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巴音布鲁克繁殖期大天鹅的生境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和2012年的6-8月,考察了分布于巴音布鲁克自然保护区的大天鹅(Cygnus cygnus)种群,分析了大天鹅巢址选择特征和育雏期生境选择特征。在野外共记录到了26个大天鹅巢址。与对照样方比较发现,植被高度、水深、所在水域面积、距干扰源距离和安全等级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植被高度、水深和安全等级是影响大天鹅巢址选择的最主要的3种生境因子。采用样线法对育雏期大天鹅的生境选择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天鹅对沼泽湿地表现出正选择性,对草地表现出负选择性。样方法调查中,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比较发现,9种生境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距干扰源距离和安全等级是影响大天鹅育雏期生境选择的最重要的两种因子。这样的选择机制有利于大天鹅更好的躲避敌害,顺利完成孵化和育雏工作。  相似文献   

2.
2015年初,黄河三门峡库区发生了大天鹅(Cygnus cygnus)等野鸟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疫情,我们通过对三门峡大天鹅越冬种群的监测和环志回收的分析,了解大天鹅的越冬种群现状和活动状况,希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国对大天鹅种群的保护。调查表明,近些年来大天鹅越冬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三门峡天鹅湖由2010年410只增加到2014年6 317只,大天鹅种群数量在12月中旬至翌年1月达到高峰,2月下旬陆续离开,至3月下旬全部北迁。根据彩色颈环标记的回收结果,大天鹅对三门峡库区作为越冬地的选择是较为稳定的,不同个体在库区内的各地点之间还存在游荡行为,此外,还观察到带有彩色颈环的119只个体,已经被证实是由蒙古北部和中部的19个湖泊迁徙而来。三门峡湿地公园大天鹅越冬种群数量增加较快,是由于湖泊水质改善且人为大量投食玉米饲料,吸引了众多大天鹅前来越冬。蒙古环志的大天鹅连续多年在三门峡库区越冬也间接反映了这里有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然而,初步推测,2015年这次大天鹅感染禽流感病毒可能与种群密度过高有较大的关系,建议当地政府合理投食补饲,不要盲目追求较多的种群数量;同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促进大天鹅种群扩散,如在附近建立适宜的栖息地,这对于大天鹅种群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山兀鹫,大型猛禽,具有超强的飞行能力,两翼展开可以达到3米。据报道可以飞越珠穆朗玛峰顶,和大天鹅一起并列为飞翔最高的鸟类。之所以具有如此高超的飞翔能力,一是靠本身强壮的体魄和发达的翅膀,另外还因为它们掌握了一种非常节省能量的飞行方式,那就是翱翔。它们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馈赠——上升气流的力量,从而不需扇动翅膀,就可以迅速抬高自己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山西平陆越冬大天鹅日间行为模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和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山西平陆黄河湿地越冬的大天鹅进行了日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天鹅在越冬期的主要行为是静息、运动和取食,分别占全部行为比例的(40.5±1.4)%、(22.8±0.9)%和(18.2±0.8)%。在日间节律方面,大天鹅的取食行为呈现早晚双高峰,静息行为的高峰则出现在早上和中午。对不同地点的大天鹅的行为时间分配研究表明,大天鹅在两地的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在干扰强度较大的三湾村,运动和争斗行为更多;在干扰较小的关家窝村,静息和警戒行为更多。在行为时间分配与温度变化关系的研究中,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大天鹅的取食、运动和理羽行为与温度成显著正相关,静息和警戒行为与温度呈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包头南海子湿地春季北迁大天鹅食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2~4月,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对在包头南海子湿地越冬的大天鹅(Cygnus cygnus)的食性进行了分析。大天鹅的春季食物主要为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玉米(Zea mays)、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和香蒲(Typha amgustifolia)。通过频率转换分析发现,黄河开河之前,首批迁徙到湿地的18只大天鹅,采食酸模叶蓼为主,占食物组成的99.4%;黄河开河之后,迁徙到湿地的120只大天鹅,采食玉米为主,占食物组成的69.7%,光果甘草、香蒲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18.3%和11.2%。两个时间段迁徙至南海子湿地的大天鹅,采食植物的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大天鹅采食植物的种类与本地的优势植物以及农业生产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拯救大天鹅     
高贵、优雅的大天鹅,在暴雪之后面临着食物的危机。然而,大天鹅的生存危机还有着更深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2015年3月和2016年4月,分别对黄河中上游迁徙期的水鸟资源与大天鹅(Cygnus cygnus)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旨在掌握黄河中上游春季迁徙期水鸟的资源现状以及大天鹅的活动特征。根据黄河湿地植被和水系分布状况,沿着黄河自西部磴口县至东部土默特右旗进行调查。采用核密度分析法(KDE)计算了大天鹅日间和夜间活动区面积,以及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分析了活动区内的栖息地特征。共记录到37种25671只水鸟,其中雁鸭类占水鸟总数的89.6%,特别是大天鹅和小天鹅(C.columbianus)数量较多。内蒙古段黄河是大天鹅春季迁徙重要停歇地之一,大天鹅在此停留时间长((27.23±8.96)d,n=56),日间栖息地和夜宿地基本相似。90%以内区域的EVI值均较低,50%活动区域明显低于50%~90%区域。黄河及农田蓄水而成的河漫滩为大天鹅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栖息地隐蔽性较强,适宜大天鹅等水鸟在此长期栖息。  相似文献   

