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标准三联疗法复合布拉酵母菌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疗效的影响及其对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H.pylori阳性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短疗程组、中疗程组、长疗程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潘托拉唑三联治疗14 d,短疗程组、中疗程组、长疗程组在上述标准三联、14 d疗法开始治疗的同时分别加用布拉酵母菌,分别服用2、3、4周,在完成根除H.pylori治疗后第5周进行14C-UBT复查,比较各组H.pylori根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结果阴性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3、6、9、12个月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213按试验设计完成治疗,194例患者按试验设计完成随访。短疗程组H.pylori根除率(73.5%)与对照组(6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疗程组(91.4%)、长疗程组(93.1%)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疗程组根除率略低于长疗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疗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方案中以中等剂量成本-效果比最低(6.56),对照组最高(7.59);各疗程组累积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低(P0.05,P0.01,P0.01),各疗程组累积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用布拉酵母菌能显著提高H.pylori根除率,降低其不良反应,3周疗程为最佳选择治疗周期。数字与后文不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充布拉酵母菌的三联疗法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治疗相关副作用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数据库,包括CNKI、VIP、WanFang、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搜集布拉酵母菌补充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9年8月。两名研究者独自完成文献筛选、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计1 114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布拉酵母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OR=2.02,95%CI(1.48,2.76),P0.001]。补充布拉酵母菌显著降低了腹泻[OR=0.42,95%CI(0.29,0.60),P0.001]、便秘[OR=0.35,95%CI(0.23,0.52),P0.001]、口腔炎[OR=0.24,95%CI(0.13,0.43),P0.001]等的发生率。两组研究资料在恶心、呕吐、腹痛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布拉酵母菌作为三联疗法的辅助手段,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减少儿童治疗相关腹泻、便秘、口腔炎的发生率。但受纳入样本量和质量限制,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亿活)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疗效。方法收集内镜下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 C呼气试验(14 C-UBT)均为阳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50例):A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 Bid+阿莫西林1.0g Bid+呋喃唑酮0.1g Bid)7d;B组先给予标准三联疗法7d,再口服亿活(0.5g Bid)14d;C组先口服亿活14d,再给予标准三联疗法7d;D组同时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及亿活7d,再继续口服亿活7d。各组患者均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 C-UBT。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185例患者完成随访。B、C、D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A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B、C组患者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D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B、C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C组,但B、C、D三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亿活不同方式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可提高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H.pylori的根除率,其中亿活与标准三联同时服用(D组)既可以快速重建胃肠道微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总疗程比B、C组短,患者依从性好,因此最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联合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标准三联疗法对儿童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疗效,以探索根除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的H. pylori根除方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从确诊为H. pylori感染的患儿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随机分为布拉氏组和标准三联疗法组,每组各60例。标准三联疗法组口服阿莫西林[50 mg/(kg·d),饭后分两次服]、克拉霉素[20 mg/(kg·d),饭后分两次服]和奥美拉唑[0.7~0.8 mg/(kg·d),饭前半小时一次服完]治疗,布拉氏组在标准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25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由患儿家属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停药后4周内不再口服任何抗生素,后行14C呼气试验以评估H. pylori根除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三联疗法组H. pylori根除率为76.7%(46/60),布拉氏组为90.0%(54/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布拉氏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低于三联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酵母联合三联疗法能提高H. pylori的根除率,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序贯疗法根除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Hp感染患儿100例,均进行胃镜下胃黏膜病变程度评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50,序贯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和对照组(n=50,序贯疗法),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0 d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后4周的Hp根除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胃黏膜病变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胃黏膜病变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两组CD3+、CD4+、CD4+/CD8+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10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序贯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用于根除儿童Hp感染治疗,可减轻胃黏膜病变程度,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布拉酵母菌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顽固性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H.pylori顽固性感染患者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和布拉酵母菌联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14 d.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4d后,奥美拉唑三联组和布拉酵母菌联合奥美拉唑三联组的H.pylori清除率分别是94.6%和96.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奥美拉唑三联治疗组中发生16例,明显高于布拉酵母菌联合奥美拉唑三联组的5例(P<0.05).结论 布拉酵母菌联合奥美拉唑三联治疗方案不仅具有良好的H.pylori清除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顽固性H.pylori感染患者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阿泰宁)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疗效。方法将223例经胃镜检查行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疗程10 d);B组(三联疗法+阿泰宁,疗程10 d);C组(三联疗法+阿泰宁10 d后再继续单独服用阿泰宁20 d),三组疗程结束后停药4周再行14C-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比较各组H.pylori的根除率、消化道症状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治疗过程中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共208位患者完成随访,对A、B、C三组的根除率分别行ITT分析和PP分析:结果显示B组根除率(77.3%、84.1%)稍高于A组(72.2%、77.6%,P0.05),C组根除率(89.5%、94.4%)均高于A、B组(P0.05);(2)对三组消化道症状缓解率进行PP分析:B组症状缓解率(81.2%)稍高于A组(74.6%,P0.05),C组(93.1%)明显高于A、B组(P0.05);(3)对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PP分析:B组(11.6%)低于A组(19.4%,P0.05),C组(8.3%)均低于A、B组(P0.05);对三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PP分析:A组(14.9%)明显高于B组(8.7%,P0.05)及C组(4.2%,P0.05);(4)对A、B、C三组影响因子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吸烟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低于不吸烟患者。结论阿泰宁序贯联用三联疗法10 d后,继续单独服用阿泰宁20 d可明显提高H.pylori根除率,增加消化道症状缓解率,减少抗生素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此外,发现吸烟可降低H.pylori根除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方法:112例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3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入组本实验,患者被随机分为7d组(54例)和14d组(58例),接受包括雷贝拉唑(10mgb.i.d.)加左氧氟沙星(500mgq.d.)和阿莫西林(1000mgb.i.d.)