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医学院孙鹤龄大夫等会自患眼角膜溃疡的病人分离得一种镰刀菌并证知该菌确实是病原菌。在国外所报导诱发眼角膜溃疡的镰刀菌都是 Fusarium oxysporum,而这个菌种,经过作者鉴定为Fusarium solani。根据该菌的寄生或形态及生理特性,鉴定为一个新小种,命名为Fusarium solmi (sensu Snyder et Hansen) f. keratitis.n. f.。本文详细描述了这个菌种的形态和生理特性。该病的临床和病理记录以及防治措施由孙大夫等另行报告。  相似文献   

2.
陈法军 《菌物系统》2000,19(4):459-462
本文描述了镰刀菌属的一个新种--链状镰刀菌,其主要特征: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基部平,链状生长。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从多口芽梗长出。文中 讨论了新种与其它镰刀菌的关系。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北京医学院孙鹤龄、王端礼和周祖德大夫自耳真菌病息者所分离得的一种镰刀菌。根据该菌的小型分4:孢予和大型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别是大量小型分生孢子聚集成粘分生孢子座状,和以往记载的各种镰刀菌种不同,可供作研究镰刀菌分类的一个新材料,作者还未见到国外臂经报导有和耳厘菌病有联系的镰刀菌,因此命名该菌为镰刀菌的一个新种,Fusarim otomycosis sp. Nov。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镰刀菌属的一个新种——链状镰刀菌,其主要特征: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基部平,链状生长。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从多口芽梗长出。文中还讨论了新种与其它镰刀菌的关系。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5.
一株被误认为是蚜霉(Entomophthora aphidisHoffm)的菌株经鉴定是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e Sheldon)。 “昆虫学报”Vol.9 No 1 刊出“蚜霉菌剂的简易制备及其田间防治棉蚜实验初报”一文,目前该菌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井已收到防治棉蚜的初步效果。我们对此菌株的分类地位提出异议,经原作者的支持进行了重新鉴定。本文仅记载该菌的形态和培养特性以及学名的鉴定。  相似文献   

6.
陈法军 《菌物学报》2000,19(4):459-462
本文描述了镰刀菌属的一个新种——链状镰刀菌,其主要特征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基部平,链状生长。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从多口芽梗长出。文中还讨论了新种与其它镰刀菌的关系。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7.
8.
9.
海带配子体克隆中一株镰刀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带配子体克隆中分离出一株真菌(菌株编号:059601016C),对其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和ITS基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059601016C真菌在PDA培养基上呈棉絮状生长,菌落背面颜色由白色变为深紫色。气生菌丝发达,高度可达5mm-7mm。小型分生孢子以链状或假头状着生于瓶状产孢细胞上,(5.0-10.5)μm×(1.2-2.5)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状,略有弯曲,顶胞渐尖,2-5个隔膜,多3-4个隔膜。通过ITS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该菌株与层出镰刀菌的相似性为100%。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也表明该菌株与层出镰刀菌的亲缘关系最接近,因此将菌株059601016C鉴定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 Nirenberg)。在GenBank中申请的基因序列号为GU951805。  相似文献   

10.
本书为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王拱辰教授20余年镰刀菌研究基础上编著而成,详细描述了我国常见32个镰刀菌种和变种,镰刀菌研究方法以及镰刀菌的分类和形态学等,并附检索表。全书有141张黑白显微照片和36张彩色培养照片,便于读者参照使用。本书可供从事农、林、医、工方面微生物和真菌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参考。该书为16开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邮购每册20元,需要者可与杭州市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章初龙联系(邮编310029)。《常见镰刀菌鉴定指南》简介  相似文献   

11.
李多川  沈崇尧   《微生物学通报》1993,20(6):323-327
根据Nelson,Toussoun&Marasas(1983)的分类系统,选取在PDA和CLA培养基上的50个编码性状,利用系统聚类分析的平均连锁法,初步建立了30种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为基础的计算机鉴定系统。用这个系统对玉米穗粒腐病上的三个未知菌株(Fusarium sp.1,F.sp.2,F.sp.3)进行鉴定的结果表明,F.sp.1为F.graminearum,F.sp.2为F.moniliforme,F  相似文献   

