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遗传》2005,27(4):530-530
经海南省省科协批准,定于2005年11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热带亚热带微生物遗传多样性与基因资源的发掘利用”研讨会。会议由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承办,《遗传学报》《遗传》编辑部协办。  相似文献   

2.
《生命世界》2005,(10):99-99
为了加快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发展,促进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学科的结合,营造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加强科研院所及科学家的合作,经海南省科协批准,定于2005年11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热带亚热带微生物遗传多样性与基因资源的发掘利用”研讨会。会议由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承办,《遗传学报》、《遗传》编辑部协办。本届会议将邀请从事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3.
《遗传》2007,(2)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荣誉…  相似文献   

4.
《生物物理学报》2006,22(6):I0001-I0001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通讯》2007,18(1):71-71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GenerationChallenge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  相似文献   

6.
《热带、亚热带山地丘陵建设与生态平衡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11月3日至10日在湖南省株洲市召开。这是我国学术界的一次多学科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从生态学角度为国家的生产建设献技献策的大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林  相似文献   

7.
《动物学杂志》2012,(4):134
正"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将于2012年11月29日-12月2日在昆明"云安会都"召开,会议主题是:"基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1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遗传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协办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野生稻的种类、地理分布及其特征特性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野生稻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由于所处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野生稻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形成了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是宝贵的种质资源 ,是发展稻作育种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南方地处热带、亚热带 ,气候炎热 ,夏日长暖 ,雨量充沛 ,十分适宜野生稻的生长与繁衍 ,野生稻分布很广 ,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 ,我国有 3种野生稻 ,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瘤粒野稻 (中国“疣粒野生稻”)。我国野生稻分布广泛 ,南自海南省三亚 ,北至江西省东乡 ;东自台湾省桃园 ,西至云南省盈江。纬度约跨 1 0度 ,经度约跨 2 3度。中国野生稻的特征特…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1月27日至30日,热带南亚热带昆虫资源与害虫防治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新燕泰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由海南省昆虫学会、广东省昆虫学会、广西昆虫学会、云南省昆虫学会、福建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昆虫学会、湖南省昆虫学会、海南省科协、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和环境昆虫学报联合主办,旨在为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昆虫资源的挖掘、评价与扩繁利用,害虫防治新药物、新技术应用,化学农药减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和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简称《名古屋议定书》) , 是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确保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惠益目标的里程碑式文件, 该议定书将会在2014年10月12日正式生效。本文回顾了《名古屋议定书》政府间委员会上对遵约机制、全球多边惠益分享机制、信息交换所、能力建设和意识提高等议题的谈判过程, 并对下一步相关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主管农业农村部主编刘旭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学会历史2000年《植物遗传资源科学》2003年《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刊登内容和读者对象报道内容为农作物、林木、药用、花卉、草等各类植物有关遗传资源研究的创新性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综述或评论。刊登内容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种质创新、共享利用、信息管理等;起源、演化、分类等系统学;基因发掘、克隆、功能分析;分子标记开发、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研究等。读者对象是从事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人士。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二十年: 行动、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公约》, 至今已经20年。在此期间, 中国1993年建立了履行《公约》的国家协调机制, 1995-1997年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 2007-2010年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战略与行动计划》, 2011年建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 并针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 实施了多项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行动, 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 物种资源调查、编目、数据库建设以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外来入侵种防治与转基因生物生态风险评估等。同时, 在生物多样性本底查明、监测体系建立、就地保护、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传统知识的保护与应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挑战, 为此,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查明、就地保护和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等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遗传》2002,(4)
由中国遗传学会《遗传》编委会主办、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承办的“基因分析新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于2002年6月1~3日在浙江温州市雪山饭店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主席《遗传》杂志副主编曾溢滔院士致开幕词,浙江省科技厅于涟副厅长、温州市人民政府吴敏一副市长、温州医学院瞿佳院长出席大会并讲了话。 大会共收到征文50余篇,经过审稿,部分论文在2002年第3期《遗传》杂志发表,其余将在《遗传》上陆续刊出。 大会邀请《遗传学报》、《遗传》杂志主编朱立煌教授等30多位专家学者就生物信息学、基因分析新技术、医学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和植物遗传学作专题报告。大家踊跃提问,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厚。与两年前在大连举办的“遗传学进展报告会暨  相似文献   

14.
马挺  蒋建东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4):1371-1373
环境微生物学作为微生物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已经在环境污染物质降解、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学通报》本期推出的“环境微生物学主题刊”报道了研究报告11篇、专论与综述12篇,内容涵盖环境微生物与环境工程、环境微生物生理学及生物制剂、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环境微生物学方法学、环境微生物遗传与生理、环境污染修复与微生物多样性、环境微生物与环境健康、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前沿等应用领域,期望该主题刊的出版有助于加强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研究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环境微生物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遗传》2001,23(3):246
[本刊讯 ] 由中国遗传学会《遗传》编辑部与广东省遗传学会主办、广东省珠海市教育委员会承办的全国首届“遗传与环境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 9~ 11日在珠海举行 ,会议的主题是“生命·遗传·环境·教育” ,会议收到征文 5 0余篇 ,到会代表 80人。大会开幕式由《遗传》编辑部李绍武主持 ,广东省遗传学会理事长郭宝江教授致开幕词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副所长、《遗传》杂志副主编朱祯教授致贺词 ;珠海市副市长余荣蔼和珠海市教委党组书记官伟强同志出席大会并致欢迎词 ;澳门濠江中学尤端阳校长应邀到会并讲了话。学术交流会上 ,共…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遗传资源获取和公平公正地分享由遗传资源利用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是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确保公平公正的分享因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目标的里程碑式文件,将从多个方面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对议定书进行解读、分析和评估对于决定是否签署和批准议定书至关重要。根据分析,议定书核心内容分为遵守、公平公正的惠益分享、遗传资源的获取、术语、范围、特殊考虑和与遗传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等7个方面。本文对这些核心内容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其影响,预测了议定书生效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生物多样性公约》(CBD,以下简称《公约》)于1992年5月22日获得通过,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目前有196个缔约方。《公约》旨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所产生的惠益。目前《公约》框架下通过了3个议定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名古屋-吉隆坡关于责任与赔偿的补  相似文献   

18.
《生物工程学报》2004,20(3):371-371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广西微生物学会承办的“2 0 0 4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定于2 0 0 4年11月中下旬在广西南宁召开。中国微生物学会、广西微生物学会热忱欢迎全国从事微生物学研究、开发的专家学者参会,也真诚欢迎与微生物学有关的生产厂家、公司赞助会议并前往会场展示自己的产品。学术年会的主题为: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2 1世纪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分会场的主题为:微生物资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微生物与社会经济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会议的学术交流水平,此次年会的大会报告采用公开申请方式,凡中…  相似文献   

19.
水稻种质资源群体分为自然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源两类,是作物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材料。现简要介绍利用水稻种质资源群体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数量性状位点、剖析基因变异与功能多样性、发掘与利用有利基因、分析基因组多样性及驯化选择区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20.
郑天凌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5):0595-0596
“第十四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简浩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于2011年11月25?28日在福建厦门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围绕“环境微生物与生态保护”的主题, 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前沿、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应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与环境保护工程等诸多领域阐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并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为了展现国内环境微生物及相关交叉领域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针对“第十四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这期“环境微生物专刊”, 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