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血管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调节因子.它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阻止内皮细胞凋亡、管腔网状结构退化,增加血管渗透性.所有这些作用都是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它们在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为靶点是开发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理想策略.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与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珊  金伟  闵平  陆核 《生命科学》2004,16(1):19-2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名血管通透性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正性调节因子,是目前抗癌治疗的研究靶点之一。现已发现的VEGF家族成员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VEGF的受体有VEGFR—1(fit—1)、VEGFR-2(flk-1/KDR)、VEGFR-3(fit-4)、neuropilin(NPR1/NPR2)。该家族的成员可以选择性地增强血管和/或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血管生成,提高血管特别是微小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浆大分子外渗沉积在血管外的基质中,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网的建立,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营养等。作者对VEGF家族成员及其受体的理化特征、VEGF与肿瘤的关系、VEGF抑制剂的研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C57BL/6小鼠皮下肺癌模型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VEGF反义寡核苷酸(ASPODN)治疗组、VEGF正义寡核苷酸(SPODN)治疗组及对照组。接种Lewis肺癌细胞后24h内,分别皮下注射ASPODN及SPODN进行治疗,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每周2次,连续4周;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大小。所有C57BL/6小鼠于接种后第25天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瘤的实时图象,利用脉冲多普勒获取血流频谱,获得收缩期峰值速度(PS),阻力指数(RI)。断颈处死小鼠,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对照组瘤重比较(7.83±0.78)g、VEGF-ASPODN组(4.49±0.43)g能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生长(P<0.01)、VEGF-SPODN组(7.73±0.69)g则无明显作用(P>0.05)。VEGF-ASPODN组、VEGF-SPODN组抑瘤率分别为42.7%、5.9%。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VEGF-ASPODN对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VEGF-ASPODN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S及RI有明显差异(P<0.01);VEGF-SPODN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肿瘤原位注射VEGF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小鼠肺癌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癌胚抗原(CE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本研究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30份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VEGF和CEA表达,并比较了人乳腺癌腺癌细胞系(MCF-7)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的VEGF和CEA的表达。通过转染含有VEGF sh RNA (sh-VEGF)和CEA shRNA (sh-CEA)的慢病毒来敲低基因表达。将MCF-7和HUVEC的细胞共培养来模拟肿瘤微环境,并通过小管形成测定和细胞侵袭试验来评价VEGF和CEA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研究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VEGF和CEA在乳腺癌组织中明显上调(p0.05)。与MCF10A相比,MCF-7细胞中的VEGF和CE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VEGF和CEA的异常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敲低VEGF和CEA均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中Notch1、Dell4和Jagged1的表达(p0.05)。敲低VEGF和CEA均抑制了HUVEC细胞的小管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p0.05)。总之,VEGF和CEA在乳腺癌中明显上调,并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敲低VEGF和CEA可通过抑制Notch1信号的激活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生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综述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构特点、体内分布,正常及病理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生物学功能,并对血管通透性与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肿瘤生长抑制因子—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控制血管生成成为抑制肿瘤生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已发现了许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尤以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最为引人瞩目。综述了两种肿瘤生长抑制因子的发现、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等,尤其侧重于它们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血管抑素与内皮抑素的发现与研究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猪心肌侧枝血管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Zhang DZ  Gai LY  Chen YW  Fan RY  Wen YF  Dong W 《生理学报》2001,53(3):183-187
为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能否促进冠状动脉侧枝血管形成,实验在成功制作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后,将以复制缺陷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人VEGF165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Ad-VEGF165]直接注入左回旋支(LCX)分布的缺血心肌内,以心电图门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和离体太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侧枝形成,心肌灌注和功能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自身给预Ad-VEGF165前比较,给予Ad-VEGF165四周后心肌缺血面积(P<0.01)和最大缺血程度(P<0.01)明显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P<0.01)TCX区局部心室壁运动(P<0.05)明显改善,治疗组侧枝血管生成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表明Ad-VEGF165能诱导心肌侧肢血管形成并改善心肌灌注与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神经节苷脂GD3与肿瘤的血管生成作用(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生成作用 (angiogenesis)是实体瘤 (solidtumor)生长和扩散的必要条件 .实体瘤的微血管密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成正相关 ,而且也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 ,对抗血管生成作用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肿瘤疗法 .神经节苷脂GD3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超常表达 .一般认为 ,神经节苷脂GD3有增强肿瘤本身及邻近组织中的血管生成作用 ,从而促进肿瘤的演进和转移 .最近的研究工作为这一假设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 .应用GD3合酶的反意DNA转染肿瘤细胞从而抑制细胞中的GD3合酶的表达 ,极大地降低了细胞的内源GD3含量 .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抑制肿瘤细胞的GD3合成明显地降低了该肿瘤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水平 ,并使血管生成作用降至最小限度 .这些实验说明GD3在肿瘤的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 ,GD3作为肿瘤的一种相关抗原 ,它与血管生成因子的协同效应将在未来的联合基因疗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PC cell-derived growth factor,PCDGF)的表达与乳腺癌血管形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30例乳腺手术标本中的PCDGF及其中7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ean 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中PCDGF的表达显著高于非乳腺癌组织(P<0.05).