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大鼠股动脉结扎诱导的侧支血管显像能力的对比.方法:28只健康SD大鼠,右侧行股动脉结扎,存活1W,采用明胶-四氧化三铅混合物行血管造影观察大鼠后肢侧支血管形成情况并分别采用DR及CT进行摄片,观察DR及CT对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结果:DR及CT均显示在股动脉结扎处血管连续性中断,并出现不同数量的侧支血管;DR对新生侧支血管的显影分辨率和清晰度明显高于CT,且远端股动脉显影较CT清晰,CT横断面成像具有放射状伪影.结论:经DR拍摄的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较CT清晰,利用DR可以直观清晰的将其显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法罗培南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率,以确定最佳吸收部位,为制定合理的药物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法,各肠段区间如下:十二指肠段自幽门1cm处开始;空肠段离幽门15cm处开始;回肠段离盲肠上行20 cm处开始:结肠段从盲肠后段开始.各肠段取10 cm左右,将所取肠段两端开口、插管并结扎,插管与恒流泵连接.形成各自的回路.用HPLC法梯度洗脱测定法罗培南的浓度,依据药物在肠段中回流2小时后的减少量来确定各肠段法罗培南的吸收量.结果:法罗培南在大鼠各肠段吸收率平均值为十二指肠6.91±3.08%;空肠5.66±2.29%;回肠9.62±4.08%;结肠4.65±1.29%.稳定性实验、精密度实验、回收率实验的RSD分别为0.48%、0.234%和2.01%.结论:法罗培南在各肠段均有吸收,吸收率按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顺序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大鼠后肢移植是带血管的骨髓移植的主要模型,同时含有骨髓和骨髓微环境,有利于免疫耐受的诱导.但其成分复杂,为研究其中骨髓的作用,构建一个成分相对单一的带血管的骨髓移植模型.方法:以MHC不相符的近交系Lewis和BN大鼠分别作为供体或受体,将含血管蒂的供体2/3股骨移植到受体腹股沟区,显微吻合供受体间的股动静脉.实验分为3组:同基因移植组Lewis→Lewis;排斥组Lewis→BN;免疫抑制组Lewis→BN,术后给予环孢素A.通过大体和病理学检查观察各组移植物存活情况,外周血流式监测排斥组和免疫抑制组的嵌合水平.结果:术后7d,排斥组排斥反应显著,骨髓细胞明显减少、坏死,外周血嵌合水平几乎为0,而同基因移植组股骨存活良好,骨髓HE染色大致正常,可见髓腔内有大量的嗜碱性骨髓细胞;术后60 d,同系移植组和免疫抑制组的大体观察及组织病理学大致相同,均证实移植物存活良好,同时流式可见免疫抑制组术后7、28、60 d外周血中存在供体特异性的嵌合.结论:带血管蒂的部分股骨移植物是一个简便可靠的带血管的骨髓移植模型,嵌合分析表明其具有诱导耐受的潜能,有利于阐明异体复合组织中骨髓对免疫耐受诱导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大鼠股动脉结扎诱导的侧支血管显像能力的对比,方法:28只健康SD大鼠,右侧行股动脉结扎,存活1w,采用明胶一四氧化三铅混合物行血管造影观察大鼠后肢侧支血管形成情况并分别采用DR及CT进行摄片,观察DR及cT对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结果:DR及CT均显示在股动脉结扎处血管连续性中断,并出现不同数量的侧支血管;DR对新生侧支血管的显影分辨率和清晰度明显高于CT,且远端股动脉显影较CT清晰,CT横断面成像具有放射状伪影结论:经DR拍摄的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较CT清晰,利用DR可以直观清晰的将其显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只带血管蒂的改良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胸大肌皮瓣时蒂部只保留血管,利用改良只带血管蒂的胸大肌皮瓣对6例不同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包括舌癌3例、舌咽癌1例、牙龈癌1例、颊癌1例。结果:术后皮瓣血供良好,完整成活,成活率100%;所有患者获得3~18个月随访,在随访期内均存活;重建的舌外形良好,虽然味觉功能无法恢复,运动功能随切除范围增加而降低,但均能满足发音、吞咽和咀嚼功能需要。结论:只带血管蒂的改良胸大肌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有效而可靠的方法,为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造成的缺损提供了有力修复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间歇有氧运动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Ang-1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本研究以3月龄雄性SD大鼠为试验材料,通过结扎LAD建立MI模型。术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心肌梗死组(B组)、间歇有氧运动+心肌梗死组(C组)、rh G-CSF+心肌梗死组(D组)和间歇有氧运动+rh G-CSF+心肌梗死组(E组)。C组和E组8周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Ang-1、α-SMA、Ⅷ因子的表达(数)量。实验表明各干预手段均可促进MI大鼠心肌组织的Ang-1的表达量,且E组表达更显著;α-SMA染色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α-SMA表达数量无显著变化,与B组比较,C、D、E组血管新生数量分别提高了140.57%、271.73%和524.63%;Ⅷ因子染色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血管新生数量增多,与B组比较,C、D、E组血管新生数量分别提高了104.89%、232.66%和439.86%。