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ore)基因的全长序列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CMV启动子下游,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Core,用脂质体LipoVec^TM转染Cos—7细胞系进行瞬时表达;DNA转染24h后用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在细胞中表达的Core蛋白;转染72h后用Hoechst染色和DNA Ladder检测Cos—7细胞的凋亡情况;荧光染色观察到了细胞凋亡核碎裂,琼脂糖凝胶电泳也呈现出180—200bp整数倍的梯形带,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这些结果表明HCV Core蛋白的表达能引起Cos—7细胞凋亡,Core蛋白的这种功能可能在HCV的持续感染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HCV核心蛋白诱导Cos-7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ore)基因的全长序列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CMV启动子下游,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Core,用脂质体LipoVecTM转染Cos-7细胞系进行瞬时表达;DNA转染24h后用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在细胞中表达的Core蛋白;转染72h后用Hoechst染色和DNA Ladder检测Cos-7细胞的凋亡情况;荧光染色观察到了细胞凋亡核碎裂,琼脂糖凝胶电泳也呈现出180-200bp整数倍的梯形带,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这些结果表明HCV Core蛋白的表达能引起Cos-7细胞凋亡,Core蛋白的这种功能可能在HCV的持续感染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肝散逆转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α-SMA阳性HSC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白蛋白建立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后,分组加用不同浓度的乙肝散颗粒饲料喂养12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大鼠肝组织α-SMA阳性肝星状细胞(HSC),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肝组织Lillie和苦味酸-天狼红染色、Ⅳ胶原免疫组化、α-SMA免疫组化、肝匀浆羟脯氨酸.结果乙肝散应用组肝组织α-SMA阳性HSC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同时肝组织Ⅰ胶原、Ⅲ胶原、Ⅳ胶原水平和Hyp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α-SMA阳性HSC减少是实验性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乙肝散促进活化HSC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HBx)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稳定转染HBx基因的L0_2肝细胞(L0_2-HBx),Western Blot鉴定细胞株中HBx蛋白的稳定表达。以L0_2-HBx、转染空质粒(L0_2-pcDNA3.1)和未转染肝细胞(L0_2)的条件培养基,分别孵育肝星状细胞株LX-2,即LX-2/L0_2-HBx、LX-2/L0_2-pcDNA3.1、LX-2/L0_2,Western Blot检测上述各组细胞α-SMA (肝星状细胞活化标志)和NOX4的蛋白表达。以L0_2-HBx的条件培养基孵育LX-2细胞,分为转染si-NOX4(LX-2/L0_2-HBx+si-NOX4)、无关干扰片段(LX-2/L0_2-HBx+snc-RNA)、未转染(LX-2/L0_2-HBx)3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LX-2细胞的α-SMA蛋白表达。结果:L0_2-HBx中稳定表达HBx蛋白;LX-2/L0_2-HBx细胞中α-SMA和NOX4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LX-2/L0_2-pcDNA3.1、LX-2/L0_2细胞(P0.01);LX-2/L0_2-HBx细胞敲减NOX4后(LX-2/L0_2-HBx+si-NOX4),α-SMA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LX-2/L0_2-HBx+snc-RNA和LX-2/L0_2-HBx细胞(P0.05)。结论:肝细胞中表达的HBx蛋白可以通过HSC中NOX4上调α-SMA的表达,促进HSC的活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丙肝患者的血清中分离出编码完整HCV核心蛋白(C区)的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质粒中。重组转移质粒DNA与线性的杆状病毒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经蚀斑筛选获得了带编码全部核心蛋白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重组病毒感染细胞后表达HCV核心蛋白,其分子量的为20kD。免疫印染和酶联免疫实验表明,此重组蛋白能被人HCV阳性血清所识别。动物实验表明此重组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6.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过量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该研究首先利用MTT法检测IL-13实验剂量和时间条件下肝星状细胞增殖情况;然后运用RT-PCR技术检测IL-13对人肝星状细胞LX-2细胞系IL-13Rα1、IL-4Rα、TGF-β和Ⅰ型胶原蛋白转录水平的影响;最后通过羟脯氨酸法定量分析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胶原蛋白含量。结果发现:IL-13能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在不改变IL-13Rα1和IL-4Rα转录水平的同时,对TGF-β和Ⅰ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以及细胞总胶原蛋白含量的上调作用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获得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HCV核心蛋白基因的嵌合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48kDa的融合蛋白,经Dot-ELISA和Western blot免疫活性分析证实,融合蛋白仍具有core抗原的三个免疫活性部位,同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用荧光光度计测定了大肠直菌表达的融合蛋白的荧光光谱,结果证实,我们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GFP-core融合蛋白既能发射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又具  相似文献   

8.
