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膀胱肿瘤等需要行膀胱全切的疾病日趋增多,膀胱全切后可控性尿流改道的应用日益广泛,尿流改道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到目前为止,膀胱全切术后的尿流改道尚无标准的术式,理想的替代膀胱应接近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一定的排尿时间间隔,尿控良好,并发症少。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改良Mainz pouchⅡ),将双侧输尿管再植于去管状化的乙状结肠直肠储尿囊,术后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制排尿。该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方便,对肠管扰动小,术后尿控、排空满意,肾盂肾炎、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少。所有患者在2~3个月以后能将大小便分开,患者不需要佩戴集尿袋或间断性导尿,生活可以自理,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因此,是一种比较好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法。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希望经过进一步的改良,改良MainzⅡ术式成为尿流改道中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在特定的情况下会替代其他类型的尿流改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对膀胱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膀胱癌患者90例,患者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其中50例行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作为对照组;40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作为观察组。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指标和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以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充盈期膀胱压力、排尿时最大膀胱压、最大尿道压、残留尿量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有所下降,CD8^+水平有所上升(P<0.05),且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力、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有增加(P<0.05),且观察组的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时间更长,但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且手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绿激光膀胱肿瘤汽化术的手术方法、近期疗效及与其它文献方法的比较。方法:采用骶管或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应用美国Laserscope公司生产的非接触式绿激光治疗系统,以30~80W功率对膀胱肿瘤进行汽化。结果:本组汽化时间10~70min,耗能12.23~86.70kJ,出血0~10 ml,术后113例未留置尿管,余67例留置尿管24~96h,膀胱冲洗0~72h,术后住院3~9d,术中均未输血,均未转为开放手术。结论:绿激光膀胱肿瘤汽化术手术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小、留置尿管时间短、康复快,无死角、盲区,可重复性强,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碱能递质对在体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影响的差异及特点.方法:提高或降低节后胆碱能兴奋性,分别检测充盈期膀胱内压和排液速度.结果:胆碱能兴奋和胆碱能抑制剂对充盈期膀胱内压影响均不甚明显;胆碱能兴奋使膀胱排液速度明显加快,胆碱能抑制可使排液速度明显减慢.结论:储尿期和排尿期的膀胱对胆碱能递质有不同的响应特性,后者的响应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琥珀酸索利那新对女性膀胱活跃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膀胱内P2X3受体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女性膀胱活跃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托特罗定2 mg,早晚日2次口服;实验组38例,予琥珀酸索利那新5mg,日1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排尿次数和尿急次数情况,初始尿意容量、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压容量的变化,以及膀胱内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尿意容量、最大尿流率及最大膀胱压容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尿急次数及排尿次数降低,尿意容量、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压容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X3受体主要表达于膀胱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染色为棕黄色或金黄色;实验组P2X3表达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能够缓解女性膀胱活跃症患者临床症状,其治疗机制可能为抑制了P2X3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膀胱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患者控尿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RP术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5例。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膀胱训练,研究组接受膀胱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尿失禁程度、尿动力学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漏尿次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漏尿量、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总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膀胱容量(MCC)、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和腹压漏尿点压(VLPP)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有效改善RP术后患者控尿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陈小娟 《蛇志》2004,16(3):60-61
膀胱全切适于膀胱肿瘤范围大、分散、多发而病理级别较高,局部切除后肿瘤反复发作,及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的病人.对患者来说无疑是给病人带来了生命的曙光,但膀胱全切尿流的改道虽然保存了患者的生命,却无法兼顾患者的自我完整形象.自2000年以来我科根据古人说:"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此类病人施行了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共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制定的《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指导原则》。其中43例患者采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并设为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并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排尿症状和尿动力学参数变化、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评分)和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平均24 h尿急次数、平均24 h排尿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Qmax)、初始尿意容量(FDV)、最大膀胱压容量(MCB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以上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OABSS评分和IPS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是两组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3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口干症状患者比例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耻骨上膀胱尿道悬吊术(SPARC)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女性尿失禁采用SPARC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1例患者术后尿控满意,3例有轻度尿失禁,无排尿困难及尿路感染。