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浙江省油菜产区分离到的对油菜作物造成危害的油菜花叶病毒6号(YMV_6),从病毒形态、血清学、沉降常数和其他性质的研究都说明它是一种新的球形病毒,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为了对油菜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积累一些资料,进一步研究了其提纯和理化性质。前已用琼脂凝胶过滤法部分提纯了YMV_6,此法虽简而易行,但由此获得供理化性质研究用的提纯样品仍有困难。本文报导用聚乙二醇浓缩和差速离心法提纯YMV_6及其若干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大麦黄花叶病是由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传布的一类麦类病毒病。是上海市效区及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大麦产区的重要病害。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在国内外虽已有不少研究,但对国内分离株的生化性质尚未有详细报道。本文报道以上海郊区的BaYMV为研究材料,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分离提纯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病毒的结构蛋白和核酸性质,并和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为今后应用生物技术防治大麦黄花叶病毒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烟草花叶病毒提纯的改良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病毒的分离和提纯是研究植物病毒病不可缺少的步骤。病毒粒体的纯化一般有三个要求:一是纯度高,二是产量高,三是方法简便易行。烟草花叶病毒(TMV)的侵染寄主广泛,是农作物的要病原毒。因此,它在植物病毒病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超离心机的问世,对提高 TMV 的纯化程度和产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在不具备超  相似文献   

5.
6.
用蔗糖梯度离心法对Novikoff肝癌细胞的多聚(A)~+mRNA进行了链长分部。沉降在13S和15S的组分6和组分7富集了B_(23)mRNA,其体外转译产物可特异地被抗蛋白B_(23)的抗体免疫吸附,被吸附的蛋白在SDS-PAGE中迁移到大约37,000道尔顿的区带。另外,用多聚核糖体免疫吸附技术提纯了少量B_(23)mRNA,它在体外转译系统中也指导合成了分子量约为37,000道尔顿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7.
玉米矮花叶病毒提纯及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进病毒纯化方法,获得了较高纯度、较强侵染活性的提纯病毒制品。提纯病毒的产量为0.7—1.2mg/100g病叶,病毒粒体大小为720—750×14nm,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的外壳蛋白分子量为36000道尔顿,用提纯病毒免疫家兔得到较高特异性的抗血清,微量沉淀反应的效价为1/2048,间接ELISA法测出的感病叶汁液的最高稀释倍数为3200—6400倍。  相似文献   

8.
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物学意义的植物双链DNA病毒,它有7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6个呆各自编码一种蛋白产物。35S启动子区域含有3个转录因子专一的结合位点;RNA多腺苷化位点具有AAUAAA特征序列,它和其上游序列对35SRNA的加工和翻译有影响作用;下游ORFI在转录激活因子存在时可被翻译。由此表明,CaMV的表达调控表现在不同调控机制工作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根据病毒含DNA或RNA,可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RNA病毒不含DNA,那么在这种病毒中,遗传信息是否存在于RNA分子中呢? 1956年,美国学者弗伦克尔一库兰特(Fraemkel-Courat)用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重建实验证明了RNA也是遗传的物质。烟草花叶病毒呈杆状,直径为18nm,长度为300nm。它有一个由2130个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外壳,环绕着一条单螺旋的RNA分子核心。这种病毒约含有6%的RNA(由6400个核苷酸组成)和90%的蛋白质。烟草花叶病毒及其它的病毒在烟叶上引起的病斑都具有种的特异性,而且这些特性是遗传的.  相似文献   

10.
芜菁花叶病毒(TuMV)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要病毒。从生物学和理化特性、基因组结构、侵染和繁殖、变异及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病毒抗性等方面对TuMV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与TMV有血清学关系的油菜花叶病毒”(YMV15)侵染烟原生质体的条件与IMV不同。在低于其等电点(5.35)的pH4.7的接种液中,不需要聚鸟氨酸的协助,能达到43—53%感染率,但加入聚鸟氨酸可使感染率增加到46—96%(荧光抗体染色)。YMV.,增殖的一步生长曲线,似乎显示了病毒脱去蛋白质外壳时的侵染性下降,对数生长期一直维持到接种后24小时。每个被感染原生质体内病毒颗粒数为1—3×109。  相似文献   

12.
抗芜菁花叶病毒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以子叶柄为材料,建立了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双低品种的再生体系。通过子叶柄与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LBA4404)共培养,将表达载体pBTu中芜菁花叶病毒外壳蛋白(TuMV-CP)基因以整合方式导入甘蓝型油菜,然后用卡那霉素进行筛选,获得了油菜再生植株。经PCR特异性扩增、点杂交和Southern印迹分析,证明再生植株基因组DNA中整合了TuMV-CP基因。攻毒实验表明,有TuMV-CP基因插入的工程油菜对TuMV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梯度离心和超速离心浓缩获得部分提纯的病毒制剂,产量约为7.45g/kg病叶提纯的病毒制剂的紫外吸收曲线呈典型的核蛋白吸收曲线,OD260/OD242和OD260/OD280的比值分别为1.24和1.38。病毒粒子呈线状,宽13—14nm,长度主要分布于250—300nm和550—700nm之间,1000nm以上的粒子也有检到。病毒外壳蛋白仅由一个分子量约为30Kd的亚基组成。在免疫电镜试验中、病毒粒子与日本WYMV抗血清发生强烈的血清学反应。新鲜病叶的超薄切片中可看到大量风轮体和膜状体。  相似文献   