研究HCV核心蛋白对干扰素α诱导的抗病毒分子PKR和2′-5′OAS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HCV核心蛋白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RT-PCR分析PKR和2′-5′OAS的mRNA水平变化,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核心蛋白对ISRE介导的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分析SOCS3、STAT1及STAT1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在干扰素α刺激情况下,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细胞中,PKR和2′-5′OAS的mRNA水平下降,ISRE介导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STAT1磷酸化水平下降。此外,核心蛋白表达的细胞中SOCS3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果表明,HCV核心蛋白可能通过激活SOCS3、抑制STAT1的磷酸化,从而下调干扰素α诱导的PKR和2′-5′OAS表达。  相似文献   

9.
SM22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聚合和交联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平滑肌22alpha(SM22α)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骨架重构的分子机制。方法:血清饥饿法诱导VSMC由合成型转化成收缩型,转染pEGFP-SM22α表达质粒后观察SM22α在细胞中的分布及其与肌动蛋白纤丝(F-actin)的定位关系;应用反义技术封闭内源性SM22α表达,蛋白分步提取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敲减SM22α基因表达对肌动蛋白单体G-actin聚合的影响;F-actin体外交联实验观察SM22α对F-actin交联成束的影响。结果:SM22α在细胞中的分布与F-actin相一致;抑制内源性SM22α表达后,细胞中的SMα-actin主要以可溶性单体G-actin形式存在;F-actin体外交联实验结果表明,GST-SM22α蛋白纯品可促进F-actin交联形成粗大、束状的应力纤维,而敲减内源性SM22α的细胞裂解液促进F-actin交联的活性明显降低。结论:SM22α是参与VSMC细胞骨架重构的调节蛋白,不仅可促进G-actin聚合形成F-actin,而且还可加速F-actin交联成束,在VSMC骨架重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Bac-to-Bac为模型,就目前存在较多争论的HCV核心蛋白的加工和细胞定位问题进行探讨.根据核心蛋白的亲水性分析结果,设计了三种长度的基因片段(C173、C191和C215),经过PCR扩增、重组转移载体构建、细菌内转座和昆虫细胞转染,获得三种重组病毒(rvBACC173、rvBACC191和rvBACC215)用于表达分析.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试验表明,昆虫细胞能够识别核心蛋白第191和192位氨基酸之间的切点并低效率切割;但不能够识别173~191位之间的切点.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截断型核心蛋白C173定位于细胞核内,而C191和C215则停留在细胞浆中.rvBACC173感染的细胞在核内出现单一的"类晶体样结构",电子显微镜分析证实,这种结构是截断型核心蛋白大量转运并沉积在细胞核内形成的蛋白聚合体.试验结果还表明,第173至191之间的疏水性序列负性调节蛋白的表达,并且影响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间接ELISA实验证实,部分纯化的核心蛋白可用作诊断试剂检测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J)在大鼠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探讨以PTPRJ为靶点,姜黄素对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采用western-blot、RT-PCR法分别测定PTPRJ、其mRNA在肝组织及肝星状细胞的表达变化及姜黄素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western-blot、RT-PCR检测结果显示:肝组织和肝星状细胞中PTPRJ表达呈阳性,并随着肝纤维化进展,其表达逐渐降低;姜黄素作用后,肝组织和肝星状细胞PTPRJ表达明显增多.结论:姜黄素可显著增强肝星状细胞PTPRJ的表达,从而改善或逆转肝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HCV核心蛋白对干扰素α诱导的抗病毒分子PKR和2′-5′OAS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HCV核心蛋白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RT-PCR分析PKR和2′-5′OAS的mRNA水平变化,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核心蛋白对ISRE介导的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分析SOCS3、STAT1及STAT1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在干扰素α刺激情况下,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细胞中,PKR和2′-5′OAS的mRNA水平下降,ISRE介导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STAT1磷酸化水平下降。此外,核心蛋白表达的细胞中SOCS3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果表明,HCV核心蛋白可能通过激活SOCS3、抑制STAT1的磷酸化,从而下调干扰素α诱导的PKR和2′-5′OAS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内的表达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从中国丙肝病人血清中扩增克隆的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基因(408bp)酶切处理后插入表达载体pJLA502内,获得高表达核心蛋白的重组工程菌。