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已发表的乙型脑炎病毒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19寡核苷酸,作为检测该病毒的基因探针。以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Dlenow片段标记合成的寡核苷酸后,经过分子杂交证明该探针能检测出1pg靶DNA七JEV感染C6/36细胞6小时后的病毒。  相似文献   

2.
DNA芯片制作原理及其杂交信号检测方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文章讨论了DNA芯片的制作原理和杂交信号的检测方法。依其结构,DNA芯片可分为两种形式,DNA阵列和寡核苷酸微芯片。DNA芯片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光导原位合成法和自动化点样法。DNA芯片与标记的探针或DNA样品杂交,并通过探测杂交信号谱型业实现DNA序列或基因表达的分析。适应于DNA芯片的发展,同时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杂交信号检测方法。主要有激光荧光扫描显微镜、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结合作用CCD相机的荧光  相似文献   

3.
黄鳝二价体上Px基因E3外显子特异引物原位DNA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鱼类中首次应用地高辛标记的特异引物原位DNA合成技术,将Px基因E3外显子定位于黄鳝粗线期8号二价体的8q15~q26区间和l号二价体的lq32~q37区间,证实了异种生物基因探针和引物原位DNA合成技术用于基因定位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核酸杂交技术在环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稳奇  张志光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6):371-374
核酸杂交技术在环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胡稳奇,张志光(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沙410006)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即根据DNA分子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以一特异性的cDNA探针与待测样品的DNA或RNA形成杂交分子...  相似文献   

5.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技术进行核酸杂交分析,选用自制螯合剂异硫氰酸苯基EDTA将希有铕离子标中接于链霉亲和素分子中,通过光化学反应制备生物系标记PUC118DNA探针,与固定在聚苯乙烯微滴板中的靶DNA杂交后,以铕离子Eu^3+标边霉亲和素为检测物,检测靶DNA的含量,可检测到30pg的靶DNA。  相似文献   

6.
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应用于电镜水平,观察标记的特定DNA、mRNA和RHA在细胞和/或组织内的超微结构定位的方法,称为电镜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本文综述了电镜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的建立及其分类,并详细介绍了非放射性电镜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的基本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最后对电镜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增强原位杂交探针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位杂交(ISHH)属于固相分子杂交范畴,它是用标记的DNA或RNA为探针在原位检测组织细胞内特定核酸序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植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因芯片技术(gene chip technology)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缩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特定的DNA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定于固相载体的表面,形成DNA微阵列,然后与待测的标记样品靶DNA或RNA分子杂交,对杂交信号进行扫描及计算机检测分析,从而获取所需的生物信息。该技术在植物研究中广泛应用于寻找特异性相关基因和新基因,基因表达分析,基因突变和多态性检测,DNA测序等。  相似文献   

9.
DNA分子标记在柑桔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卫  罗玉萍 《生物技术》2002,12(1):34-36
DNA分子标记是最为理想的遗传标记 ,依其多态性检出所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大致可分为Southem杂交技术为核心的分子标记和PCR技术为核心的分子标记。前者的代表性技术有RELP(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和DNA指纹技术 (DNAfingerprintingtechniques)。后者的代表性技术有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SCAR(sequencecharac teristicamplifiedregion)…  相似文献   

10.
荧光探针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晓波  徐海 《生物工程进展》2000,20(2):14-15,25
自从Southern(1975)首次进行DNA探针杂交后,至今核酸分子杂交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的最基本方法。Mathews、Kriicka总结了各种杂交方法,将其归为两大类;一是异相杂交(heterogeneous assay)即固相杂交,目的核酸结合于不溶性支持物上;二是同相杂交(homogeneous assay)即液相杂交,一般届时使用两个探针。为了检测杂交,寡核苷酸探针需要标记,探针的标记物有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检测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检测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王琴,郭万柱,阴文奇(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雅安,6255014)关键词伪狂犬病毒,核酸,杂交,检测核酸杂交技术已广泛用于检测畜禽疱疹病毒和其它动物病毒,已报道PRV-DNA的探针方法有RNA-D...  相似文献   

