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园林重要害虫沿海榆毡蚧Eriococcus costatus(Danzig)在山西太谷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及预蛹越冬。雌虫经卵、1龄若虫、2龄若虫、成虫完成生活史。雄虫则经卵、1龄若虫、2龄若虫、预蛹、冬前蛹(无翅型)、无翅雄成虫和部分若虫到冬后化蛹(有翅型)、有翅雄成虫,完成其生活史。影响该虫种群动态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温度、湿度、食料、天敌等,其中湿度在初孵若虫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4月上中旬为该虫的最佳防治时期,杀虫剂宜采用内吸性、触杀型的,且脂溶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扶桑绵粉蚧的过冷却点和体液结冰点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鑫  陆永跃  曾玲  王琳 《环境昆虫学报》2009,31(4):381-383,394
本文测定了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除卵期以外其它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表明,该虫过冷却点以1龄若虫最低,为-24.02℃;雄虫预蛹次之,为-22.13℃;雄虫蛹、雄虫2龄若虫、雌虫3龄若虫、雄成虫、雌虫2龄若虫、雌成虫过冷却点逐渐升高,分别为-21.08℃、-20.25℃、-19.05℃、-18.42℃、-17.91℃、-16.89℃.体液结冰点也以1龄若虫最低,为-23.2℃;雄虫预蛹次之,为-19.09℃;雄虫蛹、雄虫2龄若虫、雌虫3龄若虫、雌虫2龄若虫、雌成虫、雄成虫体液结冰点逐渐升高,分别为-16.64%、-15.81℃、-13.92℃、-13.20℃、-12.85℃、-12.79℃.试验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过冷却点低,耐寒性较强,可能适宜在中国北部更广泛的区域生存.  相似文献   

3.
扶桑绵粉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朱艺勇  黄芳  吕要斌 《昆虫学报》2011,54(2):246-252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近年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 特别是对我国棉花生产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本文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27±1℃, RH 70%±5%)该虫在棉花上的发育历期、 繁殖能力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雌虫生活史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和雌成虫;雄虫生活史包括卵、1龄若虫、 2龄若虫、预蛹、 蛹和雄成虫。卵期很短,雌虫若虫期15~20 d,总历期约为47~59 d;雄虫若虫和蛹期17~22 d,总历期约为20~26 d;雌虫寿命明显长于雄虫。该蚧虫繁殖能力强,雌成虫产卵量200~862粒/头,平均产卵458粒/头。各虫态主要形态特征为:卵呈长椭圆形,橙黄色, 略微透明; 1龄若虫,淡黄绿色,行动活泼;2龄若虫体缘突起显现, 尾瓣突出,至末期可根据体表黑斑的可见程度区分雌、 雄虫;3龄雌若虫, 体表有薄层蜡粉, 在前、中胸背面亚中区和腹部1~4节背面亚中区可见清晰斑点, 形成纵向黑色条斑, 外表形似雌成虫。雌成虫呈卵圆形,体表蜡粉厚实,胸、腹背面的黑色条斑在蜡粉覆盖下呈成对黑色斑点状,体缘蜡突明显,共18对,其中腹部末端2~3对较长; 雄虫蛹包裹于松软的白色丝茧中;雄成虫,虫体较小,黑褐色;触角细长,具一对发达透明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腹部末端具2对白色长蜡丝。本文通过对扶桑绵粉蚧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各个龄期发育的形态特征的研究, 为该虫的进一步研究和科学防控提供了基本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指导生产,本文研究了不同虫态烟蚜Myzus persicae对吡虫啉和丁硫克百威敏感性及其与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相关性。结果表明,3龄若虫对吡虫啉敏感性水平最低,4龄若虫对丁硫克百威敏感性水平最低。不同虫态烟蚜解毒酶活力随龄期逐渐增强,之后逐渐减弱,3龄若虫高于其他任何虫态,且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比活力与杀虫剂敏感性间存在强的负相关性。田间最佳防治虫态为1龄若虫、2龄若虫和成虫。  相似文献   

5.