研究表明间歇有氧运动和/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均可促进心梗大鼠心肌组织中Ang-1的表达,血管新生数量增多,且二者联合干预效果优于单一因素,为更有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可注射异体脂肪移植模型,观察兔异体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复合自体脂肪颗粒(adipose granule,AG)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移植后的形态学和免疫学的变化,为临床异体脂肪干细胞移植提供一种实验依据.方法:取30只健康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成5组:A组,(N=6),移植物为自体AG;B组,(N=6),自体AG+自体PRF;C组(N=6),自体AG+自体ADSCs:D组(N=6),自体AGr自体PRF+自体ADSCs,E组(N=6),实验组,自体AG+自体PRF+异体ADSCs.在术后1、3、6个月,大体外观、HE染色分析其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血浆IL2和IL4分析其免疫学改变.结果:术后l、3、6个月在大体外观、免疫组化等D、E两组与A、B、C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组在淋巴亚群CD4/CD8、血浆IL-2、IL-4等与D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体ADSCs复合自体PRF、AG能够显著提高移植脂肪组织的成活率,并且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可为临床异体脂肪干细胞移植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c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在腹部带蒂皮瓣供瓣区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0例上肢深度创面大小为9×6 cm-14×9 cm,创面清创后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皮瓣面积10×7 cm-20×15 cm,供瓣区应用VSD覆盖,医用半透性贴膜封闭整个术区,连接中心负压,持续低负压吸引,每日外用1000 mL生理盐水持续冲洗VSD。约3周后行皮瓣断蒂术,供瓣区植皮。结果:10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患者术后当天引流区域出现疼痛,经止痛治疗后未再出现。1例患者术后2周出现VSD堵塞,经处理后恢复正常引流。无VSD装置更换病例。供瓣区周边皮肤无浸渍及感染现象,VSD撤除后见基底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创面均无感染,移植皮片存活。结论:VSD技术可以有效保护供瓣区,刺激肉芽生长,为后期皮片移植闭合创面提供了良好条件。VSD技术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腹部带蒂皮瓣供瓣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骨碎补在促进软骨再生治疗中的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100只,采用随机数值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包含20只实验动物。A、B组:改建后进行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移植;C组:自体骨髓充质干细胞(MSCs)复合,并进行改建ADM移植;D、E组:进行h IGF-1基因转染的MSCs复合,并改建ADM移植。B、C、E组实验动物结合喂养40%骨碎补汤,每只每日150ml,用药4周。A、D组不结合使用口服骨碎补汤。每组均在第4、8、12w时处死5只实验动物,切取关节软骨缺损部位并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Masson三色染色法评估软骨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Wakitani组织学评分进行各组间形态学比较。结果:E组实验动物关节软骨的表面有比较完整的潮线,大部分比较光滑,变薄区可见零散的浅淡着色的纤维组织。在第4、8、12周,各组Wakitani组织学评分逐渐下降,但结合骨碎补的B、C、E三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说明骨碎补可显著改善软骨组织缺损。结论:采用中药骨碎补结合工程软骨可以显著提高家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质量,为临床使用骨碎补治疗软骨病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兔侧支血管生长过程中各时期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单侧结扎兔后肢股动脉,随后将股动脉结扎的远侧端连到相邻的静脉上造成动静脉短路,另侧为对照组,分别存活2d,1周,2周,4周后处死,用特异性的巨噬细胞抗体(RAM11)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结合共聚焦技术检测侧支血管壁内巨噬细胞的数目及其分布;结果在正常血管,其外膜有少量巨噬细胞的存在,股动脉结扎后2d,侧支血管外膜巨噬细胞的数目增加,并黏附至内皮细胞,结扎1周后,侧支血管外膜巨噬细胞的数目显著增加,中膜有巨噬细胞的浸润,结扎2周后,侧支血管外膜巨噬细胞的数目减少,但仍高于正常血管,结扎4周后,侧支血管巨噬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跟正常血管情况类似,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扎后2d、一周、二周和四周不同的时间,巨噬细胞在侧支血管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侧支血管发育过程中巨噬细胞的浸润和侧支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提示巨噬细胞参与了侧支血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12.
