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实验研究脉冲1.338μm激光的角膜损伤效应,确定其损伤阈值,并与10.6μm激光角膜损伤特点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输出波长1.338μm、脉冲宽度5 ms的Nd:YAG激光为照射光源,角膜光斑直径1.7 mm,以不同剂量的激光照射新西兰白兔角膜,于照后1 h观察角膜损伤情况,统计损伤发生率,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损伤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在1.5倍阈值剂量下比较该激光与10.6μm激光角膜损伤的特点。实验中注意观察晶状体和眼底是否有损伤。结果:脉冲1.338μm激光角膜损伤阈值为27.0 J/cm2(95%置信区间25.8~28.1 J/cm2)。阈值水平下,角膜损伤斑肉眼观察呈淡淡的灰白色,裂隙灯下可见一与角膜同厚的灰白色反光带,晶状体或视网膜正常;1.5倍阈值剂量下,角膜损伤斑为清晰的瓷白色,裂隙灯下可见一与角膜同厚的白色反光带,同时观察到晶状体前表面白色反光点,但视网膜无变化。与之相比,10.6μm激光角膜损伤在裂隙灯下仅观察到一很窄的亮白反光条,位于角膜表层。结论:脉冲1.338μm激光在光斑直径1.7 mm,脉冲宽度5 ms条件下的角膜损伤阈值为27.0 J/cm2。角膜损伤特点是,损伤斑呈灰白色或瓷白色,累及角膜全层,而10.6μm激光损伤仅累及角膜浅层。  相似文献   

2.
兔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后伤口愈合的形态学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洁  龚岚  邱晓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9,17(1):36-40,I0005,I0006
目的观察兔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后伤口愈合的形态学动态变化。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随机分为A、B两组,均建立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刮除直径为8mm的角膜中央上皮),术后给予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滴眼,3次/日,1滴/次。A组在建模后第0、1、4、7天共4个时间点采用前节裂隙灯照相系统进行眼表照相,并计算损伤面积。B组在建模后第1、4、7天,按随机数字表法取2只兔的实验眼角膜,行透射电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前节裂隙灯照相系统记录了不同观察时间点损伤范围(伤口愈合面积)的动态变化。造模后第1天,角膜上皮全层缺如,损伤边缘处上皮细胞胞膜向损伤区内伸出褶皱的伪足;造模后第4天,上皮自周边向缺损区域爬行生长,覆盖整个角膜,可见2~3层细胞,主要为基底细胞和多角细胞,细胞连接松驰;造模后第7天,再生上皮分化较完全,约5~6层细胞,极向齐,连接较紧密,可见均匀分布的半桥粒结构。结论兔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后伤口愈合的动态形态学变化包括上皮细胞向心性移行、增殖,以及随后的分化,连接。  相似文献   

3.
超连续谱(SC)光源是一种宽光谱、高亮度、眼睛危害大的新光源,有关它致视网膜损伤研究却未见报道。为了观察SC光源致视网膜损伤特点和修复过程,试验将波长420~750 nm的SC光源与532 nm激光进行比较,采用两者平行光入射,在0. 1 s照射时间,3 mm角膜光斑直径条件下,用略高于视网膜损伤阈值的功率照射青紫蓝灰兔视网膜;通过检眼镜和HE染色观察视网膜照后4 h,1、3、7、14 d损伤修复过程。SC光源和532 nm激光致视网膜的损伤在检眼镜下为灰色小圆斑。照后4 h出现视网膜外核层固缩深染,感光细胞外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粘连;随后RPE层色素增生、损伤的外核层细胞丢失,损伤进行性加重; 3 d后色素细胞开始向外核层和内核层迁移,胶质细胞填充损伤区域。由此可见,波长420~750 nm的SC光源主要损伤视网膜外核层和RPE层,后期色素颗粒和胶质细胞填充损伤区域。其视网膜损伤特点和修复过程与532 nm激光类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脉冲Nd:YAG激光照射体外单层培养KB细胞后的形态改变及损伤后HSP70,c-Fos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较强脉冲激光对细胞的损伤效应及损伤修复机制。方法:建立单层培养细胞的脉冲Nd:YAG激光损伤模型,每个脉冲能量密度为160J/cm^2~186J/cm^2或220J/cm^2~257J/cm^2,分别于照后即刻、2h和6h,用台盼蓝染色、TUNEL检测分析该激光对KB细胞的损伤特点,免疫组化法检测HSP70,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当照射剂量为220J/ecm^2~257J/cm^2时,照后即刻,光斑中央细胞形态严重破坏,直接坏死;周围细胞形态未发生明显改变。2h后周围细胞TUNEL。着色也增强,呈强阳性。照后6h光斑中央及周围细胞着色均减弱。TUNEL着色区直径随时间先扩大后缩小。当照射剂量为160J/cm^2~186J/cm^2时,细胞内HSP70、c-Fos表达随时问先显著增强,而后减弱至正常。结论:脉冲Nd:YAG激光在所选剂量下,可以引起单层KB细胞的损伤,包括即刻坏死、延迟性死亡及可逆性损伤。HSP70、c-Fos的高表达说明它们在保护受损细胞、修复激光所致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臻  张绍丹  李颖  张纯  王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1,19(4):287-291,I0013,I0014