将重组菌经42℃热诱导5h,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的核心蛋白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0%。经分子筛和吸附层析纯化后获得的核心蛋白,ELISA检测证实有较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用表达的核心抗原加用表达的NS_3抗原(C_33)装配的抗-HCV试剂盒,经用标准血清验证及与国外第二代抗-HCV试剂盒比较,证实符合丙肝诊断试剂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含有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结构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vAcHCVspl,并获得了HCV结构蛋白在昆虫细胞Sf21中的表达。HCV mRNA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时相分析表明,感染后16h HCV结构蛋白编码基因开始转录,72h达最高峰;蛋白质表达则是在感染后48h开始,72h达到高峰。电镜观察表明vAcHCVspl感染的Sf21细胞96h时在细胞质中可见很多空泡,空泡中可见50nm的球形颗粒,为HCV结构蛋白组装的病毒样颗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RNA干扰下调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表达对体外活化肝星状细胞 (HSC) α-微管蛋白(α-tubulin)及γ-微管蛋白(γ-tubulin)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以腺病毒为载体将靶向PTEN的RNA干扰序列—短发夹RNA (shRNA)转染体外培养的活化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组, 以DMEM代替腺病毒液进行腺病毒转染)、Ad-GFP组(以对照空病毒Ad-GFP转染体外活化HSC)、 Ad-shRNA/PTEN组(以携带靶向PTEN的shRNA的重组腺病毒Ad-shRNA/PTEN转染体外活化HSC),每组设6个复孔。采用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HSC的PTEN蛋白及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HSC的α-tubulin及γ-tubulin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及Ad-GFP组比较,Ad-shRNA/PTEN组HSC的PTEN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 (P<0.05)。 HSC的α-tubulin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对照组和Ad-GFP组HSC的α-tubulin呈丝网状、辐射状均匀分布于细胞核周围,而Ad-shRNA/PTEN 组HSC的α-tubulin向细胞两端末梢逐渐聚集并在细胞两端稍增多;与对照组HSC的α-tubulin荧光积分光密度值(IOD) (40803.00±2006.59)及Ad-GFP组HSC的α-tubulin荧光 IOD (42302.50±2537.93)比较,Ad-shRNA/PTEN组HSC的α-tubulin荧光 IOD (101495.17 ±5005.39)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与Ad-GFP组HSC的α-tubulin 荧光I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SC的γ-tubulin也主要表达于胞浆,并在胞浆中有散在点状聚集,但Ad-shRNA/PTEN组HSC的γ-tubulin点状聚集更明显;与对照组HSC的γ-tubulin荧光IOD (20410.68±1815.53)及Ad-GFP组HSC的γ-tubulin荧光IOD (20137.50±1469.49)比较,Ad-shRNA/PTEN组HSC的γ-tubulin荧光IOD (41310.83±1544.68) 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与Ad-GFP组HSC的γ-tubulin荧光I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调体外活化肝星状细胞的PTEN表达可显著增加其α-微管蛋白及γ-微管蛋白表达,并引起上述微管蛋白在胞浆中的分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Wang Y  Li XM  Wang HY 《生理学报》2002,54(3):244-250
为探讨细胞内丝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各亚类信号转导通路在炎症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对大鼠肾系膜细胞(rMC)表型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其分布中的调控作用,以IL-1β(10ng/ml)刺激体外培养的rMC,用电穿孔基因转染及免疫杂交法观察IL-1β对α-SMA基因启动子活性及蛋白表达的作用,并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IL-1β刺激前后细胞内α-SMA及微丝的分布变化。通过应用PD98059和SB203580特异阻断ERK和p38通路、共转染显性失活JNKK基因特异阻断JNK通路,观察阻断对IL-1β刺激所致α-SMA表达或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IL-1β刺激6h可明显上调α-SMA启动子活性,在1-2d内显著促进其蛋白合成;IL-1β刺激24h后,细胞内α-SMA及微丝在细胞核周的分布增加。阻断ERK通路对IL-1β诱导的α-SMA表达无明显影响;阻断JNK及p38通路均可使IL-1β诱导的α-SMA表达明显受抑;阻断p38通路的作用比阻断JNK通路更强,而且对基础状态的α-SMA表达也有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IL-1β可刺激rMC发生表型转化,其表型标志物α-SMA可通过基因转录增强而增加蛋白表达,在细胞内的分布向核周转位积聚。