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研究波形蛋白在大鼠牙胚成釉细胞中的分布状况,探讨其在牙釉质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取生后1,3,6,9d大鼠下颌切牙牙胚,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其成釉细胞中的波形蛋白,并进行观察。结果:在1,3,6d的标本的成釉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波形蛋白的阳性反应产物沉积。结论:在成釉细胞分泌形成牙釉质的过程中,有波形蛋白的存在,它们与成釉细胞的分化和牙釉质基质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说明b FGF可以通过DLX1/DLX2调控成釉细胞中牙釉质基质蛋白的基因表达。首先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显示DLX1/DLX2在分泌期成釉细胞中的表达;分离培养成釉细胞,并通过RT-PCR检测Dlx1/Dlx2及牙釉质基质蛋白在成釉细胞中的表达;在成釉细胞中分别过表达Dlx1和Dlx2后,Real time PCR检测牙釉质基质蛋白表达的改变;最后以50 ng/m L的b FGF的刺激成釉细胞,研究b FGF对Dlx1/Dlx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DLX1在分泌期小鼠成釉细胞中表达信号呈强阳性,而DLX2较弱;成功分离培养成釉细胞后,RT-PCR证实了Dlx1/Dlx2与牙釉质基质蛋白基因的表达在时空上存在同步性。在成釉细胞中分别过表达Dlx1和Dlx2对Ambn、Amelx、Amtn和MMP20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b FGF能够促进Dlx1和Dlx2的表达。本研究结果提示b FGF可以通过DLX1/DLX2调控成釉细胞中牙釉质基质蛋白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线状溶酶体(nematolysosome)的形成与分布及其与细胞骨架蛋白-纽蛋白(vinculin)的关系.方法用细胞松弛素D(cytochalasin D,CD)及佛波醇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处理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纽蛋白及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酸性磷酸酶(ACPase)、电镜细胞化学及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方法研究线状溶酶体与纽蛋白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对照组神经元,组织蛋白酶D(标记溶酶体)与纽蛋白分布于胞质及突起内;在CD及PMA处理神经元,纽蛋白及组织蛋白酶D的分布呈向心性移动,但集聚的部位不同;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显示CD组及PMA组神经元内线状溶酶体均增多.结论组织蛋白酶D及纽蛋白在培养脊髓神经元内协同分布,CD及PMA均可引起二者分布的变化,提示纽蛋白可通过增强细胞内吞体/溶酶体系统活动而使线状溶酶体增加,也可通过促进丝状肌动蛋白聚合而影响线状溶酶体的形成及运动.  相似文献   

4.
百合花粉母细胞间染色质穿壁运动前(细线期到偶线期)的花药,用一般电镜制片法和铅沉淀法对酸性磷酸酶活性的细胞化学反应产物的定位实验,其结果总结如下:(1)形成次生胞间连丝通道水解作用所需的酶可能是由“类溶酶体”小泡或由内质网腔直接分泌的;(2)次生胞间连丝通道的水解作用,可在细胞壁的两边细胞同时开始,先形成半胞间连丝,然后贯穿??在一起;或从一侧开始,一直穿孔到另一边,最后两者都能形成胞间连丝;(3)用铅沉淀法进行的酸性磷酸酶细胞化学的定位实验表明:在质膜、内质网、类溶酶体小泡中的酶活性反应产物沉积的部位与一般电镜法制备的切片上看到的电子致密度物质的分布情况完全一致,(4)用X-射线微区能谱分析的结果表明:沉淀物中含有铅元素,确实是磷酸铅。因此我们推测所谓“类溶酶体”以及内质网所分泌的水解酶,可能具有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性质,它们都能降解、穿孔各自的细胞壁形成胞间连丝。  相似文献   