的治疗,并进行6周的随访,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根除率。结果:幽门螺杆菌总的根除率为83.9%(ITT)和88.7%(PP)。7d组51名患者完成了治疗,其根除率为75.9%(ITT)、80.4%(PP),而14d组的根除率达到91.4%(ITT)、96.4%(PP),P<0.05。结论:包含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有效的,但相同方案的14d疗法疗效明显优于7d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PPI三联疗效治疗(奥关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在常规PPI三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检测胃液pH值,对胃液细菌进行培养,检测Hp抑杀情况,评定消化性溃疡复发.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6.0%)、Hp抑杀率(8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2.0%、6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899、5.848,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液pH值、胃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为26.0%,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1.584,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方法:112例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3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入组本实验,患者被随机分为7d组(54例)和14d组(58例),接受包括雷贝拉唑Oomgb-i.d.)加左氧氟沙星(500mgq.d.)和阿莫西林(1000mgb.i.d.)的治疗,并进行6周的随访,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根除率。结果:幽门螺杆菌总的根除率为83.9%(ITT)和88.7%(PP)。7d组51名患者完成了治疗。其根除率为75.9%(ITT)、80.4%(PP),而14d组的根除率达到91.4%(ITT)、96.4%(PP),P〈0.05。结论:包含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有效的,但相同方案的14d疗法疗效明显优于7d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微生态制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否提高H.pylori根除率,减少根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从常用电子数据库检索标准三联疗法联合与未联合微生态制剂根除H.pylori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Meta分析各项研究的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合并OR值,以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结果共15项随机临床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三联疗法联合与未联合微生态制剂,根除率分别为79.7%(95%CI:77.1%~82.3%)和69.5%(95%CI:66.5%~72.5%),合并OR值为1.75(95%CI:1.40~2.18),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7%(95%CI:24.5%~30.9%)和53.0%(95%CI:49.4%~56.6%),合并OR值为0.35(95%CI:0.21~0.60)。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可显著提高H.pylori根除率,降低根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43例H.pylori检测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A1组(48例)、A2组(46例)和B组(49例)。B组给予三联方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根除H.pylori治疗,疗程10d。A1组、A2组分别在上述三联方案的基础上同时加用10d、20d的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上述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停药4周后查13 C呼气试验判别H.pylori根除是否成功。结果共133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A1组、A2组、B组根除率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65.9%、69.8%、63.0%,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60.4%、65.2%、59.2%,无论按方案分析还是意向性分析三组根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三组的共143例患者均完成不良反应的随访,A1组、A2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8.7%、30.6%,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1组、A2组分别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方案加用10d、20d的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未能提高H.pylori根除率,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阿泰宁)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清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科门诊,经胃镜及尿素-14 C呼气试验检查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四联疗法,疗程2周。观察组患者在标准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疗程2周。停药1个月后复查尿素-14 C呼气试验,分析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88.18%)明显高于对照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18%)低于对照组(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是世界范围关注的焦点,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是世界各国针对感染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但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率,尤其是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的增加,标准三联疗法根除效果逐渐不能满足需求,更多的疗法得以推出。但是新推出的诸多疗法都应用了比以前更大剂量、更多种类甚至更长疗程的抗生素,这对于肠道微生物的微生态结构和数量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同时也可能会对其耐药性产生影响。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和一些新型实验疗法的研究结果,以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茵片)对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影响。方法将54例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的腹痛儿童随机分成A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和B组(金双歧联用三联疗法),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统计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A、B两组根除根除率分别为74.3%和8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A组(P<0.01)。结论微生态制剂不能显著增加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但降低三联根除疗法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铋剂四联疗法联合不同药物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患者采用铋剂四联方案(1种PPI+1种铋剂+2种抗生素)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铋剂四联+思联康治疗,C组患者采用铋剂四联+荆花胃康治疗。3组患者均于根除治疗结束停药1个月后复查13C呼气试验以评估疗效。对各方案的H. pylori根除率进行评比,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和成本—效益情况。结果 按ITT集分析时,C组与A组患者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642,P=0.056),B组与A组和C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209、0.130,P>0.05)。按PP集分析时,C组患者根除率最高,A组患者根除率最低,B、C组与A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20、4.419,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按PP集计算分别为50.0%、7.9%和26.7%,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值最小。结论 综合有效性、安全性及成本—效益比分析,铋剂四联+思联康方案具有H. pylori根除率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成本效益比低的优势,提示此方案为本研究的最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rates have tended to decrease recently, mostly due to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the present study, our aim was to determine Hp eradication rate with the LAC plus tid metronidazole regimen and the second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an effective regimen for our population. Methods: Eighty‐four Hp‐positive patients with non‐ulcer dyspepsia were assigned into the same group. Patients were administered the classical LAC protocole (lansoprazole 30 mg bid, amoxicillin 1 g bid and claritromycin 500 mg bid for 14 days) plus metronidazole 500 mg tid for 14 days. Gastroscopy and histopathological assessment were performed before enrollment and C14 urea breath test and stool antigen test were performed 6 week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ll 84 patients completed the study. No patient left the study because of drug side effect. Total eradication rate was 75% (63/84). Conclusion: Although LAC plus tid metronidazole regimen achieved a much better eradication rate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LAC regimen;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hat has a relatively low success with a concomitant therapy. So in areas of high resistance like Turkey, one cannot expect a high success with any clarithromycin containing regimen and those should be avo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