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中学生在社会性科学议题中的论证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抽样学校学生的论证能力大多处于较低水平,论证质量低,且论证能力与学生的性别、成绩及所学文、理科的不同有很大关系。女生的论证能力较男生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论证能力较强,文科学生的论证能力较理科学生好。建议重视生物学教学中的论证教学;精选论证教学题材,丰富论证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同类别的学生提高论证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初中生在社会性科学议题上的论证表现欠佳。科学知识观作为对科学进行思考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论证能力。以问卷的形式,对初中生在社会性科学议题中的论证能力及科学知识观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学生的科学知识观对社会性科学议题论证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科学知识观较优的学生表现出的论证能力更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学生的科学知识观达到提高学生论证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初中学生在社会性科学议题中的论证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抽样学校学生的论证能力大多处于低论证能力水平。为此建议:重视科学教育中论证教学:精选论证教学的相关题材;采用多种策略进行论证教学。  相似文献   

4.
基于支架理论提出"概念支架"和"论证支架"2种类型的支架,通过教学实践探讨科学论证教学中2种不同支架对学生论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学科性论证任务中提供支架,尤其是概念支架,学生会展现出更高水平的论证能力;②提供支架对学生论证能力中提炼证据的帮助效果最佳,主张次之,推理最难。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一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论证.教学实施主要包括3个环节:以达尔文《物种起源》中对"共同由来"主张的推理论证示范论证模式,学生尝试利用教师提供的具有代表性的化石资料自主论证主张,寻找新证据完善论证并得出结论.对论证式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证式教学策略的发展及其在理科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式教学策略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它通过将论证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论证的概念出发,综述了论证式教学策略的提出与发展、现状以及对科学学习的意义,并对论证式教学策略在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论证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但在乡村中学,这类前沿教学策略尚未得到有效开展。本文以“呼吸运动”一课为例,依据乡村环境和乡村学生特点,结合生活情境制订适合乡村学生的论证式教学策略,并通过优化教材实验与创新设计呼吸运动模型,探索在乡村中学实施论证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论述在生物学教学中有关生物科学史、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学生的错误概念等均可作为高中生物学论证教学资源,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讲评课皆可开展论证学习活动。论证教学时应重视组建学习共同体、创设论证问题情境、制订论证学习规则,促进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勇于探究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浙江省近6次选考中对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考查的变化,认识到在高三生物学复习课中引入论证式教学是必要的。通过根据主张选择证据找出推理、根据主张寻找证据进行推理、提出主张寻找证据进行推理的教学实践,层层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论证技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宗旨,科学思维是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科学思维是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品格,而科学论证能力是科学思维的关键能力。在生物学中如何进行科学论证,实验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本次开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型的教学实践,旨在以实验教学为载体,将论证与探究有机结合,实现论证能力与科学探究共发展的教学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论证式教学离不开论证、质疑和辩驳,其中质疑和辩驳促进了思维交锋,最终达成可接受结论。通过6个案例,围绕推论、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等内容,阐述在论证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质疑、阐述、再辩驳,最后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2.
以"设计实验论证可溶性淀粉溶液是否具有还原性""分析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较高的原因"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与预期不符的原因、论证实验过程中提出的疑问,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反思性的科学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细胞呼吸原理和应用”一节教学中,以家庭发酵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从逻辑推理、科学史、教材实验、模型与建模等方面论证细胞呼吸的化学本质和实验条件,构建细胞呼吸的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论证能力,落实教育过程重实践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4.
论证最早出现在逻辑学、法律等领域。20世纪60年代前,论证一直是被科学教育忽略的一个研究领域。1958年,图尔明(Toulmin)首次提出论证也是科学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要素,并提出著名的Toulmin论证模型。论证出现在科学课堂的时间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将论证引入科学课堂的观点。目前,论证在国际科学课堂上的实践越来越多,如何评价学生的论证能力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国际上关于论证的评价方式各有不同,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基于Toulmin提出的论证模型进行评价,本研究集中整合了不同研究者关于论证的评价方式,综述了不同研究者的不同评价途径,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15.
围绕“基因检测,做还是不做?”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展开论证活动。学生基于证据资料,提出不同的主张,并不断质疑、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充分运用生物学原理,从科学、技术、社会的角度出发,领会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论证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论证取向探究教导模式(Argument-Driven Inquiry instructional model,ADI)将论证技巧置入探究活动中,让探究者扮演"能思者",可以协助探究活动有效的进行,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考知能。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ADI,即"论证取向探究教导模式",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此教学模式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论证能力是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利用“基于证据的论证、基于证据的推理、基于证据的反思”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提升论证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血糖和胰岛素研究”教学为例,通过不同教学方式的对比理解基于证据的教学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语言是指在数学范围内所使用的专业语言,包括汉字、数字、图像、字母及其它符号等。数学语言应用能力是指学生驾驭数学语言的能力,即运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进行运算、制图,进行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论证,从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学好数学,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论证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式学习是当下自然科学教育所提倡的,也恰是当下学生普遍缺乏的。论证式教学提供了一种启发学生站在科学家视角进行思考的方式,对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良好的引导作用。本文以“遗传信息的表达之转录”为例,对传递遗传信息中间媒介的RNA种类、转录的过程展开论证式教学。通过分析资料、提出主张,对主张进行辩驳,完善主张等系列流程,再现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形成一定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教育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在生物学选修课中开展SSI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学生对议题的熟悉程度是否影响学生的论证能力表现,通过访谈了解师生对SSI教学的看法。结果表明,在高中生物学选修课中开展SSI教学具有可行性;议题的熟悉程度影响学生的论证能力表现;学生的再反驳子能力表现较弱。为此建议:①教师应继续SSI教学的理论学习;②开展SSI教学的具体做法:议题的背景资料要充足;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权;摸索适合本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