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祁曼塔格山一带打柴沟组的珊瑚化石是近岸底栖、浅海相的块状复体四射珊瑚,属于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过渡性质的Kepingophyllum珊瑚动物群,共7属19种,其中1新属和14新种。这些珊瑚的个体外壁由泡沫板和隔壁分化演变而成,它们在华南及西南地区相应时代中的珊瑚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青海祁曼塔格山一带打柴沟组的珊瑚化石是近岸底栖、浅海相的块状复体四射珊瑚,属于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过渡性质的Kepingophyllum珊瑚动物群,共7属19种,其中1新属和14新种。这些珊瑚的个体外壁由泡沫板和隔壁分化演变而成,它们与华南及西南地区相应时代中的珊瑚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江西晚石炭世晚期及早二叠世早期的四射珊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述江西彭泽、于都、乐平、玉山、崇义及上高等地上石炭统船山组和下二叠统栖霞组的四射珊瑚16种,其中船山组有11属12种(包括8新种、1未定种),栖霞组有3属4种(包括3新种、1未定种).根据珊瑚化石的分布规律,将船山组的珊瑚建立2个组合,并与有关地区的珊瑚组合进行了对比.通过对这些珊瑚形态构造特征的剖析,文章还探讨了晚石炭世晚期及早二叠世早期本区珊瑚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蜂巢珊瑚科的假巢珊瑚属(Pseudofavosites),最初发现于帝汶岛(Timor)晚二叠世地层,当时建立该属时,只定了一个种,即模式种 Pseudofavosites stylifer Gerth, 192l. 1939年,  相似文献   

5.
贵州西部长兴期有孔虫化石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描述的有孔虫化石计12属、13种,其中包括7新种。多数化石是根据分离出来的完整壳体和做定向切片的观察和研究的。讨论了Angulodiscus 和Multidiscus 两个属的归属,并讨论了含有孔虫化石的地层时代应属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6.
贵州晴隆、安顺晚二叠世三叶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贵州晴隆、安顺晚二叠世的三叶虫2属6种,其中属于Pseudophillipsia 的5个新种。建立了一新属Acropygy,丰富了晚二叠世三叶虫化石资料。  相似文献   

7.
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孢子花粉,讨论了盆地各地层分区孢粉组合特征,建立了从早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早期的6个孢粉组合带,阐述了各组合带孢粉学特征。依据对盆地二叠纪孢粉植物群组成分子的分析及其与国内外相关孢粉组合的比较研究,将盆地孢粉植物群分为3个发展阶段,即:早二叠世早、中期的欧美型植物群,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的安加拉欧美混生型植物群和晚二叠世中、晚期的安加拉型植物群。文中还从孢粉地层学角度论述了沙井子组、杜瓦组和普司格组的地质时代以及二叠/三叠系界线等问题。描述孢粉25属33种(含2新种)。  相似文献   

8.
新疆北部发现的下泥盆统的假巢珊瑚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巢珊瑚科的假巢珊瑚属(Pseudofavosites),最初发现于帝汶岛(Timor)晚二叠世地层,当时建立该属时,只定了一个种,即模式种Pseudolavosites stylifer,Gerth,1921。1939年,描述了乌拉尔西部下二叠统的P.minus Yakovlev,1939;(1955)描述了P.extraspinosus Sokolov,1955,此产地层位与P.minus基本相同。长期以来,此属作为蜂巢珊瑚科的特化分子,是二叠系标准化石之一。林宝玉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哈密盆地晚二叠世早期植物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记述了吐鲁番-哈密盆地晚二叠世早期植物化石19属29种(包括6新种,2相似种和10未定种),这是一个以种子蕨类为主的安加拉型植物群。文中对这一植物群的性质和地质时代作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和对比。  相似文献   