杂食性昆虫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是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重要天敌之一。为探索烟盲蝽对不同虫态烟粉虱的捕食作用及捕食偏好性,在室内进行了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试验中,烟盲蝽雌成虫、雄成虫以及5龄若虫可以捕食烟粉虱成虫和各龄若虫,但极少捕食卵。其中,烟盲蝽雌成虫、雄成虫及5龄若虫对烟粉虱1龄若虫的捕食量最大,分别为134.2头、101.3头和88.1头,其次是2~3龄若虫,捕食量分别为94.1头、64.2头和53.4头。而在选择性试验中烟盲蝽雄虫更偏好捕食烟粉虱的2~3龄若虫,其次是1龄若虫、4龄若虫和成虫。该结果对了解烟盲蝽控制烟粉虱的作用以及如何对烟盲蝽和其他天敌组合应用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黄杨绒蚧Eriococcus abeliceae Kuwana是危害园林树木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蚧在西宁地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树干裂皮缝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2龄若虫蜕皮变为3龄若虫,开始为害,雌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18~23d,每雌虫产卵量134~424粒,平均287粒。6月上旬卵开始孵化,孵化率100%。雌虫3龄,雄虫2龄。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对黄杨绒蚧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卵发育起点温度12.98℃,有效积温39.03日.度;预测式为N=(39.03±2.66)/T-(12.98±0.18)。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温度和寄主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在室内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寄主上该虫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成虫性比和存活率,结果表明:18℃-3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扶桑绵粉蚧发育历期逐渐缩短,34℃与30℃下无明显差异。该虫不同虫期发育起点温度均较高,其中2龄雄若虫和雌若虫最高,分别为19.11℃、16.14℃,蛹最低,为12.22℃。有效积温蛹最大,为87.40日·度,1龄若虫次之(77.12日·度),2龄雄若虫最小(26.32日·度)。18℃-30℃时各虫期死亡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34℃时又有升高。取食4种寄主时扶桑绵粉蚧发育历期有所变化,1龄若虫番茄上显著长于马铃薯;2龄雌雄若虫番茄上显著长于扶桑和马铃薯;3龄雌若虫以烟草和番茄上较长,扶桑和马铃薯上较短;雄蛹、雄成虫历期均无差异;烟草上雌成虫存活时间最长;雌虫整个虫期存活时间最长,为53.77 d,番茄次之(48.65 d),扶桑、马铃薯较短,分别为43.39 d、39.79 d。雄虫整个虫期存活时间烟草明显长于扶桑。不同寄主上扶桑绵粉蚧雌雄虫比率差异较大,以马铃薯上雄虫率最高(37.78%),其次为扶桑(26.67%),烟草上最低(8.01%)。  相似文献   

8.
【目的】梧桐木虱Carsidara limbata是一种严重危害梧桐Firmiana simplex的害虫,观察并明确若虫蜡泌物及不同虫龄泌蜡腺体超微形态特征,有助于为其生长发育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依据梧桐木虱若虫形态特征变化划分样本虫龄,使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若虫蜡泌物及不同虫龄泌蜡腺体的超微形态结构特征。【结果】结果表明,梧桐木虱若虫泌蜡腺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泌蜡小孔,3-5龄若虫体壁出现此结构;另一类为规则或不规则圆形多孔蜡腺孔,该结构1龄若虫极少或无,其他虫龄均有分布。低龄若虫孔腺数目和类型较老龄少。若虫蜡泌物分为4种类型,即丝状蜡丝、空心"C"形蜡丝、弹簧状蜡丝、空心长蜡丝。此外,腹部末端有环肛孔环结构,腹部背腹面遍布微刺及各类刚毛。【结论】梧桐木虱若虫有4类蜡泌物和2类泌蜡腺体,随虫龄不同其类型和分布存在差异。本研究为裂木虱科害虫泌蜡器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赵彦民  郭丽萍 《昆虫知识》1998,35(4):209-212