12.
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串珠镰刀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水稻主要病原微生物资源调查中,发现有许多种类的害虫被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所寄生,包括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幼虫及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幼虫及蛹,大螟(Sesamia inferens)幼虫及蛹,粘虫(Leucania separata)蛹,稻苞虫(Parnara guttata)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is)幼虫及蛹,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若虫及成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若虫及成虫,花稻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1例茄病镰刀菌引起的足部透明丝孢霉病。方法询问病史及体检,取足部的皮损行皮肤病理检查、真菌培养及致病菌的形态学观察、鉴定。结果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给予局部病灶切除及伊曲康唑治疗,随访3个月,病灶明显缩小。结论本病例证实为茄病镰刀菌引起的足部透明丝孢霉病,经口服伊曲康唑及局部病灶切除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镰刀菌分子鉴定与重要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镰刀菌(Fusarium sp.)在土壤及动植物体内广泛分布。由于其形态变异大,有关镰刀菌的分类一直是一个难题。随着PCR技术发展,镰刀菌的分子标记和rDNA分析等鉴定方法的建立,提高了镰刀菌形态学鉴定的准确性,为镰刀菌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镰刀菌能产生多种重要的酶类,包括纤维酶、果胶酶和木聚糖水解酶等。通过生物转化可获得重要药物或药物中间体,因此具有潜在商业价值。镰刀菌能降解多种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潜力。特别是能通过生物转化生产生物乙醇,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镰刀菌的鉴定和产酶情况,对镰刀菌产生的主要酶的性质、作用以及在生产生物乙醇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苯酚、干热、SDS和超声波四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从五指山原始林区采集的土样中选择性分离得到的702株稀有放线菌,共筛选出4株具有拮抗香蕉枯萎镰刀菌活性的菌株,经过复筛,获得一株高活性的拮抗菌210-1-61.通过对其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M.pattaloongensis JCM12833T进化关系最近,其16S rDNA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8.89%;其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也与小单孢菌属M.pattaloongensis JCM12833T很接近.此外,我们还构建了与该菌株同源性较高的模式菌株16S rDNA序列的聚类分析图,结果发现该菌株与M.pattaloongensis JCM12833T稳定单独构成一个分支,二者亲缘关系最近,初步鉴定该菌株为Micromonospora. pattaloongensis.本研究为今后探讨小单孢菌属稀有放线菌对香蕉尖孢镰刀菌具有拮抗活性提供研究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6.
洪坚平  郭明霞  贺运春  高瑞斌 《菌物研究》2007,5(3):129-130,133
从山西省13个主要土壤类型的1 012个土壤样品中分离出镰刀菌333株,依据布斯的镰刀菌属分类系统鉴定其中1株为中国新记录种——柔毛镰刀菌(Fusarium flocciferum Corda),并对其进行描述和讨论。菌种保存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背景】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一种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原真菌。【目的】筛选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拮抗活性的链霉菌菌株,为该病原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链霉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高活性拮抗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其发酵条件及无菌发酵液的稳定性;并测定该菌株的防病效果和抑菌谱。【结果】筛选到一株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链霉菌菌株21-6,抑菌率为75.2%±2.1%。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Streptomyces stelliscabiei。菌株21-6在pH为中性条件下的PDB培养基中培养5 d能够产生更好的抑菌效果。无菌发酵液能够抑制禾谷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过程。无菌发酵液不受高温、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蛋白酶K的影响,耐酸但对碱性条件敏感。发酵液对禾谷镰刀菌侵染小麦胚芽鞘具有抑制效果。菌株21-6具有聚酮合酶pks-pks-基因。此外,该菌株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效果。【结论】链霉菌菌株21-6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8.
19.
镰刀菌分类学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0.
镰刀菌是玉米、小麦等粮食常见的污染菌。实验证明,某些镰刀菌的培养物有致癌性,如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培养物可致大鼠淋巴肉瘤和膀胱乳头瘤,是否能引起人类肿瘤尚在研究中.我们对半裸镰刀菌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现介绍如下: 材料和方法取材将土豆培养基上培养的半裸镰刀菌,用小刀切成5×5mm的小块(连同培养基一起切下),放入1.5%KMnO_4水溶液中固定2小时,再用1%O_sO_4后固定2小时,用系列乙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