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种族、生活习惯不同人群的肠道菌群进行研究,寻找适宜的生态调节剂是微生态学的研究热点[1]。在我国,对汉族、彝族人群的肠道菌群研究的较多[1,2],已经能够对肠道内10余类细菌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也研制出了如促菌生、回春生、昂立1号等微生态制剂用于临床[3]。对于蒙古族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的肠道微生态学研究、寻找适于本地区人群的微生态制剂,既是微生态学领域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民族政策的必需,是开发具有针对性老年保健品的前提[4]。为此,我们于1999年8月至1999年9月对赤峰地区蒙古族、汉族老年人的肠道微生态学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2.
野外训练坦克兵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坦克兵野外训练的极端环境条件对坦克乘员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活菌定量培养计数法,动态观察32例参训坦克乘员粪便中肠菌群的变化规律。结果:参训后与参训前及对照组比较,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的数量均非常显著性降低(P<0.001);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均非常显著性升高(P<0.001);B/E值非常显著性降低(P<0.001);梭杆菌数量非常显著性升高(P<0.001);组间各厌氧菌种植出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检验,P>0.05)。结论:坦克兵野外训练的极端环境条件对参训坦克乘员肠道菌群的生长、繁殖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可打破肠道微生态平衡,但其肠道内厌氧菌群中各菌种的定植确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甲壳低聚糖的微生态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甲壳低聚糖的微生态学效应 ,为其开发为微生态调节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甲壳低聚糖〔6 0 0 m g/ (kg· d)〕给正常小鼠、肠道脱污染模型小鼠及 STZ糖尿病模型小鼠连续灌胃 7d及 2 1d,用添加 0 .3%甲壳低聚糖的高脂饲料为高血脂症大鼠模型连续灌胃 4 2 d。各空白对照组均用等体积无菌盐水灌胃。而后分析各组动物肠菌群 ,并测定 STZ糖尿病小鼠血糖、高血脂症大鼠 TC及 HDL- C值。结果 :甲壳低聚糖可以优化正常小鼠肠菌群 ,双歧杆菌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 (P<0 .0 5 ) ,B/ E值为对照组19.3倍 ,可纠正实验动物因肠道脱污染、糖尿病及高血脂症所致的肠菌群失调 ,双歧杆菌或乳杆菌相应增加 ,与相应空白对照组比较 ,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及高血脂症大鼠血清TC值。结论 :甲壳低聚糖具有良好的微生态学效应 ,可作为微生态调节剂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当代学科的交叉发展趋势,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解决选修课教学内容多,学时少;更新快,系统性差等问题,我们从医学微生态学教学人手进行了改革。通过精简内容,以点带面,以消化道微生态系统辐射整个微生态系统,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注重能力培养;将生态学理论整合到教学中,使理论进一步深入,系统化。在此基础上,打造效果独特,功能全面的卫生部招标课件作为成果载体,使成果全国范围内推广。该成果经过两届在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教学中试用,学生调查效果良好,现已推广。相关课件已面向全国发行,对全国的微生态学教学及医学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室对57例慢性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的菌群变化作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与52例健康人的材料作了比较。实验中我们挑选肠道微生物群中具有代表性的需氧和厌氧菌10种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健康人组10种细菌的检出率为94%~100%;病人组的检出率则为75%~96%。二组间“t”检验的结果:说明包括肠杆菌科,葡萄球菌,类杆菌、双歧杆菌、消化球菌和真杆菌属在内都表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梭菌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慢性腹泻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发生了显著失调。本文从4个方面讨论了微生态失调发生的原因:1.慢性腹泻与肠道微生物群间的相互关系;2.慢性腹泻影响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生长、繁殖、以及它们的定植受阻;3.肠粘膜牯液丢失可使肠道微生物群发生紊乱;4.抗生素与肠道内微生物群的微生态失调有关。我们认为发生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时应尽快重建其间关系的平衡。治疗时不宜使用以抗生素为主的方案,而应尽可能地使用生物制剂,此外,还应减少肠道蠕动,避免肠粘膜粘液的大量排出。  相似文献   

6.
微生态学正在迅猛发展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微生态学正在迅猛发展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大连116027康白人类面临着内、外两个环境的挑战。内环境属于微观生态学研究领域,外环境属于宏观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宏观生态学,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并引起了人类的高度重视。微观生态学(微生态学),却刚...  相似文献   