柿树真绵蚧Eupulrinariacitricola(Kuwana)的报道在国内尚属首次。近年来该虫在河北省部分柿产区日趋严重,成为柿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当地1年发生1次。以2龄若虫在当年生枝条上越冬,第二年3月上旬越冬虫体复苏,4月20~25日成虫交配,5月20~25日雌成虫产卵,6月10~20日若虫孵化后,固定在叶片上越夏,9月下旬越夏若虫蜕皮进入2龄,并转移到当年生枝条上越冬。农药防治结果表明:久效磷、氧乐果等有机内吸剂的防治效果很好,防治的最佳时间是6月中旬。该虫在当地的主要天敌有红点瓢虫ChilocoruskuwanaeSilvestri、黑缘红瓢虫C.rubidusHope和一种寄生蜂。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捕虱管蓟马的多种行为,认为该虫的日常行为为取食、行走、搜索、休息、交配和产卵;对所试验的5种害虫的喜好程度依次为椭圆蚧卵,柑桔木虱卵、褐圆蚧卵、柑桔粉虱卵、桔全爪螨若虫,褐圆蚧若虫、桔全爪螨卵、椭圆蚧若虫、柑桔木虱一龄 若虫,除柑桔木虱一龄若虫外,取食差异不显;捕虱管蓟马取食卵的量比若虫多,经T-检验分析,两无明显差异;室内饲养蓟马和田间采获蓟马的行为,及各行行为间差异,通过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显;不同虫态蓟马取食时间长短依次为雌成虫、雄成虫、若虫、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不同虫态之间几乎没有竞争,偶有成虫捕食幼虫现象发生。对该虫的交配行为及产卵行为作了详细的观察,发现雌蓟马成虫和雄蓟马成虫都多次交配;雄虫之间的性竞争十分激烈,而雌虫之间几乎没有竞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迁飞种群与居留种群后代发生再猖獗的生理生化差异,探讨再猖獗的机制,比较研究了在两个水稻品种(TN1和协优963)上施用杀虫剂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迁飞虫和本地虫后代3龄、5龄若虫和成虫体内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以及迁飞成虫与其后代成虫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施药以及未施药处理(对照)TN1水稻品种上的迁飞后代3龄、5龄若虫和成虫体内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本地虫。与可溶性糖含量相比,施药以及对照TN1水稻品种上的迁飞后代3龄、5龄若虫和成虫体内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本地虫。协优963上3龄、5龄若虫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TN1上相同。对照水稻上迁飞成虫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本地种群,迁飞与本地3龄、5龄若虫间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杀虫剂处理后的水稻上迁飞后代5龄若虫和成虫体内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本地虫。方差分析结果也显示,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的变化在虫源和杀虫剂,虫源和杀虫剂浓度以及杀虫剂类型和浓度方面有显著交互作用。两种水稻品种上,迁飞当代成虫体内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其后代成虫。在经3种杀虫剂处理后,TN1上施用三唑磷后成虫体内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施用溴氰菊酯和吡虫啉的处理,而协优963上施用溴氰菊酯和吡虫啉显著高于施用三唑磷的处理。本研究结果对深入阐明农药诱导褐飞虱再猖獗的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氯虫苯甲酰胺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稻田中,氯虫苯甲酰胺是以鳞翅目幼虫为主要防治对象的新型杀虫剂,而褐飞虱 是该药剂的重要非靶标害虫.本文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其非靶标害虫褐飞虱3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褐飞虱3龄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为26.85和35.53 mg·L-1;以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浓度LC10和LC25分别处理褐飞虱3龄若虫后,对当代褐飞虱雌虫寿命无显著影响,但LC25剂量处理后,当代褐飞虱雌虫产卵量显著降低45.6粒.亚致死剂量处理褐飞虱3龄若虫后,显著影响F1代褐飞虱的产卵量和雌虫寿命,雌虫产卵量分别减少43.5和72.9粒,雌虫寿命分别缩短1.35和2.87 d;两个剂量处理后F1代的各虫态发育历期均有所延长;施药后各项种群参数也发生了变化,种群内禀增长率rm分别降低12.8%和23.5%,净增殖率R0分别降低37.4%和68.7%,而世代平均历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均延长.表明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褐飞虱种群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齿缘刺猎蝽是国内广泛分布的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能捕食多种农林业害虫。为了充分利用该虫,我们对齿缘刺猎蝽的生活史、形态特征和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齿缘刺猎蝽在湖南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5月份产卵,若虫4龄,初孵若虫黄褐色,2-4龄若虫由黄绿色到淡绿色,4龄若虫可见明显白色翅芽,8月份羽化为成虫,成虫灰褐色。各龄若虫和成虫体表均分布有较多棘或刺。成虫平均寿命长达312.5 d,不太活跃,有一定的飞行能力,取食和交配的时间较长,整个产卵期产卵量为每头雌虫35-41粒。  相似文献   

14.