结论:做好术前宣教、心理护理、熟悉手术步骤、对手术所需器械和物品的充分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前提。注意患者体位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熟练准确的技术配合是SPARC手术的护理核心。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Burch)、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及经闭孔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O)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疗效及对患者膀胱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1-2022.4收治的101例中老年女性SUI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Burch组(n=30,Burch术治疗)、TVT组(n=31,TVT术治疗)和TVT-O组(n=40,TVT-O术治疗),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膀胱功能[24h排尿次数、膀胱容量、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及尿道功能指标[尿道长度(FUL)、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Valsalva漏尿点压(VLPP)]变化。结果:Burch组、TVT组、TVT-O组治愈及改善率分别为83.34%、87.10%、87.50%,13.33%、12.90%、12.50%,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T组、TVT-O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均显著短于Burch组(P<0.05),且TVT-O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TVT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24 h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均显著降低(P<0.05),膀胱容量、每次排尿量、FUL、MUCP、VLPP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但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rch组、TVT组、TVT-O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0.00%、12.91%、15.00%,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术式治疗中老年女性SUI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膀胱功能及尿道指标,但TVT与TVT-O术患者康复快,TVT-O手术时间最短,TVT并发症低,可依据患者情况酌情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绿激光气化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近期并发症及复发率.方法:采用经尿道绿激光气化术治疗7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后留置导尿时间、近期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全部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时间90± 16.5min,术中出血50±15ml.术中未见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留置导尿2±0.5天,均未予膀胱冲洗.无尿路感染发生.全部患者随访12-84月,结果有3例复发,复发率4.22%.未见尿道狭窄、挛缩性膀胱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安全可行、有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手术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导尿及Motomed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内压力及膀胱容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与研究组(n=46)。两组均给予间歇性导尿、盆底肌训练、膀胱功能训练等常规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低频电刺激,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Motomed运动训练,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排尿情况(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日均排尿次数)、尿动力学情况(最大尿流率、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膀胱内压力)、LUTS(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及USDS(泌尿症状困扰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78.26%)(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最大尿流率、膀胱容量、膀胱内压力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多,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UTS及USDS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导尿联合低频电刺激与Motomed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状态及排尿情况,增大膀胱容量及膀胱内压力等,缓解下尿路症状及泌尿症状困扰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改变,并对该类患者提出合理的治疗和处理。方法:选取从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泌尿外科一病房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术前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患者349例,分为单纯前列腺增生组158例(对照组)及前列腺增生合并Ⅱ型糖尿病组191例(研究组),前列腺增生合并Ⅱ型糖尿病组又分为两个亚组,即空腹血糖≤6.1 mmol/L组(亚1组)96例及空腹血糖6.1 mmol/L组95例(亚2组)。比较各组患者尿流动力学各项检查结果。结果:1)、比较亚2组和对照组患者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最大逼尿肌压及顺应性,P值均0.05。2)、亚1组和对照组患者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最大逼尿肌压及顺应性,除亚1组病程5年的残余尿量、顺应性P值0.05外,其他均0.05。3)、亚1组和亚2组患者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最大逼尿肌压及顺应性,P值均0.05。4)、亚1组和亚2组不稳定膀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Ⅱ型糖尿病能加重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功能障碍,及早控制血糖能减轻、延缓膀胱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臭氧水膀胱腔内灌注疗法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共60例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患者被随机分入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行为训练疗法并口服索利那新治疗。治疗组在行为训练疗法于口服索利那新的基础上,同时行臭氧水膀胱腔内灌注治疗。在治疗结束时通过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评价疗效,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的患者24h排尿次数、平均夜尿次数、24h尿失禁次数、OABSS评分、I-QOL评分、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末4周复查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并评估患者的不良反应。