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取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样地取样技术和无样地取样技术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应用。认为中心点四分法无样地取样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完全适用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应用中心点四分法无样地取样技术所获得的能反映群落真实特征的中心点数目,称为“最小点数”。评定最小点数,可应用种类数目与中心点数目的相关曲线,即“种一点数曲线”;以及优势种重要值与中心点数的相关曲线,即“重要值一点数曲线’。据研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最小点数为20—22点。 “重要值—面积曲线”与“重要值一点数曲线”是评定最小面积与最小点数的测度新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较“种一面积曲线”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样方法为基础,用种类组成、重要值、相似性百分率、群落系数,来评定中心点四分法在武夷山山顶矮林取样的精度,同时比较了样方法和中心点四分法在野外的工作效率。此外还研究了山顶矮林的最小面积和最小点数,最适线数、最适线距和最适点距。结果表明:中心点四分法具有代表性强、操作简便、高效、省工等优点,完全适用于武夷山山地森林群落。武夷山山顶矮林的最小面积为220平方米,最小点数为12点。样线设置2-3条,线距取5米,点距取4米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3.
海南石梅湾青皮林最小取样面积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石梅湾海岸青皮(Vatica hainanensis)林是海南独特的雨林群落之一。本文选用8种“种-面积渐近线”对该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其中5条曲线的R^2大于0.97,拟合状况很好,但所得出的最小取样面积各不相同。进一步经过“重要值-面积曲线”的群落特征分析,确认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只有800m^2。石梅湾青皮林最小取样面积比海南其他类型雨林、滇南热带雨林、东南亚热带雨林以及非洲雨林都要小。通过对1000m^2样地的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垂直结构上,石梅湾青皮林B层乔木的Gleason指数大于A层乔木,和海南山地雨林的情况不同。海岸青皮林为物种多样性不高的单优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远小于海南其他类型的山地雨林与混合青皮林;在海岸青皮林群落内,青皮的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重要值大大高于其他物种。此研究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同样存在物种多样性不高、单优特征显著的顶极群落;海南海岸青皮林是迄今为止热带雨林取样面积最小的森林类型。  相似文献   

4.
坝王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种群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中心点,四分法取样技术于海南岛坝王岭的热带山地雨林,并根据群落以及部分优势种的特性,人为划分群落和各个种的层次高度范围,研究了一部分种群在群落中的垂直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整个群落的个体垂直空间分布均匀度较高,群落下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稍高于上层,而均匀度则稍低。各个种群的垂直空间分布多度不等,有利于揭示种群在群落结构、演替过程的作用.种群的垂直空间分布格局呈随机型或集群型。  相似文献   

5.
无样地法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秦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锐齿栎(Quercus atiena var. acuteserrota)为优势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对象,采用与大样地(0.5公顷)实测结果的比较,研究了无样地法中的中点四分法取样技术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的应用。认为中点四分法取样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可适用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并用种点数曲线确定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最小点数为15个。  相似文献   

6.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的水文生态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3个对比集水区的研究,天然更新40a山地雨林生态系统在5 ̄9月份,蓄养降水资源的51.8%;10 ̄翌年2月份,补枯径流水量143.5mm;特大暴雨的径流响应从32.7% ̄62.5%、随系统蓄满程度变化。集水区降雨、径流水体COD、氨氮、酚、Zn、Cu、Pb、Cd、Ni的浓度含量远低于地面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山地雨林系统对降雨中氨氮、酚、Pb、Cd、Zn浓度贮滤强度分别达23.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中心点四分法取样技术的应用,以及应用优势种重要位来评定亚热带山地寡优势种次生森林群落的最小点数,并研究了线距和点距。结果表明:线距和点距为6米时不产生重测;木荷、马尾松林和甜槠、木荷林最小点数为9-10点,木荷、黄山松林最小点数为7-8点。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分生物量估测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李意德 《生态学报》1993,13(4):313-320
本文通过对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分生物量估测方法的比较分析,表明材积转换法不适宜估算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分生物量,其结果与皆伐法相比较一般偏高20%—40%;而用实测资料建立的生物量回归模型,对原始林林分有较好的估测结果,除树枝和树叶生物量外,树干、树皮及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回归模型值,与皆伐法的结果比较,相对误差一般在±10%以内,为允许误差范围,而对热带山地雨林的更新林生物量的估测则效果较差,应建立相应的估测模型。平均木法有工作量小的优点,且误差也在16%以下,但要注意取样的树种多样性和取样强度,在实际中应当慎用。另外本文对测定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原始林)的所需面积大小问题作了研究,提出了生物量-面积曲线的概念,确定其最小调查面积为2500m~2以上。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吊罗山山地雨林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在海南岛吊罗山热带山地雨林设置两5000m^2的样地,分别从物种多样性指数,种-多度曲线,空间格局多样性,时间格局多样性,组成格局多样性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吊罗山山地雨林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eaver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4.195和0.021,均匀度为0.880和2.962。  相似文献   

