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期地层和生物群》由李星学、吴秀元、沈光隆、梁希洛、朱怀诚、佟再三和李兰撰写的《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期地层和生物群》一书,已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附有精美的化石图版110幅),是一本富有学术参考价值的专著...  相似文献   

2.
窝木在我国发现较少,主要产于祁连山地区的早、中石炭世的地层(纳缪尔阶)。靖远磁窑大水沟的下石炭统臭牛沟组下部有可疑的窝木化石(可能为Cyclostigma)。大青山窝木化石(B.Kuianum Lee)出现在内蒙古大青山上石炭统太原群中部。在国外窝木属有10余种,最具代表性的是下中石炭统的B.minutifolium和B.punctatum。自从北祁连-走廊区建立了相当西欧的纳缪尔期的地层后,窝木几乎在所有纳缪尔期A段和C段地层中普遍存在,而且数量丰富。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纳缪尔期植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兆奇 《古生物学报》1991,30(6):662-678
本文首次描述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石炭纪植物9属、13种(包括6未定种),其中以Mcsocalamites属的标本数量最多,这是欧美区纳缪尔期植物群的一个重要特征。对植物群成分的分析表明,其时代应属纳缪尔期,最大可能为纳缪尔A期。纳缪尔期植物群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发现,不但在古植物学和地层学上,而且在古植物地理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典型的欧美型植物群,如Calamostachys,Alloiopteris等特征的欧美型植物是安加拉型纳缪尔期植物群所没有的,而安加拉植物群特有的Angarodendron、Chacasropteris和Angaropteridium在塔里木盆地纳缪尔期植物群中也未见踪迹。显然,塔里木盆地在早石炭世隶属于欧美植物区,从而更正了以往有的植物分区图中将早石炭世安加拉植物区与欧美植物区之间的界线置于塔里木盆地以南的划法。根据现有资料,作者将此界线划在塔里木盆地以北,这条界线与晚古生代显示岩相差异的地质构造线一致,这就使天山南北纳缪尔期地质发展史的解释有了可靠的古植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北祁连山地区典型的石炭系—二叠系海陆过渡相沉积中牙形刺较为丰富。对该区三个剖面进行牙形刺的系统研究,鉴定牙形刺9属27种。识别出11个牙形刺带或组合带,从下至上依次为Gnathodus bilineatus bilineatus,G.bilineatus bollandensis,Idiognathoides sulcatus sulcatus,Id.sinuatus,Idiognathodus delicatusI.magnificus,I.podolskensis,Swadelina subexcelsus,Sw.makhlinae,Streptognathodus oppletus-S.elegantulus,S.elongatus和S.barskovi带或组合带。该牙形刺序列可与我国其他地区进行对比,为北祁连山地区提供了高精度的牙形刺生物地层格架。牙形刺的丰度受沉积相控制。  相似文献   

5.
秦岭核桃坝石炭纪牙形石及其生物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陕西凤县核桃坝剖面下部以细、粉砂岩和碳酸盐岩为主,上部以重力流沉积的砂岩、砾岩为主。根据牙形石组合,剖面1-3层为下石炭统杜内阶,与镇安地区界河街组下部相当;4-8层为上石炭统维斯发阶,与华北本溪组可能相当,剖面第3和4层之间可能由于构造关系缺失或未出露相当韦宪至纳缪尔阶的大部分地层。根据牙形石生物相、沉积相和遗迹化石特征,石炭纪时这一地区为一较广阔和海盆,由于受构造控制,盆地向北加深,总体呈楔形  相似文献   

6.
心羊齿属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发现于我国宁夏中宁石炭纪纳缪尔期地层新种宁夏心羊齿(Cardiopterisningxiaensissp. nov.),并讨论了心羊齿属(Cardiopteris)的地理分布、地质时代和演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祁连山晚奥陶世晚期三叶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祁连山晚奥陶世晚期的地层称为石城子组,现仅发现于北祁连山东段甘肃古浪县石城子一带,其下部为灰黄色钙质粉砂质页岩,厚度0—2.5m,与下伏斜壕组为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中、上部为灰色、黑灰色、黑色钙质粉砂质页岩、泥灰岩、含砾砾状灰岩。1.下部含三叶虫Platycoryphe-Leonaspis组合,包括如下属种:Platycoryphe gulangensis Qu, P. rectangularis Qu, Leonaspis olini Troedsson, Solariproetus triangularis gen. et sp. nov., Decoroproetus qilianshanensis gen. et sp. nov., Pliomerella sp., Proetidae gen. et sp. indet.。主要共生化石还有笔石Paraorthograptus monospinus Qu, Cli  相似文献   