10.
四川巴塘、义敦的晚古生代四射珊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记述巴塘、义敦早石炭世最晚期的Hiroshimaphyllum 动物群和早二叠世晚期的Ira-nophyllum-Ipciphyllum 动物群。这两个动物群的性质不同于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同期地层中所见者。文内探讨了形成这两个动物地理区的主要因素。本文共描述早石炭世最晚期的珊瑚5属7种,其中2新属、4新种、2未定种;早二叠世晚期4属4种,其中2新种、1未定种。  相似文献   

11.
扬子区中奥陶世至早、晚志留世产有丰富的四射珊瑚,尤其Ashgill期中、晚期和Llandovery世的Aero-nian—Telychian期产出珊瑚最盛。据已报道统计,该地区共有四射珊瑚124属,包括中、晚奥陶世31属,早志留世(Llandovery世)87属,晚志留世6属。其中有一些属的分类位置以及属征各家仍存在分歧。对扬子区中、晚奥陶世和志留纪四射珊瑚群已发表和笔者手中尚存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之后,提出该区奥陶纪、志留纪四射珊瑚的分类意见并加以讨论,共分3个目:即扭心珊瑚目(Streptelasmatida),柱珊瑚目(Columnariida)和泡沫珊瑚目(Cystiphyllida)。其中扭心珊瑚目含有46属,分属7个科,柱珊瑚目包含37属,分属14个科,而泡沫珊瑚目包含41属,分属9个科。此外,文中提出扬子区中、晚奥陶世和早志留世四射珊瑚某些科、属的演化趋向并加以适当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晚二叠世轮藻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的晚二叠世轮藻化石产自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之地表及井下剖面中,计有2属4种,其中2新种(Stomochara kulunshanensis sp. nov., Porochara moyuensis sp. nov.)。这一化石组合不同于我国目前已知的晚二叠世轮藻类组合,而与欧洲同期轮藻类组合相近,可能反映了当时塔里木盆地与欧洲气候环境相近。文中还讨论了晚古生代末期轮藻类的演化关系,指出无顶孔的Paracuneatochara应起源于早二叠世早期或晚石炭世末期的Cuneatochara或与其性状相近的某属。  相似文献   

13.
首次比较系统地记述云南墨江羊八寨地区晚二叠世羊八寨组植物化石,共计17属26种.墨江地区晚二叠世晚期植物群新的发现,对该区羊八寨组地质时代判定,以及植物地理分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表明墨江地区晚二叠世植物群的高度分化、繁衍,补充和完善其生物多样性,证明该区在晚二叠世晚期仍然是华夏植物群华南亚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安庆栖霞组的腕足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南方二叠纪地层中的腕足动物群,以晚二叠世的腕足动物研究的最为详细,其次是早二叠世晚期的腕足动物,许多古生物工作者发表了论文,给予论述;而对早二叠世早期的腕足动物群研究则较差。1927年赵亚曾首先研究了长江下游栖霞灰岩中的腕足类化石,并报道了“栖霞石灰岩之腕足类化石”8属、10种、3未定种,其中1新种,但时代并未肯定。在我国栖霞组内以珊瑚及(竹蜓)科化石为主,而又比较标准,地层对比较为重要,所以对栖霞组内的腕足类研究就减少了,直至近十多年来才逐渐的对这一地层的腕足类的研究给予重视。笔者将安庆白鹿尖剖面的腕足类化石研究发表,是因为  相似文献   

15.
滇东曲靖地区晚志留世四射珊瑚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滇东曲靖地区晚志留世(Ludlow晚期一Prodoli早期)四射珊瑚群详细研究并对某些珊瑚属种作了修订。文中特别对关底组和妙高组的珊瑚群特征及其分布加以论述。滇东曲靖地区晚志留世四射珊瑚共有22属,44种(包括关底组、妙高组与玉龙寺组产的珊瑚)。其中泡沫珊瑚类Holmophyllum,Cystiphyllum和Ketophyllum占优势,其次是柱珊瑚类Kyphophyllum,Micula和Pilophyllum等属,而扭心珊瑚类代表很少,仅有Brachyelasma,Rukhinia和Phaulactis属首次发现在滇东晚志留世地层中。滇东曲靖地区晚志留世四射珊瑚群与西秦岭同期四射珊瑚有密切联系,同时,与乌拉尔(Ural)同期珊瑚群也有些相似。文中共描述四射珊瑚17属,23种,其中3新种,即Cystiphyllum minutum sp.nov.,Ketophyllum qujingense sp.nov.,Phaulactis vesicularis sp.nov.。  相似文献   

