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海域近20年赤潮发生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冷科明  江天久 《生态科学》2004,23(2):166-170,174
本文根据深圳海域1981-2002年发生的93起赤潮记录,综合分析了赤潮发生的特征,可归纳为5点:①深圳海域的赤潮多发区位于大鹏湾、大亚湾和深圳圳湾,其中大鹏湾的盐田水域、大亚湾两部的东山和坝光水域、深圳湾的后海与东角头水域为赤潮多发地段;②赤潮发生的频率增高,赤潮持续时间延长;③全年中有两个赤潮多发季节,主要集中在3~5月,其次为9~11月;④赤潮引发种类丰富,约有39种,其中甲藻最多,其次为硅藻,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⑤赤潮引发种类具有明显的演替规律,不断有新的种类引发赤潮。  相似文献   

2.
大鹏湾维生素B1、B12与赤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湾及近海水域 ,因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的赤潮异常现象时有发生 ,已构成水产资源的严重破坏。为弄清赤潮发生的机理 ,已有许多作者进行过研究 ,现已知水温、盐度、溶解氧、pH、N、P ,以及Fe、Mn、Se等微量元素都是发生赤潮的重要环境因子[1 ]。近年来通过生态实验研究 ,发现维生素B1 、B1 2 (以下简称B1 、B1 2 )亦有促进赤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2 ]。本文报道 1 991年对大鹏湾海域水样中B1 、B1 2 含量的测定结果 ,并对赤潮发生与其相关性进行探讨。1 采样布点和分析方法1 .1 采样布点大鹏湾盐田海域的S0 、S1…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海赤潮多发区域及其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有关的研究资料,分析我国近海赤潮多发区分布、主要赤潮生物种类、环境状况及赤潮发生生态学特点.结果表明,我国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大连湾、长江口、舟山海域、杭州湾、厦门湾、柘林湾、大鹏湾、珠江口等为赤潮多发区.引发赤潮的因素较多,它与气象、水动力、营养盐及生物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如海水养殖、陆源污水排放等)影响加剧近海富营养化是引发赤潮的重要因素;但富营养化并非发生赤潮的唯一条件,低营养海区也可能发生赤潮.目前对诱发赤潮的关键因子及赤潮发生机理,应加强定点长期监测和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春季大鹏湾夜光藻种群等间隔采样序列作为随机过程变量,运用随机过程理论,构造了夜光藻种群超阈值风险的成丛随机点过程复合模型,对夜光藻赤潮风险率的随机过程进行分析,得到夜光藻赤潮的风险估算,并进行拟优合度检验.认为研究结果对预测夜光藻赤潮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鹏湾优势藻引发赤潮的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990年3月30日-6月30日在大鹏湾盐田海域的海水采样结果,用灰色理论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并计算大鹏湾地区海水中的尖刺拟菱形藻、中肋条骨藻和反曲原甲藻等3种藻引发的赤潮与浮游动物数量和海水理化因子等12个因素变化的灰关联度,关联排序结果表明:浮游动物、浊度、铁、锰、溶解氧、酸碱度、盐度和温度均对该三类藻种群增殖态势有着较大的影响,构成大鹏赤潮发生“优势”因素。  相似文献   

6.
南海大鹏湾甲藻孢囊分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甲藻及其它赤潮生物孢囊被认为是赤潮发生的种源,其分布特征是赤潮发生预测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对南海大鹏湾赤潮发生密集海区底泥进行了采集分析。在调查的12个站位中,共发现甲藻抱囊29种,针抱藻抱囊1种,其中以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为最优势种,多边膝沟藻(GonyaulaxPolyedra)、褐色原多甲藻(ProtoPerdiniumavellana)和塔马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rense)为优势种。抱囊的水平分布以水深最深的S2和水流最缓的S4两站位抱囊的种类、数量最为丰富,且两站位的营养盐含量高于其他站位。对抱囊的垂直分布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生活抱囊集中于NP和活性磷酸盐丰富的0-5cm底泥中,5cm以下抱囊数量骤减。根据样品中各类抱囊的比例与分布特征,对大鹏湾水域抱囊形成、沉降、水底运动和分布机制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7.
广东沿海赤潮的特点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列举了广东沿海1980-1992年发生的66起赤潮事件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广东沿海赤潮具有频率增多、全年均可发生赤潮,发生赤潮区域扩大,持续时间长和危害程度大,新记录种和有毒赤潮多等特点。并就其成因进行了研究,认为:①广东沿海赤潮种类繁多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②海洋污染和海水养殖业的自身污染是赤潮发生频繁的根本原因;③与季风转换有关密切联系,广东沿海赤潮主要发生在东北季风向西南季风转换时期的3  相似文献   