8.
宁夏中卫纳缪尔期古鳕类化石一新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了产于宁夏中卫县石炭纪纳缪尔期地层的古鳕类化石一新属新种——潘氏黄河鳕(huanghelepis pani gen.et sp.nov.)。新属种的个体中等大小,体形狭长,头长约为体长的1/6左右。颌悬挂很倾斜,具有长而窄的梯形鳃盖骨、相对较大的下鳃盖骨。全身覆鳞,体侧各有一列高度远大于宽度的长方形侧线鳞。这是在中国石炭纪地层中古鳕类化石的首次描述。  相似文献   

9.
文中描述了采自贵州省兴义市乌沙镇泥麦古剖面和安顺市关岭县麻洼剖面三叠系法郎组竹杆坡段的康尼克贝类腕足动物:Koninckella guizhouensis,Koninckella zhenfengensis和Koninckina sp.。结合牙形石、菊石生物地层及同位素测年等证据,对黔西南地区法郎组竹杆坡段的时代进行了详细讨论,认为其下部属拉丁阶(Ladinian),上部属卡尼阶(Carnian),在此基础上对黔西南地区报道的康尼克贝类的层位进行了讨论。综合全球已报导的三叠纪康尼克贝类化石记录可知,该类群于中三叠世起源于中国黔西南地区,在晚三叠世逐渐繁盛并向特提斯洋西部的欧洲地区和特提斯洋中部的西藏地区进行迁移扩散。受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影响,康尼克贝类的多样性在瑞替期(Rhaetian)显著降低,直至早侏罗世辛涅缪尔期(Sinemurian)才再度复苏。  相似文献   

10.
古鳕类是一个庞杂的分类群,在我国尤其西北地区多有发现,主要见于二迭纪晚期与中生代地层中,在这以前的地层中尚属罕见,且未见正式报道。 1983年夏,兰州大学地质系研究生李兰去靖远磁窑进行中石炭世纳缪尔期靖远组考察时,于该组底部采到一较完整的硬骨鱼化石及带有背鳍和臀鳍的鱼体残段,同层产出真形菊石,上覆及下伏地层中均含丰富  相似文献   

11.
正祁连山位于甘肃和青海境内,是两省的界山,东起乌鞘岭,西止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相接,东西长约1 0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早在1988年就在祁连山北部的中东段设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  相似文献   

12.
甘肃灵台晚中新世—早更新世生物地层划分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6,他引:3  
将甘肃灵台雷家河地区3个剖面按生物学和地层学原理综合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地层剖面,并分成 6个生物地层带:Ⅰ+Ⅱ带为保德期中晚期; Ⅲ~Ⅴ带为榆社期;Ⅳ带为泥河湾期。探讨了华北各地方动物群在雷家河剖面中的相应位置。  相似文献   

13.
世界泥盆系洛霍考夫阶和布拉格阶牙形刺生物地层有较明显的地理分区性,区域对比较困难,中国缺少连续的布拉格阶与洛霍考夫阶灰岩相剖面,牙形刺生物地层的研究,仍很不完善。广西南宁大沙田剖面是目前所知布拉格阶灰岩最多的剖面,在其下部发现了牙形刺Eognathodus irregularis,E.nagaolingensis,E.sulcatus mu morphs,Masaraella pandora(Murphy,Matti et Walliser,1981)W morphotype P element,其时代为布拉格期早期,大致相当于北美的Eognathodus irregularis-Gondwania profunda带和欧洲的E.sulcatus带。中布拉格期牙形刺Pseudogondwania kindlei带,还没有确立。晚布拉格期的牙形刺Polygnathus pirenniae带的存在和时限范围也没有在大沙田剖面得到确定。但大沙田剖面那高岭组的时代属布拉格期早期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羌塘盆地北部乌兰乌拉湖地区晚二叠世古生物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在北羌塘盆地北部乌兰乌拉湖地区测制了多条晚二叠世地层剖面,并采获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将区内二叠系划分为那益雄组和拉卜查日组两个正式组级地层单位。描述了新发现的一个类新种和四个海绵类新种,建立了两个类生物带,即Codonofusiella-Gallowayinellalaxa组合带及Palaeofusulinasinensis延限带,一个非有孔虫组合带,即Colaniellanana-Robuloidesacutus组合带。其地质年代为晚二叠世长兴期。  相似文献   