10.
以陆均松+黄叶树一线枝蒲桃群落和钝叶水丝梨+线枝蒲桃一托盘青冈群落为例,对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域内的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山地常绿林植被的最小取样面积、种群的立木级组成以及物种重要值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石灰岩山森林植被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洪  朱华  李保贵   《广西植物》1997,17(2):101-117
石灰岩山森林是组成西双版纳地区植被的主要类型之一,由于石灰岩山的特殊生境,绝大部分石灰岩山森林与非石灰岩山森林有着显著的区别。本文通过样方调查,将本区现存的石灰岩山原生植被分为3个主要的植被类型:即热带季节性雨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和热带山地矮树林。石灰岩山的季节性雨林是热带雨林的一个类型,仅分布于潮湿的沟谷和阴坡,森林高达30m以上,乔木层具有3层结构。根据生境和乔木层落叶树种的多寡,可将其分为湿性季节性雨林和干性季节性雨林2种类型。湿性季节性雨林以番龙眼为标志,落叶树在乔木种类和重要值上均低于10%。干性季节性雨林以毛麻楝,轮叶戟为标志,落叶树在种类和重要值上均占10%~30%。本文认为,本区石灰岩山的季节性雨林在性质上与非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相同,尽管二者在群落的区系组成上有所差异。热带季节性湿润林主要分布于山坡中部,森林高度通常为20~25m,乔木层具有2层结构。根据落叶树种的多寡可将其分为热带季节性常绿湿润林和热带季节性半常绿湿润林等2个类型。季节性常绿湿润林高约20m,森林常绿或有少量落叶树种,以多脉桂花,易武栎及尖叶闭花木为标志和优势。季节性半常绿湿润林高20~25m,落叶树在乔木种类上占30%~6?  相似文献   

12.
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植被取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表格操作及邻体分析功能,以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的沟谷雨林为例,探讨热带雨林的取样技术。结果表明,用种.面积曲线所获得的热带雨林的最小面积往往过大,而采用重要值.面积曲线所确定的最小面积则为4000m^2;无样地取样采用最近个体法,由种.点数曲线可以确定最少点数为119,而采用重要值.点数曲线,可以确定该雨林取样的最小点数为280。种.个体曲线表明,如果要获取多一倍的物种数,则所需调查的个体数应是原来的4倍。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丽江大黄某些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宗强 《生态学报》2000,20(5):815-819
丽江大黄(Rheum likiangense)主要分布于四川青藏接壤的石灰岩山地,垂直分布范围在海拔3500 ̄4400m,处在高寒灌丛草甸和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带。其种群分布格局在大于1.5m^2尺度上为集群格局;在小于1.5m^2的尺度上,为随机分布。丽江大黄江合速率日变化在晴天呈现出典型的单峰曲线,与低海拔平原区植物明显不同。这主要缘于在植物生长季节,高原的光和温的互相补偿作用能使光反应和暗反应协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中心点四分法在武夷山取样的有效性,1982年,我们在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山顶以小叶黄杨和岩柃为主要建群种的矮林里顺坡设置4条平行样线,线距5米,点距4米;在样线与样线之间规则设置15个4×5米~2的样方。用中心点四分法取样时,在直线各随机点上划分四个象限,测定从中心点到每个象限内最近的个体。用样方法取样时,进行每木调查。两种取样方法均记载胸围在18厘米以上的植株的种名,测定胸围、树高等定量数据,研究中心点四分法取样的精度、野外工作效率以及矮林的最小面积和最小点数。  相似文献   

