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短乳杆菌DM9218对高果糖饮食诱导的高尿酸血症的缓解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6周龄SPF级Balb/c雌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高果糖饮水组(HF)、高果糖饮水+益生菌干预组(Probiotic)。高果糖组和益生菌干预组每天给予15%(w/v)果糖水自由饮用;益生菌干预组在果糖饮用的同时每天以0.2 mL/只(1×109 CFU/kg)短乳杆菌DM9218灌胃,对照组和高果糖组予以0.2 mL/只的PBS灌胃处理。采用酶标仪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中内毒素(LPS)、干扰素α(IFN-α)、肌苷(Inosine)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浓度、活性;Q-PCR法检测XOD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HF组Glu、TG、TC、UA水平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P<0.05,P<0.05,P<0.01),Probiotic组血清UA水平显著低于HF组(P<0.01);HF组肝脏LPS、IFN-α、Inosine水平及XOD浓度、活性显著高于Control组(P均<0.01),Probiotic组与HF组相比LPS、IFN-α、Inosine水平及XOD浓度、活性有明显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P<0.05,P<0.05);HF组XOD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1),Probiotic组与HF组相比有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乳杆菌DM9128一方面可以改善肠屏障功能降低LPS水平,从而缓解XOD的表达及活性;另一方面经由“肝?肠循环”直接降解肌苷,从而影响血清UA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乳杆菌DM9218肌苷水解酶基因A0008的异源表达及其对肌苷的分解活性检测。方法克隆来源于短乳杆菌DM9218基因组的肌苷水解酶基因A0008,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并纯化,进行体外酶活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肌苷水解酶A0008-pET28a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出重组蛋白,酶活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水解肌苷的能力。结论短乳杆菌DM9218基因A0008可能编码肌苷水解酶并参与DM9218对肌苷的分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出利用具特殊活性乳酸菌来预防、治疗高尿酸血症方法,筛选具有较高降血尿酸活性的乳酸菌.方法 基于RP-HPLC方法,通过检测培养液培养前后肌苷、鸟苷含量变化,筛选出具有最快核苷分解速率的乳酸菌株作为候选菌株.并将其施用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观察对模型大鼠血尿酸含量影响.结果 获得具有最佳核苷分解速率的菌株DM9218.动物实验结果表明DM9218干预组的血尿酸浓度(219.25±21.98) μmol/L明显低于模型组(311.75±27.07) μmol/L(P<0.05).结论 菌株DM9218具有最快的核苷分解速率,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尿酸作用.菌株DM9218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血清干扰素-α(IFN-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A组,5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B组,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C组。比较3组患者粪便标本中菌群分布情况,同时比较3组患者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IFN-α、IL-6、IL-1β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低于B组,而肠杆菌、肠球菌及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显著高于B组(均P0.05)。B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低于C组,而肠杆菌、肠球菌及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显著高于C组(均P0.05)。Ⅱ度菌群失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显著高于I度菌群失调者(均P0.05)。Ⅲ度菌群失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显著高于Ⅱ度菌群失调者(均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肠杆菌、肠球菌数量与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呈正相关,而其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与血清IFN-α、IL-6、IL-1β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同时其外周血IFN-α、IL-6、IL-1β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肠道菌群与血清IFN-α、IL-6、IL-1β可能协同参与了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ML-111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3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糖尿病(DM)组和BML-111组,每组各11只。Control组喂以普通饲料,而其它两组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饲养6周后,DM组及BML-111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30 mg/kg,并于1周后建立糖尿病模型。模型制备完成后12周,BML-111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BML-111 0.5 mg/kg,其它两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同容量生理盐水。12周后,测定体重、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水平、空腹血糖,采用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法测定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并使用试剂盒测定心肌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DM组大鼠体重显著下降,TC、TG、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M组比较,BML-111组大鼠体重增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下降(P0.05)。与Control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0.05);而与DM组比较,BML-111组大鼠心肌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Control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IL-6、TNF-α、p-NF-κB、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及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SOD活性降低(P0.05);与DM组比较,BML-111组大鼠心肌IL-6、TNF-α、p-NF-κB、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及MDA含量较低(P0.05),而SOD活性增加(P0.05)。