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北京市植物生理学会第一次理事会议于78年6月28日召开。会议由理事长汤佩松同志主持。选出了汤佩松、崔征、娄成后、吴相钰、匡廷云、赵微平等六同志为常务理事。制定了78年学术活动计划及79年暑期植物生理教学讨论会的有关事项。※河北省植物生理学会于78年9月25日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原名誉理事长、美国植物学会和植物生理学会终身荣誉会员汤佩松教授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1年 9月 6日在北京不幸逝世 ,享年98岁。汤佩松教授为《植物生理学通讯》杂志创办人 ,并长期担任《植物生理学报》编委。汤佩松教授逝世  相似文献   

3.
水势与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势ψ是热力学处理生物圈水分关系的基本概念,有利于阐明植物生长中水分的有效性、有效量和补给率问题,便于水分生理的系统分析。水势概念在1941年由汤佩松和王竹溪两先生共同提出。50年代开始,在国外广泛使用。国内约在70年代,在植物生理、土壤及气象等学科中开始使用。但由于是不同学科和作者引用的,多未从热力学基本概  相似文献   

4.
再回顾——读汤佩松和王竹溪的一篇早期论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刊自1981年第3期开始讨论“水势”以来,已经整整四个年头了。当时,我们介绍了六十年代初、中期发表的 Slatyer及 Taylor和 Kramer等的两篇文章。两文在国际上被视为当今普遍采用的水势概念的原始文献。四年来的讨论也基本上是在两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次讨论中,涉及了本刊五十年代下半期(1956—1958)开展的细胞吸水力问题的讨论。在那次讨论中,汤佩松先生和王竹溪先生曾分别重申了他们在四十年代初用热力学原理分析细胞水分关系所提出的“势能”、“化学势差”观点。但是,这些重要的观点当时未获响应,直到这次讨论中才理所当然地肯定了。水势概念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平衡态热力学原理用“势能”——水的化学势——来标志细胞水分的状况、运行方向和限度。水势测定的基本原理是蒸气压平衡法。这两点,早在1941年已由汤佩松、王竹溪的论文提出来了。但这篇论文长期以来未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为了发扬我国科学家的首创精神,再认识该论文在国际植物生理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鉴于国内同志或恐多有未见该文者,现在我们发表叶绿同志《再回顾》一文,同时特将汤、王的论文译出重载,供大家研究讨论。最近,美国植物生理学家、水势概念提出者之一——Kramer,P.J.撰文高度评价了汤、王(1941)论文的超时代意义,检讨了国外“长期忽视”该文的原因,承认了汤、王的先驱性贡献和首创地位。现将Kramer文也一并译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于1980年3月29日至4月2日在郑州举行了成立大会和第一届年会。来自全省有关科研和教学单位的九十多名植物生理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汤佩松教授写来热情洋溢的贺信,勉励河南植物生理学工作者努力工作,为四化建设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部蒙语文《植物生理学》教材问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斯琴巴特尔副教授编写的我国第一部蒙语文《植物生理学》教材于1998年7月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出版问世填补了我国没有高校蒙语文植物生理学教材的空白。全书分10章,共362000字。采用我国统编教材的从物质代谢到植物生长发育的教材体系,吸收了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汤佩松先生的高等植物呼吸代谢的多样性理论等一系列国内外植物生理学新理论和新进展,使教材具备了我国90年代同类汉语文教材的水平。蒙语文《植物生理学》教材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蒙语文植物生理学教学体系走向成熟,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理学通讯”这个刊物,最初是由汤佩松同志主编,在北京农业大学刊行的。它的宗旨是联络全国植物生理工作者,互通声气,交流经验,特别是在于解決植物生理学教学上的问题。在1952年8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工作会议上,始决定由植物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生理研究室、北京大学植物生理学教研组汤佩松先生在“植物细胞与其周围环境间水分交换关系问题的一个简易处理”一文中,引用了一个新的概念和名词:水分交换本领(C),并将它与“吸水压”(S)分开。使得他本人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也作为  相似文献   

9.
匡廷云  李明  康乐  郝宁 《生物物理学报》2010,(12):1075-1077
汤佩松先生出生于1903年,他是中国现代植物生理学奠基人之一。也许你会对他的一些学术成就有所耳闻:他是第一个在植物中发现呼吸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人;他证明了水稻中呼吸代谢途径和电子传递系统的多样性;他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中碳酸酐酶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旨在联络全国植物生理学工作者,互通消息、交流教学经验为主的《植物生理学通讯》在1951年由汤佩松教授主编,在北京农业大学内部刊行至今已届40周年。回忆《通讯》刚发行时条件较差,即使是不定期的油印本亦是主编和他的助手们化了不少精  相似文献   