目的研究Müller细胞在大鼠视网膜绿光损伤模型中的激活反应。方法 72只出生后8周(约230~280g)的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9组。一组作为正常对照,另8组暗适应24 h后置于波长为(530±10)nm的LED灯光箱中照射3 h,并分别于暗恢复3、6、12 h及1、2、3、7、15 d取眼球,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同一定位处视网膜组织形态、检测(TUNEL)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光损伤后光感受器内外节变短,外核层变薄,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凋亡出现在外核层,暗恢复3 h出现,3 d时达到高峰,7 d时消失;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量于暗恢复12 h开始升高,随暗恢复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synthetase,GS)总表达量未见明显改变,但可见蛋白一过性重分布,表达部位由内核层移至外核层。pSTAT3蛋白表达量于损伤后12 h出现一过性升高。结论绿光损伤视网膜激活Müller细胞,pSTAT3可能参与了此激活过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578.2 nm激光照射对兔视网膜的作用特点,以新西兰白兔5只10眼为实验对象,铜蒸汽激光(578.2 nm)通过裂隙灯照射兔视网膜后极部,照射时间为100 s,光斑直径为2 mm,照射剂量分别为60 J/cm2、80 J/cm2、100 J/cm2、120 J/cm2、160 J/cm2、200 J/cm2,每组4个光斑。照后1 h及24 h进行眼底照相及光镜观察。照光后可见,随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兔视网膜的损伤也逐渐加重,并且照后24 h的损伤要重于照后1h。80 J/cm2和60 J/cm2在照后1 h和24 h均未发现明显改变。578.2 nm激光照射白兔后的主要病理学改变位于脉络膜。因此,以578.2 nm激光作为光动力治疗眼底疾病的光源时,照射剂量不宜超过80 J/cm2。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手术缝合治疗大鼠角膜穿通伤,探索全层缝合、深板层缝合、及不缝合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穿通伤模型,同一手术者对角膜切口进行全层、深板层、及不缝合操作.在裂隙灯下动态观察角膜创伤愈合情况;对不同时间点愈合角膜行内皮细胞台盼蓝-茜素红联合活细胞染色及HE染色,观察内皮细胞损伤、修复及白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无论是全层缝合还是板层缝合以及不缝合组角膜内皮细胞均损伤明显.但从第1天观察至1月,三组损伤区面积大小无明显差别.结论:全层和深板层缝合及未缝合组可直接造成角膜内皮细胞受损,继发性炎症反应损伤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伤口周围1.5 mm处角膜内皮几乎损失殆尽,内皮细胞受损可使角膜损伤区水肿迁延不愈,最终形成瘢痕愈合,所以角膜内皮损伤及最终愈合程度三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弱激光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取得了理想效果,但在脊髓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很少.本实验应用Allen's造模法构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通过测量穿透功率及组织温度变化筛选出用于脊髓损伤治疗的弱激光照射参数,照射组按照筛选出的参数连续治疗14 d,于术后1、3、7、14、21 d应用BBB评分法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脊髓病理变化并测量空洞面积.结果显示应用筛选出的照射参数(810 nm、光斑面积0.2 cm2、500 mW/cm2、510 J/cm2)连续照射14 d,术后21 d照射组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未照射组(P<0.05),术后7、14、21d照射组脊髓空洞面积显著小于未照射组(P<0.05).结果表明810 nm、光斑面积0.2 cm2、500 mW/cm2、510 J/cm2的弱激光照射能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后期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5mW/cm2的S波段高功率微波(high-power microwave,HPM)对动物眼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我国高功率微波安全防护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S波段HPM模拟源以远场平面波(平均功率5mW/cm2)分三种不同的峰值功率(G1、G2、G3组)进行单次照射,并在照后7个时间点,通过眼底镜、裂隙灯观察、视网膜电图测定、组织病理学等方法研究HPM对动物的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眼重要部位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结果:HPM照射后角膜表面平滑无异常,未见混浊、粗糙等病理现象发生;晶状体在观察期内无肉眼可见的晶状体混浊,实质和晶状体后囊和玻璃体无异常;照射后即刻动物眼底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稍有扩张充血,并于1天~3天后恢复正常表现;病理染色显示G1和G2组照后1天视网膜内外节排列稍有紊乱,照后3天~7天内恢复;G3组稍重,可见外核层细胞排列松散,于照后7天~14天后亦恢复正常;视网膜电图显示与照前相比,三组在照后1天的视网膜电图都有所降低,但3天后恢复正常,直至照后28天无明显改变。