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OD猕猴桃果汁对体液免疫、血清与红细胞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猕猴桃果汁姑降低血清、红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及提高机体免疫球白水平的作用。方法 测定SOD弥猴桃果汁服用前后正常妇女红细胞MDA及血清MDA、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结果 SOD弥桃果汁服用后,红细胞与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结果 SOD猕猴桃果取用后,红细胞与血清MDA量显著降低,免疫球蛋白IgG、  相似文献   

2.
 激动素、脱落酸和丙二醛对SOD活性影响及其与SOD构象和疏水性变化间的关系研究伍泽堂候万儒(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南充637000)我们在实验中曾发现激动素(KT)激活小麦SOD活性,脱落酸(ABA)、丙二醛(MDA)抑制小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相似文献   

3.
镉对小麦幼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小麦幼苗经镉胁迫后,随着镉浓度的增高,叶征和根系中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过氧物酶(POD)活性明显升高,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也有所提高。叶片中MDA积累量和SOD活性都高于根,而POD活性则是根高于叶片。随幼苗生长时间延长,叶片和根中的MDA积累量增加,而SOD活性却降低。  相似文献   

4.
D-半乳糖皮下注射致Wistar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观察AP液对大鼠衰老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AP液能明显增加胸腺重/体重的比值,提高血清SOD活性和降低血清LPO活性。AP液抗衰老组血清SOD活性比衰老模型组增加25.29%,血清LPO活性下降6.24%,提示AP液可能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对螺旋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01%~5.0%NaCl浓度范围的培养基中培养极大螺旋藻(Spirulinamaxima),发现NaCl浓度高于2.0%时螺旋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培养7天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SOD酶活性升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低盐胁迫下活性升高,高盐胁迫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迅速降低,过氧化物酶则完全失活;MDA含量先随盐胁迫程度增加而降低,后随盐胁迫的进一步增强恢复至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6.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纤维素柱层析提取了伤寒沙门氏菌SOD。提取后酶的比活性为3270U/mg,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染色及酶活性染色显示提取的SOD达到了电泳纯。酶活性染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提取的SOD为Fe-SOD。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显示抗伤寒沙门氏菌Fe-SOD血清与牛红细胞SOD不形成沉淀线,提示伤寒沙门氏菌Fe-SOD与牛红细胞SOD无交叉反应,抗体对酶活性抑制试验结果显示抗Fe-SOD血清可抑制伤寒沙门氏菌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的Fe-SOD和Fe/Mn-SOD活性,对Mn-SOD活性无抑制作用,说明伤寒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SOD之间有共同抗原,也提示SOD的辅基似乎决定了其抗原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三唑酮对黄瓜子叶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瓜子叶衰老过程中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降低,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20mg/L三唑酮右明显提高SOD,ASA-POD,CAT活性,抑制POD活性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在叶片衰老过程中提高,三唑酮可降低MDA含量。表明三唑酮减轻脂氧化程度,延缓了叶片的衰老。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抗氧化剂对造血干细胞在低温条件下损伤的防护作用,将小鼠骨髓细胞置于4℃条件下保存,观察在保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u、Zn、SOD对细胞死伤的防护效果和马血清对细胞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20%的马血清保养液中加入SOD1.65U或0.165U/ml,保存3天,CFU-GM、CFU-E、BFU-E、CFU-Meg、CFU-Mix的产率分别为对照组(不加SOD)的6.2、2.6、2.9、4.0和5.1倍,明显提高了造血祖细胞的活存率,其中CFU-GM和CFU-Mix达到保存前水平。SOD的有效作用机理不是对造血祖细胞增殖调控作用,而是防护了细胞的死亡。这可能与其清除过氧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急进高原人群血浆NO和红细胞SOD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急进高原低氧人群血浆NO和红细胞SOD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生理意义。方法:以急进高原的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在18~21岁之间,分为对照组和高原低氧组。血浆NO测定采用硝酸还原酶法,红细胞SOD测定采用亚硝酸盐显色法。结果:高原低氧组血浆NO浓度显著低于平原对照组;高原低氧组红细胞SOD含量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结论:急进高原低氧人群红细胞SOD显著升高,NO降低,可能与低氧造成肺血管收缩有关系。但NO、自由基及自由基清除剂(SOD)之间的调控网络,在低氧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支链氨基酸对心肌缺血大鼠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用异丙肾上腺素(Iso)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观察支链氨基酸(BCAA)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体内抗氧化系统及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BCAA能明显降低体内的丙二醛(MDA)水平,保护了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力;并使心肌中谷氨酸、天冬氨酸水平显著升高,血清和心肌中丙氨酸水平显著提高。因此,给予BCAA对心脏缺血性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