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环磷酰胺(CTX)复制小鼠骨髓抑制动物模型,观察龙丹生血颗粒对模型动物血液学检查和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70只昆明种小鼠标记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动物首次尾静脉注射给予环磷酰胺200 mg/kg,第二天后改用每天腹腔注射30mg/kg,连续6天之后,断尾采血行血液学检查。挑选外周血血小板较正常组减少至30%以上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白介素-11、升血小板胶囊、龙丹生血颗粒大、中、小剂量6组,每组10只。龙丹生血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胃龙丹生血颗粒浸膏粉混悬液13.75 g生药/kg、6.88 g生药/kg、3.44 g生药/kg;升血小板胶囊组灌胃1.125 g内容物/kg;白介素-11组皮下注射白介素-11250μg/kg;正常组、模型组灌胃饮用水。各组每天给药1次,灌胃容积0.2 mL/10g,连续14天。分别于给药第7天、14天采血行外周血象检查,末次采血后处死动物,取股骨骨髓做骨髓涂片,光镜检查分类计数巨核细胞数量。结果:以给药后与给药前差值统计,龙丹生血颗粒大、中剂量组小鼠外周血PLT(给药14天)、WBC(给药7天)比模型组差值明显增大(P0.01或P0.05);龙丹生血颗粒各剂量组给药7天、14天的RBC、Hgb比模型组同期差值明显增大(P0.01或P0.05);龙丹生血颗粒中剂量组小鼠骨髓巨核细胞总数、颗粒巨核细胞比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龙丹生血颗粒对环磷酰胺导致小鼠外周血PLT、WBC、RBC、Hgb减少具有治疗作用,但对骨髓巨核细胞的恢复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中的变化规律。方法检测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22例正常对照者组血中IL6、IL-10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正常对照组血中IL-6分别为(298.6±52.4)、(143.2±46.9)、(75.1±32.7)pg/m 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分别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均为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正常对照组血IL-10分别为(173.7±30.9)、(80.4±15.6)、(38.2±7.5)pg/m 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分别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IL-6、IL-10的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SD大鼠血脂水平及胸主动脉环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姜黄素对以上改变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分高脂饮食组(10只)、正常饮食对照组、高脂饮食+姜黄素组(10只),大鼠行适应性饲养1周后分别给予高脂饮食及正常饮食;于实验开始时、10周及实验结束前测各组大鼠体重,20周后取血测定血清血脂浓度,取胸主动脉测定血管环舒张功能。结果:①高脂饮食喂养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大鼠,姜黄素可明显对抗高脂饮食导致的体重升高。②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TC、TG、LDL-C明显升高(P<0.01和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及姜黄素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胸主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减弱(P<0.05)。结论:①SD大鼠给予高脂饮食后使大鼠血脂水平明显升高,胸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减弱。②姜黄素具有防治高脂饮食导致的血脂升高及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血管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及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4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P与β-HCG进行检测,并与追踪到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血清P值>25 ng/ml、血β-HCG>50 mIU/ml患者66例占19.4%,经绝对卧床休息,未用药治疗,均胚胎发育正常;血清P值在15.94~25ng/ml、血β-HCG 10~50 mIU/ml患者170例占50%,经口服黄体酮与HCG针保胎治疗后均胚胎发育正常;血清P值<15.94 ng/ml、血β-HCG<10mIU/ml患者78例占22.9%,终止妊娠者均可见清除宫内组织物中几乎不见新鲜绒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陈旧性出血;血清孕酮与β-HCG上升不同步患者26例占7.6%,均最终难免流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孕酮与β-HCG可以预测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既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干预及经济负担,又能起到提高保胎治疗的成功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配伍口服天然黄体酮治疗由黄体功能不全引发的早期先兆流产,均能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预后,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伍建中  邓禄延 《蛇志》1992,4(3):15-16
为了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本文对抚顺地区49例脉管炎患者和48例正常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对象正常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0~62岁,平均52岁.脉管炎组男39例,女10例,年龄30~76岁,平均51岁.正常组经严格体检均无心、脑和周围血管疾病.脉管炎组按1971年全国脉管炎防治会议资料诊断依据和分期标准,本组病情Ⅰ期10例,Ⅱ期32例,Ⅲ期7例.2 检查方法:驭静脉血,肝素(25单位/10ml血)抗凝,用江苏无锡石塘湾医学电子仪器厂生产的  相似文献   

6.