14.
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DNA的提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从棉花(Gossypium barbadense)种子中分离天然状、大分子和高纯度DNA的方法。首先,用有机溶剂(醇、醚和酮)抽提除去脂肪、类脂、棉毒素及其它色素,然后,用胰蛋白酶(Trypsin)和去垢剂(SDS)进行处理脱蛋白;最后,用4%珠状琼脂糖凝胶(Sepharose4B Gel)柱层析分离纯化DNA:此方法简便、有效,一般适用于含大量内源多酚类化合物、色素和类脂植物材料中DNA的抽提和纯化。  相似文献   

15.
[1] 种子带毒部位的测定,证实种子的胚部和子叶都带有病毒,种皮内基本上测不到病毒的存在。大豆花叶病毒是典型的种胚带毒类型。 [2] 在种子形成过程中,种子内的带毒率很高。种子成熟豆荚干枯后,种子的带毒率急剧下降。不同品种的种子带毒率下降幅度不同,造成品种间种子带毒率和传毒率的差别。种子在干燥贮藏过程中使种皮内的病毒钝化。贮藏时期中,种胚内的带毒率没有明显变化。 [3] 病株上有褐斑和无褐斑种子的带毒情况,虽然结果都是褐斑种子的带毒率和传毒率较高,但是褐斑粒也有不带毒和不传毒的。而无褐斑粒仍然有相当高的带毒率和传毒率。褐斑粒出现的多少还与不同品种和发病时期的环境因素都有关系。因此,褐斑不能作为种子带毒与否的唯一指标。 [4] 测定病株上的无绒毛豆荚种子的带毒率都略高于正常豆荚的种子,但是这种差别不明显。 [5] 枯斑寄主(菜豆Top-Crop)检测种子带毒率的方法与直接播种检查种子传毒率所得到的结果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用点免疫印迹法(DIBA)检测单头桃蚜(Myzus persicae)和棉蚜(Aphis gossypii)所带黄 瓜花叶病毒(CMV)的试验结果,作者摸索出的DIBA法操作程序用于检测提纯的CMV最低下限浓度为0.16ng/ml,即每2μl样品含0.32pg抗原.这样的灵敏度是可以检测出单头蚜虫所带CMV的。这种操作程序是将蚜虫口针截取下来,浸入适当的缓冲液(2—5μl)内。这不仅保证了CMV病毒粒子充分地从蚜虫口针上释放出来.形成较高的浓度,而且极大限度地减少了非病毒物质对检测的干扰,因此就克服了从单头介体昆虫上检测所带植物病毒时常遇到的病毒浓度太低和非病毒抗源干扰两大困难。试验还表明。用这种DIBA法检出的蚜虫带毒率同生物测定试验检出的蚜虫传毒率有很好的一致性。显然,在蚜传非持久性病毒检测技术上的这一突破,对于植物病毒病流行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苜蓿花叶病毒提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自于白车根草(Trifolium repens)上的一个苜蓿花叶病毒分离物AMV-SY为材料,比较了3种以差速离心为主结合PEG沉淀和超速离心提纯病毒的方法,对提纯病毒进行紫外吸收测定、电镜检查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的结果显示:以交替使用含有0.1mol/LEDTA和0.1mol/L MgSO4的磷酸缓冲液作为病毒悬浮介质的提纯程度最为理想,该方法提取苜蓿花叶病毒的得率为47.6mg/100g昆诺藜鲜病叶,该病毒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分子量为29kD。该方法的病毒得率较高、杂蛋白较少、病毒粒子完整,是比较理想的提纯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甘蓝型油菜中钙依赖蛋白激酶(calcium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PK)在植物对逆境响应中的作用和机制,同时为油菜品质的升级改良发掘新的基因资源,开展了对于BnaCPK6研究的分子生物学试验。首先,通过在本氏烟草中瞬时表达BnaCPK6与GFP融合蛋白来检测它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其次,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试验来检测BnaCPK6与ABA信号通路中转录因子BanABF1/3/4、BnaABI5、BnaAREB3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显示BnaCPK6具有典型的钙依赖蛋白激酶特征,N端具有潜在的棕榈酰化和豆蔻酰化位点,并且与AtCPK6在进化上有着很高的同源性。亚细胞定位的结果发现BnaCPK6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中。同时,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还发现BnaCPK6与调控ABA信号转导的关键转录因子BnaABF3/4、BnaABI5以及BnaAREB3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BnaCPK6在ABA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一种E.coli tRNA~(Leu)简便而稳定的纯化方法。粗tRNA经过BD-Cellulose柱层析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两个步骤即可得到亮氨酸接受能力为1400pmol/A_(260)单位的tRNA~(Leu)。  相似文献   

20.
大麦黄花叶病毒(BYMV)的提纯和生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