列测定结果同时表明:四川花生根瘤菌与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相似性极高。由此推论它们在系统发育及进化方向上是基本一致的。该结果为研究花生根瘤菌的确切分类地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