15.
贺兰山北段呼鲁斯太石炭纪羊虎沟组的牙形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道呼鲁斯太晚石炭世羊虎沟组的牙形刺4属9种。根据化石组合面貌,自上而下可建立两个组合,即:Streptognathodus parvu-Idiognathodus magnificu组合和Neognathodus bassleri-Idiognathodus delicatus组合,其时代为晚石炭世维斯发期和晚纳缪尔期。为本区石炭纪地层划分对比及盆地格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孙克勤 《植物学报》2001,18(6):691-706
本文总结和讨论了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分布特征,在对植物群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早石炭世(杜内期、维宪期和纳缪尔A期)分布一个全球一致性的植物群,即拟鳞木植物群Lepidodendropsis flora。中国的晚石炭世(纳缪尔B_C期、维斯发期和斯蒂芬期)和二叠纪植物群为华夏植物群。本文还对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和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植物群进行了对比,并论述了这两个植物群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克勤 《植物学通报》2001,18(6):691-706
本文总结了和讨论了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分布特征,在对植物群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早石炭世(杜内期、维宪期和纳缪尔A期)分布一个全球一致性的植物群,即拟鳞木植物群Lepidodendropsis flora。中国的晚石炭世(纳缪尔B-C期、维期发期和斯蒂分期)和二叠纪植物群为华夏植物群。本文还对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和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植物群进行了对比,并论述了这两个植物群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华南斜坡相的罗甸纳庆剖面为代表,我国石炭纪宾夕法尼亚亚纪早–中期地层建立起了基于多个属种的牙形类分带,并可与全球其他地区同期地层进行广泛对比。Neognathodus属是这一时期一类常见的浅水相牙形类分子,在北美、东欧等地的浅水相地层中被广泛用作地层划分对比标志。该属分子在我国北方地区浅水相地层中是重要的带化石分子,而在华南斜坡相剖面中占比非常低。结合现有的生物地层框架,本文厘清了华南贵州罗甸附近3条斜坡相剖面中Neognathodus属分子的延限,尝试利用牙形类P1分子齿台的对称特征将其演化过程归纳为五个阶段,并提出阶段4中对称分子(如:N. bothrops, N. colombiensis, N. nataliae等)的再次出现可作为全球莫斯科阶底界的辅助对比标志。  相似文献   

19.
江西乐平鸣山矿区上二叠统长兴阶的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前言 鸣山矿区位于江西省乐平县城之西约7.5公里处,为萍乐拗陷带东段的一个小型向斜盆地,是乐平组官山段、老山段、狮子山段和王潘里段的标准剖面所在地。区内乐平组出露完好,但其上的长兴期地层往往被第四纪浮土所覆盖,仅在盆地的东侧有零星出露。1977年江西省煤炭局223地质队在这个地区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晚二叠世长兴期的地层钻井剖面,系统采集了(竹筳)类标本。这批材料经笔者鉴定,计有7属34种,其中6个新种和5个未定种。Gallowayinella,Palaeofusulina和Parananlingella三属是当前这个(竹筳)类动物群中  相似文献   

20.
古地磁测年表明,甘肃董湾晚新近纪剖面代表了7.3~3.5 Ma间的连续风成古土壤堆积。在74.8 m厚的剖面上,发现了小哺乳动物化石层位40个,共产出小哺乳动物39种。根据小哺乳动物组合特点,董湾剖面可以划分出4个生物地层带,Ⅰ+Ⅱ带为晚中新世晚期,相当于保德期;Ⅲ+Ⅳ带为上新世早期,相当于榆社期早期。中新统/上新统界线(5.33 Ma)位于剖面距顶部35.5 m处,比以鼢鼠Mesosiphneus最早出现为标志的生物地层Ⅲ带的底界低2 m。由于榆社阶底界直接对应于中新统/上新统界线,该剖面因其良好的地层和生物条件可被推荐为榆社阶界线层型的候选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