乳腺癌中PCDGF阳性组MVD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VEGF阳性组MVD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二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o结论:PCDGF在乳腺癌中特异性表达,调节协同VEGF调控乳腺癌血管形成,有望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指标和抗血管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新生血管生成是绝大多数肿瘤得以生长和转移的必要前提。所以 ,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是非常有前途的一种方法 ,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癌症疗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通过抑制促血管生成信号或扩大抑制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来干扰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 ,这领域的广泛研究已经发现了一系列促血管生成因子及其抑制剂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二是利用肿瘤血管与正常血管的差别来携带杀伤性药物直接特异性破坏已形成的肿瘤血管 ;另外 ,内皮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制成疫苗也可起到直接杀伤作用。到目前为止 ,虽然很多抑制肿瘤血管的药物已经被用于临床试验 ,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从长远来看 ,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抗血管基因治疗策略 ,靶向药物导入系统的研究 ,以及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疗法、化疗和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都在探讨中。随着肿瘤模型评估系统的发展 ,抗血管治疗肿瘤的方法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广泛进入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不同侧面阐述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VEGF诱导新生血管形成,具有血管渗透性,是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调控者之一.VEGF mRNA不同剪接,形成5种VEGF变异体(isoform)即VEGF121-206.VEGF诱导新生血管的调控过程、拮抗VEGF成为大家竞相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肿瘤饥饿疗法”是通过抑制促肿瘤血管新生细胞因子的作用,阻断肿瘤血管形成,最终实现“饿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内分泌腺衍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G-VEGF)是在2001年被发现的一个组织选择性促血管新生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G-VEGF还兼有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刺激胃肠道收缩及影响肠神经系统发育等多种生理功能.EG-VEGF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及血管新生依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作为相应的治疗靶点开发诊断及治疗试剂.本文对有关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所介导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新生是许多生理和病理进程发生的重要机理.在生物体内,血管新生需经过多步精细调控历程,现有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尤其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所介导的信号级联通路是其中关键性的调节途径.VEGF/VEGFR-2所介导的信号级联通路可以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存活和通透性的改变,促进血管的新生.VEGF与VEGFR-2的胞外区特异性结合后,引起受体的二聚化和自身的交互磷酸化,使胞内特定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下游信号蛋白可以通过其Src同源结构域-2(SH2)与VEGFR-2结合,随后激活下游的效应蛋白,调控内皮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此外,VEGF/VEGFR-2信号通路还可以下调树突细胞(DC)的活性.对VEGF/VEGFR-2信号通路作用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4.
PEG-PEI共聚物介导VEGF165基因转染及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考察PEG-PEI共聚物作为基因载体介导VEGF165基因的能力,合成不同接枝量的PEG-PEI共聚物,考察共聚物的细胞毒性,同时采用PCR技术获得上下游含有HindⅢ和BamHⅠ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VEGF165,与pEGFP-C1构建重组质粒pEGFP-VEGF165,将PEG-PEI作为基因载体,与pEGFP-VEGF165通过自组装成DNA复合物,使其转染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测定发荧光细胞百分数获得转染率,利用ELISA、RT-PCR检测VEGF的表达,用MTT法考察VEGF165转染HUVEc后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形成PEG-PEI共聚物后可显著降低PEI的细胞毒性.作为基因载体介导pEGFP-VEGF165转染HUVEc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强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转染率与接枝PEG的量及N/P有关,PEG-PEI(5-25-1)在N/P=30时转染率达到最大值,比PEI显著提高.转染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均有显著提高,且可有效地刺激内皮细胞增殖.研究表明,PEG-PEI共聚物可做为基因载体,有效地介导pEGFP-VEGF165基因的传递.  相似文献   

15.
孙影  刘巍  杨方 《激光生物学报》2011,20(5):613-618
探讨贝伐单抗对低剂量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acid,ALA)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诱导的脑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和U87脑胶质瘤生长的影响。通过将裸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A.PDT预处置组(ALA:2.3×10-3mol/kg,能量密度:10J/cm2)、贝伐单抗预处置组(1.6×10-5mol/kg)和联合预处置组(ALA—PDT+贝伐单抗),并接受相应处置。第10d,检测PDT照射及相应区域内新生血管形成和VEGF表达并种植U87脑胶质瘤细胞,21d后观察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ALA-PDT预处置后新生血管增多、VEGF表达增高,肿瘤体积增大,这些变化在联合预处置组被抑制;贝伐单抗预处置组的血管形态和VEGF表达虽无明显变化,但肿瘤体积减小。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ALA-PDT可通过刺激VEGF表达诱导照射区新生血管形成,这种微环境的改变有利于U87胶质瘤细胞生长,但这些作用可被贝伐单抗所抑制。  相似文献   

16.
17.
The endothelial barrier controls the passage of fluids, nutrients and cells through the vascular wall. Thi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developmental and adult angiogenesis,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s well as immune responses. Moreover, cancer progression is frequently characterized by disorganized and leaky blood vessels. In this context, vascular permeability drives tumour-induced angiogenesis, blood flow disturbances,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and tumour cell extravasation. Although various molecules have been implicated,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adhesion molecule, VE-cadher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 has emerged as a critical player involved in maintaining endothelial barrier integrity and homoeostasis. Indeed, VE-cadherin coordinates the endothelial cell-cell junctions through its adhesive and signalling properties. Of note, many angiogenic and inflammatory mediators released into the tumour microenvironment influence VE-cadherin behaviour. Therefore restoring VE-cadherin function could be one very promising target for vascular normalization in cancer therapies. In this review, we will mainly focus on recent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involved in modulating VE-cadherin plasticity in cancer.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抗肿瘤血管新生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生长与迁移离不开新血管的形成,这使得抗血管新生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针对内皮细胞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血管新生促进因子,因而VEGF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我们简要介绍了VEGF的一些生物学特点及肿瘤血管新生,着重介绍了一些抗血管新生药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