结论:BML-111可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腹腔注射对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高脂组(HF),高脂+VD组(HF+VD),糖尿病组(DM),糖尿病+VD组(DM+VD)。测定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维生素D等生化指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组、HF+VD组大鼠体重增加,(分别为343.28±10.41 g;356.81±36.20 g和360.18±25.56g),DM组体重降低(265.6±16.11 g)(P0.05);DM组SDF-1为398.33±15.01 ng/L,低于Control组(457.53±26.56 ng/L),骨化三醇干预后SDF-1显著升高(448.54±36.83 ng/L)(P0.05);DM组(25-OH-D)水平为165.25±30.75μg/L,低于Control组213.65±30.79μg/L,补充骨化三醇后显著提高至210.31±50.69μg/L(P0.05);DM组海马神经元CXCR4表达降低,线粒体可见明显肿胀,DM+VD组线粒体形态明显改善,海马神经元CXCR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常规量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糖尿病大鼠体内维生素D水平,对海马神经元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乳杆菌DM9218在核苷酸代谢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差异。方法分别提取DM9218菌株与底物(肌苷+鸟苷)反应前后的菌体蛋白,利用蛋白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找出该菌株与底物反应前后的差异蛋白质点,选取其中差异变化较大的蛋白点进一步做蛋白质谱分析。结果 2-DE分析显示两样品蛋白点主要分布在等电点4~9和分子量11~90 kD范围内,将所得的蛋白点结合其蛋白得率、浓度、储存蛋白含量进行比较,得到匹配的蛋白点数为732个。从中选取14个差异显著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质谱结果显示所选取蛋白质点主要与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及基因水平转录和翻译等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为后期分析研究短乳杆菌DM9218在核苷酸代谢过程中蛋白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几种常用益生元经过不同配伍组合后对3种常用益生菌体外生长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基础培养基分别培养3株益生菌,观察不同益生元配伍组合对3株益生菌的体外调节作用。依据不同的益生元组分配伍以及浓度制作含不同益生元组分的基础培养基体外培养3株益生菌,分别在培养的0、6、12、18和24h取样进行平板活菌计数同时观察菌体形态。配置不同浓度的含葡萄糖基础培养基作为对照,研究不同益生元组分配伍组合对3株益生菌体外生长的调节作用。结果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组合2-0.5%)配伍以及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组合4-1.0%)配伍相较于相同糖浓度的葡萄糖基础培养基对嗜酸乳杆菌NCFM活菌计数有促进作用(P0.05)。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组合4-0.5%)配伍相较于相同糖浓度的葡萄糖基础培养基对乳双歧杆菌HN019活菌计数有促进作用(P0.05)。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组合2-1.0%)配伍以及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水苏糖(组合3-0.5%)配伍相较于相同糖浓度的葡萄糖基础培养基对乳双歧杆菌Bi-07活菌计数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和低聚木糖组合对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HN019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组合对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i-07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和水苏糖组合对乳双歧杆菌Bi-07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益生菌对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间诊断及治疗的SCAD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益生菌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以稳定型冠心病标准治疗,益生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益生菌制剂,金双歧,2 g/次,3次/d,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TMAO、TNF-α、IL-6、IL-8、CRP水平及大便中双歧杆菌载量,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模型探究细菌载量与TMAO、TNF-α、IL-6、IL-8、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TMAO、TNF-α、IL-6、IL-8及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s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s0.05),其中益生菌组TMAO、TNF-α及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702,4.301,2.632;P=0.009,0.000,0.010)。治疗前两组患者大便中双歧杆菌载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益生菌组双歧杆菌载量显著提高(t=4.382,P=0.000),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双歧杆菌载量与TMAO、TNF-α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r=-0.706,-0.427;P=0.000,0.017)。结论益生菌可有效改善SCAD患者TMAO水平,其与TMAO、TNF-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主要探讨了不同剂量(0.3 g/kg、0.6 g/kg、1.0 g/kg)的石花菜醇提物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拮抗效应。采用氧嗪酸钾盐对小鼠进行急性高尿酸血症造模,测定小鼠血清中尿酸(UA)、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以及小鼠肝脏匀浆液中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腺苷脱氨酶(ADA)活性,HE染色观察其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尿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P0.01),同时,XOD活性也得到显著升高(P0.01),ADA活性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与各药物治疗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尿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P0.01),同时,阳性对照组与各药物治疗组X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而两组ADA活性则均无统计学差异。光镜下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小鼠肾脏的肾小球损伤一定程度上恢复正常。