患者曹××,男,21岁,病案号71450,因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脓血便一年余,按菌痢治疗无效,近十天大便每日6~8次,症状加重于88年12月4日入院。查体:T35.9℃,BP130/90心肺体检正常,左下腹压痛( ),肝脾不肿大,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3.5g/dlRbc7200/mm~3,便常规:粘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和胸水中CA125在结核性和癌性胸水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抽选我院确诊的结核性胸水病人85例(结核组)和癌性胸水病人71例(癌症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胸水中CA125表达,并以胸水/血清中CA125比值10(p-CA125/s-CA12510)为临界值,观察其对癌性胸水的鉴别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结果:癌症组胸水中CA125表达及p-CA125/s-CA125比值均显著高于结核组(P0.05);但血清中两组CA125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胸水中,以35U/ml为临界值,两组患者阳性率92.9%(79/85)、100%(71/7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7.0718,P=0.0078)。癌症组中p-CA125/sCA125比值10的比率(84.5%VS 17.6%)明显高于结核组(X2=66.6244,P=0.0000);并以其为诊断癌性胸水的临界值,鉴别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2.3%、84.5%、83.3%。结论:血清和胸水中CA125表达对于鉴别结核性或者是癌性胸水的临床意义不大,但是p-CA125/s-CA125比值对于鉴别结核性和癌性胸水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检测血清、胸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2例良性胸水患者和40例恶性胸水患者血清及胸水中IL-6、IL-8水平,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L-6、IL-8水平。结果:良性胸水组及恶性胸水组血清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恶性胸水组比较,良性胸水组胸水及血清中IL-6、IL-8水平升高更为显著(P<0.05),良性胸水组IL-6、IL-8的胸水/血清比值也显著高于恶性胸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水及血清中IL-6、IL-8的检测对良、恶性胸水患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郑忠志  祖静 《蛇志》2002,14(1):24-24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73岁 ,因胸闷、气短 3个月 ,加重1周于 1 999年 1 2月 1 4日入院。既往无癫痫、癔病、糖尿病、青光眼病史。查体 :体温 3 6 .5℃ ,脉搏 70次 /分 ,呼吸 1 8次 /分 ,血压 2 0 /1 2 k Pa,平卧位 ,口唇无紫绀 ,双肺未见异常 ,心界不大 ,心率70次 /分 ,律齐 ,无杂音 ,双下肢略浮肿。血、尿、粪、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均正常。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心肌缺血。诊断为冠心病 ,心绞痛。入院后予硝酸甘油注射液 2 .5 mg加入 5 %葡萄糖液2 5 0 ml缓慢静滴。约 1 0 min后 ,病人突然出现胸闷、憋气加剧并伴心慌、恶心、呕…  相似文献   

10.
患者,陈某某,男,72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两周于1989年10月7日入院.两周前晨起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说活不清,约4h 后自行缓解,一切如常。此后又连续类似发作多次。每次1~2h,缓解后无任何后遗症状。休检:T73℃,P72次/min,R20次/min,BP20/10KPa,神志清,语言流利,颅神经除双眼底动脉硬化外余无异常。双上下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双侧掌一颏反射(+),心、肺、腹部均未见异常。血及尿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肝功能,肾功能等项检查均正常。脑 CT 扫描未见异常。诊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清栓酶皮试阴性后以0.5u 加入生理盐水500ml 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自第2天起 TIA  相似文献   

11.