11.
关于植物生理学名词,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于1953年出版过。当时参加审查小组,目前还健在的专家有黄宗甄、娄成后、汤佩松和罗士韦,石声汉、李继侗和罗宗洛均已成为古人。这批名词公布后,对建国初期,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以后,科学出版社名词室又于1964和1978年先后把植物生理学名词归  相似文献   

12.
<正>汤佩松先生出生于1903年,他是中国现代植物生理学奠基人之一。也许你会对他的一些学术成就有所耳闻:他是第一个在植物中发现呼吸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人;他证明了水稻中呼吸代谢途径和电子传递系统的多样性;他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中碳酸酐酶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1951年8月20日由汤佩松教授创办,《植物生理学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第1期于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系手刻油印出版。共印二三十份,寄发国内大约15所高等院校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的同志。担任刻板、印刷、邮发等事务的有阎龙飞、韩  相似文献   

14.
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植物生理学大师、教育家,中国植物生理学研究和教育先驱、奠基人之一,汤佩松教授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缅怀汤先生一生科研教学的光辉业绩。汤先生1903年11月12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原蕲水县),1917年考入清华学校(原清华留美预备学堂),他学习得法,成绩优良,并是学校获得“金奖”的体育运动员。这对培养汤先生一生克服困难和挫折的顽强精神及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优良作风起了很大作用。深知清华学堂是用庚子赔款办起来的,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学成报国。1925年秋,汤先生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细胞的吸水活动,决定于细胞和环境间的水势差。任何含水体系的水势,都受到可改变体系内水分自由能的诸因素的影响。植物细胞是一个多组分的复杂的体系,它的水势受那些因素所决定?国内外的植物生理学教科书,以及在《植物生理学通讯》上所开展的关于水势问题的讨论中,对此理解仍有分歧。最近荣文同志就“有液泡细胞的水势究竟应等于什么?”提出了讨论,这很有必要。其  相似文献   

16.
阅《植物生理学通讯》1981年第3期李合生同志所著《水势与植物》一文,获益颇多。但该文第三节“水势与植物生理”中,有一个概念值得商榷。第59页第14行:“水分总是顺着水势梯度而移动,其速度决定于两者水势差的大小,其差异愈大移动速度愈快,反之愈慢。”此句前半句无疑是正确的,后半句则不然。盖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今年选用薛应龙先生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作为我们植物生理学实验的教材。此教材各方面兼顾,有些实验方法较新,概念、操作过程清楚,与我们以往所用的教材相比,实为一本难得的植物生理学实验好教材。但第二章水分生理实验中“质壁分离法测定植物细胞水势”这一命题,我们认为还有可商榷之处。我们都知道,一个成熟的具有液泡的植物细胞的水势由渗透势(ψ_s),压力势(ψ_p)和衬质势(ψ_m)三种组分组成:ψ_w=ψ_s+ψ_p+ψ_m  相似文献   

18.
在罗宗洛、汤佩松、殷宏章等老一辈植物生理学家的努力和倡导下,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会议于1963年10月16日~2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罗宗洛、汤佩松、殷宏章分别当选为理事长和副理事长。从此中国植物生理学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学术团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从事学术交流活动,开展科普工作以促进植物生理学科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0年来,她有过停滞,受过挫折。但社会是向前的,科学是发展的,随着社会和科学的进步,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也在前进。回顾走过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于1979年12月17日—22日在广州市召开了理事会和代谢、激素、发育三个专业会议,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121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汤佩松、曹家巽教授分别报告了美国植物生理学现况和第十届国际植物生长物质会议的情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于1981年2月16~17日召开理事扩大会。出席会议的理事及有关方面专家和代表共二十余人。会上传达了汤佩松教授在全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广州)上的讲话,以及他对广东植物生理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与会同志还听取了顺德县农业局和园林局的同志关于该县在落实农村经济政策中,发展花木、蔗、桑等经济作物生产,开展科研活动,为国家争取外汇的的报告,并提出生产上与植物生理学有关的问题;华南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郭俊彦同志介绍了考察澳大利亚植物生理研究的情况;华南热作研究院粤西试验站站长庞廷祥同志介绍了他考察日本植物抗寒生理研究的情况;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