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培养曲霉的简便方法取晒干贮藏的大豆500g左右,放于锅中煮烂,然后将约250g的小麦面粉拌入其中,作成若干大豆面粉团。将这些大豆面粉团于通风处吹凉后,在蔑席上平铺成一薄层,上面用向日葵叶子盖上。把蔑席移搁在支架上,置于28℃左右的室内,过8~9天...  相似文献   

2.
霉菌活体观察方法在霉菌的形态观察实验中,我们的做法是:在酒精灯火焰旁.以无菌操作,用左手将待观察的培养皿的皿盖开启一部分,右手将经火焰灭菌的解剖刀伸入皿内,在靠近菌落边缘处,割取约Icm见方的小块,将培养基连同其上生长的菌体一同取出,菌体向上置于洁净...  相似文献   

3.
猕猴桃子叶组织培养分化成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材料名称: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anch)材料类别:取10天左右幼龄无菌幼苗的子叶,在无菌条件下,将子叶剪成2~3毫米见方小块。培养条件:(一)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1 材料用具 长有根霉、青霉或黄曲霉的馒头、葡萄、玻璃培养皿、解剖针和吸管等。2 培养方法  1)洗净培养皿、解剖针和吸管。 2 )取 1块刚吃剩的馒头 ,掰成片状 (厚约培养皿高的 1/ 2 ,大小约为培养皿面积的 1/ 2 ) ,置于培养皿内 ,作为培养基。3)将几粒葡萄去皮和种子后 ,置于适量清水中揉碎成汁。 4 )用吸管吸取葡萄汁溶液 ,滴到培养皿中的馒头上 ,直到饱和为止。葡萄汁溶液能促进霉菌的生长。 5 )用解剖针从发霉的食品上挑取青霉的孢子 ,涂于培养皿的馒头表面。重复 4~ 5次后 ,盖上培养皿盖。 6 )重复5 ) ,接种根霉和黄曲霉 ,最后将…  相似文献   

5.
果汁饮料中耐热霉菌的分离和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果汁饮料中耐热霉菌的污染情况,本实验参照美国相关检验方法,对受微生物污染的果汁饮料进行耐热霉菌检验,将可疑的霉菌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结果表明,共检出费氏新萨托菌(Neosartorya fischeri)、黄色篮状菌(Talaromyces flavus)以及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3株耐热霉菌。通过查找其相关的背景资料,探讨饮料中耐热霉菌检验方法的科学性,为有效控制耐热霉菌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今年旧历年的第二天在南墙根下拨开积雪挖了一个直径约半尺左右的小坑。坑的深度以挖透冻土后三、四寸为至(此处温度正是在0℃以上1—2℃左右)。将浸湿的小麦种子包在小布包里放入坑内(底下垫一小块瓦片)蒙上些草,然后将挖出的土填起来。填平后上面堆一堆雪以防外面冷空气侵入。到旧历2月15(春化45  相似文献   

7.
液体培养基培养青霉菌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的形态观察,是生物学教育专业的一个基础实验,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到清晰、完整、保持自然状态的霉菌形态,包括培养基内的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及孢子丝。但通常所采用的固体培养基往往观察不到培养基内清晰的营养菌丝,影响学生对霉菌整体形态的掌握。为此,我们将固体培养基改为液体培养基,取材  相似文献   

8.
对“探究种子的成分”实验的改进初中生物第一册(上)实验五是“探究种子的成分”。我们在组织学生实验时,对教材上的部分操作做了适当修改,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具体做法如下:(1)实验前几小时,将面粉加适量食盐和成面团。实验时切小块分发给学生。这样揉挤面筋...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大肠杆菌λ噬菌体表达调控元件在链霉菌中的应用,构建了一个链霉菌大肠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HZ1080,并将来自链霉菌FR-008的聚酮合酶(PKS)基因置于其中的λ噬菌体启动子PR下游,得到表达PKS的穿梭质粒pHZ1067。与在大肠杆菌中一样,该质粒在变铅青链霉菌中也受热诱导表达100kD的PKS蛋白;表达的PKS蛋白可由SDSPAGE和Western-blot实验检测到。PKS在链霉菌中的热诱导表达表明,构建的载体也能用于链霉菌诱导表达外源基因。    相似文献   