冯树行  曹秉振 《蛇志》2002,14(4):66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8岁 ,于 2 0 0 1年 1 2月 3 1日服甲基乙硫磷约 2 5 0 ml,被发现时已有意识障碍 ,即在当地医院按有机磷中毒抢救。患者昏迷 5天后才苏醒 ,四肢活动无力 ,卧床 1月余 ,期间时有出汗 ,治疗 1个月后出院。出院时双上肢可上举 ,肌力差 ,双下肢可活动但不能站立 ,二便正常。发病 40天后又出现四肢发麻 ,双下肢胀痛 ,四肢无力加重 ,约 3天后双下肢完全不能活动 ,上肢稍能活动。再次入院 ,既往健康。检查 :血压 2 0 /1 0 .7k Pa,颅神经 (- ) ;四肢肌张力低 ,腱反射消失 ,无明显肌萎缩 ,双上肢肌力 级 ,双下肢肌力 级 …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冠状循环局部血液TF/TFPI改变。方法:入选40名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pectoris,UP)20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pectoris,SP)和正常对照组各10例。所有受试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时,同时经导管抽取主动脉根部、冠状静脉窦和股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F、TFPI水平,计算TF/TFPI比值。结果:三组受检者基本情况均相似,UA组和SA组冠心病危险因素无统计学差异。股静脉血中TF、TFPI浓度及TF/TFPI比值比较:UA组和SA组血T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UA组血TF水平显著高于SA组。UA组血TFPI水平低于SA组及对照组;SA组血TFPI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UA组血TF/TFPI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组,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部位血TF、TFPI水平及TF/TFPI比值比较:UA组冠状静脉窦血中TF水平较主动脉根部显著升高,CS-AO差值显著高于FV-AO差值;UA组冠状静脉窦血TFPI水平较主动脉根部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F/TFPI比值较主动脉根部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S-AO差值显著高于FV-AO差值。血TF、TFPI水平及TF/TFPI比值在股静脉与主动脉根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组和对照组血TF、TFPI水平及TF/TFPI比值三部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循环TF/TFPI比值能较敏感地反映ACS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碘酸钠后观察C57BL/6J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形态学及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30只6-8周龄C57BL/6J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实验1组(静脉注射碘酸钠10 mg/kg)6只,实验2组(静脉注射碘酸钠20 mg/kg)6只,实验3组(静脉注射碘酸钠35 mg/kg)6只,实验4组(静脉注射碘酸钠50 mg/kg);正常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经股静脉注射碘酸钠10、20、35、50 mg/kg,于注射后1周行电生理检测,1周、2周行OCT检测。所有小鼠2周后摘除眼球制作冰冻切片以及RPE细胞平铺片进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各层排列整齐,各层之间分界清晰,外核层形态正常,RPE层细胞排列紧密。注射后1周,通过ERG可发现碘酸钠10 mg/kg组小鼠视锥细胞功能已出现损伤,但OCT显示视网膜形态正常;而20 mg/kg以及35 mg/kg小鼠除了视锥细胞功能出现损伤,视杆细胞的功能均降至对照组1/2;且视网膜外核层均出现异常高亮区,外层视网膜丧失分界清晰的结构。注射后2周,10 mg/kg组小鼠通过RPE细胞平铺片即可发现RPE细胞已出现轻微损伤。而20 mg/kg、35 mg/kg组小鼠通过OCT可发现外核层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变薄,视网膜出现退行性改变;且通过HE染色和RPE细胞平铺片以及冰冻切片,我们可以发现20 mg/kg、35 mg/kg小鼠外核层出现波浪状改变,单层RPE细胞的连续性被破坏,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碘酸钠20 mg/kg组经静脉注射后,可以很好的模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过程,视网膜出现明显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提供一个较好的小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三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否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相关。方法:89名拟行TKA的病人在术前三天时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术后并未接受预防性抗凝措施。在术后6-10天左右予以双下肢血管彩超,如果在术后更早期出现临床症状,则立即予以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89名行TKA手术病人均在术前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术后在46名(52%)的病人的血管彩超中发现DVT。以500ng/ml为临界值,D二聚体对DVT发生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值分别为59%,47%,56%,和51%。