结论:5mW/cm2的S波段HPM单次照射对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等部位不能造成损伤,视网膜在照后有轻微病理变化,但很快可以恢复。大鼠眼视功能在照后可出现暂时但可逆性的下降。此剂量范围的HPM照射对眼组织结构和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形态学观察评价乙酸诱导建立急性直肠黏膜损伤模型的效果。方法将含有4%乙酸溶液的棉签经SD大鼠肛门置入直肠1 min,置入深度为3 cm,诱导大鼠形成急性直肠黏膜损伤,并于损伤后0.5 h和1、4、6 d分别解剖大鼠,对直肠进行大体形态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损伤后大鼠6 d内全部存活,模型成功率为100%。损伤后0.5 h~1 d,大鼠直肠黏膜大体形态由充血、水肿和溃疡到合并出血,镜下形态见黏膜层由上皮组织坏死伴出血到黏膜组织全层坏死,腺体由部分留存到全无,黏膜下层由水肿到合并充血、出血,间质内由血管扩张充血到炎细胞浸润;损伤后4~6 d,直肠黏膜大体形态仍可见部分水肿和血丝,镜下形态见黏膜上皮有部分留存,损伤部位有炎性肉芽组织增生,黏膜充血、出血减轻。结论 4%乙酸作用于直肠1 min能成功诱导建立大鼠急性直肠黏膜损伤模型,该模型操作方便、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损伤维持时间6 d以上,适合作为快速筛选直肠外用药物疗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HPM长期辐照的眼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功率微波(HPM)在不同平均功率和不同重复频率条件下长期多次照射对眼组织结构的生物效应,为我国HPM安全防护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HPM效应模拟源远场平面波(峰值功率密度50W/cm^2)分3个不同平均功率水平,每天6min持续照射1个月,并在照后5个时间点通过眼底镜、裂隙灯观察、组织病理学方法等研究HPM长期照射对动物眼重要部位结构的生物效应。结果:HPM照射后眼角膜、晶状体、眼底等组织结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其中角膜病变依剂量不同可分别于照后2月到照后6月恢复正常,而晶状体病变在观察期内(照后6月)仍未见恢复,照射后动物眼底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稍有扩张充血,但未见瘢痕、裂隙、出血等表现。结论:实验所用剂量范围内的HPM重复照射可以对动物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部位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效应,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在实验的观察期内,角膜和眼底依照射剂量不同可分别于照后不同期间恢复正常,但晶状体混浊在观察期末仍未见恢复,能否发展成微波白内障尚需观察。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体外培养兔角膜缘干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0.25%胰蛋白酶消化角膜缘组织,用含15%胎牛血清的DMEM和F12(1:1)的培养液(DF)对兔角膜缘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形态学观察,培养的细胞早期使用AEl/AE3、晚期使用AE5角蛋白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作细胞免疫化学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细胞48h后开始贴壁,部分细胞由圆形变为卵圆形或长梭形;10~14d形成单层,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类角膜上皮细胞;细胞传到第5代左右开始出现老化状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培养的细胞早期AEl/AE3呈阳性而少部分细胞AE5呈阳性,培养的细胞晚期AE5呈阳性。结论:本实验初步建立了一套兔角膜缘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次和反复力竭性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心肌损伤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力竭性游泳制备运动性心肌损伤模型,分别于运动后即刻和3 h6、h、12 h2、4 h4、8 h、96 h检测血清CK、CK-MB活性,并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动态变化。结果:大鼠一次力竭运动后0~12 h,CK和CK-MB活性明显增加,6 h达高峰;心肌炎细胞浸润灶逐渐增多,胞质嗜酸性增强,损伤高峰在12 h左右。反复力竭运动后0~12 h和48 h9、6 h CK和CK-MB活性皆明显增加,分别于运动后即刻和96 h达高峰;心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48 h最严重。结论:过度运动和/或力竭性运动皆引起运动性心肌损伤,同时存在延迟性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骨髓间基质干细胞颅内移植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在中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各6只,再灌注组48只.再灌注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细分为再灌注3h、8h、16h、24h、3d、7d、19d和21d 8个时间点各6只.