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O2浓度倍增对10种禾本科植物叶片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CO_2正常浓度(350μL/L)和倍增(700μL/L)条件下,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半野生小麦(T.aestivum ssp.tibeticum)、大麦(Hordeum vulgare L.)、野大麦(H.brevisubulatum(Trin.)Link)、水稻(Oryza sativa L.)、野生稻(O.meyeriana subsp.granulata)、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v)、狗尾草(S.viridis (L.)Beauv)、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和玉米(Zea mays L.)等10种禾本科植物幼苗期叶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CO_2浓度倍增条件下,除野大麦和玉米外,其它几种禾本科植物的叶片厚度普遍增加;表皮细胞密度下降(野大麦和谷子的远轴面除外)。其中C_3种类的平均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下降,C_4种类则呈相反趋势。在CO_2浓度倍增条件下,栽培种类表皮细胞密度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数明显增加,野生种类则呈相反趋势。气孔密度与气孔指数基本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大气CO2浓度倍增对植物暗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长期生长于350和700μmolCO_2·mol~(-1)空气的开顶式培养室的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玉米(Zea mays L.)等10种植物的离体成熟叶片或整株为材料,研究不同测定温度(15~35℃)下,CO_2浓度倍增对植物暗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15℃、20℃)下,CO_2浓度倍增对植物暗呼吸没有显著效应,在较高温度(30℃、35℃)下多数被测植物的暗呼吸显著增强。讨论了实验所得结果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可能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铈对黄瓜叶绿体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Cucum issativusL.)叶片叶绿体中铈(Ce)含量随Hoagland 培养液中CeCl3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e 对黄瓜叶片Chla/b 比值的影响与光强度有关,当植株生长在强光下,对照和处理叶片的Chla/b 比值均为3.07;但在弱光下对照叶片的Chla/b 比值为2.72,而处理叶片为2.86。这说明只有在弱光下Ce才对叶片色素的组分有影响,Ce 使叶片中的Chlb 略有下降。Ce能促进叶绿体光系统Ⅰ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及110 kD多肽的形成,并使捕光叶绿素a/b 蛋白质复合物及其27 kD多肽的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CO2和O3浓度倍增及其复合作用对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利用开顶箱(OTC)法研究了在CO2和O3浓度倍增及其复合作用下,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不同,Chla、Chlb和ChlT都表现出低.高一低的趋势,而且不同处理间变化不同步。不同处理间比较,O3处理的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其次是复合处理的影响,而CO2浓度倍增对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作用。Chla/b呈下降趋势,受CO2倍增影响最明显,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不同叶龄黄瓜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组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老、嫩黄瓜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之间的差异,发现嫩黄瓜叶片中缺少1条属光系统Ⅰ的CPI_b带。从低温荧光发射光谱观察到,嫩黄瓜的光系统Ⅰ相对高于光系统Ⅱ,而老黄瓜则相反。指出在叶绿体发育过程中首先形式光系统Ⅰ,以后是光系统Ⅱ。我们还注意到,叶片中的F685/F735比值与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中的单体/寡聚体比值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强光照射对菠菜叶绿体的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及一些光合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强光照射时间的延长,首先,属光系统Ⅱ核心的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的CPa带明显减少了,进而属LHCII的寡聚体和二聚体的带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最后,包括光系统I在内的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带大部分被分解了。结果还表明,当光逆境还未使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发生明显变化时,代表光系统Ⅱ活性的Fv/Fo值及DCIP光还原活性就已显著地降低了。  相似文献   

7.
不同叶龄黄瓜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组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DS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老、嫩黄瓜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之间的差异,发现嫩黄瓜叶片中缺少1条属光系统I的CPIb带。从低温荧光发射光谱观察到,嫩黄瓜的光系统I相对高于光系统Ⅱ,而老黄瓜则相反。指出在叶绿体发育过程中首先形成光系统I,以后是光系统Ⅱ。我们还注意到,叶片中的F685/F735比值与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中的单体/寡聚体比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CO_2浓度倍增对谷子(Setaria italica (L.)Beauv.)叶片单位鲜重和单位叶面积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以及PSⅡ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浓度倍增能提高拔节期成熟叶片和灌浆期成熟旗叶的Chl和Car的含量,并且能提高这两种叶片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然而拔节期叶片和灌浆期旗叶的qN值和PSⅡ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量,以及 F_v/F_o、F_v/F_m和F_d/F_s的值对CO_2浓度倍增的响应不同,表明CO_2浓度倍增对拔节期叶片光合功能的改善优于灌浆期的旗叶。  相似文献   