12.
原位杂交和原位PCR技术在鱼类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染色体原位杂交( 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是基因物理定位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根据核酸分子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将标记的外源核酸探针与染色体上变性处理后的单链DNA互补配对,再经检测而将靶顺序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显示出来。 原位PCR技术是将原位杂交与PCR技术有机的结合,在原位扩增目的DNA片段,并在原位检测其扩增产物,因而兼有PCR及原位杂交技术二者的优越性:既可以同时获得组织及细胞的形态结构信息与分子信息,进行定性、定位分析,又具有比原位杂交更好的敏感性与专一性。 染色体原位…  相似文献   

13.
双探针原位杂交揭示稻属BB,CC和EE基因组之间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探针原位要交技术,揭示了稻属Oryza officinalis复合体中BB、CC和EE基因组之间的分化。以标记的BB基因组(来自二倍体的O.punctataKotechy ex Steud.)的总DNA为探针,同BBCC基因组(O.minutaJ.S.Presl.et.C.B.Presel)的中期染色体杂交,结果表明,BB基因组的DNA探针同与四倍体O.minuta中的BB基因组的染色体之间  相似文献   

14.
陈健  魏琦 《生物化学杂志》1994,10(5):611-615
要用核酸分子杂交Southern印迹法,以^32P标记的HBVDNA为探针,检测HBsAg阳性母亲引产的40例胎儿的肝,肾组织。结果有2例胎肝和1例胎肾细胞DNA出现大于3.2kb的杂交带,表明的HBVDNA已处于整合状态,胎肾细胞基因组中查出HBVDNA整合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核酸分子杂交Southern印迹法,以32P标记的HBVDNA为探针,检测HBsAg阳性母亲引产的40例胎儿的肝、肾组织。结果有2例胎肝和1例胎肾细胞DNA出现大于3.2kb的杂交带,表明HBVDNA已处于整合状态。胎肾细胞基因组中查出HBVDNA整合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定性或定量检测天然DNA或重组DNA中某些特殊的顺序片段,分子杂交是最常用的方法。近几年,核酸的分子杂交技术日趋完善,以不同材料为支持物的固相杂交技术取得了更为迅速的发展。核酸分子杂交方法的灵敏性主要取决于同位素标记杂交探针的比放射性强度。因此制备高比放射性探针是提高灵敏性的关键。用缺口翻译方法制备较稳定的高比放射性强度的杂交探针,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是一个理想的工具。本文介绍我们建立并改进“缺口翻译”制备P标记的探针方法,以及几种重要的核酸固相杂交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非放射性标记的原位杂交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病理诊断和科研工作中,原位杂交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技术。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是将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与组织细胞原位显示某种特定DNAmRNA及其产物的定性定量及变化规律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目前,在检测特异mRNA的原位杂交组织细胞化学中多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探...  相似文献   

18.
生物素标记检测技术用于分子杂交已有数年历史,并有很多成功的报道。其原理是用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尔后用免疫组化技术显示杂交结果。它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特别是避免了使用放射性同位索。它可用于细胞学、染色体及分子学标本,甚至石蜡切片。当然,此方法的灵敏度尚不及放射性探针,且常有本底过高。  相似文献   

19.
仔文惠  刘瑞清 《遗传学报》1999,26(5):474-479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中的染色体涂染法,以生物素标记的除Y染色体外的人全部整务染色DNA特异性探针与黑叶猴的中期分裂相杂交,建立了人与黑叶猴之间的染色体同源性。除人的1,2,6,16和19号染色体特异探针分别与黑叶猴的2条非同源的染色体杂交外,其余人染色体特异探针与黑叶猴的1条染色体杂交,其中有两对人染色体特异探针分别杂交同一条黑叶猴染色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用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和分子斑点杂交技术检测轮状病毒基因重配株L-3株活疫苗中残余MA-104细胞DNA含量的方法。提取和纯化MA-104细胞DNA,将其AluI酶切片段用随机引物法引导DNA标记为探针。待检样品抽提核酸后点膜进行斑点杂交。此法灵敏度高,可检出0.14pg的DNA,特异性强,与非同源性DNA无杂交。用此法检测轮状病毒基因重配株L-3株制备的疫苗,MA-104细胞残余DNA含量低于14pg低于WHO限量标准,结果表明此重配株用于研制疫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