缺血时间均为1h;细胞移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各36只,移植时间细分为16h、24h、3d、7d、19d和21d 6个时间点各6只:跑台运动训练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运动组各24只,训练时间细分为3d、7d、19d和21d4个时间点各6只;水迷宫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再灌注组和康复组各24只,训练时间细分为3d、7d、19d和21d 4个时间点各6只.另4只大鼠作为细胞移植的供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UNEL和GAP-43在皮层区、海马齿状回阳性细胞中的表达,用TTC法观察皮层及海马梗死灶的改变.按照Bederson评分标准进行神经行为检测及功能评分.结果:缺血/再灌注3h点TUNEL阳性细胞增加,24h点达高峰,21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表达;GAP-43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3h点在两区表达增加,19d点达高峰;21d时降至最低.梗死灶于再灌注8~16h点开始逐渐形成,3d点梗死面体积最大,随后梗死面积逐渐缩小,21d时恢复趋于正常.再灌注组缺血8h~16h点行为症状加重,24h~19d点症状逐渐改善,21d时症状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脑缺血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激发GAP-43特异性表达有效地促进了中枢神经再生,并介导了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为今后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病理学机制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 建立大鼠骨骼肌机械性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伤后6h、12h、1d、3d、7d、10d、14d及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结果 伤后6h-12h,损伤区可见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数量达到高峰.伤后1d,损伤区巨噬细胞数量急剧增加,迅速达到高峰,而中性粒细胞数量开始下降.伤后3d,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都显著下降.伤后7d,肌成纤维细胞开始出现.到伤后10d-14d,损伤区主要以肌成纤维细胞为主,偶见巨噬细胞.结论 大鼠骨骼肌损伤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呈时间规律性变化,以期为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病理学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SD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修复过程中自噬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骨骼肌损伤修复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对照组,其余24只用打击器打击后建立腓肠肌急性钝挫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n=6),各组分别在造模前及造模后3 d、5 d、7 d、14 d取材,HE染色观察损伤部位腓肠肌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损伤部位腓肠肌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自噬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泛素结合蛋白P62表达水平,RT-PCR检测腓肠肌自噬相关基因(atg) atg7、atg10、atg12、atg16L1 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骨骼肌损伤后5 d炎细胞浸润达到高峰,7 d可见明显的新生肌细胞,14 d损伤已初步愈合。电镜观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损伤后3 d,5 d,7 d线粒体肿胀明显、空泡化增多,Z线从消失到飘移增粗,肌质网扩张程度逐渐好转,14 d接近对照组水平。Western blot显示:骨骼肌损伤在自然恢复3 d、5 d、7 d、14 d过程中,LC3-Ⅱ与P62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3 d、5 d、7 d组LC3-Ⅱ表达较对照组与14 d组明显升高(P<0.01),同样损伤后第3天P62表达达到高峰(P<0.01),14 d恢复至正常水平。RTPCR显示:骨骼肌损伤自然恢复3 d、5 d、7 d、14 d过程中,atg10 mRNA表达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3 d、5 d、7 d组atg10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与14 d组明显降低(P<0.01);atg7、atg12、atg16L1 mRNA表达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3 d、5 d、7 d组表达较对照组与14 d组显著升高(P<0.01,P<0.05,P<0.01)。