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核糖生产菌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枯草芽胞杆菌通过紫外线诱变得到了莽草酸缺陷突变株,在28株突变株中有10株积累D-核糖。这些菌株均属戊糖磷酸途径的非氧化支路缺失突变株。对这些菌株的产核糖能力进行了验证、培养基中芳香族氨基酸的浓度影响D-核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添加物对D-核糖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枯草杆菌D201转酮醇酶缺陷型突变株,研究菌种生长与D-核糖合成优化工艺。在培养剂中添加山梨醇、KH2PO4和芳香族氨基酸,发现对菌的生长有刺激作用,特别是山梨醇,它可缩短延迟期,促进菌的生长。此外,用葡萄糖酸钙部分代替葡萄糖能增加D-核糖的产量,用葡萄糖和葡萄糖酸的混合碳源合碳源发酵,D-核糖产量可达到52g/l。  相似文献   

3.
D-核糖发酵过程参数的研究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7L自控发酵罐进行D-核糖发酵实验,对D-核糖发酵过程参数进行优化,发现对数生长后期接种,溶氧控制在40%左右,以葡萄糖酸补料并调节pH值在7.2左右,可使罐的发酵单位由45g/L提高至65g/L左右。  相似文献   

4.
使用转酮醇酶变异株-枯草芽孢杆菌C1-B941进行了D-核糖发酵中间试验。3000L发酵罐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为18%时,发酵周期约为64h,发酵转化率达36.84%,发酵液经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后,可以直接用于生产VB2合成的中间体-N-D-核糖醇基-3,4-二甲苯胺。  相似文献   

5.
第一个膜穿透性、抗水解性的cADPR拮抗剂诞生环化腺苷酸二磷酸核糖(cADPR)是一个动员Ca2+的β-NAD+的代谢物。它是生物体中许多类型细胞的ryanodine-敏感性Ca2+释放激动剂。cADPR的胞内水平是由ADP-核糖基环化酶调节的。后来...  相似文献   

6.
聚ADP核糖基化反应是在细胞内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的催化下,以NAD为底物,将聚ADP核糖多聚体共价连接到接受体蛋白上去的过程.这种蛋白质的转译后修饰形式参与细胞内很多重要的生物事件.本文对催化聚ADP核糖基化反应的PARP酶的结构特性、编码PARP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以及PARP酶对细胞内其它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L-核糖是合成许多抗病毒药物的关键中间体,自然界和生物体中并不存在。L-核糖的制备方法有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与化学合成法相比,生物合成法对环境更加有利。生物合成法是应用微生物及其酶以核糖醇或L-阿拉伯糖为原料生产L-核糖。综述了L-核糖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分离纯化技术,并对L-核糖的研究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几种添加物对D—核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物质对D-核糖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的含量为25g/L,D-核糖产量达到最高,为65g/L。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粉及山梨醇亦有利于D-核糖的积累,当粉与山梨醇的添加量分别为10g/L及40g/L时,D-核糖产率分别增加7.8%、4.7%,而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丙二酸可抑制D-核的分泌,在40ml发酵培养基中添加1ml丙二酸后,D-核糖的产率下降73.8%。甲醇也可抑制D-核糖的积累,当发酵培养基中的甲醇添加量为16g/L时,D-核糖产率下降66.2%。  相似文献   

9.
对称性破缺与生命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称性破缺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手性均一为生命起源的必要条件。自然界中组成生命的蛋白质有20种氨基酸(除甘氨酸无不对称碳原子外)全是L型,组成RNA、DNA中的核糖全是D型。近年研究发现:人体中D型氨基酸广泛存在。维持人体手性均一有赖于D-氨基酸氧化酶、D-天冬氨酸氧化酶的作用。本文对当前国际上最著名的两大学说-极化电子和手性分子相互作用与萨拉姆假说及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笔者科研组十几年来的实验研究和理论观点作较为全面的评述,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解决长期争论的实验分歧。  相似文献   

10.
茶儿茶素氧化产物体外清除·O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2-脱氧-D-核糖(DR)法产生.OH,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茶儿素氧化产物A及C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氧化产物A及C均有很强的清除.OH的作用且最佳清除浓度为200μg/ml。在茶多酚、氧化产物A及C三种物质中,以产物C的清除作用最强,其IC50值为7.3μg/ml,其次是A,IC50为10.1μg/ml,最后是茶多酚,IC50值为70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