13.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脊柱骨折的常用手术方式。生物力学特别是脊柱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是其内固定器设计和研制的基础,也是评价其固定的稳定性及实用价值性的具体标准。因此,运用生物力学的理论知识来全面分析脊柱的力学改变及内固定器的作用机制,对于合理使用内固定器械以取得最满意矫形和固定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实验条件及实验方法依然存在缺陷。例如,所有现有的实验均为体外实验,仅能反映即可实验结果,而且不能反映椎弓根螺钉在体内的长期力学特性。因此,本文通过椎弓根螺钉的自身设计、螺钉的植入技术、椎弓根螺钉的强化以及其他辅助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辅助系统来全面分析脊柱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与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确诊收治的66名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6名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对照组30名行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随访期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血量、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椎管侵占率等 临床指标,及Frankel分级变化.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Frankel分级及生活质量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间相比,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MIPPSO)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在我院就诊 胸腰椎骨折患者28 例,随机分成开放组和微创组,每组各14 例。开放组行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微创组行MIPPSO进 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创口长度、住院天数、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后凸Cobb 角指标,并进 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创口长度和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且开放组均大于微创组(P<0.01);两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后凸Cobb 角术后较术前比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间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SO 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切开椎弓根 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且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比较使用经皮RTS钉固定与常规椎弓根固定在胸腰段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经诊断为胸腰段骨折,且经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的共计7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和选择,将纳入的患者分为经皮RTS钉固定组(观察组;40例)和常规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对照组;34例)。在术后的3天,1月及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功能评分;并通过其影像学指标(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恢复等)比较两组的影像学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在术后3天时,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后1月及1年时,两组患者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Cobb角及前缘高度百分比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透视次数,出血量,出院时间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比较中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的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对于胸腰椎压缩骨折,RTS螺钉能够有效的恢复影像学指标,特别是在前缘高度及Cobb角恢复,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创伤及出血,加快功能恢复,在临床中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98例均采用后路减压、植骨及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结果:术中C臂及术后x摄片见植入椎弓根螺钉平行于椎体上下终板95例,3例有4°-6°的成角。伤前后突畸形平均25°,术后矫正至平均4°。术前伤椎压缩50%-75%,术后恢复至89%-95%。获随访1-3年,内固定松动2例,拔钉3例,断钉2例,椎体高度及Cobb角丢失5°-9°有6例。慢性腰痛12例。神经功能除A级有7例未恢复外,其余病例均有1-3级的恢复。结论:后路手术较完善,适应范围广,创伤小,对屈曲压缩型、骨折脱位型的整复及下腰椎的固定优于前路手术。特别强调准确的椎弓根植入技术及有效的植骨融合是保证后路手术脊柱稳定和防止远期并发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