8.
赤潮的分类分级标准及预警色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天久  佟蒙蒙  齐雨藻 《生态学报》2006,26(6):2035-2040
为便于赤潮信息的发布、统计和管理,依据我国赤潮发生的特点初步制定了我国赤潮的分类分级及预警色划分的标准。根据形成赤潮的生物种类特性及其对人类健康和近岸水产养殖的影响,将我国赤潮分为有毒赤潮、鱼毒赤潮、有害赤潮和无害赤潮4种类型,考虑到我国沿海赤潮发生面积和持续时间相差巨大,将我国赤潮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3个级别。由此,将我国赤潮分为12种,并依次用不同颜色和符号代表之,以利于在媒体上发布。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不同类型赤潮的预警机制和管理措施,为赤潮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赤潮的发生趋势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180,自引:0,他引:180  
周名江  朱明远  张经 《生命科学》2001,13(2):54-59,53
通过对中国沿海赤潮发生历史的回顾以及主要赤潮事件的分析,阐明了中国沿海赤潮发生所呈现的趋势,即频率增加,规模扩大,新的赤潮藻种不断出现,有毒赤潮种比例上升,以及有害赤潮危害程度日益增加,且初步分析了赤潮频发的内因和外因,综述了我国科学家在赤潮生消过程监测,赤潮灌的培养生物学和分类学,赤潮藻类的营养动力学及生理生态学特性,赤潮藻类的生活史,赤潮藻类毒素,赤潮的模型和赤潮防治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工作的进展,指出了研究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赤潮研究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1981—2011 年东海海域赤潮发生次数、赤潮生物种类数以及与El Niño 关系, 结果表明: 东海的赤潮发生以2000年为界可划分为2 个阶段, 1981—2000 年为第一阶段(初级阶段), 赤潮年均8 次, 赤潮生物种数年均4 种, 总体处于发生频次较低水平; 2001—2011 年为第二阶段(高发阶段), 赤潮发生的频次是第一阶段的6.4 倍, 年均引起赤潮生物种数是第一阶段的2.8倍; El Niño 次年东海赤潮生物种类数相对于El Niño 年平均增加6.6%, 赤潮生物种类数平均增加56.6%, 对El Niño 第三年影响小于第二年。El Niño 年Niño 3.4 指数与次年赤潮生物的种类数变化率相关系数为0.70, 为中等相关水平, 均高于El Niño 当年和第三年, 表明El Niño 将显著影响次年的赤潮生物种类数量。  相似文献   

11.
有害赤潮肆虐于我国和世界各国沿海 ,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海洋环境问题和生态灾害 .自 2 0世纪 70年代起 ,我国有记录的赤潮有 4 0 0多次 ,发生次数以每 1 0年增加 3倍的速度上升 ;赤潮发生规模也呈急剧扩大的趋势 ,1 998年至今 ,每年都发生了面积超过 1 0 0 0km2的特大赤潮 ,其中发生在东海舟山附近的原甲藻赤潮的面积达到上万平方公里 ,前后持续时间将近 1个月 ;与此同时 ,有毒、有害的赤潮原因种也在不断增加 ,甲藻等有害种类已成为我国赤潮的主要原因种 ;这些趋势表明了我国赤潮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  赤潮频发对我国沿海造成…  相似文献   