获得的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证实,在24h排尿次数、平均夜尿次数、OABSS评分和I-QOL评分方面,各组治疗后有改善,而臭氧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所有治疗后患者逼尿肌不稳定情况均有改善;初始尿意时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储尿期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变化情况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由患者自主报告,治疗组主要表现为灌注后尿道内及下腹部不适感,多自主恢复,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臭氧水膀胱腔内灌注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安全、有效,能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和24小时尿失禁次数,能改善OABSS评分,能改善尿流动力学结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剥离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性功能、尿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267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130,TURP术)和B组(n=137,剥离式TURP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性功能、尿流动力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膀胱冲洗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切除组织重量多于A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各项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均改善,且B组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最大尿流(Qmax)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膀胱残余尿量(RU)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TURP术式相比,BPH患者应用剥离式TURP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性功能、尿流动力学、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善效果确切,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脑桥以上中枢损伤与腰骶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及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中枢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断、排尿方式、残余尿、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其中,脑桥以上中枢损伤组43例,腰骶段脊髓损伤组35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自由尿流率参数和完全膀胱测压参数。结果:两组间的最大尿流率、排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桥上中枢损伤组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腰骶段脊髓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腰骶段脊髓损伤组比较,脑桥以上损伤组的膀胱容量明显减少,最大尿流率时的压力、逼尿肌的最大压力及平均压力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膀胱的顺应性、逼尿肌稳定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桥以上中枢损伤患者的多数表现为低顺应性膀胱(27/43),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为高顺应性膀胱(21/35);脑桥以上损伤组多表现为逼尿肌的过度活动(29/43),而腰骶段脊髓损伤组更多表现为逼尿肌的无反射和弱反射(20/35)。结论:脑桥以上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和膀胱容量的显著降低,以低顺应性膀胱为主;腰骶段脊髓损伤患者的逼尿肌多为无反射和弱反射,以高顺应性膀胱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进膀胱再生方法,预防并发症产生,提高膀胱再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膀胱全切除行膀胱再生术66例,大部切除膀胱再生术70例,结核性挛缩膀胱再生扩大术25例.结果:不全随访膀胱全切除者其中1例无瘤生存16年,另1例现已无瘤生存10年.膀胱大部切除无瘤生存10年以上者12例.结核性挛缩膀胱再生扩大术6例死于其它疾病,19例生存.结论:膀胱再生术,可应用于治疗膀胱各种疾病.对膀胱肿瘤切除部位和范围不受限,对病人打击小,年老体弱者可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尿源干细胞对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膀胱功能及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60只健康雌性清洁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研究组以及损伤组,每组各20只。其中研究组和损伤组大鼠均建立神经源性膀胱模型,研究组在造模成功后予以尿源性干细胞尾静脉注射。28 d后,比较三组大鼠膀胱功能相关指标水平,膀胱湿质量和膀胱湿质量/体质量,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损伤组收缩时间、排尿量、膀胱峰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研究组收缩时间、排尿量、膀胱峰压均高于损伤组(均P0.05);损伤组膀胱基压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研究组膀胱基压低于损伤组(均P0.05)。损伤组膀胱湿质量和膀胱湿质量/体质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研究组膀胱湿质量和膀胱湿质量/体质量低于损伤组(均P0.05)。损伤组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研究组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损伤组(均P0.05)。结论:尿源干细胞的应用可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膀胱功能,同时可下调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灌注不同剂量丝裂霉素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on-muscularized invasive bladder tumor,NIMBC)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三原县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NIMBC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B、C三组,A组TURBT后即刻给予20 mg丝裂霉素,B组给予30 mg丝裂霉素,C组给予40 mg丝裂霉素,对比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膀胱刺激综合征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点NIMBC复发率为A组B组C组。术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时A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C组(P0.05),其余时间点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膀胱刺激综合征发生率C组B组A组,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完成丝裂霉素灌注治疗,未出现因严重膀胱刺激征无法耐受而中断膀胱治疗者。本研究所有患者灌注后未发现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者。结论:TURBT术后即刻应用40 mg丝裂霉素,可显著降低患者的NIMBC复发率,通过术前、术后服用琥珀酸索利那新,可降低患者的膀胱刺激综合征,辅助患者完成TURBT术后丝裂霉素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脾切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应用超声多普勒分别检测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量(portal venous flow,PVF)、肝动脉血流量(hepatic arterial flow,HAF),术中采用水柱法测量自由门静脉压力(free portal pressure,FPP).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共480例,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50例,单纯脾切除30例.PVF由术前的(1368± 402) ml/min减少至术后的(986±295)ml/min(P<0.01);HAF由术前的(412± 68)ml/min增加至术后的(526±132)ml/min(P<0.01);FPP由术前的(30±6)cm H2O降至术后的(26±5)cm H2O(P<0.01).R15 ICG由术前的(18±8)%降至术后的(16±7)%(P>0.05).肝功能Child分级A级患者比例由术前的85%增加至术后的95%(P<0.01).其他肝功能指标如TBIL素、凝血酶原延长时间及腹水消失率都明显好转.结论:脾切断流术后PVF虽然减少,但是HAF增加及术后门体分流减少均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