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黎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19(1):100-101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 RUSCH首先明确提出这门学科的定义,并在德国建立起第一个微生态学研究所。该所的主要工作是关于活菌制剂(生理性细菌治疗),如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总的来说是研究生态疗法和生态调整。1985年VOLKER RUSCH提出一个新的定义:“微生态学是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动物、植物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也可以认为是研究微生物结构和功能,及其和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科学技术。有研究估计,人体携带正常微生物群…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活菌制剂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婷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2,4(1):36-40
自抗生素问世以来,曾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它在发挥其有益于人类作用的同时,不免留下了某些菌群失调的遗憾。目前常用的菌群调整疗法主要有营养调整,投菌措施、活菌制剂以及菌群促进物质,其中活菌制剂的方法疗效佳、针对性强。1981年,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魏曦教授曾预言:“光辉的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制剂的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常用微生态制剂与一些常见抗菌药物的体外相互作用。方法从3种微生态制剂(美常安、妈咪爱、培菲康)中培养并分离供试菌,用电子显微镜和药敏纸片做鉴别及药敏试验。结果3种微生态制剂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均敏感。尤其是制剂中的杆菌类对所选的抗菌药物几乎都敏感,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除阿莫西林外,常用的抗菌药物不宜与美常安、妈咪爱、培菲康配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从微生态制剂的概念、乳酸杆菌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乳酸杆菌微生态制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袁佩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8(5):59-59
微生态制剂安全性有效性检查方法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袁佩娜微生态制剂在我国是近十年出现的新产品,根据国家颁布的《生物制品管理规定》和《新生物制品审批办法》等条例规定,微生态制剂是一类生物制品,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应按生物制品质量要... 相似文献
7.
动物微生态制剂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微生态制剂是在动物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的微生物所制成的生物制品或活菌制剂。综述了动物微生态制剂的产生起源、益生菌和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微生态制剂所用菌株、作用机制、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9.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合理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微生态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特殊性、微生态制剂品种繁多,给临床上合理选用微生态制剂带来一定困难。为了保证疗效,总结了合理应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制剂在大熊猫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从正常大熊猫粪便中筛选出出的乳杆菌菌株制成乳杆菌制剂,在进行了对小白鼠,家兔,家犬的急性毒性实验无毒性反应之基础上,对几例不同年龄,性别的患病大熊猫进行了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微生态制剂的菌种及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佩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8(6):64-65
微生态制剂的菌种及其管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袁佩娜随着微生态学理论深入发展,微生态制剂也即应运而生。这类制剂多为利用人体正常生理性细菌,在体外经过人工繁殖等生物工程技术方法制备而成;包括有活菌制剂,灭活死菌制剂,菌体成份提取物的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有限的医药费用提供一种合理配置。方法:根据相关文献选择了急性腹泻患者96例,给与不同的微生态制剂,随即分为:丽珠肠乐组,整肠生组,金双歧组3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一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3组方案对急性腹泻的成本效果比为丽珠肠乐组(0.3921)、整肠生组(0.5077)、金双歧组(0.5257)。结论:丽珠肠乐方案为治疗急性腹泻的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培菲康、乳果糖口服28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检测治疗前后血氨和血浆内毒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血氨水平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下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改善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血氨及血浆内毒素,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6):926-929
在简述微生态制剂的类型和菌种的基础上,从屏障作用、营养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和微生态理论,并从预防治疗各种腹泻、结肠癌、动力障碍性疾病、肝硬化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综述了微生态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继而指出了应用注意事项,展望了前景。 相似文献
15.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健康养殖发展的需求,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有益菌在提高人和动物营养和防病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关于高等动植物的生物防治理论也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逐渐成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的一种生物控制模式。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态制剂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别在营养特性、免疫特性和改善养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虽然,微生态制剂在水产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文章还阐明了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工艺和施用原则,最后就微生态制剂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涿州市医院收治的16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的疗效和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及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8% vs 81.3%,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3% vs 17.5%,2=4.838,P=0.028)。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细胞、CD4+细胞及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CD8+细胞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IL-6、CRP及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6、CRP及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试论微生态制剂对反刍动物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要了解微生态制剂对反刍动物的作用 ,首先要了解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微生态环境和瘤胃微生物对机体的生理效应 ,如同了解自然 ,才能改造自然一样 ,为此 ,许多畜牧专家、微生物和微生态专家都一直从事瘤胃微生物生态系及其生理效应的研究。企图通过复制或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来增加产量 ,提高效益。1 反刍动物消化道器官的特殊性反刍动物 (牛、羊、鹿、驼等 )在其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消化系统。其瘤胃分为四个室 ,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前三个胃称为前胃 ,没有胃腺 ,主要靠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消化饲料 ,其中瘤胃最大 ,占动物总… 相似文献
18.
岳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21(11):1031-1032
目的观察理中汤合微生态制剂治疗阴暑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理中汤合微生态制剂治疗阴暑证28例,均为门诊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或腹胀、腹泻或恶心呕吐、或口爱气、或发热等,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或濡缓。便常规及潜血化验为阴性或见1-2个白细胞/HP。发热主要诱因均为贪凉饮冷。结果治疗后28例中痊愈11例,好转1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47%。结论中药与微生态制剂合用可明显改善患者腹痛、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双歧杆菌及微生态制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Tissier于 1899首先发现双歧杆菌 (Bif idobacterrium)以来 ,双歧杆菌及其制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间的关系日趋紧密。已报道双歧杆菌属的 3 2个种 [1]栖居于人和动物 (牛、羊、兔、鼠、猪、鸡和蜜蜂等 )的肠道、反刍动物的瘤胃、人的齿缝和阴道等部位。其中除齿双歧杆菌可能是病原菌外 ,其他种尚无致病性的报道。近年 ,含有一定数目活菌的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尤其是含有双歧杆菌的微生态制剂。据19 94年统计 ,国内约有 60多种含双歧杆菌的产品投入市场。在国外 ,含双歧杆菌的食品也十分流行 ,特别是在日本、欧洲和北美。据… 相似文献
20.
微生态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袁佩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14(4):187-188
1 国内外微生态制剂发展现状1.1 国外微生态制剂研制及发展2 0世纪中叶 ,随着科学发展 ,抗生素问世及广泛应用、无菌动物的出现 ,大大促进了微生态学的发展。在日本、法国、德国等一些国家 ,开始利用人体肠道内正常生理性细菌(主要为双歧杆菌、乳酸菌 ) ,在体外培养发酵后制成活菌制剂 ,然后再回到体内 ,可以调整肠内微生态平衡 ,防治菌群失调引起腹泻等疾病。以后又利用一些外来的、对人无毒无害的芽胞菌 (例枯草杆菌、丁酸梭菌等 )制成活菌制剂 ,或利用寡糖类物质作成制剂 ,人服用后 ,它们在肠道内能促进正常菌群的生长繁殖 ,间接调整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