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是参与水稻能量代谢的主要物质和维持水稻生长发育及响应环境调控的重要因子.蔗糖作为水稻茎鞘NSC代谢中心物质,是水稻灌浆期叶片光合产物和花前茎鞘中储存的NSC向穗部转运的主要形式,是籽粒灌浆的主要同化物来源.理解水稻蔗糖分配、转运机理及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吐丝授粉期两种密度条件下的两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剪1/2叶、剪1/2穗和断1/2根的研究发现:剪叶、断根减源后植株体内可溶性糖浓度下降2.19%~38.6%,剪穗缩库后可溶性糖浓度上升23.17%~38.5%,而单株生产力降低4.1%~40.94%。试验表明:玉米产量的形成与源库关系的协调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CO2浓度升高和N肥水平对水稻茎鞘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利用开顶式气室(OTC),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CO2浓度水平:对照T0(背景大气)、T0+120μmol·mol-1(T1)和T0+200μmol·mol-1(T2)。在OTC内采用盆栽方式,设置3个氮(N)肥水平:10 g N·m^-2(N1)、20 g N·m^-2(N2)和30g N·m^-2(N3)。分别于水稻抽穗期、灌浆期(抽穗后20 d)和成熟期对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茎鞘NSC含量以及顶部四张叶片的N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抽穗期叶N含量总体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灌浆期N2和N3水平的叶N含量;CO2浓度升高对抽穗期茎鞘NSC含量和积累量无显著影响,抽穗期置换到高CO2浓度环境使灌浆期茎鞘NSC积累显著增加,置换到低CO2浓度环境使NSC积累显著减少。同一CO2浓度条件下,NSC含量和积累量均为N1>N2>N3,且N1处理均显著高于N3处理,CO2浓度升高和N水平的交互作用对灌浆期茎鞘NSC含量影响显著。水稻产量在不同CO2浓度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但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抽穗期与灌浆期水稻茎鞘NSC含量和积累量与茎鞘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N衰减越慢,灌浆期水稻茎鞘NSC残留比(RNSC)越低;结实率和产量与RNSC呈显著负相关,RNSC越大,茎鞘NSC转移的越少,结实率和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生长在不同海拔生境条件下(云南省元江、玉溪、昆明、大理、丽江)的水稻叶片及茎鞘氮素含量的变化。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自然生境条件下,水稻叶片和茎鞘的氮素含量随着生育期的进展而变化,有一个由高到低的下降趋势。而前期低海拔地区的含量比高海拔地区的高,成熟期则是海拔越高其叶片含氮量也越高,茎鞘含氮量的情形与叶片相反。 2.穗肥施用时期不同,对叶片和茎鞘氮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在低和较低海拔地区施用时期越晚,成熟期残存于叶片及茎鞘的氮素就越多;而且海拔高的地区的含量也高。在冷凉的高海拔地区丽江以颖花分化期追肥比幼穗分化和减数分裂期施用则黄熟期保持较高的含氮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特有植物四棱草属Schnabelia及其近缘属茎和叶柄的解剖研究,发现四棱草属的二种植物四棱草S.oligophylla.四齿四棱草S.tetroclonta和莸属(Curyopteris)的单花莸C.nepetaefolia的节的类型均为单叶隙、单叶迹,且叶迹在皮层中从左右两侧各产生一细小的分支;而筋骨草属(Ajuga)的紫背金盘A,nipponensis和香科科属(Teucrium)的血见愁(T.viscidum)的节的类型为单叶隙三叶迹.另外,已有的资料显示大青属(Clerodendrum)的海州常山(Cl.trichotomum)为单叶隙两叶迹的节;从叶柄的基部到远基端维管束变化来看,四棱草属与莸属十分相似,而与筋骨草属、香科科属,大青属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与鲂属其他3种鱼类三角鲂(M.skolkovii)、广东鲂(M.terminalis)和厚颌鲂(M.pellegrini)正反交及其亲本自交共10种组合子代的肌间骨数目、形态、分布和长度进行了比较分析。10种不同繁育组合子代个体的肌间骨总数范围为96~134,平均值为119,各组合肌间骨的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厚颌鲂自交组合子代个体的肌间骨数目最少(平均值为114)。不同杂交组合子代体重和体长与肌间骨的长度均呈线性相关。不同部位肌间骨长度存在差异,其中躯干轴上肌的肌间骨长度显著大于躯干轴下肌、尾部轴上肌和尾部轴下肌三个部位的肌间骨长度(P0.05)。