结论:此研究结果表明术前血浆D二聚体无法对TKA术后DVT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蝮蛇抗栓酶致过敏性休克一例周健丽辽宁省兴城市疗养院患者女性,42岁,1993年10月因患雷诺氏病于门诊治疗。查体:颜面无浮肿,口唇红润,心肺(一),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胸透心肺正常,肝功能正常。HBsAg(一),心电图正常。经综合治疗效果不佳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肺腺癌患者术前血清标本及相对应的术后切除肺癌组织标本,和肺腺癌转移胸水标本中的PTN蛋白的表达,探讨PTN蛋白在肺腺癌患者三种不同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189例上述三种不同标本中PTN蛋白的表达,其中有29例对应的术前血清,肺腺癌术后组织和术后3-4个月的转移胸水标本,同时分别以50例正常献血者血清、50例来自于189例肺腺癌癌旁组织和50例胸水良性增生细胞作为对照。结果肺腺癌患者血清、组织、胸水中PTN蛋白的表达分别高于对照组PTN蛋白的表达。PTN蛋白在肺腺癌患者胸水细胞中的表达率57.7%(109/189)高于组织中的表达率42.9%(81/189)、组织中的表达率42.9%(81/189)高于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率18%(53/1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89例肺腺癌患者的胸水标本中PTN和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r=0.728)。并且,在29例分别来源于同一例患者的这三种标本中,27例PTN在血清和肺腺癌组织中阴性表达,但在相对应的恶性胸水腺癌细胞中PTN呈阳性表达。同时,在这27例对应的标本中,PTN阳性表达的标本Vimentin亦阳性表达,而E-ca阴性表达。结论 PTN蛋白在肺腺癌患者血清、组织和胸水中高表达,且PTN和Vimentin的表达一致说明PTN在肺腺癌的EMT转化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毛细管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了黑胸大蠊雄性成虫血淋巴糖和游离氨基酸的组分、合量及杀虫环对它们的影响,并与电生理记录的EPSP电位比较,表明:1.黑胸大蠊血淋巴有五种糖,海藻糖、葡萄糖含量最多。2×10~(-5)mol/L杀虫环作用于虫体5分钟后,五种糖含量迅速增加;30分钟后下降23~47%。2.血淋巴中含有16种游离氨基酸及大量的NH_3。杀虫环可降低14种氨基酸的含量,尤其对生糖氨基酸(丙、异亮、酪、脯)的影响显著。3.2×10~(-5)mol/L杀虫环作用5分钟可增加中枢第Ⅵ腹神经节自发电位的释放频率和振幅,6~7分钟后迅速减少并消失,此时诱发EPSP电位振幅下降。18~20分钟突触传递被阻断。此过程恰巧与血淋巴糖代谢的加快而减缓的过程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69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分为3组:A组26例左室壁厚度正常,B组23例仅室间隔增厚,C组20例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均增厚,同时选择正常健康者D组48人为对照.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计算出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Tei指数等评价参数.结果:高血压心脏病A、B组LVEF值均在正常范围,C组LVEF值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A值均较对照组减小(P<0.05);高血压心脏病A、B和C组Tei指数分别为(0.49±0.15)、(0.56±0.10)和(0.56±0.10),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2±0.08)(P<0.05).结论:在LVEF正常情况下Tei指数能更早地全面反映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下降情况,并且不受心率、心室几何形态,心室收缩和舒张压等因素的影响,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防止心衰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低频超声治疗下肢静脉血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美荣  郭永华  赵静 《蛇志》2001,13(4):48-48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3岁 ,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逐渐肿胀加重 ,疼痛难忍 ,经市某医院静滴尿激酶治疗 4天无效。于 2 0 0 1年 1月 5日来我院治疗 ,查体 :体温 3 6 .4℃ ,脉搏 80次 /分 ,呼吸 1 8次 /分 ,血压 1 9.5 / 1 2 k Pa,神清语明 ,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界正常大小 ,心律齐 ,心率 84次 /分 ,各瓣膜无杂音 ,肝脾未触及 ,左下肢明显水肿 ,皮肤温热 ,略有红紫 ,测量双下肢周长见表 1。表 1 双下肢周长左下肢 ( cm )右下肢 ( cm )膝上 10 cm 46 .5 39膝上 2 0 cm 5 6 .5 49.5胫部最大周长 4136 .5  血管彩超 :左髂总静脉远…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15岁,发现下腹肿块1年,腹痛3天伴月经不调于1996年11月6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下腹部肿块如孕4个月大小,质硬固定,边界清。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 彩色B超检查:盆腔内可见一椭圆形规则巨大混合性肿块,上至脐水平,下至耻骨联合,左右至两侧腹,肿块边界清,包膜完整,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