16.
福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的四射珊瑚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西部龙岩、宁化、顺昌等地广泛出露的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早期海相碳酸盐地层,富含珊瑚、(竹蜓)类等化石,其中四射珊瑚动物群迄今无专文报道。1984至1986年,笔者曾先后数次前往龙岩经洋和宁化湖村等地,详细测制了6条中甲阶及马平阶剖面,系统采集了大量四射珊瑚和(竹蜓)类等化石。经鉴定,四射珊瑚共有38属83种(或亚种),其中2新属10新种。根据它们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笔者建立了3个组合,自下而上依序为:1).Nephelophyllum组合,2).Anfractophyllum-Kepingophyllum组合,3).Wentzellophyllum volzi组合。  相似文献   

17.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䗴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芮琳 《古生物学报》1979,(3):271-297
本文系统描述了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竹蜓)类6属、51种、一亚种和一未定种,其中24新种;建立了两个带和两亚带,自下而上为:1.Codonofusiella 带,2.Palaeofusulina 带,后者包括(1)P.minima-Nankinella guizhouensis 和(2)Palaeofusulina sinensis 两亚带。对Codonofusiella 带的涵意作了进一步阐述,讨论了Palaeofusulina 作为二叠系和三叠系分界标志的重要意义。并扼要介绍了国外晚二叠世含(竹蜓)地层和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的(竹蜓)类化石带的对比。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白乃庙Parafusulina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内蒙古白乃庙附近下二叠统碎屑岩系所夹石灰岩中的Parafusulina(竹蜓)类动物群7属23种,其中Parafusulina 11种,Pseudofusulina 6种,Laxifusulina 1种,Schwagerina 1种,Neimonggolina 1种和Minojapanella 1种。论文着重分析和讨论了这些属种的地质、地理分布;对其中1新种Pseudofusulina bainaimiaoensis sp.nov.作了详细描述;论证了白乃庙含(竹蜓)灰岩大致可与河北康保三面井组上部的Parafusulina(竹蜓)类动物群及内蒙古毛里喷洪地区呼格特组的(竹蜓)类动物群对比,时代属早二叠世栖霞晚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二叠纪一类形态很特殊的腕足动物——二叠贝类。在仔细观察了迄今所有的有关材料和采用系统切面法和电镜扫描技术分析部分标本后,认为二叠贝类代表着欧姆贝目的1个新支系,即二叠贝科,包括3属,其中1新属(Laterispina gen. nov. )和1新种(Laterispina liaoi gen. et sp. nov. )。根据二叠贝类在地层分布上所显示的形态变化,将二叠贝类的形态演化分成3个阶段: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期和晚二叠世晚期。本文还探讨了二叠贝类的生态特点,认为它属近礁相生物群落中或浅海近浪基面泥质基底上生物群落中的高层附生悬食类,是二叠纪特提斯生物群的特有类群。  相似文献   

20.
黔西滇东北晚二叠世及早三叠世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描述了黔西和滇东北晚二叠世及早三叠世介形类化石计24属、55种,其中包括2新属(Langdaia,Panxiania),2新亚属[Panxiania(Panxiania),Panxiania(Obesella)],42新种,2新亚种和7未定种。分析了龙潭组,长兴组,宣威组,飞仙关组和卡以头组的介形类化石组合特征,并据此讨论了宣威组与龙潭组和长兴组的对比关系,宣威组和卡以头组的划分介线和卡以头组与飞仙关组的对比关系,指出卡以头组的地质时代应为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