龙眼角颊木虱发生规律与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8年调查了泉州农校旧校园内龙眼角颊木虱发生情况,并进行了几种农药防治龙眼角颊术虱若虫的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驻。调查得知,该虫在泉州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以二龄若虫和少数一龄若虫在被害叶的虫洞内越冬。若虫在龙眼树上的分布是外部叶片多于内部叶片;南面叶片多于西北面叶片;幼嫩、浓绿的叶片多于老、黄的叶片。若虫发生总是与新梢抽发期紧密相连,一年有两个高峰期,第一高峰期主要为害春梢和早发的夏梢,第二高峰期主要为害秋梢。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新型农药对龙眼角颊术虱若虫均有较好药效,且药力持续时间长,尤以1%喜洋洋2000倍液和0.6%灭虫灵4000倍液的药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背景】扶桑绵粉蚧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食物是影响其生长发育及种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方法】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对扶桑绵粉蚧不同龄期若虫和初羽化雌成虫存活率和雌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扶桑绵粉蚧不同虫态在饥饿条件下存活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雌成虫〉2龄若虫=3龄若虫〉1龄若虫。扶桑绵粉蚧各龄若虫和雌成虫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存活率逐渐下降。其中,雌成虫存活率下降速度较慢,完全饥饿8d后存活率仍有50%左右;2、3龄若虫50%个体死亡需要饥饿的时间约为6d,1龄若虫约需5.5d。饥饿会显著降低1龄若虫存活率,但对2、3龄若虫没有显著影响。扶桑绵粉蚧雌成虫饥饿4d对其产卵前期、平均每头雌虫一生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寿命显著低于对照。【结论与意义】扶桑绵粉蚧耐饥力较强,这有助于它在野外建立种群。该结果为进一步评价扶桑绵粉蚧的入侵潜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淡娇异蝽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娇异蝽在安徽省金寨县栗区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5~9月份为为害盛期。该虫卵期102~136天,若虫5龄,历期52~61天,成虫期145~213天。描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记述了它的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等。使用乐果、杀灭菊酯和敌敌畏等药剂防治其若虫和成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WBPH)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的主要传播介体。本实验以白背飞虱的三龄若虫、五龄若虫、雄虫和雌虫为材料,以18S为内参基因,SRBSDV的CP基因为目的基因,建立了基于MIQE指南的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使用该体系结合相对定量法,检测了不同虫态白背飞虱体内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相同饲毒条件下,白背飞虱不同虫态体内SRBSDV的相对含量为雌虫雄性五龄若虫三龄若虫。该法能准确定量白背飞虱体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8.
槐豆木虱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槐豆木虱Cyamophilawillieti(Wu)近年来在山西中部发生逐年加重 ,造成国槐 (SophorajaponicaL .)、龙爪槐 (SophorajaponicaVar.)严重受害。该虫 1年发生 4代 ,以成虫在树冠杂草下、土缝中越冬。室内饲养观察 ,成虫单头产卵量为 1 1 0 0± 1 4 94粒 ,卵孵化率为 (88 0± 1 72 ) % ,若虫共 5龄。对 3龄左右若虫进行了室内、室外药剂防治试验 ,处理 48h后 ,若虫死亡率均在 90 %以上 ,以浓度为 3 3 3mg L的5 %高效氯氰菊酯常量喷雾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叉角厉蝽 Eocanthecona furcellate (Wolff)对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幼虫的控制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叉角厉蝽不同虫态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研究了该蝽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以及种内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叉角厉蝽3龄若虫、5龄若虫、成虫均可捕食草地贪夜蛾幼虫,总体呈现叉角厉蝽低龄若虫捕食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数量较多,高龄若虫和成虫捕食中间龄期幼虫数量较多的规律;叉角厉蝽3个虫态对草地贪夜蛾2~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方程和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2~3龄幼虫的捕食效能(a/Th)最强(214.0)、日最大捕食量(1/Th)最大(256.4头)。不同虫态叉角厉蝽的搜寻效应与草地贪夜蛾密度均呈负相关。建立了叉角厉蝽成虫密度、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密度对捕食作用的干扰反应方程,干扰作用发生后该蝽的平均捕食量和捕食作用率均逐渐下降。本研究结果可为田间释放叉角厉蝽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和柚喀木虱Cacopsylla citrisuga YangLi均为柑桔上的重要害虫,前者为黄龙病的主要媒介昆虫,后者也已证实为黄龙病菌的携带者。本文对这两种木虱各龄若虫和成虫的过冷却点和体液结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柑橘木虱过冷却点和冰点均以1龄若虫最低,平均值分别为-26.32℃和-26.22℃;成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高,分别为-19.60℃和-18.71℃;其它虫态过冷却点和冰点由低到高依次为2龄若虫、4龄若虫、5龄若虫、3龄若虫。柚喀木虱过冷却点和冰点也均以1龄若虫最低,平均值分别为-25.30℃和-25.08℃;5龄若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高,平均分别为-19.50℃和-17.69℃;其它虫态过冷却点和冰点由低到高依次为2龄若虫、3龄若虫、4龄若虫、成虫。两种木虱的比较结果表明,各发育阶段的表现不一致,柚喀木虱的3龄若虫和成虫过冷却点显著低于柑桔木虱,而4龄、5龄若虫则显著高于柑桔木虱;3龄若虫体液结冰点也显著低于柑桔木虱,但1龄、4龄却显著高于柑桔木虱。柑桔木虱雌雄成虫的过冷却点和体液结冰点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木虱的过冷却点、体液结冰点都较低,因而可能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