总体而言,石花菜醇提物对小鼠高尿酸血症具有很大程度的缓解作用,其机制与体内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一种由鼠李糖乳杆菌DM9054和植物乳杆菌86066构成的降脂益生菌组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4只雄性LDL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益生菌干预组。高脂饮食(HFD)15周建立小鼠NAFLD模型,造模同时干预组给予鼠李糖乳杆菌DM9054联合植物乳杆菌86066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过程中监测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的水平差异。检测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使用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肠道内法尼脂受体(FXR)mRNA、顶端膜钠依赖的胆汁酸转运体(ASBT)mRNA、纤维生长因子15(FGF-15)mRNA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5(ABCG-5)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FX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8(ABCG-8)、清道夫受体BI(SR-BI)、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胆盐输出泵(ABCB-11)、纤维生长因子受体4(FGFR-4)和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降脂益生菌干预组小鼠体重减轻(P0.05);小鼠血清TC、TG、LDL水平降低,HDL水平升高(P0.05);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的现象显著减少;小鼠肠道ASBT mRNA和ABCG-5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s0.05),FGF-15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FXR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肝脏FGFR-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REBP-2和HMGC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s0.05),FXR、CYP7A1、SR-BI、ABCG-8和ABCB-1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0.05)。结论降脂益生菌可能通过激活FXR-FGF15通路调节胆汁酸代谢;通过下调SREBP-2表达水平,抑制HMGCR表达,减少胆固醇的生成,从而起到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复方益生菌对成人糖尿病前期患者和新近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60名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单独饮食或饮食加二甲双胍)的BMI≥25 kg/m^(2)且患有糖尿病前期或新近诊断为T2DM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各受试者随机分配到益生菌组(植物乳植杆菌Lp-115、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b-64、加氏乳杆菌Lg-36、短双歧杆菌Bb-03、动物双歧杆菌动物亚种、乳杆菌Bi-07、两歧双歧杆菌Bb-06、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21和布拉酵母菌DBVPG.6763)和安慰剂组,每组各30名,干预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代谢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益生菌组和安慰剂组患者的主要和次要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服用二甲双胍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Zonulin蛋白和血浆丁酸盐水平增加。益生菌组患者肠道微生物产丁酸盐的作用升高,但安慰剂组患者未见此现象。结论益生菌可以通过增加丁酸盐的产生而作为二甲双胍的辅助剂,增强患者葡萄糖的代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果糖饮食诱发大鼠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等代谢疾病中,代谢性内毒素血症发挥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C组)、高果糖组(HFD组,8%高果糖水喂养)、内毒素组(LPS组,300μg·kg~(-1)·d~(-1)皮下注射)。8周糖耐量实验后,测定血浆内毒素(LPS)、胰岛素、血脂系列,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观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胰岛素信号转导关键蛋白、内毒素受体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HFD组与LPS组大鼠血浆LPS、血脂(TG、TC、FFA、HDL)、促炎因子(TNF-α、IL-6),FPG(Fasting plasm glucose)、FINS(Fasting insulin)、HOME-IR(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R)的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胰岛素受体底物P-IRS1Tyr632/IRS1比值下降、内毒素受体TLR-4表达升高(P0.05,P0.01),HFD组与LPS组上述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果糖饮食及皮下注射LPS诱发大鼠发生NAFLD等代谢疾病时,普遍伴有内毒素血症;LPS通过炎症机制引发胰岛素抵抗,促进NAFLD等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摄入不同咖啡浓度对小鼠酶活性、肠道微生物、体重的影响,从分析肠道四种微生物变化和四种酶的活性变化来讨论摄入咖啡对健康的影响。方法 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低、中、高咖啡浓度组和正常对照组,所有实验组小鼠日常给予蒸馏水饮用,实验低、中、高浓度组每天2次分别灌胃给予0.0045g/mL、0.0090g/mL、0.0180g/mL的咖啡溶液0.4mL/(只·次),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实验时间为1个月,测小鼠体重、肠道微生物和酶活性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咖啡摄入组乳杆菌、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数显著增加(P0.01或P0.05),需氧和厌氧细菌数显著降低(P0.01);中浓度咖啡摄入组乳杆菌、双歧杆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浓度组(P0.01),大肠埃希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浓度咖啡摄入组乳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低浓度摄入组的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Ps0.01)对照组和中浓度咖啡摄入组;各组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摄入咖啡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增加显著,小鼠肠道中具有代表性的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木聚糖酶的活性均显著增加,但咖啡摄入对小鼠体重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CBR2激活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麻素CBR2受体激动剂AM1241预处理对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所致炎症反应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和损伤的影响。