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正祥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4):224-227
幽门螺旋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王正祥(扬州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江苏扬州225001)自从Warren和Marshall[1]于1982年成功分离出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i)以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2,4]已确定H.p...  相似文献   

2.
对12株幽门螺旋菌分离株生长特性研究发现,12株幽门螺旋菌分离株的生长繁殖呈溶菌酶依赖性,这一依赖性在幽门螺旋菌最初几代传代时极为明显。同时发现,外源溶菌酶有利于幽门螺旋菌维持其独特的菌体形态。因此,溶菌酶是幽门螺旋菌生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溶菌酶——幽门螺旋菌生长的重要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株幽门螺旋菌分离株生长特性研究发现,12株幽门螺旋菌分离株的生长繁殖呈溶菌酶依赖性,这一依赖性在幽门螺旋菌最初几代传代时极为明显。同时发现,外源溶菌酶有利于幽门螺旋菌维持其独特的菌体形态。因此,溶菌酶是幽门螺旋菌生长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旋菌感染与冠心病最近研究表明,幽门螺旋菌慢性感染与冠心病发病有关,Mendal等在一组病例的对照研究中发现幽门螺旋菌感染血清阳性的病人,其冠心病危险性增加一倍,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一样,幽门螺旋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是与其它常见危险因子,如吸烟、...  相似文献   

5.
《生理通讯》2005,24(5):121-122
据诺贝尔官方网站消息,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作出了突出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即幽门螺杆菌属细菌感染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及胃癌的发病有关1982年,Warren和Mashall首次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目前人们已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炎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抗螺杆菌的药物也已普遍...  相似文献   

7.
2005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授予了发现幽门螺旋菌及其在消化系统溃疡发生过程的作用机制的2位澳大利亚科学家,这项研究使我们对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发生有了真正的认识,从而使疾病的治愈成为可能。这项研究成为了其他慢性炎症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借鉴,从而对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尖顶羊肚菌菌丝体水提液对实验型胃溃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尖顶羊肚菌菌丝体水提液对4种实验型胃溃疡模型的治疗作用。以大鼠幽门结扎致胃溃疡为模型,测定各组胃粘膜损伤指数、胃液分泌量和胃酸浓度;以大鼠乙酸烧灼、小鼠乙醇致胃粘膜损伤和小鼠水浸应激胃溃疡为模型,分别测定溃疡面积。结果表明尖顶羊肚菌菌丝体水提液可以不同程度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液量,减少溃疡面积,促进溃疡面积的愈合,因此尖顶羊肚菌菌丝体水提液具有抗实验型胃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旋菌(HP)过去称它为幽门弯曲菌(CP)是近年来从人体胃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细菌,自1982年首次培养成功以来,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它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幽门螺旋菌营养要求和培养条件都比较高,而且生物学特性,经多次传代比较容易产生变异,特别是菌种保存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该菌的长期贮存很困难,而长期贮存对该菌的药敏,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开展对幽门螺旋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关系的基础研究,我们对临床胃及十二指肠患者粘膜分离出的幽门螺旋菌进行传代培养,在10%兔全血的布氏肉汤琼脂培养基上,在混合气体(10%CO_2,5%O_2,85%N_2条件下),4℃冰箱中保存于不同时间检查了存活情况,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实验表明,用这种方法保存细菌存活率,菌体形态生物学特性保存较好,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我们对72例主诉上腹痛的患者在行胃镜检查的同时行HP检查。  相似文献   

11.
本工作旨在观察幽门螺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对大鼠乙酸性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实验发现,大鼠发生乙酸性溃疡后,一次性接种HP几乎使所有大鼠感染,并引起胃溃疡的自然愈合明显减慢;组织学和生化检测观察到HP组大鼠胃溃疡病灶处有更多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未受溃疡累及的胃窦和胃后壁粘膜也有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研究发现HP组胃粘膜出现较多的IL-8阳性细胞;此外发现HP组胃粘膜BrdU标记细胞显著减少,既粘膜上皮的再生减慢。结果提示,HP感染延缓乙酸性溃疡的愈合,后者与HP感染后增加IL-8表达所诱导更强的炎症反应和粘膜细胞再生减慢有关。  相似文献   

