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封行后,果枝交错,喷药治虫行动不便,果枝受损伤较重,且喷药亦难均匀。为了改进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等单位协作,土法上马,大搞群众运动,运用“741”烟雾剂和其他几种自制的土烟刘防治棉花害虫,获得初步成果。证明烟雾剂防治棉花害虫,特别是防治蕾铃期害虫,是经济、有效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2.
<正> 毒杀芬是以松节油为主要原料而合成的氯化莰烯混合物。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就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设厂生产,主要防治棉虫、地下害虫、玉米螟、飞虱、稻苞虫及畜牧害虫。由于在一般情况下,毒杀芬的杀虫效力不如DDT与666,因而销售量逐年下降,产品年有积压。但近年来,不少害虫对DDT与666已发生抗性,实践证明如用毒杀芬与DDT等混用,有显著增效作用。兹将毒杀芬的有效成分及混用后的增效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959—1960年作者等在江西、湖南等地区配合大面积防治森林害虫之际,开展了DDT等化学药剂对于不同越冬时期的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毒效试验。据野外观察结果,将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划分为5个时期。即越冬前活动期、越冬前期、越冬期、越冬后期、越冬后活动期。试验证明:不同化学药剂对越冬松毛虫幼虫的毒效随着不同时期和温度条件而变化。就一般论:DDT的效果,在比较低温(日均温10—20℃)时特别显著;666及敌百虫的效果,在比较高温时(20℃以上)为显著。其中尤以敌百虫为更甚。DDT对不同时期幼虫的毒效大小为:越冬后期>越冬前期>越冬期>越冬前活动期>越冬后活动期≥夏季(4-5龄)幼虫;其中以越冬后期幼虫抵抗力最弱。从原则上论这是施药的最适宜时期,从25% DDT乳剂4,000倍稀释液在越冬后期(2,3月间)施用,毒效可达92%以上,用6,000倍稀释液亦达82%以上。如用γ6%可湿性666,800倍稀释液在越冬前、后期使用,毒效可达70-80%以上。50%敌百虫乳剂在温度20℃以上时(越冬前、后活动期)毒效显著增高。此时如用5,000-6,000倍稀释液喷洒,毒效可达70-80%左右。由此,作者认为:在长江以北,每年发生2代以下的松毛虫地区,可用DDT和666稀释液在越冬前、后期进行防治。长江以南,每年发生2代以上的马尾松毛虫地区,不但可用DDT、666来防治越冬前、后期幼虫;而且在幼树林地内越冬期的幼虫亦可防治。在上述地区内,敌百虫乳剂仅适于在越冬前、后活动期或夏季幼虫期温度较高时使用。就一般论,在越冬前期施用药剂时,如能选定在寒流侵袭之前喷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乐果系一种高效低毒的内吸剂,目前广泛应用于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但对这些发生期长,繁殖力强的害虫来说,药剂残效期的长短与实际防治效果有密切关系。一般报导乐果残效期较短,例如(1960)指出仅一周左右。不过也有报导在果树及棉花上,药效可维持2—3星期(Chilwell et al.,1960;Dauterman et al.,1960)。我们前一试验用P~(32)乐果处理棉株叶部,也发现叶面的药剂消失很快,至第七天几乎全部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5.
我省棉区从1956年以来全面推广药剂治虫,对棉花增产起了显著作用。但随着喷药次数和药剂浓度的增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在棉虫天敌大量被杀死,某些害虫(如棉蚜、红蜘蛛对1059、1605)产生了抗药性等,已成为害虫猖獗发生原因之一。例如1971和1972两年棉铃虫大暴发,近两年棉蚜在个别产棉县一跃而为最主要害虫。本试验为了进一步探明棉田施药对棉虫天敌的影响,以便找出既能保护天敌,又能使害  相似文献   

