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麝鼠(Ondatra zibethicus)去势,探讨睾丸切除对麝鼠香腺形态和麝鼠香成分的影响。6只成年雄性麝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麝鼠香腺内香液排尽后,施行去势手术。去势30 d后,麻醉处死动物,采集和分离麝鼠的血清备用,然后采集麝鼠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和麝鼠香中的睾酮(T)含量。取香腺,测量其长度,H.E染色观察香腺组织结构的变化,并测量腺细胞直径。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麝鼠香化学成分。去势组的血清中睾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t=5.270,P 0.01),去势组麝鼠香中睾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3.229,P 0.05)。形态学上,去势组和对照组的麝鼠香腺长度无显著差异(t=1.243,P 0.05)。组织学上,去势组腺细胞直径显著缩小(t=9.434,P 0.01)。麝鼠香中,去势组和对照组含量最高的3类成分相同,均为大环类、类固醇和脂肪酸。其中,去势组的大环类物质含量显著升高(t=﹣3.084,P 0.05),而类固醇含量极显著降低(t=3.407,P 0.05)。完成建立麝鼠去势模型,切除睾丸后导致麝鼠香腺腺细胞形态和麝鼠香成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关于麝鼠的食物很早就引起注意,原因有二:一、为了麝鼠的经营管理,特别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里,私有生产者企图栽培适当的植物,丰富麝鼠食物,以期提高圈养单位面积内麝鼠的产量;二、在散放的国家,尤其是在欧洲一些早期散放的国家里,对它是否会危害农作物,有顾虑,又怀疑它以鱼为食,危害渔业。为此我们展开了麝鼠食物组成的研究。我国散放麝鼠以来,目前已有了较广泛的分布,所以生产部门希望了解散放地麝鼠食物条件是否适宜;同时,这样广泛散放,也提供了有利于食性研究的条件。此外,麝鼠会因密度  相似文献   

3.
麝鼠(Ondatra zibethica)原产北美洲,是一种在水中活动、陆地栖居的珍贵毛皮兽。麝鼠的毛皮,光润多绒,轻软美观,在国际毛皮市场上占有相当地位。 麝鼠的生活,一年四季都有一定的节律,这种节律称为季节周期或年周期。了解麝鼠在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生活情形,不仅对于组织狩猎生产、安排人工保护措施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对掌握麝鼠生活周期性规律的  相似文献   

4.
张宇  白素英  马跃 《遗传》2018,40(6):488-495
麝鼠(Ondatra zibethicus L.)是季节性繁殖动物。成年雄性麝鼠在尿生殖孔上方肌肉与背皮之间有一对香腺,在繁殖期能分泌麝鼠香。与其他鼠类相比,麝鼠在繁殖期时前列腺—精囊腺组织极其发达。研究发现,经腹腔注射麝鼠香后,能够明显促进雄性小鼠的前列腺—精囊腺发育,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麝鼠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前列腺样品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1629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种信号转导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其中OBP2、Bcl-2家族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的差异表达提示麝鼠前列腺发育受多种机制调控,由香腺分泌的麝鼠香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的发育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前麝鼠香是麝香最好的天然替代物,麝鼠香来源于麝鼠生殖系统中的香腺,已发现其香腺中分泌细胞和支持细胞是麝鼠泌香的关键。本研究通过组织形态、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鉴定方法,初步描述了麝鼠香腺的发育过程。麝鼠香腺的形态结构显示其由小到大再至非泌香期萎缩;HE染色及组化结果显示,香腺在发育初期富含颗粒饱满的腺泡,雄激素分泌处于较低水平,分泌细胞数量较少,随着进一步发育,雄激素水平及分泌细胞数量逐渐升高,在两个月时达到最高,腺泡逐渐变大成熟并开始释放麝鼠香等分泌物;在泌香末期,腺泡逐渐被结缔组织取代。以上结果将有助于麝鼠香腺发育及分泌机制的研究,为提高麝香产量及实现体外泌香建立基础。另外,我们成功分离并鉴定了分泌细胞和支持细胞,以期为后续建立体外泌香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麝鼠(Ondatra zibethica Linné)是在水中活动、陆地栖居的兽类,善于挖洞,又能筑巢。这种习性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Lord,1866)。麝鼠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兽类,然而它这种习性又与水利工程的维护、淡水(池塘)养殖业有密切关系,所以就更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在各国狩猎业中,进行麝鼠密度统计时,大都利用间接统计法(1952),这种方法的基础是洞巢统计。因此,对于麝鼠洞和巢的研究早已引起重视,而且有不少报导。可是,大都限于洞和巢的结构,筑洞(巢)地环境条件的记载等。Hoffmann(1958)虽对上述几方面作了综述,但是对于麝鼠洞和巢的类型问题并未予以注意。至于麝鼠洞和巢生物学特点的研究,则在过去的文献中几无报导。  相似文献   