12.
常规方法保藏幽门螺旋菌极为困难。将该菌新鲜培养物接入补加小牛血清及甘油的布氏肉汤中,于-70℃保藏,可安全保藏5—13个月。  相似文献   

13.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是决定蛋白质功能的关键因素,因此科学家们对利用基因组序列建立蛋白质作用图谱很感兴趣。Nature 杂志409卷 6817期第211页( 2001年1月11日出版)报道了人类胃脏病原体幽门螺旋菌的一个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图谱。这一新的互作图谱是以域、而不是以整体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它反映了1200多种潜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涉及半数蛋白组由其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成员。这类图件的用途是,建立用于在设计药物时分析修复失常过程可能性的方法。幽门螺旋菌的蛋白互作图谱@孙雷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服用阿司匹林对消化性溃疡的分别的作用以及是否存在协同致病或者拮抗作用,了解消化性溃疡发病的致病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2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与250例非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两组患者在服用相同的药物情况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使用阿司匹林是否会具有协同致病作用。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服用阿司匹林患者胃溃疡OR值明显高于单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以及单独服用阿司匹林患者之和(P0.05)。服用阿司匹林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的OR值低于单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以及单纯服用阿司匹林患者之和(P0.05)。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服用阿司匹林的OR值为3.30,而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OR值为3.09,说明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可引发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合并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服用阿司匹林胃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OR值分别为1.17、3.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均可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风险,对胃溃疡发病具有协同作用,对十二指肠溃疡无协同作用,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无协同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致病菌。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途径,筛选出幽门螺杆菌保护性抗原是设计和构建幽门螺杆菌疫苗的关键。本对与幽门螺杆菌粘附、定植及与其毒素相关的保护性抗原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许多资料证明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 terpylori,Hp)可引起B型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 ,并可进一步发展成胃癌[1~ 5] ,也可能是引起MALT淋巴瘤的原因 ,现已被WHO列入第一级生物致癌原[7] 。Hp的感染率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群中约为 50 % ,而在发展中国家的人群中为 80 % [8] ,这样高的人群感染率 ,若根除人体内Hp ,使用化学药物及抗菌素虽可奏效 ,但由于存在感染人群数目大 ,药物价格昂贵 ,加之药物副作用大及容易形成耐药菌株等问题 ,所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更关心疫苗预防和…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是居留于人胃上皮组织并引起胃炎、消化性胃溃疡和胃癌的病原菌。近年来,随着幽门螺杆菌全基因组序列的报道和功能基因的研究深入,对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的分子、免疫等机制逐渐阐明。现对幽门螺杆菌基因组特点和幽门螺杆菌黏附、毒性因子等对人体感染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在 2 0世纪 80年代发现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溃疡的主要病因 .2 0年后 ,最新了解到世界上有一半人胃中聚集着幽门螺杆菌 ,但科学家对为什么局部感染会导致溃疡仍然存在困惑 .现在有一项用小鼠的研究提示 ,胃细胞表面有一种蛋白质帮助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毒素来损坏胃粘膜 .早些时候的试验发现了该蛋白质 ,称其为PTprz ,在实验皿中该蛋白质位于暴露在幽门螺杆菌毒素的胃粘膜细胞表面 .其他研究说明 ,幽门螺杆菌毒素在胃粘膜细胞间隙引起酸的充盈而使胃粘膜细胞不稳定 .为了测定PTprz在胃溃疡中起什么作用 ,研究者给 2 4只小鼠口服称为Va…  相似文献   

19.
谢勇  王崇文  祝金泉  张昆和  周美珍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6):342-344,359
本文采用细菌学和血清学方法检测了217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和169例健康输血员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和ABO血型,以探讨HP感染与ABO血型系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消化性溃疡各组患者O型血所占的比例均较高;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和健康输血员中O型血人群HP阳性率分别为89.58%和51.78%,显著高于其它血型(P<0.005、0.05);并且在同一疾病中HP阳性者O型血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HP阴性者(P<0.025)。提示:O型血人群对HP易感染,这可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的第一类致癌物。毒力因子、宿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着幽门螺杆菌的致胃癌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宿主的iNOS基因多态性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文章将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