8.
候鸟春季迁徙时间与其能否顺利完成迁徙过程,以及对繁殖地的成功选择和繁殖成效密切相关,通过对大天鹅越冬地和停歇地的春季迁徙时间选择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候鸟春季迁徙时间策略和栖息地保护状况。2015年2月和12月,在河南三门峡湿地捕捉了60只越冬大天鹅并佩戴卫星跟踪器,获取了详细的大天鹅在越冬地和停歇地的春季迁徙时间等信息,并进一步分析了春季迁徙时间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天鹅主要在夜间22:00-0:00和0:00-1:59迁离越冬地。大天鹅迁离越冬地的日期与温度呈显著性正相关,迁离时多选择顺风且风速较小的天气。大天鹅迁离越冬地后主要是在夜间飞行,而迁离停歇地后主要是在日间飞行。越冬地的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大天鹅可以快速地积累能量,提前开始春季迁徙。野外调查表明,内蒙古黄河中上游作为迁徙的重要停歇地,春季两岸捕鱼、农耕和放牧等为活动较多,因此大天鹅多选择在夜间觅食补充能量,在日间迁离。最后,针对黄河流域大天鹅栖息地的保护现状,提出了禁止经济开发项目、建立保护区和开展宣传教育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荣成天鹅湖湿地越冬大天鹅食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12月~2006年3月以大天鹅(Cygnus cygnus)为对象,研究其越冬期间的食性,利用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定量调查其食物组成。结果表明,大天鹅的越冬食物主要为小麦(Triticum aestivum)、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大叶藻(Zostera marina),其中,小麦的比例最大,分别占冬季食物组成的99.67%和早春的90.17%。对冬季与早春的食物组成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大天鹅在天鹅湖保护区发生了食物替代现象。结合以往资料,认为生态污染和湿地结构性破坏导致大天鹅传统食物减少,致使食物替代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月11日—3月17日,2014年2月10日—4月15日,采用焦点动物观察法和瞬时扫描法,对内蒙古包头南海湿地保护区内大天鹅Cygnus cygnus的昼间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天鹅的主要行为有取食、休息、运动、保养、警戒和其他,共计6类12种。在时间分配方面,大天鹅主要用于取食(45.8%)、休息(34.1%)、运动(11.1%)和保养(6.8%)行为,且4种行为有明显的节律性变化。另外,1—2月和3—4月取食、休息和保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除警戒行为外,其他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1—2月为越冬期,大天鹅主要时间用于休息,3—4月为迁徙期,大天鹅主要时间用于取食,为再次迁徙积累能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蕲州地区的蕲艾、青蒿、黄花蒿与茵陈的考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有润  黄奏球   《广西植物》1983,(1):25-31
<正> 蕲州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地之一,是湖北省蕲春县的一个集镇,,是我国中医药大师李时珍的家乡。该地区生长的菊科蒿属植物Artemisia Linn。颇多,其中入药的有十余种,并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曾有记载。这里仅对该地区常见入药的蕲艾、青蒿、黄花蒿与茵陈结合《本草纲目》记载的材料作初步的考订。  相似文献   

14.
15.
16.
Chinchilla "big" and "little" gastri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strin heptadecapeptides (gastrins I and II which differ in the presence of sulfate on the tyrosine of the latter) have been purified and sequenced from several mammalian species including pig, dog, cat, sheep, cow, human and rat. A 34 amino acid precursor ("big" gastrin), generally accounting for only 5% of total gastrin immunoreactivity, has been purified and sequenced only from the pig, human, dog and goat. Recently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guinea pig (GP) "little" gastrin is a hexadecapeptide due to a deletion of a glutamic acid in the region 6-9 from its NH2-terminus and that GP "big" gastrin is a 33 amino acid peptide. The chinchilla, like the GP, is a New World hystricomorph.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little" and "big" gastrins from 31 chinchilla antra. Chinchilla "little" gastrin is a hexadecapeptide with a sequence identical to that of the GP and its "big" gastrin is a 33 amino acid peptide with the following sequence: (See text)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