7.
军团的微生态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芽胞杆菌作为微生态制剂的一种重要来源细菌,在维护人和动物肠道健康、促进微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益生芽胞杆菌的作用机制却知之甚少。近年来,人们对芽胞杆菌在肠道微生物调控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随着芽胞杆菌肠道分子微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芽胞杆菌的芽孢能够在体内迅速萌发增殖,从而起到免疫促进、改善肠道菌群以及相关的代谢酶活性等生理作用。本文从芽胞杆菌在胃肠道中的分布与定植、芽胞杆菌在胃肠道中的增殖以及芽胞杆菌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综述了益生芽胞杆菌对肠道微生态的调控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指导芽胞杆菌作为微生态制剂机制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学问世30年,发展之迅速出乎人的意料。尤其是对生态学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微生态学学科本身尚有不足之处,关于边界不清就是一例。1992年巴西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全球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生态学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研究和揭示生态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已经成为指导人类行为准则的一门学科。微生态学越来越引起人们注意,但微生态学边界不清,妨碍了学科发展。尤其在植物病理学科界,认识差距较大,微生态学者正在努力,使其早日求得统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正常阑尾和急性阑尾时阑尾腔内细菌状况以及细菌变化情况与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之间的关系。方法:经普通HE染色和革兰染色,观察阑尾病理变化及油镜下观察细菌染色属性,形态并计数阑尾腔内细菌数。结果:观察到急性阑尾类存在微生态学变化。不同类型阑尾炎其微生态学变化的程度不一。结论:急性阑尾炎病理变化与其微生态学变化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黄牛球虫的种类包括艾美球虫一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牛球虫病已屡见报告,但关于牛球虫种类,牛群感染情况等尚未见有系统的调查。1981年2月至1982年3月,我们在云南省三个地、州、市的六县一市共调查黄牛372头,检查出12种球虫卵囊,11种为艾美球虫(Eimeria),其中包括一新种;1种为等孢球虫(Isospora)。统计了牛群和不同年龄牛的球虫感染率以及单种感染和混合感染的情况。并绘制了球虫卵囊图以兹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云南蝶类调查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昌廉 《动物学研究》1989,10(4):349-354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东经97°9′—106°12′,北纬21°09′—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基本上属于低纬度地带的内陆地区。地势、气候复杂,自然条件优越,蝴蝶种类繁多,区系复杂多样。多年来,在本研究室同志共同努力下,对云南及邻近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采集,共获蝴蝶标本12,000余号,初步鉴定出432种,隶属于11科,188属。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云南昆虫区系的全貌,现对云南蝶类区系及地理分布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云南紫胶蚧新种记述(同翅目:胶蚧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省寄生在钝叶黄檀枝条上的胶蚧属(Kerria)一新种,取名为云南紫胶虫(Kerria yunnanensis sp.nov.)。新种是云南紫胶原胶的大量生产者,分布较广泛,应用价值高,但因其外部形态与紫胶蚧(Kerria lacca(kerr)Targioni-Tozzetti)相似,长期以来一直被中外学者误认为是同一种。最近,经过对两者的形态作进一步观察比较,笔者认为是不同的种,新种与紫胶蚧是近缘种。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云南可食的革菌属真菌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巴菌”因别具清香的佳美食味而与竹荪、虫草、鸡(土从)、松茸等同属于云南珍贵的野生食用菌。每年夏秋,鲜干巴菌类在市场上深受欢迎。干巴菌分布于滇中的昆明、安宁、富民、禄丰、玉溪、路南,滇西的丽江、保山、昌宁、腾冲,滇南的思茅等地。常生于松林、油杉林等针叶松林下。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甲属披膜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采自云南省的6种蚊子和1份发热病人血清分离到披膜病毒11株,电镜检查该病毒为球形有囊膜颗粒,直径为56.10±1.38nm,病毒抵抗5-IdU,对酸、热、醚均敏感,在pH5.5~6.4间能凝集鹅血球,乳鼠皮下或脑内注射均能稳定致死,酶免疫法鉴定表明这11株病毒与甲属披膜病毒(MAY、RR、WEE、EEE)抗体有反应,尤与MAY反应最强,与我国分离的M1、M4病毒抗体也有反应,但空斑抑制中和试验显示,云南甲病毒和MAY病毒间没有交叉中和反应,在以上性状方面蚊体和人体分离的病毒间未见明显差异,对云南甲属病毒的分类学地位及我国甲属披膜病毒分布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云南木兰科植物一新变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了云南木兰科植物一新变种。  相似文献   

18.
云南景洪地区蝉鸣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蒋锦昌 《昆虫学报》1985,(3):257-265
本文对云南景洪地区三种蝉:A.周氏尖瓣蝉Acutivalva chotti Yao,B.大狭瓣蝉Aola bindusara Distant,C.中华舌瓣蝉Linguvalva sinensis Chou et Yao的鸣声特点,及其晨鸣进行了分析。 蝉A和蝉B的鸣声都是由主峰频率为6.3 kHz的单次声群(SSG)和连续声群(CSG)组成的节律声。但是蝉A鸣声的节律平均周期、SSG中单次声的个数和CSG中调幅脉冲列的重复频率等都明显地与蝉B有区别。蝉C的鸣声是由重复频率约120Hz的调幅脉冲列组成的连续声,其主峰频率为5kHz。 蝉B的傍晚鸣声与午间鸣声相比较,其CSG中调幅脉冲列的重复频率和主峰频率等都是相同的,仅仅是节律的平均周期延长1.7秒,1/3倍频谱中低于1,000Hz的各个频率幅值明显下降。 这三种蝉晨间群鸣由前奏、高潮声和尾声组成。高潮声开始于6点(28±2)分,尾声终止于6点(43±2)分,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生物钟现象。 这些结果可能为蝉科分类和蝉的声通讯研究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云南新植物     
董晓东  李继红 《植物研究》2003,23(2):133-133
发表短葶飞蓬一新变种,白花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 var. leucanthus.)和藏象牙参一新变型,白花藏象牙参(Roscoea tibetica Bat. form. alba)。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虻类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是作1989—1995年对云南省虻类调查的结果,共记述虻类2亚科、6属、123种和亚种及分布。其中已发表4个新种和一个未定种,19种是云南省新记录(右上角“*”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