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望新 《生物学通报》2002,37(10):54-54
1)用镊子取一小块鸭跖草 (Commelina communisL.)下表皮放在加有 1滴水的载玻片上 ,盖上盖玻片 ,在低倍镜下观察其自然状态。2 )从盖玻片一端加 1~ 2滴 30 %的蔗糖溶液 ,在盖玻片的另一端用滤纸吸水 ,使蔗糖溶液浸泡该材料。3)仔细观察细胞中细胞质的变化过程 ,可以看到细胞质从细胞壁逐渐脱离。在观察过程中需注意调节显微镜的光圈 ,使视野中的亮度适宜。4 )在已进行质壁分离的片子的盖玻片一边沿边缘加 1~ 2滴无离子水 ,在盖玻片另一边用滤纸吸水 ,反复进行数次 ,以洗去蔗糖溶液 ,则可在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消失 ,细胞质逐渐重新充…  相似文献   

2.
青霉是常见的污染菌 ,多生于橘子等上 ,我们使用它作为材料制作临时装片 ,在普通显微镜下就可清晰看到其菌丝体 ,是学生观察青霉的理想用材。笔者在实验中未按照一般的操作去做 ,无意中竟发现了一种极为简易且效果十分理想的操作方法。现将此简易制片技术和一般制片技术作一比较。1 简易制片技术1.1 菌株 橘子上生长出的淡绿色菌丝体。1.2 制片  1)将十分清洁的载玻片平放在桌上 ,滴2~ 3滴 5% KOH溶液于载玻片中央 ;2 )斜着用镊子从橘子上夹取一小块生有菌丝体的橘皮 ,然后将材料放于载玻片上的溶液中 ,轻轻地来回搅动 3~ 5次 ,这…  相似文献   

3.
花粉萌发实验时,必须给试验花粉提供一个便于显微镜下观察且具良好通气保温条件的环境,否则花粉萌发率不高且萌发过程不易清楚观察。我们在教学时利用常见的药片和奶片包装板上的凹槽作为培养小室简便易行、效果很好。方法是用银子小心剥出槽内包装的物品,保持槽底透明塑料无折痕或嗜污,将凹槽完整剪下·口向上平置于载玻片上,也可滴一些封片用树胶将其固定,凹槽内滴1~2滴清水。另取一盖玻片滴一滴花粉前发用培养基,将试验花粉撒在培养基表面,反覆盖玻片于凹槽口,然后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萌发或进行花粉管生长的测定。利用药片…  相似文献   

4.
植物名称:四季樱草 (Primula, obconica),又名仙鹤莲或报春花。材料类别:取生长正常、无病虫害的四季樱草幼叶,经自来水冲刷后,用70%酒精溶液浸泡2分钟,然后用0.1%升汞溶液再浸泡6分钟左右,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遍,沥干后;用剪子将其剪成(0.8~1cm)~2的小块,用于接种。  相似文献   

5.
欲观察植物细胞的无丝分裂,通常用大蒜幼苗叶鞘内表皮细胞进行观察,大蒜幼苗可以事先在室内进行砂培或室外水培,观察时,用尖镊子撕取大蒜幼苗叶鞘内表皮一小块,放在滴有碘-碘化钾溶液的载玻片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可以清楚的看到有的细胞核正处于无丝分裂的  相似文献   

6.
我在指导学生实验课中 ,发现菠菜叶是一种观察植物下表皮和气孔的好材料。用菠菜叶制备植物叶下表皮和气孔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如下 :1)准备好洁净的载玻片和盖玻片 ;2 )取洗净的新鲜的菠菜叶 ;3)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菠菜叶的尖端 ,然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带叶柄的一端斜着向上撕 ,即可得到菠菜叶的下表皮 ;4 )先在载玻片的中央滴 1滴清水 ;5 )用镊子夹取任意一块菠菜叶的下表皮 ,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用解剖针展平 ,然后用镊子夹取盖玻片盖在水滴上 ;6)将制好的临时装片放在目镜为 10×、物镜为 10×的显微镜下观察 ,可以看到在不规则…  相似文献   