方法:联用LPS和IFN-γ作为小胶质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Control组、AM1241组、LPS/IFN-γ组和AM1241+LPS/IFN-γ组;AM1241组和AM1241+LPS/IFN-γ组经AM1241预处理2h,LPS/IFN-γ组和AM1241+LPS/IFN-γ组用含LPS和IFN-γ的培养基培养24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代谢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细胞培养基中炎症因子释放量,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LPS/IFN-γ组相比,AM1241+LPS/IFN-γ组细胞代谢率明显升高(P<0.05),NO、TNF-α、IL-1β和IL-10释放量明显减少(P<0.05),活化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大麻素CBR2受体激动剂AM1241预处理可减轻LPS和IFN-γ对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模型中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普通饲料组)、B组(高脂饲料组)和C组(高脂饲料+布拉酵母菌组)。实验第6周起,C组给予布拉酵母菌散10 mg/kg灌胃。第16周末进行肝脏病理分析和血清空腹ALT、AST、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检测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分析菌群与LPS相关性。结果与A组相比,模型B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肝脏炎症显著增加,粪便菌群发生紊乱;与B组相比,C组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积分显著减轻,血清ALT、AST、LPS、TNF-α及MDA显著下降,脂联素水平和SOD活性增高,大鼠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明显增高,大肠埃希菌显著降低;乳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与LPS负相关,大肠埃希菌与LPS正相关。结论布拉酵母菌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减少炎性因子释放,拮抗脂质过氧化,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降脂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DM9054和植物乳杆菌86066联合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胆汁酸代谢及转运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18只雄性FXR-/-小鼠随机分为3组(n=6):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饮食+降脂益生菌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麻素CBR2受体激动剂AM1241预处理对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所致炎症反应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和损伤的影响。方法:联用LPS和IFN-γ作为小胶质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Control组、AM1241组、LPS/IFN-γ组和AM1241+LPS/IFN-γ组;AM1241组和AM1241+LPS/IFN-γ组经AM1241预处理2h,LPS/IFN-γ组和AM1241+LPS/IFN-γ组用含LPS和IFN-γ的培养基培养24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代谢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细胞培养基中炎症因子释放量,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LPS/IFN-γ组相比,AM1241+LPS/IFN-γ组细胞代谢率明显升高(P〈0.05),NO、TNF-α、IL-1β和IL-10释放量明显减少(P〈0.05),活化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大麻素CBR2受体激动剂AM1241预处理可减轻LPS和IFN-γ对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妇女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产科门诊建立产检完整档案的妊娠妇女,其中确诊为GDM妊娠妇女78例作为研究组,正常妊娠妇女99例作为对照组;定性、定量分析2组妊娠妇女肠道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和梭杆菌数量,分析肠道微生态失衡情况并比较肠道失衡组、非肠道失衡组临床资料,分析肠道失衡发生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相关性。结果研究组SBP(收缩压)、DBP(舒张压)、FBG(空腹血糖)、HbA_(1c)(糖化血红蛋白)、IL-2、CRP、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梭杆菌数量大于对照组,而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小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发生肠道微生态失衡例数23例(29.49%),对照组发生肠道微生态失衡例数10例(10.10%),研究组肠道微生态失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IL-2≥34.10 pg/mL、CRP≥19.33 mg/L、TNF-α≥89.96 ng/L、肠杆菌≥8.42 logN/g、肠球菌≥7.46 logN/g、双歧杆菌8.49 logN/g、乳杆菌6.32 logN/g、拟杆菌≥8.87 logN/g、梭杆菌≥3.13 logN/g是GDM妊娠妇女妊娠期发生肠道微生态失衡危险因素(均P0.05)。GDM妊娠妇女IL-2、CRP、TNF-α水平均与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呈负相关(均P0.05),与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和梭杆菌数量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高炎性应激状态下的GDM患者表现出更明显的肠道微生态失调,可导致或加剧GDM发生或发展;妊娠期注意益生菌补充对防治GDM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Control)组、糖尿病(DM)组和甘草酸(Gly)组。以高脂高糖饮食及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3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模型建立后10周,Gly组每日予甘草酸200 mg/kg灌胃,DM和Control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DM组大鼠体重下降,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血浆心肌酶水平升高,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心肌Bax、IL-1β、TNF-α、p-NF-κB、HMGB1增高而Bcl-2下降(P0.05);与DM组比较,Gly组大鼠体重增加,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及血浆心肌酶水平下降,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Bax、IL-1β、TNF-α、p-NF-κB、HMGB1下降而Bcl-2升高(P0.05)。结论:甘草酸治疗可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