5.
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溶酶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溶酶体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以及光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溶酶体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的过程中,随着细胞分化的不断成熟,溶酶体的表达亦发生着变化。分化初期主要以核周附近表达明显,至神经元分化成熟则散在分布于胞质中及突起内,且表现有圆形、线状两种形态。结论在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溶酶体发生表达分布的变化,说明其参与了细胞的代谢和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外源性雄激素引起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分泌抑制,对这两种细胞中的溶酶体及分泌吞噬和自体吞噬活动进行了超微结构形态观察和半定量分析。实验中应用了CMP酶细胞化学技术和免疫胶体金技术。研究结果显示,在分泌受抑制状态下,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中溶酶体增多,分泌吞噬活动加强;与此同时,睾丸间质细胞也表现溶酶体增多、自体吞噬活动加强。这些结果不仅再次证明在分泌蛋白质激素细胞中溶酶体以分泌吞噬的方式参与了激素分泌调节,更重要的是初步证明在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分泌调节中,也有溶酶体的参与,其形式是自体吞噬作用。细胞通过自体吞噬作用得以在短时间内清除一部分合成激素的细胞器和其中的激素,这可能是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及时有效地调整激素分泌量的一项重要机制,与分泌蛋白质激素细胞的分泌吞噬有着相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细胞对于抗原加工和呈递以及细胞内大分子的降解都依赖于溶酶体酶的活性。新合成的溶酶体水解酶会通过6磷酸甘露糖(M6P)残基来修饰其N端-连接的寡糖,修饰后的溶酶体酶能被高尔基体的M6P特异性受体识别,从而转运至内吞体或溶酶体,而不是经过分泌途径排出细胞外。临床中患有II型粘多糖症(MLII)的病人缺失磷酸转移酶的活性,这类病人自身不能进行M6P的修饰,病人体内多种溶酶体酶发生错误的转运以及过度分泌,导致溶酶体发生功能性紊乱。为了研究在缺失磷酸转移酶时,免疫系统中溶酶体酶靶向效率是否存在不同,本文的研究人员建立了MLII小鼠,来模拟临床中II型粘多糖症这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短期高浓度氟对小鼠磨牙成釉细胞形态及骨形成蛋白-4(BMP-4)表达的影响,探讨氟对牙本质发育的相关机制。方法:选择40只4日龄的ICR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各20只,每组对照鼠与实验鼠各半,对实验动物进行单次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10mg/kg和20mg/kg的Na F,对照组动物则进行单次腹腔注射等剂量的Na Cl,24小时后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高浓度氟对小鼠磨牙不同分化阶段成釉细胞形态及BMP-4表达的影响。结果:成釉细胞在分泌过渡期及早、晚期对短期暴露高浓度F-敏感,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成熟期成釉细胞无明显变化,过渡期与分泌晚期成釉细胞中BMP-4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高浓度氟对分泌过渡期及晚期成釉细胞中BMP-4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电镜金属盐法──三偏磷酸酶(TMPase)细胞化学方法探讨了豚鼠脊髓前角神经无线状溶酶体(NLY)的存在及其酶细胞化学特点。TMPase是港酶体的标志酶之一。本研究首次以偏磷酸钠代替三偏磷酸钠为TMPase的底物,很好地显示了NLY的结构。TMPase反应产物虽高电子密度的黑色铅盐沉淀,不仅分布于圆形溶酶体,也可见于NLY,同时,在高尔基复合体的部分板层也有酶活性分布,可能酶是经高尔基复合体加工后输送至溶酶体。NLY在神经元胞体,突起及突触中均有分布,并且从胞体到神经终末均有NLY和线粒体相贴现象,提示酶是由依赖于线粒体提供运动能量的NLY从胞体输送到神经终末,这可能和NLY参与神经递质的降解及神经元代谢物质的处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内分泌细胞是动物体中分泌激素的细胞,按所分泌激素不同可以分为分泌肽类激素的细胞和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两大类。这两大类细胞在激素合成的原料、酶系统、有关细胞器和激素释放方式上都明显不同,但是两大类细胞中都有相当数量的溶酶体。溶酶体是具有降解功能的细胞器,细胞内大部分与降解有关的功能活动都有溶酶体的参与。在内分泌细胞中,除了在一般的细胞生理活动中执行降解功能以外,溶酶体在有关激素分泌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根据溶酶体研究的历史以及一些新近资料和概念,内分泌细胞中溶酶  相似文献   

11.
用电镜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ase)细胞化学方法,在半薄切片上(厚1.5~2.0μm)观察到小鼠肝细胞、胰腺外分泌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内含有ACPase反应阳性的线状溶酶体(nematolysosome),脾脏的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中类似的结构则没有观察到。本文描述了线状溶酶体的形态、分布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用地塞米松造成大鼠垂体促皮质激素细胞及其靶腺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分泌抑制,对这两种细胞中的溶酶体及分泌自噬和自体吞噬活动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CMP 酶细胞化学定性和形态计量。实验结果显示,在分泌受抑制状态下,垂体促皮质激素细胞中分泌自噬和自体吞噬作用加强,与此同时,肾上腺皮质细胞中自体吞噬作用也业著加强。这些结果表明,在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中,溶酶体以自体吞噬的方式清除一部分生产激素的细胞器,可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分泌调节机制,正如在分泌蛋白质和肽类激素的细胞中普遍存在着分泌自噬这一调节机制一样。  相似文献   