7.
建立麝鼠香、麝香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环十五烷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分析麝鼠香、麝香化学成分异同.采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测定环十五烷酮的含量,使用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结合相关文献对峰进行鉴定,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从麝鼠香中检测出58个色谱峰,鉴定出化合物23个,占总峰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8.
麝鼠香腺发育与活体取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麝鼠香腺的形态发育,将其划分为非泌香期、香腺发育期、泌香盛期和泌香持续期4个时期.通过对192只成年雄性麝鼠分另进行5次活体取香,每只取香量累计达2.65±0.32g。非泌香期肌注丙酸睾丸素5mg/kg。可诱导雄麝鼠香腺的发育和泌香。通过饲养繁殖观察,证明雄体取香对配偶雌体繁殖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麝鼠(Ondatra zibethica Linnaeus)原产于北美洲。自本世纪以来,由于欧亚各国引种驯化的结果,它几乎遍及全北区的广大地域(Elton,1958;Hoffmann,1958)。按目前它的分布范围和栖息环境,我们认为,麝鼠是一个广分布种。凡广分布种,都有二个基本特性:其一是它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其二是在不同的自然地带都存在它所要求的特定的生存环境。对麝鼠来说,它兼备这二个特点。那些特定的栖息条件形成了麝鼠栖息地的共同性。所以揭示栖息条件的特性,是分析栖息地及其类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麝鼠(Onda zibethica)香腺囊的组织结构,证明香腺由腺细胞、支持细胞和排香管组成。顶浆分泌方式泌香。简述了各级排香管的细胞结构及功能,为建立麝鼠人工活体取香和体外泌香奠定了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野生毛皮动物资源极其丰富,家养牲畜也不少,所以每年来自狩猎和家养的毛皮产量很大;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出口贸易的扩大,对毛皮(特别是细毛皮)的需要量与日俱增,就目前我国毛皮的产量,尤其是野生细杂皮,还远不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解决这个矛盾的途径很多,根据国际经验,比较行得通、见效又快的方法,是大力发展麝鼠散放和水貂饲养事业。麝鼠的散放麝鼠原产于北美洲,早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对它加以利用,但只有当人们充分了解这种动物的特性和经济价值之后,才采取人工措施加速它的繁殖和发展。美国和加拿大一些大企业主,为了谋图厚利,竞购大片沼泽地来散放麝鼠。由于自然扩散和人工散放  相似文献   

12.
麝鼠已在我们星球上生活了几千万年;然而,它们的“身份”很长时间不明确。起初,分类学家称它为“麝香狸”,另有人称它为“水老鼠”,有时又称之谓“麝香地鼠”。直至前不久,这种动物才被公认属于食虫目,麝鼠科的动物。麝鼠的样子很象大老鼠,体重很少有达到半公斤的,长着既滑稽又可笑的较长的鼻子;拖着一条蛇一样的尾巴。它的五趾之间长着象鸭子式的嗅  相似文献   

13.
麝鼠(Ondatra zibethica)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和新疆出现的一种新的毛皮兽。它的毛似水獭,柔软而细密,皮板相当厚,毛皮质量好;同时繁殖力量强,一年能产仔二、三窝,每窝二至十头(一般多为七、八头),因此在毛皮叶的发展上,是非常有前途的。1955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曾在黑龙江呼玛县进行过麝鼠生态习性方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14.
1986年3月26—27日在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市郊,43°9′N)每隔3或6小时对麝鼠采食量和排泄量(次)进行了测定,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从自繁自养的麝鼠群中选取健康、发育正常的15只(7雌8雄)用于测定。供测麝鼠9—11个月龄,体重为750—1150g,室内无水笼养〔1〕已达94天,一笼一鼠,笼舍大小为50×40×40cm。26日18:00时喂给已称重、足够24小时采食的窝窝头(以玉米面为主)和胡萝卜,21:00和27日03:00、06:00、09:00、12:00、15:00以及18:00时取出笼内食物,称重后还回,收集粪便,称重后弃去;根据尿迹、尿量估计排尿次数,确定后拖干地面。2结果所有测…  相似文献   

15.
麝鼠种群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疆等地区的597号麝鼠头骨标本和其它材料,研究种群年龄组成。主要依据左侧第一上臼齿齿根的形成、生长和齿冠磨损的程度,并分析了头骨的形态变化及测量数据,以及体重、体长、繁殖等和年龄的关系,初步得如下结果: 1.根据各方面的特征,划分为六个年龄组。 2.头骨、体重、体长有明显的年龄变化。 3.种群年龄组成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种群中性比随年龄而有差异。新疆地区一年繁殖2—3次。种群年龄组成的研究,为麝鼠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6.
麝鼠和海狸鼠在我国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下均能适应,只要有水和水草的地方都可以。利用天然饲料饲养,目前全国各地野牲饲养场,都是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如放养、饲养、笼养和固定笼养饲养,在饲料方面利用各种水草和植物根茎代替精料,有利于将来推广群众性的饲养。  相似文献   

17.
麝鼠(Ondatra zibethica L.)是主要的毛皮兽之一,鼠蹊处有腺体,分泌有麝香味的液体,夏季最盛,因而得名。麝鼠形如家鼠,普通个体比家鼠大3倍,身长(除尾长)约1尺余,重2斤左右。背面棕黑色或粟黄色,腹面棕灰色。眼小,耳短,嘴端钝圆。尾黑色,侧扁,被鳞质皮片,杂以稀毛。未离巢的幼兽尾部侧扁的形状不很显著。四肢短,前足趾间无蹼;后足比前足大,趾间有半蹼。针毛具光泽,绒毛柔软,因在水中生活,毛皮油润,所以是一种相当贵重的毛皮。  相似文献   

18.
今年10月22日到30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族自治州库尔勒召开了全国麝鼠生产现场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林业部、外贸部、水利电力部、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卫生部、农垦部以及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宁夏、陕西、青海、新疆等省和自治区的林业、外贸、水利、卫生和科  相似文献   

19.
海狸鼠是与麝鼠同时选定的一种毛皮兽,在留村进行养殖试验其目的在于取得饲养和半放养的经验,在各公社加以推广,增加公社财富收入;并计划进行生长率与繁殖力的研究,拟在三年内得出理论性的资料,供全国各饲养场和研究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只成年野生麝鼠皮肤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其背、体侧皮厚于腹皮。体部针毛和绒毛呈簇分布,毛囊为复合笥,皮脂腺多沿毛囊群上部的周围分布,在观察的标本内未见汗朱分布。真皮下方紧贴一层皮肌。尾皮覆有鳞片,真皮较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