12.
南海北部沿海夜光藻赤潮的生态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根据1980~1991年南海北部沿海发生的夜光藻赤潮资料,介绍了夜光藻的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征,从夜光藻发生赤潮的起始、发展、维持和消亡四个阶段分析和探讨其发生机制,提出了夜光藻赤潮的生态模式。研究表明:夜光藻赤潮各阶段的消长过程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在夜光藻赤潮发生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其发生机制仍然存在着生物地理学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发生区基本特征初探   总被引:76,自引:6,他引:76  
对长江口邻近海域与赤潮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能影响赤潮生物的生长、迁移、聚集、休眠以及竞争等的一些主要环境特征,如流系结构和水团、冲淡水及其转向、上升流、锋面、营养盐的输入及其来源、浮游生物群落特征等进行了综述,对该海域赤潮发生的历史记录从时间、地点、赤潮类型等方面作了归纳分析,并对2002年在该赤潮发生区开展的现场调查的初步结果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4.
赫冬梅  段舜山 《生态科学》2011,30(4):454-458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人类活动已经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失衡。赤潮的发生正是这种不平衡的具体体现。文章讨论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以及对近海海域赤潮发生的推波助澜作用;主要综述了影响赤潮发生和消亡的生态条件及环境影响因子。最后,强调了学科交叉研究在管理和防范赤潮的发生,维护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服务功能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赤潮藻毒素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世界各地包括我国部分沿海地区赤潮发生过度频繁,许多赤潮藻毒素不但使其他海洋生物中毒,对人类健康也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对赤潮藻毒素的研究已经成为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介绍了赤潮藻毒素的危害,并详细综述了赤潮藻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范春雷  Glibert.P.M 《生态科学》2003,22(3):199-204,212
1998年春末夏初,在美国的切萨皮克海湾的Choptank河出现了由微小原甲藻引发的大规模的赤潮。我们做了一系列与该藻赤潮发生机制有关的生理学特征实验。其中与氮吸收有关的生理学参数被应用于微小原甲藻赤潮发生动力学模型。为说明几个关键的生态及生理学过程在微小原甲藻赤潮发展和持续过程重的重要性,我们用该模型测试了几个关键过程点。模型测试的结果表明,河流输入充足的氮源是引起微小原甲藻赤潮的关键因素,而输入营养盐的组成结构对赤潮的发生并不起主要作用。然而在赤潮形成后,赤潮的维系依赖于还原态的氮源。在赤潮的维持过程中,微小原甲藻的倾向于吸收还原态的氮源的生理学特征起了很大作用。模型进一步表明微小原甲藻在低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对氮的吸收仍然保持相当的吸收速率有利于该藻赤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20年5月初,深圳湾海域发生近5年来首次赤潮, 面积达到6 km2, 前期赤潮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后期转变为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布放于深圳湾海域的海洋环境综合浮标自动监测到了赤潮发生过程的海水水质和生态数据变化: 赤潮发生前(4月底)硝酸盐和磷酸盐均大幅升高; 赤潮发生期间, 叶绿素a浓度迅速升高, 最高值达到127.1 μg·L-1(5月2日), 海水温度持续升高, 盐度整体下降; 5月4日开始, 赤潮逐渐消散, 当日水温日均值达到28 ℃以上, 风力也开始升高, 盐度则继续降低。经研究分析, 本次深圳湾赤潮的主要调控因素可能是水温, 活性磷酸盐大幅升高可能是引发中肋骨条藻大规模增殖的诱因, 而赤潮后期的陆源水体输入导致的悬浮物增加导致了赤潮快速消亡。本次赤潮优势种从硅藻到针胞藻的转变, 主要原因可能是赤潮前期磷酸盐快速消耗导致的磷供应不足。通过数据分析发现, 近十几年来, 深圳湾海域赤潮生物逐渐从硅藻转变为甲藻及其他藻类, 其原因与海域氮磷比持续升高、磷成为限制因子有关, 故海域赤潮监测预警应重点关注磷酸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香港及珠江口海域有害赤潮发生机制初步探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颜天  周名江  邹景忠  钱培元 《生态学报》2001,21(10):1634-1641
回顾了香港及珠江口海域赤潮发生和藻毒素污染的历史及研究状况,结合3种代表赤潮藻种最适光温盐生长实验,4种不同形态氮营养盐对几种常见赤潮藻种生长影响实验,以及不同营养盐,温度,盐度条件下赤潮藻群落变化过程实验,初步探讨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因子在香港和珠江口海域赤潮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娟 《生物学通报》2005,40(2):20-22
近年来,中国近海地区频繁发生赤潮,并且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对人民健康构成威胁,也造成经济的重大损失,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研究赤潮发生的预测预报模型,将在有效防止赤潮危害,保护人民的健康,减少经济损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已经建立了几种赤潮的预测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其东部水体赤潮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深圳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对深圳东部海域赤潮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圳市总氮(TN)、总磷(TP)净排放量以及排污中的N∶P与东部海域甲藻赤潮发生频率呈明显正相关;推算出东部甲藻赤潮爆发的TP、TN年排污阈值分别为3.917×103 t和2.123×104 t;而近岸排污与硅藻赤潮发生的相关性不明显.举例说明了深圳排污总量控制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