7.
取玉米籽粒(颖果)浸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一天左右。用镊子剥去表皮,露出糊粉层,制作徒手切片,注意刀口与糊粉层平行。把切成的薄片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镊子或毛笔挑取厚度均匀的薄片(不要破坏糊粉层细胞),放在载片的水滴上,或加一滴番红液,加盖片后在高倍镜下观察,即可清晰地看到胞间连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叶绿体城市学校可选用菠菜或白菜叶作材料。撕下叶片下表皮,用刀片刮取少量叶肉,放在滴有一滴10—20%糖液的载玻片上,使叶肉分散在糖液中,盖上盖片即可观察。山区学校可用藓类做材料(一般为单层细胞)。取藓叶一片。制成装片即可观察。白色体取马铃薯或甘薯,徒手切片或洋葱鳞片表皮制成装片即可显微观察。可见在细胞核周围有一些无色透明的圆形颗粒,这就是白色体。在农村或山区,以鸭跖草嫩叶下表皮为材料进行装片后观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膈肌肌质网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与膈肌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膈肌纤维肌质网是否存在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并观察它与膈肌功能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气胸组和心痛定组,差速离心法分离大鼠膈肌纤维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SR)膜蛋白,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分离出SR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并观察此蛋白在急性气胸和给予心痛定时的变化特征。结果:大鼠膈肌SR上存在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000道尔顿和78000道尔顿。急性气胸时和给予心痛定时,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的量有变化。结论:大鼠膈肌纤维SR上存在非序列依赖性DNA结合蛋白,该DNA结合蛋白可能与膈肌功能状态和Ca^2 信号系统密切相关,它在膈肌和骨骼肌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切下一片极薄的梨肉薄片 ,放在载玻片上 ,加 2滴刚配制的斐林试剂 ,把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 (注意受热均匀 ) ,盖上盖玻片 ,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多边形梨肉细胞内分散着许多砖红色的小颗粒。2 淀粉的鉴定取一小块马铃薯 ,用刀片刮些马铃薯泥放在载玻片上 ,滴上 2滴碘液 ,盖上盖玻片 ,在低倍显微镜下 ,可找到清晰的淀粉颗粒 ,转到高倍镜 ,可看到马铃薯细胞内 ,含有大量圆形或椭圆形的蓝紫色的颗粒。3 蛋白质的鉴定取新鲜的大豆种子 (去种皮 ) ,用刀片切下极薄的一片放在载玻片上 ,先滴 2滴质量浓度为 0 .1g/ m L的…  相似文献   

11.
口腔上皮粘膜细胞是学生所必须观察的材料。以水为介质制做的临时装片,只能观察到口腔上皮粘膜细胞的平面图形。经大量的实验研究,我配出一种混合介质以代替水制作临时染色装片,即可在一般显微镜下,观察到口腔上皮粘膜细胞的立体形状及其内部结构,这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细胞的立体形状以及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是大有帮助的。将方法介绍如下: 取丙三醇(甘油,分析纯)和95%乙醇各一份,预先混合成甘油酒精溶液待用。在室温下,制成蔗糖的饱和水溶液。实验时,取蔗糖饱和水溶液一份(用量和甘油或酒精量相同),加入到预先配好的甘油酒精混合液中,配成1:1:1甘油、酒精、蔗糖饱和液的混合介质(以下简  相似文献   

12.
观察小肠绒毛实验通常采用的材料是猪的小肠 ,把小肠洗净后切成段 ,放入盛水的培养皿里。但在实验时基本上很难看到清晰的小肠绒毛 ,实验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做了如下改进 :把小肠洗净、纵向剪开后 ,把这段小肠放在盛有 4 5℃~ 50℃的温水中浸泡 2~ 3min,取出后再放在盛有自来水 (水温 18℃左右 )的培养皿中 ,用肉眼和放大镜仔细观察 ,这时一条条突起的小肠绒毛随水摆动 ,清晰可见。观察小肠绒毛实验的方法改进@李秀娥$深圳市宝安西乡中学!广东深圳518102  相似文献   

13.
蚌兰(见图)别名紫鸭跖草、红叶鸭跖草、紫背万年青,鸭跖草科,多年生草本,源于西印度群岛,这种植物的叶片一面为深绿色,另一面为红紫色。它的花每一对共同包于两枚“蚌殻”形的苞叶内,花为白色或淡紫色,开花时蚌殻微开,吐露出小花,相当可爱。实践发现,蚌兰是一种很适合观察植物气孔的实验材料:保卫细胞体积大,气孔开闭明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撕取一小块叶片上表皮制成装片,可观察到气孔是开着的,从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甘油,另一侧用吸水纸反复吸引,因保卫细胞失水,可观察到气孔逐渐关闭。蚌兰也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好材料:无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模拟慢肌神经发放模式的刺激(简称慢型刺激)连续刺激大白鼠伸趾长肌(EDL)28—30天和以模拟快肌神经发放模式的刺激(简称快型刺激)连续刺激比目鱼肌(SOL)23—26天,然后对其肌纤维的终板区进行电镜观察。发现受长期慢型刺激的 EDL 肌纤维,除 Z-带宽度接近正常 SOL 肌纤维的 Z-带宽度和线粒体(尤其是肌膜下)明显增多外,神经末梢的形态,特别是突触后褶的稀、密程度也变得和正常 SOL 肌纤维的相似,并在约40%的终板区内看到卫星细胞。就是说,肌纤维的精细结构发生了由原来的快肌型向慢肌型的根本转变。与此相反,在长期受快型刺激的 SOL 肌纤维,则看不到上述超微结构特征由原来的慢肌型向快肌型的转变。上述结果与我们在双神经支配的肌纤维上所作的观察可以互相佐证,即比目鱼肌纤维在接受外加 EDL 神经支配后组织化学和精细结构类型不变,而 EDL 纤维在接受外加的 SOL 神经支配后则组织化学和精细结构类型发生彻底的改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IL-2对感染旋毛虫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旋毛虫在小鼠体内的发育。方法小鼠感染旋毛虫后,分别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不同时期外周血中IL-2含量、CD4^+及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取小鼠不同部位肌肉观察旋毛虫的发育和分布。结果小鼠感染旋毛虫后1~5周IL-2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小鼠感染旋毛虫后1~6周,CD4^+T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减少,CD8^+T淋巴细胞明显增多,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旋毛虫幼虫主要分布在小鼠的膈肌,其次为咬肌,舌肌最少。结论IL-2对感染旋毛虫小鼠早期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小鼠感染旋毛虫后21d即可检出旋毛虫,35~42d密度达最高。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前将蟾蜍放入桶中加水 ,盖上盖子 ,在水中浸泡 0 .5h,使表皮自然脱落。然后用 1个烧杯装一些干净的水 ,用镊子将表皮从桶中夹入烧杯存放备用。学生实验时 ,用镊子从烧杯中取一小块表皮放置载玻片上 ,用解剖针将其展平。待铺片干后 ,用 1%的亚甲基蓝染色 3 min,然后将多余的染液用吸水纸从边缘吸干即可镜检。在光镜下 ,蟾蜍脱落表皮均为单层扁平上皮。而在平铺片上 ,从表面看 ,上皮细胞为多边形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边界清晰 ,细胞核扁圆形 ,位于细胞的中央。上皮组织临时装片制法@程辉$梁山县大路口乡中!山东梁山272607…  相似文献   

