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培美曲塞和卡铂治疗)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治疗)。对比两组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CD3+、CD4+、CD4+/CD8+更高,CD8+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 21-1)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NSCLC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治疗,可提高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减轻免疫抑制,阻止肿瘤进展,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联合恩度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恩度联合化疗)和研究组(n=58,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解毒方治疗),均以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的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生存质量。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8.62%(34/58),高于对照组的39.66%(23/58)(P<0.05)。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CD4+、CD3+、CD4+/CD8+水平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绪功能评分以及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值(PEF)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联合恩度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较好,可减轻免疫抑制,提高生存质量及肺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内分泌治疗对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10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放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内分泌治疗,放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SBRT治疗。对比两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展时间、PSA缓解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状况、3年生存率、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和扩展性前列腺癌复合指数量表(EPIC)各项评分。结果:随访3年,对照组有2例失访、放疗组有3例失访,放疗组的PSA进展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放疗组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均下降,但放疗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CD8+均升高,但放疗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放疗组性功能、激素功能、泌尿功能、肠道功能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PSA缓解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SBRT联合内分泌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可延长患者PSA进展时间,减轻免疫抑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特罗凯靶向治疗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NSCLC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和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特罗凯靶向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37.50%、6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罗凯靶向治疗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NSCLC患者,疗效较好,可能与该方案可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调节免疫应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和联合组(n=3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下降,但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升高,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治疗晚期非鳞状NSCLC,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CEA、CYFRA21-1、CA125水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益肺胶囊联合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3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n=52)和观察组(益肺胶囊联合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n=52)。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6 min步行试验(6MWT)和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bFGF、SIRT1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肺啰音、咳嗽、咯痰消失时间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4 d后6MWT更远,CAT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4 d后FVC、FEV1、MVV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4 d后CD3+、CD4+、CD4+/CD8+更高,CD8+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4 d后bFGF更低,SIRT1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益肺胶囊联合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有助于调节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bFGF、SIRT1水平,改善肺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序贯疗法根除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Hp感染患儿100例,均进行胃镜下胃黏膜病变程度评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50,序贯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和对照组(n=50,序贯疗法),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0 d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后4周的Hp根除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胃黏膜病变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胃黏膜病变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两组CD3+、CD4+、CD4+/CD8+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10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序贯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用于根除儿童Hp感染治疗,可减轻胃黏膜病变程度,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老年肺癌患者T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200例我院收治的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00)、对照组(n=100)。对照组术后镇痛选用舒芬太尼,研究组术后镇痛选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指标、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后1 h下降(P<0.05),且研究组以上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升高,但研究组术后24 h血清IFN-γ、IL-6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外周血CD8+升高,CD3+、CD4+、CD4+/CD8+降低(P<0.05),但术后24 h研究组CD8+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β-内啡肽(β-EP)、P物质(SP)以及一氧化氮(NO)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肺癌患者术后镇痛,镇痛、镇静效果确切,同时可减轻免疫抑制及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纳入病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给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0 d。对比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内皮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纯音听阈值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0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纯音听阈值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sVCAM-1)、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 d后CD8+较对照组低,CD3+、CD4+/CD8+、CD4+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效果确切,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TEAS,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认知功能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 d、术后5 d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5 d CD3+、CD4+/CD8+、CD4+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5 d、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d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S联合全身麻醉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可降低炎性反应,减轻免疫抑制,同时还可降低对机体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观察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培美曲塞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所涉及的60例NSCLC患者均为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金复康口服液治疗,均以21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的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 (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血清VEGF、MMP-9水平,对比两组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CD3+、CD4+、CD4+/CD8+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CA125、CYFRA21-1、CEA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血清MMP-9、VEGF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培美曲塞治疗NSCLC患者,可控制病灶,降低血清MMP-9、VEGF水平,减轻免疫抑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认知功能、T淋巴细胞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静脉全麻方式进行术前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吸入全麻方式进行术前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T淋巴细胞水平、肝功能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低于术前,术后6 h、12 h、24 h对照组MMSE评分低于术前和观察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降低,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与对照组的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与丙泊酚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相当,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T淋巴细胞、肝功能指标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围术期营养干预对患者术后营养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干预,研究组给予营养支持方案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营养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1 d、术后7 d的CD3+、CD4~+、CD4~+/CD8~+均低于入院时,CD8~+则高于入院时(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7 d的CD3~+、CD4~+、CD4~+/CD8~+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CD8~+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7 d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7 d血清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转铁蛋白(TF)水平均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7 d血清PA、Hb、TP、T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围术期给予营养支持方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新生血管生成和血清两面神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 2020年2月期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GP化疗,n=40)和观察组(康莱特注射液联合GP化疗,n=40),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新生血管生成指标、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随访2年观察患者生存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24/40)、82.50%(33/4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CD8+更低,CD3+、CD4+、CD4+/CD8+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一步下降,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进一步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JAK2mRNA、STAT3mRNA进一步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统计学无差异(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GP方案用于晚期NSCLC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延长生存期,考虑可能与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到2017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进行急诊治疗的11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脾脏切除手术,观察组给予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与治疗前后CD4~+/CD8~+、CD8~+、CD4~+、CD3~+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并抢救成功,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都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间的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7.8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天,两组白细胞与血小板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1天(P0.05),而观察组血小板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白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天与术后1个月的CD4+/CD8+、CD4+、CD3+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能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放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3例,本次治疗前均接受保乳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以及5周期的辅助化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术后放疗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术后放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CA153及CA724,及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A125、CA153及CA724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II度以上皮肤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可显著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治疗后的疗效及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接受布地奈德单药治疗)和观察组(n=30,接受布地奈德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73.33%(22/30)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热退时间和哮鸣音/咳嗽/喘息消失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5 d后CD3+、CD4+、CD4+/CD8+更高,CD8+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5 d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更低(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使症状缓解时间缩短,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