结论: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自噬相关因子表达随损伤的修复而呈现规律性变化,提示自噬参与骨骼肌损伤的修复,推测骨骼肌急性钝挫伤的修复速度可能与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P-tau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根据时间点分为6 h、1 d、7 d和21 d,每组10只。采用改良的Feeney's自由落体装置制备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损伤后6h、1d、7 d和21 d采用水迷宫法动态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P-tau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颅脑损伤6 h后,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假手术组(P0.05),随损伤时间延长,其逃避潜伏期时间逐渐缩短,损伤后7 d逃避潜伏期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损伤同侧脑组织中,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损伤后6 h脑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05),随损伤时间延长,P-Tau蛋白表达逐渐增多,且在损伤后7 d表达最高(P0.05),21 d时减少(P0.05)。在损伤对侧脑组织中,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损伤后6 h脑组织P-tau表达明显增高(P0.05),1 d时处于较高水平(P0.05),后逐渐减少,7 d,21 d时P-tau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颅脑损伤可导致大鼠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其损伤脑组织P-tau蛋白表达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且以损伤中后期表达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文采用组织形态学观察方法 ,比较血卟啉单甲醚 (HMME)与HpD对鸡冠表皮层、真皮浅层毛细血管网和真皮深层组织的光敏损伤特点及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 成年莱亨鸡 2 58只 ,静脉注射HMME或HpD 1~ 2 0mg kg ,于给药后即刻~ 4小时对鸡冠进行激光照射 ,波长为 4 88.0~ 514.5nm、510 .6nm、578.2nm或 6 2 7.8nm ,功率密度为 50~ 150mW cm2 ,能量密度为 30~ 2 70J cm2 ,于照射后即刻、1、3、7、14和 2 8天取材 ,进行大体、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PDT作用区的红色鸡冠完全变白 ,乳头层毛细血…  相似文献   

19.
PTSD样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其ACP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样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ACP(Acid phosphatase酸性磷酸酶)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PTSD模型-SPS(single-prolonged stress),于模型建立后的6h、12h、1d、7d、14d取材;同时取材正常组作为对照,应用Annexin V-F1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酶组化方法分别进行各组海马神经元凋亡及ACP表达变化的观察及定量检测。结果模型建立后的6h、12h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细胞增加、ACP活性增强,1d时凋亡细胞增加更为明显、ACP活性更为显著,7d、14d时凋亡细胞逐渐减少、ACP活性减弱。结论PTSD样大鼠海马神经元出现凋亡,凋亡增加的同时ACP酶活性增强,说明ACP酶参与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角膜缘干细胞是角膜上皮更新与修复的来源,角膜上皮受损严重常会导致角膜盲。尽管近几年通过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LSCT)治愈角膜上皮受损的临床应用已被推广,但是对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受损机体后的修复机理并不明确。为了实现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的活体追踪,使用G418筛选标记有Venus荧光蛋白的角膜缘干细胞株(GLSC-V),并以其为种子细胞接种于去上皮羊膜上,体外培养21d构建成荧光角膜上皮植片。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GLSC-V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绿色荧光表达,在体外培养荧光至少持续3个月。免疫荧光检测GLSC-V细胞P63、Integrinβ1均呈阳性表达,对GLSC-V细胞及未转染的GLSCs进行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两组细胞皆未表达终末分化角膜上皮细胞基因k3、k12,GLSC-V中p63及pcna较未转染组细胞略上调,venus强表达。经HE染色观察构建的人工角膜组织由5~6层上皮细胞组成,组织中上表皮细胞个数少、体积大且呈扁平状;基底部细胞密集、体积小且成立方状。经免疫荧光检测仅组织基底部最基层细胞表达P63,上表皮细胞不表达。该人工角膜与正常角膜上皮组织结构特性相似,可用于移植,为研究角膜缘干细胞修复严重受损角膜上皮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