10.
腐食酪螨、粉尘螨传播霉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朝品 《蛛形学报》2002,11(1):58-60
探讨粉满能否携带、传播霉菌,对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和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传播5种霉菌进行实验观察,并对自然环境中分离出的腐食酪螨和粉尘螨进行霉菌培养。结果表明,无论是实验条件下,还是自然情况下,腐食酪螨和粉尘螨均可携带、传播霉菌,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且腐食酪螨和粉尘螨携带、传播霉菌不受其种类的影响。因此认为粉螨是携带、传播霉菌的重要媒介之一,应积极控制粉螨孳生,减少粉螨和霉菌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青霉(Penicillium)、曲霉(Aspergillum)和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中学植物实验课必需的实验材料。本人经过摸索,为中学制作出霉菌、放线菌活体悬滴标本和永久装片,很受中学老师们的欢迎,在中学简陋条件下很易制作,效果极佳,现介绍如下。 1.悬滴活标本的制作方法 (1)倒平板 100毫升水中加2克琼脂,煮开使琼脂溶化,待凉至40℃左右(不烫手为度),将该液态琼脂培养基倒入直径90毫米的培养皿中,每皿倒培养基15—20毫升左右,约2—3毫米厚。待琼脂凝固(5—1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2.
离子注入选育高产壮观链霉菌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离子注入选育高产壮观链霉菌。壮观链霉菌1043为一壮观霉素生产菌种,通过实验建立了离子注入选育壮观链霉菌。其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02.3%。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霉菌、酵母菌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中霉菌、酵母菌的检测是食品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检测环节。但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检测方法的效率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需要朝着快速化、简便化和准确化方向发展。对此,本文将对食品中霉菌、酵母菌检测的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将带叶脉的0.3~0.4cm~2的叶片小块接种于(1)~(5)上,4d左右,叶片膨大,约1周,(1)上的叶片在叶脉处长出根来,但不影响以后芽分化。再经30d,(1)~(5)的叶片均有丛芽分化出来。1cm长的下胚轴  相似文献   

15.
有关~(32)P诱变抗生素产生菌的报道很少。我们曾于73年底探索过该诱变因子对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的诱变作用,实验结果如下。将龟裂链霉菌8-1768菌株的孢子悬液在含有NaH_2~(32)PO_4(比放射性为0.244毫居里/毫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观察验证胰液有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作用。实验材料:蟾蜍的胰腺、1%淀粉溶液,白色蛋花、食油、1%碳酸钠、10%氢氧化钾、1%硫酸铜。实验用品:解剖针、虹膜剪、虹膜镊,5毫升试管4个、滴管1个、玻璃板1小块。实验步骤: 1.将蟾蜍脑及脊髓捣毁,打开腹腔,先暴露胃和小  相似文献   

17.
黄胜  李娜  周俊  何璟 《微生物学报》2012,52(1):30-37
【目的】很多链霉菌来源的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往往很大,用传统的cosmid载体很难完整的克隆和异源表达。本研究通过载体改造,成功构建出一个新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载体,用于链霉菌来源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及异源表达实验。【方法】从复合型载体pCUGIBAC1出发,通过λRED介导的PCR-targeting方法,用链霉素抗性基因替换掉原有的氯霉素抗性基因标记,同时插入链霉菌中常用的安普拉霉素抗性标记、转移起始位点oriT、φC31整合酶基因int、整合位点attP等元件。【结果】成功构建出可装载链霉菌大片段DNA的BAC载体pMSBBACs。使用pMSBBACs构建出链霉菌U27的基因组BAC文库,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100 kb。选取其中一个大小为140 kb的BAC质粒进行功能验证,实验证明通过接合转移和原生质体转化的方法都能够将这个大型BAC质粒导入链霉菌模式菌株,并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整合到染色体中进行异源表达。【结论】BAC载体pMSBBACs可成功用于放线菌大片段基因组DNA的克隆和异源表达实验。  相似文献   

18.
阔鳞瘤蕨(水龙骨科)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艳  石雷  刘保东  刘燕  李东 《植物研究》2005,25(1):34-38
利用光学显微镜详细观察记录了阔鳞瘤蕨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及幼孢子体形成的整个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成熟孢子黄色,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肾形,近极单裂缝,表面具大小不一的球形颗粒。接种后6~8 d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形成3~7个细胞的丝状体。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接种后30 d左右进入片状体阶段,毛状体出现在片状体形成之后,幼原叶体短舌状,成熟原叶体心脏形。精子器在接种后60 d左右开始产生,颈卵器在精子器发生后10 d左右形成,每个原叶体上只能形成一个受精卵。培养基培养的片状体常在基部进行营养繁殖。  相似文献   

19.
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通常用琼脂做凝固剂。近来我们用普通淀粉做凝固剂,进行了根霉、曲霉、青霉和蕨的原叶体的多次培养实验,效果也很好。一、根霉、曲霉和青霉的对比实验:把马铃薯去皮后切成小块,取20克马铃薯小块放入100毫升水中,加热煮沸十分钟,用两层纱布过滤后在滤液中补足水到100毫升,加2克白糖,用  相似文献   

20.
链霉素产生菌——灰色链霉菌质粒的分离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首次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菌素产生菌——灰色链霉菌中分离得到质粒DNA(SGP1),并经电镜观察证实。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初步证明灰色链霉菌和天蓝色链霉菌质粒DNA分子大小相似,限制性内切酶Eco R1对灰色链霉菌质粒DNA可能只有一个切口。电镜观察表明灰色链霉菌质粒DNA具有共价闭合超盘旋环状和开放形环状两种构型,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灰色链霉菌质粒DNA分子量为1.9x107道尔顿左右。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灰色链霉菌质粒DNA解链温度(Tm值)为80.8u℃ G—C克分子百分数为76.8%。我们所获得的灰色链霉菌质粒DNA(SGP1)是否即是前文报道的[10]经高温消除,并与链霉素生物合成有关的质粒,则尚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