9.
用菠菜(Spinacia oleracea Mill.)和黄瓜(Cucum issativusL.)叶片的叶绿体制备出光系统Ⅱ捕光叶绿素a/b 蛋白质复合体(LHCⅡ),并对这两种LHCⅡ的聚合状态的Chla/b 值、光谱特性以及多肽组分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菠菜LHCⅡ的Chla/b 为1.33,黄瓜LHCⅡ的Chla/b 为1.17。其光谱特性说明黄瓜的LHCⅡ更富含Chlb。它们的多肽组分存在着明显差异,菠菜的LHCⅡ含有27 kD和25 kD 2个多肽,而黄瓜的LHCⅡ只含有27 kD 1个多肽,这表明25 kD多肽含有较少的Chlb。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的分析结果表明,菠菜LHCⅡ的单体、二聚体及三聚体均由2个多肽组成;而黄瓜的LHCⅡ不同聚合状态均由1个多肽组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大气CO2升高对沉水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利用便携式植物效率分析仪(Handy PEA),在无损的情况下测定不同CO2浓度处理下的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并采用JIP-test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研究CO2浓度对苦草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进行60 d后,与对照相比,高CO2浓度处理下的苦草叶片PSⅡ反应中心受体侧荧光参数Vj、Mo显著升高,Sm、ψo、φEo显著降低,叶片电子传递能力减弱;K相相对可变荧光Wk显著提高,PSⅡ反应中心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受到伤害;ABS/RC、DIo/RC、TRo/RC、DIo/CSo显著升高,ETo/RC、REo/RC、ETo/CSo、REo/CSo显著降低,苦草叶片用于热耗散的能量显著增加,导致用于电子传递及传递到电子链末端的能量显著减少;性能参数Fv/Fm、PIabs显著降低,苦草叶片PSⅡ潜在活性和光合作用原初反应过程受到抑制。以上结果表明,在长期高CO2浓度处理下,苦草叶片光合机构功能受到抑制,PSⅡ反应中心活性降低,光合功能下调,发生光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11.
CO2浓度倍增对谷子和紫花苜蓿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植物生长在相同倍增的高CO2 浓度条件下,其叶绿体超微结构彼此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最醒目的特征是淀粉粒的积累比对照的增加很多;类囊体膜系发生异变. 总体上,(1)淀粉粒,C4 植物谷子(Setaria italica)叶绿体比C3 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积累的更多. (2)淀粉粒较小且较少时,紫花苜蓿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增多,与基质类囊体膜相间排列有序;谷子叶绿体的基粒垛及基粒类囊体膜数均增多,但基粒变小,基质类囊体膜变长,且有些膜出现膨胀甚至破损. (3)淀粉粒较大且积累过多时,紫花苜蓿叶绿体中尚可隐约见到由4~8 个类囊体膜组成的短小基粒零星分布于淀粉粒间;谷子叶绿体中几乎找不到可辨认的基粒和基质类囊体膜  相似文献   

12.
CO2浓度加倍对辽东栎维管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孙东栎(Qucrcus liaotungensis)的13年生幼树为材料,分别培养大气CO2浓度加倍(700μ1.L^-1)与对照(350μ1.L^-1)的开顶式熏气室中,研究CO2浓度升高对其茎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O2 倍处理的身份人生长季内,聍东栎的年轮宽度明显增加,为对照的300%、370%,其中晚材宽度的增加更9为显著 ,为对照的750%~830%。另外 ,晚  相似文献   

13.
小麦等C_3植物的叶片在光下经无CO_2或低CO_2气体处理后,通入高CO_2气体,光合强度出现“升、降、升”的波动,而玉米等C_4植物无此现象。不同植物的光合波动幅度不同。强光、高CO_2、低O_2等能缩短第一次光合上升时间,增大光合下降幅度;而低CO_2、高O_2等则减少光合下降幅度。此现象与RuBP及ATP的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大豆叶片结构对CO_2浓度升高的反应(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CO2 浓度对大豆(Glycine m ax)叶片形态和解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外部形态没有显著变化,而叶片气孔密度随CO2 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对照组叶片上下表面和处理组的上表面均无表面角质蜡层,而处理组的下表面覆盖有大量星状的表面角质蜡层,它们在气孔区和非气孔区的数量基本差不多。此外,还发现叶肉中增加了一层栅栏组织,从而使叶片明显增厚。结果证实,CO2 浓度增加将促进细胞分裂和表面角质蜡层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氟化氢对植物叶片中SOD酶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浓度为0.041mg/m ̄3,0.083mg/m ̄3和0.166mg/m ̄3的HF气体分别对小麦、玉米和蚕豆三种植物熏气后,植物叶片中SOD酶活力的变化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高深度HF(0.166mg/m ̄3)对SOD有抵制作用,较低浓度(0.083mg/m ̄3,0.041mg/m ̄3)下是先升后抑。在三种浓度下,叶片中MDA含量均随熏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三种植物对氟化氢的敏感性不同,由大到小依次为蚕豆、小麦、玉米。  相似文献   

16.
17.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水分对玉米、高粱、茄子、豇豆、河北杨和泡桐六种植物LER2)和ψWL3)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ψWL日变化呈正弦曲线,即早晨、晚上高,中午低;土壤水分亏缺,中午大气ψWV4)愈低,ψWL降低愈多。在土壤供水良好的条件下,玉米、高粱、河北杨、泡桐叶片生长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白天生长快,晚上生长慢;若中午ψWV太低,生长减慢,使叶片生长呈双峰曲线,即午前及18:00左右生长快。若土壤水分亏缺,白天ψWV太低,白天生长慢,晚上生长快。茄子和豇豆叶片生长对水分亏缺更敏感,晚上生长快,白天生长慢,干旱处理叶片在白天中午有收缩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