6.
<正> 防治棉花害虫,我省历年来一直都是采用常规药剂防治法,致使害虫的抗药性日益严重,防治效果逐年降低。为了控制其为害,广大棉区只好盲目增加喷药次数,提高药液浓度,造成防治成本提高,环境污染严重,加重棉农负担等弊病。为此,我们于1979年进行了溴氰菊酯防治棉花害虫试验,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枣树最严重的虫害之一枣步曲(即枣尺蠖),它的幼虫期长,发生量大,防治不力时,常可将枣树的芽、叶、花蕾全部吃光。我县每年为防治这一害虫,需要大量的化学农药。由于连年使用化学农药,枣步曲产生了抗药性通常使用50—80倍的高浓度六六六、DDT混合液,仅有60%的杀虫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生物杀虫剂螨虫素对棉花、蔬菜害虫的毒力评价及田间应用研究表明,它对棉朱砂叶螨和菜青虫两种害虫杀伤力最强,其中LC90分别为0.078ppm和0.013ppm。兼有胃毒、触杀作用,残效期较长,分别达13天和9天。田间小区试验认为防治菜青虫和茄朱砂叶螨以2ppm浓度为宜。防治适期为卵孵化初期或低龄幼(若)虫(螨)期,其防效能达90%以上。该药特点用药量低、效果好、无公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利用飞机防治森林害虫,具有速度快、效果好、省劳力、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由于它是现代机械化作业,涉及面广,技术性强,有一定局限性,不是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使用飞机治虫。根据几年来参加实际工作的体会,要提高杀虫效果,达到彻底防治害虫的目的,除加强领导,作好防治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如调查清楚虫情、备足药剂、训练讯号和效果检查人员外,还必须严格认真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注意地形和林相条件 地形位置和起伏程度对飞机治虫效果好坏的影响很大。山区地形复杂,有高矮不齐的山峰,又有山顶、山腰、山脚之分,由于飞机喷药是在山顶以上沿山脊飞行,山顶和山腰距飞机较近,药粉降于林中的时间短,林地单位面积上受药量多,杀虫效果好。而山腰以下的山脚、山洼因距机身较远,有一部分药粉由于受偏风和上升气流的影响而飘散或长时间不能降于林地,单位面积上受药稀少,故杀虫效果差。例如1960年9月在远安县用飞机防治松毛虫,检查23处,山顶和山腰  相似文献   

10.
我县棉花在8月中旬后一般生长较旺,在大量结铃阶段是争秋桃夺高产的关键时刻。然而,常年后期棉虫较多,重叠发生,尤以四代棉铃虫和三代红铃虫对棉花的威胁最大,严重影响高产优质。而单一使用化学防治,往往由于药械不足,错过防治适期,以及害虫抗性等多方面的原因,而达不到防治目的。前两年单独应用赤眼蜂防治后期棉虫,也暴露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把生物防冶、化学防冶、人工及农业措施协调起来,已显得非常必要。 1974年8月中旬,当后期棉虫发生期间,我们在高元大队六个生产队530亩棉田上,作了综合防治的示范,取得了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陕西关中棉区棉花“伏蚜”连续猖獗发生。在7—8月间当“伏蚜”严重为害时,正值棉株高大,枝叶茂密,不仅喷药速度慢,而且不易细致周到,防治效果较差,这是棉花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找到防治“伏蚜”的有效办法,我们根据敌敌畏具有挥发性强的特点和有用于仓库、家庭卫生害虫熏蒸的先例,在总结高陵县通远公社杜家大队群众经  相似文献   

12.
棉尖象(Phytoscaphus gossypii Chao)又称棉小灰象,近几年来成为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从1970年以来,发生数量激增,对棉花生产的威胁越来越重。我们从1971年开始,对其发生为害和田间防治,进行了初步观察,所得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玉米螟是河北省主要粮作害虫。过去在玉米心叶期应用颗粒剂防治已可基本控制为害。近年来一些地区耕作改制后玉米螟的为害又有所回升。我们1974年在永清县对耕作改制后玉米螟的发生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初步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 1.通过对玉米螟发生期及生活史的系统调查,初步澄清耕作改制后,夏玉米由收麦后平播,改变为麦垄套播,玉米螟第二代卵,主要产在抽雄吐丝期,而麦茬平播夏玉米则心叶期和穗期各半。这点是近年穗期螟害加重的主要原因。 2.通过试验、示范,找出代替有机氯治螟的药剂。如1%、0.5%、0.25%1605颗粒剂效果高于或略低于5%DDT颗粒剂;白僵菌20倍加0.5%1605,或白僵菌20倍加0.1%1605颗粒剂,效果分别高于或稍低于5%DDT颗粒剂。0.1%、0.2%辛硫磷颗粒剂效果高于0.1%六六六颗粒剂。2.5%螟铃畏颗粒剂,效果与5%DDT颗粒剂相仿。 3.通过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措施,我们认为本地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概括为:“越冬防治,处理秸秆,诱杀成虫,压低虫源;田间防治,菌药结合,安全经济,控制为害”。  相似文献   