JNK及p38通路是介导IL-1β刺激rMC α-SMA表达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而ERK通路不影响IL-1β的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是HCV病毒粒子核衣壳的组分,同时又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它能与胞内多种蛋白相互作用,调控NF-κB、AP-1、Sp1、Elk-1、STAT3、ATF-2、NF-AT等多种转录因子,影响一系列基因的表达。核心蛋白在HCV感染的病理发生和慢性化及致癌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含有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结构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vAcHCVsp1,并获得了HCV结构蛋白在昆虫细胞Sf21中的表达.HCV mRNA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时相分析表明,感染后16 h HCV结构蛋白编码基因开始转录,72 h达最高峰;蛋白质表达则是在感染后48h开始,72 h达到高峰.电镜观察表明vAcHCVsp1感染的Sf21细胞96 h时在细胞质中可见很多空泡,空泡中可见50nm的球形颗粒,为HCV结构蛋白组装的病毒样颗粒.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究miR-101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纤维化患者中的表达及对肝星状细胞(HSC)的影响。方法: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将HBV相关性肝纤维化患者进行分组(S0组、S1组、S2组、S3组和S4组),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RT-PCR检测肺组织中miR-101a的表达,并分析miR-101a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使用重组人TGF-β1处理人肝星状细胞系LX-2,并对LX-2细胞转染阴性对照 miRNA模拟物(NC-mimic组)、miR-101a模拟物(miR-101a-mimic组)、阴性对照 miRNA抑制剂(NC-inhibitor组)或miR-101a抑制剂(miR-101a-inhibitor组),未转染的细胞作为对照组,然后通过RT-PCR或蛋白质印迹检测激活HSC及ECM产生的关键基因(α-SMA、COL1A1、COL1A2和COL3A1)和蛋白(a-SMA、collagen I和collagen III)的表达水平。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Cl4组、Ad-control组和Ad-miR-101a组,对大鼠腹腔注射CCl4(1 mL/kg体重)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每周3次,共4周。然后将5×109感染单位的携带miR-101a的重组腺病毒(Ad-miR-101a)或对照腺病毒(Ad-control)经尾静脉注射到大鼠中。4周后,通过苏木精和伊红(H&E)和Masson三色染色评估肝脏形态和纤维化,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评估肝脏α-SMA、E-cadherin、vimentin、Smad4或p-Smad2/3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HBV相关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中miR-101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并且miR-101a的表达水平随着患者的严重程度升高而降低(P<0.05)。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miR-101a在TGF-β1处理的LX-2细胞中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显著下降(P<0.05)。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5 ng/mL TGF-β1处理LX-2细胞中的α-SMA、COL1A1、COL1A2和COL3A1 mRNA表达水平及a-SMA、collagen I和collagen III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101a-mimic组的α-SMA、COL1A1、COL1A2、COL3A1和TGF-β1 mRNA和a-SMA、collagen I、collagen III、TGF-β1、Smad3和p-Smad3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Ad-miR-101a组大鼠肝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上调,但α-SMA、vimentin、Smad4和p-Smad2/3的表达下调(P<0.05);Ad-miR-101a组大鼠的肝组织形态基本恢复正常,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低于CCl4组。结论:miR-101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相关,上调miR-101a可能通过抑制HSC的活化及上皮间质转化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获得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HCV核心蛋白(core)基因的嵌合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48kDa的融合蛋白,经DotELISA和Westernblot免疫活性分析证实,融合蛋白仍具有core抗原的三个免疫活性部位,同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用荧光光度计测定了大肠杆菌表达的融合蛋白的荧光光谱,结果证实,我们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GFPcore融合蛋白既能发射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又具有HCV核心蛋白的抗原活性,实现了用绿色荧光蛋白等分子标记抗原,为免疫诊断新方法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