15.
1987—1988年间的调查证实灰孔雀雉海南亚种目前主要存在于海南岛主要林区坝王岭、尖峰岭、白水岭和黎母岭部分地区的原生性山地雨林、沟谷雨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数量稀少。而大田村、加薪、仁兴、屯昌、六连岭等次生性落叶季雨林和常绿季雨林中近年来残剩的踪迹正在迅速消失。主要原因是无节制的捕杀和生境的不断被破坏。从目前分布区的分散性和越来越狭窄的趋势看,灰孔雀雉海南亚种的命运应该立即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集水流域的定位研究,分析了3年间该群落冠层对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的消减、缓冲耗能效应以及年暴雨携带养分在系统中贮存效应,其冠层消减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占年总消减势能在61.8%~71.8%之间,其中消减(≥200mm)大暴雨势能量占年总消减势能的43.9%;大雨、暴雨及大暴雨雨水的年均养分含量为55.122kg/hm2,其产流流失为42.917kg/hm2,年均净积累为12.205kg/hm2,除取Si外,年净积累量达32.674kg/hm2,充分体现出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具有的环境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7.
海南尖峰岭热带林土壤动物群落——群落的组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廖崇惠  李健雄  杨悦屏  张振才 《生态学报》2002,22(11):1866-1872
以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雨林为标准样地,研究热带土壤动物在原始生境中的群落结构。样地设5个固定取样点,每月固定时间用3种方法,对原生动物、线虫和其它大、中型土壤动物分别取样。调查结果显示:(1)以风干土培养法获得的原生动物共有18目72种,种类以纤毛虫类为主,数量则以肉足虫类为主。本调查点与以北各地带相比,其分布的种类较少,这与热带林枯枝落叶层薄有关。(2)以湿漏斗法获得的线虫有7目76种,为国内各地带之首。其中矛线目种类及个体数量均占多数。(3)以手拣和大、小于漏斗法获得的土壤动物共有32个类群(以目为主),其多样性指数(H′)高于本区以北各地带调查点。类群的重要性,按平均数量及其稳定性来排序,排在最前的几个类群有蚂蚁、鞘翅目、蚯蚓、及等翅目等。比西双版纳热带沟谷雨林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更具热带性。  相似文献   

18.
位于海南岛西南部的尖峰岭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具有热带雨林性质的森林类型。在较典型的山地雨林中,设置1hm^2的固定样地,记录到DBH≥5.0cm的乔木171种,隶属于52科93属,总株数1099株,其中乔木种株数为1024。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Simpson指数(D)分别为4.11、0.80和0.97,但取样面积和测定个体的起始大小等取样技术对物种多样性指数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H’值逐渐增加;但超过了4000m^2以后,增加不明显。E和D值在取样面积达到2000m^2后,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测定个体起始直径的增加,物种数、科数、H'和D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而E值增加。径级频度分布的分析表明,该山地雨林的垂直结构可以划分成4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个体大小在空间上呈均匀或随机分布。从气候学、科属组成以及与世界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等方面,讨论了尖峰岭山地雨林在世界雨林中的地位。气候学分析表明,尖峰岭山地雨林在温度带上属于亚热带/暖温带范围,但由于其丰沛的降水量,使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具备了雨林的特点。对科属组成的分析表明,亚热带/暖温带科属占优势,其中典型的亚热带/暖温带科——壳斗科和樟科占总重要值的34%以上,而热带科属成份较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典型热带林相比较,尖峰岭山地雨林的物种丰富度显著偏低,但高于某些降水量少的地区的热带林。因此,我们认为尖峰岭山地雨林与典型热带雨林有较大差别,具有由热带雨林向亚热带/暖温带雨林过渡的性质。此外,文本提出了平均种群密度(MPD)和种数一个体数关系这两种反映物种多样性测度的指标和表达式,并利用样地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低压舱模拟不同海拔高度,测定横断脊髓大鼠脊髓反射兴奋性恢复曲线。断脊髓组和对照组自海拔2000m以后脊髓反射兴奋性逐渐增高,但两组出现差异有显著性的海拔高度不同,断脊髓组为海拔4000m,对照组为海拔3000m。对照组与断脊髓组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比较,除海拔3000m时差别有显著性(P<0.05)外,在其它各海拔高度上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低氧时脊髓以上中枢和脊髓都参与脊髓反射兴奋性升高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用膜片钳技术对培养的纹状体神经元膜上的乙酰胆碱激活的离子通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通道电流为内向电流,随着超极化程度增大而增加,随着去极化程度增大而减少;翻转电位为15.0±6.1mV,电导为82.71±16.17pS;通道的开放时间分布直方图和关闭时间分布直方图均需双指数拟合,开放时间分布直方图的时间常数分别为1.93ms和5.73ms,关闭时间分布直方图的时间常数则为0.528ms和2.32ms;通道的平均开放时间和开放概率均与超极化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由于电极液中含ACh和K ̄+通道阻断剂Cs ̄+而不含Na ̄+或Ca ̄(2+),且浴槽液中含Na ̄+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因此可排除内向Na ̄+流、Ca ̄(2+)流和K ̄+流,提示内向电流为ACh激活的通道电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