14.
转双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将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Bt)杀虫晶体蛋白 (insecticidalcrystalprotein ,ICP)基因转入棉花植株中获得的抗虫棉花 (下略为Bt棉 ) ,为棉花害虫综合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Bt棉除具有丰产性、纤维品质好和对靶标害虫的良好控制作用等特性外 ,更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于其高杀虫效果与维护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良性作用上[1] 。但研究结果已表明 ,害虫对BtICP的抗性适应 ,将严重威胁Bt棉的使用寿命[2 ] 。已有的报道证明 ,将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基因转入植物并同时表…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棉花Bt毒蛋白的表达及其生态学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少燕  谢宝瑜 《昆虫知识》2002,39(5):328-335
苏云金杆菌毒蛋白 (Bacillusthuringiensisgtoxicprotein)基因导入棉花植株后获得的转Bt棉可以特异性地毒杀棉铃虫及鳞翅目的一些其它害虫 ,有效地保护棉花植株不受此类棉花害虫的危害。Bt毒蛋白在棉花植株中的表达受一些内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呈明显的时空变化。转Bt棉除了严重影响靶标害虫自身外 ,还能对其它一些非靶标昆虫和环境产生影响。另外 ,该文还对害虫对Bt棉的抗性以及防止害虫产生抗性的治理对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棉小造桥虫(Anomis flava F.)是棉花蕾铃期暴食性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棉田面积的扩大和雨量的增加,棉小造桥虫发生也随之扩展。现将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柑桔卷叶蛾是杨村柑桔场主要害虫之一,终年为害,尤以4月为害幼果及9月为害将近成熟果而造成大量落果,损失很大。为防治卷叶蛾,本场每年虽用敌百虫20吨以上,也只能基本上控制为害。对生长比较茂密或树干较高的栟柑园,由于喷药很难均匀,往往仍会受害引起大量落果,是造成柑桔减产原因之一。本场柑桔园一般每年使用农药10次左右,主要防治红蜘蛛、锈蜘蛛、卷叶蛾、柑桔尺蠖、潜叶蛾等,由于每次喷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敌百虫在害虫防治上应用很广。这种药剂对高等动物毒性较小,而且在动物体内具有杀虫作用,所以在家畜害虫的防治上已引起广泛的注意。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敌百虫对牛体内纹皮蝇(Hypo-derma lineatum de Villiers)幼虫的内吸杀虫作用及其有效剂量。试验于1960年1月在北京进行。药物是采用德国出品纯敌百虫。试验用的牛只均为6岁以上的淘汰牛。 一、试验方法 试验分为口服及注射二组。口服处理是将敌百由掺入淀粉作成药丸投服;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0毫克、  相似文献   

19.
转Bt基因棉田与常规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棉花生长的早期、中期和后期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棉和常规棉两种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GK-12未防治区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在棉花生长前期和后期要高于泗棉3号未防治区;GK未防治区的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棉花生长后期高于泗棉3号未防治区,在棉花生长的早期和中期,两者的大小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对影响棉田生态系统3种多样性指数的因子的方差分析表明,棉花品种和化学防治措施的共同作用是影响棉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自1963年我县棉尖象Phytoscaphus gos-sypii Chao突然大量发生,现已成了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从1964年起,我们对棉尖象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系统地进行了观察,并对测报和防治办法进行了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1.产卵数量和孵化 根据室内饲养观察,成虫羽化到始见产卵期平均为10.2天,最短4—5天,最长15—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