躯干轴下肌的肌间骨数目显著少于其他部位(P0.05),尾部轴上肌和尾部轴下肌的肌间骨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鲂肌间骨形态复杂多样,分别为"1"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多叉形和"("形6种类型,肌间骨越靠近鱼体前端形态越复杂,且与存在部位有一定的关系,躯干轴上肌的肌间骨形态最复杂。研究结果表明,鲂属鱼类近缘杂交子一代的肌间骨相关性状特征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荔枝(Litchi)和龙眼(Dimocarpus)与其属间杂种的茎、叶解剖结构,采用徒手切片法、组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对茎、叶片结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杂种A’和‘杂种B’的髓率、树皮率均居于父母本之间,而木质部率、导管总面积/木质部面积的比值、导管分子内径则表现出显著的超亲优势;‘杂种C’和‘杂种D’的树皮率和射线宽度均小于父母本。‘杂种A’和‘杂种B’导管分子无尾和两端水平的频率居于父母本之间,‘杂种C’和‘杂种D’的导管分子形态特征较接近其母本‘石峡’,‘杂种D’的导管分子长度显著大于父母本。4个杂种的叶主脉厚均居于父母本之间,‘杂种D’的叶脉突起度和‘紫娘喜’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均显著大于其他试材。4个属间杂种叶片表皮细胞的大小、垂周壁的形态均居于父母本之间;荔枝和龙眼叶片表皮特征差异明显,可以作为两属的鉴别特征。4个属间杂种的解剖结构总体上呈现出较明显的偏母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8.
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次库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品种、土壤、底肥和追肥等一致的情况下,对三个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的次库(茎+叶鞘)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齐穗和黄熟期次库中总糖或淀粉含量均随海拔增高而增加。但在黄熟期,高海拔地区次库的总糖或淀粉含量比齐穗期的增加,而低海拔地区次库的总糖或淀粉含量则比齐穗期的降低。 齐穗期时,次库的淀粉含量随施用的氮素肥量的增加而降低。在黄熟期,温凉稻作区水稻次库的淀粉含量均随氮素底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低熟地区水稻次库的淀粉含量则趋于一致,不过不同地区相比各处理次库的淀粉含量均因海拔增高而增加。 不同时期的氮素追肥使齐穗期次库淀粉含量因追肥时间推迟而增加,唯元江晚穗肥处理的低于中穗肥处理的。黄熟期因追肥时间提早而次库的淀粉含量增加,但元江以早穗肥处理的次库淀粉含量最低。与齐穗期相比时,低海拔地区的各个处理,其次库的淀粉含量均减低,但高海拔的昆明温凉稻作区,施早和中穗肥的水稻,在黄熟期次库的淀粉含量反而增高。还可以看出水稻种植地海拔越高,其次库淀粉含量对追肥时间越敏感。 基于水稻次库中淀粉含量对氮素肥料的反应,就三地气候条件讨论了上述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ce)是重要的植物促生内生菌之一。用gfp基因标记固氮螺菌后接种无菌的水稻和烟草幼苗的根部,限菌培养一定时间后,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除了根内部有发荧光的螺菌定殖外,螺菌还分布在茎、叶的表皮细胞,皮层细胞和维管系统组织的细胞和细胞间隙。从根、茎、叶器官分离固氮螺菌,都存在有较高的螺菌群体密度。这一结果证明螺菌在植物内存在着从根部向茎、叶顶端的迁移现象。这一发现为研究巴西固氮螺菌在宿主植物体内的迁移运动的机制、与植物细胞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及其对植物的促生作用奠定了生态学和细胞形态学的基础,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翅茎草属(Pterygiella)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半寄生植物.翅茎草属4种植物形态差异不显著,种的界定依据较模糊;此外,杜氏翅茎草2变种的划分依据也存在疑问.本研究选取了翅茎草属4种13个居群,通过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质量性状的非加权组平均法聚类分析;结合叶绿体4个片段(即atpB-rbcL、trnD-trnT、trnS-trnG和sbA-trnH)和核基因组的ITS片段研究,对该属下的种类划分作了重新界定.研究表明:翅茎草属应包括3种,即翅茎草、杜氏翅茎草和圆茎翅茎草;川滇翅茎木应作为圆茎翅茎草的变种.对杜氏翅茎草指定了后选模式,该种仅包括茎无毛的个体,而茎疏被毛的个体应归入翅茎草中.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翅茎草属分种检索表,并做了分类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