13.
续1999年第6期第46页)B6从下面的目录中选出细胞产生和分泌一些蛋白质过程的成分(就我们目前所了解到的),用编号列出该过程的正确次序。1.过氧化物酶体2.游离核糖体3.高尔基器4.分泌小泡5.质膜6.液泡7.粗面内质网8.溶酶体各结构的正确次序:...  相似文献   

14.
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自体吞噬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观察,研究大鼠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中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观察结果表明,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中高尔基体非常发达,在高尔基体的成熟面存在着CMP酶阳性反应的GERL系统,说明这种细胞有不断产生溶酶体的能力。细胞化学结果也证实在睾丸间质细胞有较多的初级和次级溶酶体。睾丸间质细胞不仅有较多的溶酶体,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自噬小体,存在着活跃的自体吞噬活动。自噬小体的界膜来源于特化的光面内质网或高尔基体膜囊,包围的内容物主要是光面内质网和少量线粒体。当自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后即成为自体吞噬泡,由于酶的消化作用,自体吞噬泡内的细胞器有一系列形态变化。根据CMP酶细胞化学反应,可以区分自噬小体和自体吞噬泡,后者是一种次级溶酶体,呈CMP酶阳性反应。睾丸间质细胞是分泌雄性激素的内分泌细胞,其光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在类固醇激素分泌中起重要作用,自体吞噬活动的结果是去除部分内质网和线粒体,可能在细胞水平上起着对雄性激素分泌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采用抗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简称β┐G)抗体及胶体金探针技术对人肝细胞超微细胞内β┐G进行定位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β┐G定位于肝细胞中的溶酶体和内质网,并且在溶酶体内分布的量较多,与内质网中分布的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溶酶体可做为研究β┐G与肝细胞病变关系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的形态学研究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溶酶体膜H^+—ATP酶的细胞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在以p-NPP为底物、氯化铈为捕捉剂、Tricine-KOH为缓冲液的中性最适环境中温育大鼠肝组织,进行肝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和枯否氏细胞内溶酶体膜上H~+-ATP酶定位的细胞化学研究。温育反应形成的磷酸铈反应产物电子密度高、颗粒细、分布均匀、非特异性反应产物少、重复性好。对照实验证实,溶酶体膜上的H~+-ATP酶是对哇巴因耐受的,对NEM敏感的囊泡膜H~+-ATP酶。  相似文献   

17.
牙齿的发育是由牙上皮和神经脊来源的间充质之间的连续的相互诱导产生的.上皮和间充质之间连续的相互诱导,使得上皮细胞分化为具有分泌牙釉质功能的成釉质细胞,而间充质细胞分化为具有分泌牙本质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成釉质细胞的正常分化对于形成正常的牙釉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对细胞信号分子、细胞黏附分子、釉质特异性基因和转录因子等在成釉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草鱼孵化腺超微结构及孵化酶形成与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鱼胚胎孵化腺为单细胞腺体,发生于外胚层,主要分布在胚胎头部及头部与卵黄囊连接处,尤以眼睛腹下方最多且典型。其形成、释放酶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划分为5个时期:形成前期、迁移期、分泌期、衰退期和消失期。畸形胚胎头部表皮细胞中很少有HGC的分化或HGC分化不完全,其形态结构也呈现畸形。    相似文献   

19.
对果胶酶在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的活性进行了电镜细胞化学定位,以研究其在次生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细线期,酶反应产物主要存在于光面内质网及其衍生小泡内;偶线期,当次生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开始形成时,反应产物明显增强。同时果胶酶活性也出现在细胞壁上,尤其是出现在简单或者复杂分枝状的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内部或沿着它们附近细胞壁的中胶层分布。胞吐小泡中的酶活性表明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一样,也是通过内质网及其衍生小泡由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壁的,并在那里通过特异性降解果胶质而和纤维素酶协同作用导致次生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棉铃虫中肠几种酶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棉铃虫中肠三磷酸腺苷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分布和活性。结果显示三种酶在棉铃虫中肠均有分布,但分布部位各不相同,其中,三磷酸腺苷酶在肠壁分泌细胞、肠壁细胞、环肌和纵肌均有分布,以肠壁分泌细胞活性较高;碱性磷酸酶主要分布于肠壁分泌细胞,在肠壁分泌细胞做绒毛处活性最高;酸性磷酸酶分布于肠壁细胞、环肌和纵肌,在肠壁细胞底膜处活性最高。这些酶可以作为棉铃虫中肠不同条件下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