17.
马氏钳蝎毒对大鼠神经和骨胳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在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上观察马氏钳蝎(Buthus marensi Karsch)毒对神经、肌肉和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作用,结果如下:1.在蝎毒(3×10~(-5)g/ml)作用下,由吸附电极引导的膈神经单相动作电位的下降相逐渐延长,形成平台,3小时后电位时程可达100ms 以上。2.蝎毒(5×10~(-7)—6×10~(-5)g/ml)显著改变肌纤维动作电位的波形,降低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如用6×10~(-5)g/ml 浓度蝎毒处理膈肌,半小时内即可使肌纤维动作电位下降相大大延长,形成平台。一小时后膜电位由对照的78±4mV 降低至59±13mV,2小时后至55±8mV(平均值±S.D.)。3.河豚毒(3μM)可使被蝎毒降低了的肌细胞膜电位迅速复原,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还可以再出现缓慢的轻度下降。4.在河豚毒(3μM)使肌细胞动作电位消失后,向溶液中加入蝎毒,半小时后将二者一并洗去,重新出现的动作电位亦带有明显的平台。5.在接头传递已被高 Mg~(++)或筒箭毒碱阻遏的标本上加蝎毒后,单个间接刺激可诱发出一串终板电位,甚至引起肌肉收缩。6.蝎毒(1×10~(-5)g/ml)明显增加小终板电位的发放频率,作用1小时后其频率可高达每秒100次以上。7.肌肉对间接刺激的收缩反应在加入蝎毒后首先增大,然后逐渐下降,在1×10~(-5)g/ml 浓度蝎毒作用下1.5—2小时传递阻遏,此时肌肉对直接刺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甘油抽提的蟾蜍缝匠肌和蜜蜂间接飞翔肌经刚果红染色后的二向色性。在这种条件下,蟾蜍缝匠肌出现清楚的二向色性,而且将二向色性和波长的关系与经染色后肌纤维的吸收光谱比较,可以知道二向色性是由于刚果红分子有规则的排列而来。干燥和用脲溶液处理都引起二向色性不可逆的消失,氯乙醇则并不使二向色性增加。经过同样处理的蜜蜂间接飞翔肌一般却没有清楚的二向色性。存在这种差别的可能的原因,曾在文中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9.
1 观察涡虫吻的好方法在涡虫实验中 ,用食物诱导及人工刺激等方法观察涡虫吻 ,操作和观察都较困难 ,成功率不高。如改用下法 ,效果较好。取 1条三角真涡虫 ,置于载玻片上 ,加 1小滴蒸馏水 ,待其身体完全伸展时 ,再加 1滴医用盐酸普鲁卡因 ,然后 ,在实体显微镜下观察。此时 ,可见虫体的吻已伸出 ,并不断地做出翻动取食动物。2 制作蛙骨骼标本时 ,除净肌肉的方法在制作蛙骨骼标本时 ,其肌肉很不容易除净 ,残存的肌纤维 ,既妨碍了某些骨块的显露 ,也影响了标本的美观。如改用下法 ,效果较好。去蛙皮、内脏后 ,用流水洗净血污于沸水中煮 3m in…  相似文献   

20.
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正常大白鼠膈肌卫星细胞的平均长度在终板区明显地比非终板区大,而卫星细胞的数目无显著区别。去神经或秋水仙碱处理膈神经后3天,与肌纤维的乙酰胆碱敏感性增高的出现相伴随,肌纤维卫星细胞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增加,但卫星细胞的平均数目无明显变化;同时,卫星细胞长度增加的程度在非终板区都比终板区大。去神经同时给放线菌素 D3天后,在肌纤维卫星细胞长度变化受阻的同时乙酰胆碱敏感性增高的发展亦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