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周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对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牙龈沟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接收的83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40例,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周再生术治疗)和B组(43例,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周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血清炎症因子、牙龈沟细菌微生态、牙周指标及牙槽骨密度、牙槽骨缺损高度。结果: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治疗结束后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AL)、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低于A组(P<0.05)。B组治疗结束后牙槽骨缺损高度低于A组,牙槽骨密度高于A组(P<0.05)。B组治疗结束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低于A组(P<0.05)。B组治疗结束后杆菌、球菌、丝状菌、弯曲菌检出率低于A组,梭状菌、螺旋体检出率高于A组(P<0.05)。结论: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合并牙槽骨缺损患者采用牙周再生术、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牙周状况及牙槽骨缺损情况,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但该联合治疗方案会对口腔的细菌微生态产生破坏作用。因此,在接受该方案治疗时,应注意口腔清洁,尽量减轻对牙龈沟细菌微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细菌分泌系统(bacterial secretion systems)是一类存在于细菌细胞膜上的大分子复合物,是结构复杂的跨膜分子机器,可为多种细菌的效应物提供分泌途径。目前已经发现了9种细菌分泌系统,即T1SS~T9SS,在细菌的生存及致病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X射线晶体学(X-ray crystallography)、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及冷冻电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Cryo-EM)等技术手段的发展与应用,这些大分子复合物的三维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析,极大增强了人类对于细菌分泌系统转运底物复杂机制的理解。因此,本文结合近年来关于细菌T1SS~T9SS的研究进展,对各分泌系统的结构信息进行了系统整合,总结了这些分泌系统的分子作用机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与细菌蛋白质分泌相关的致病、耐药、环境适应性等机制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开发以分泌系统结构为基础的小分子抑菌物质提供精准的三维靶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牙周洁治和强化的口腔健康教育方法,通过检测牙周菌群和牙周临床指数的动态变化,探讨口腔卫生预防措施对固定正畸患者牙周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正畸初诊患者20例,平均分为试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于正畸治疗开始前检查右上颌第一磨牙16和右下颌中切牙41牙周状况,并采集其近中颊轴嵴处龈缘菌斑做细菌分离培养。T组于治疗前进行全口洁治,每月复诊加力时均给予口腔卫生检查,强调口腔卫生的重要性;C组仅在初诊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其余不作处理。2组患者分别于矫治器安装后1、3和6个月进行临床及细菌学检查。结果 随观察时间的延长,T组颊侧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在第1、3、6个月时较基线降低;C组颊侧菌斑指数第6个月时较基线降低,舌侧探诊深度则升高(P<0.05)。细菌检出率和检出量的变化在T组可见韦荣球菌属降低而弯曲杆菌属和Gn产黑色素厌氧杆菌(BPAR)升高,C组消化链球菌属和BPAR升高(P<0.05);BPAR在第3个月、消化链球菌属在第6个月时T组检出率低于C组(P<0.05),而细菌检出量和牙周临床指数在2组间没有观测到处理因素的作用(P>0.05)。结论 正畸前即存在牙龈炎的患者,建议进行预防性牙周洁治;牙周洁治必须和口腔卫生教育、正确的日常菌斑控制措施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4.
丘雪红  曹莉  韩日畴 《昆虫知识》2010,47(5):824-833
嗜线虫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和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细菌隶属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对多种害虫致病能力强,分别与斯氏属Steinernema和异小杆属Heterorhabditis昆虫病原线虫互惠共生。该两属共生细菌既存在对昆虫寄主的病原性,又存在与线虫寄主的共生性。共生细菌与其线虫寄主的共生性主要表现以下4方面:(1)细菌产生食物信号诱导滞育不取食的感染期线虫恢复;(2)细菌为线虫生长与繁殖提供营养;(3)细菌能于感染期线虫的肠道定殖与生长;(4)细菌产生杀线虫毒素杀死非共生线虫。本文综述了共生菌以上4方面的共生性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植物病原棒形细菌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RAPD分析技术对萎蔫短小杆菌落葵致病变种(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v. basellae pv. Nov.)和萎蔫短小杆菌糖甜菜致病变种(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v. beticola pv. Nov.)及植物病原棒形细菌4个属的15个菌株进行分类研究:从5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条,共产生225条带,多态性条带占804%。遗传相似矩阵及UPGMA聚类分析,表明这两个新致病变种与萎蔫短小杆菌属亲缘关系近,最小相似系数为0.6511;与其他属细菌亲缘关系较远;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植物病原棒形细菌新近提出的分类地位的改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病原细菌致病性基因表达的环境调控胡稳奇(湖南省生物研究所长沙440006)细菌是动物、植物乃至人类的重要致病微生物,可以引起人类的许多烈性和急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伤寒和传染性痢疾等。病理学家很久以前就注意到,病原细菌引起致病,是病原、行主及环境条...  相似文献   

7.
细菌内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内毒素(endotoxin)是一种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化学本质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诱发炎症反应过程中主要的致病成分。本文就细菌内毒素的信号通路、检测方法及抗内毒素药物的研发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Davis,CA)的研究者正在用一种新方法对付抗生素-抗性细菌:终止致病毒素的生成而不是杀死细菌本身。这些研究者找到了一种用疫苗和蛋白药物抵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usaureus),一种普通而危险的细菌的方法。7...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牙周状态下分离的血链球菌和口腔链球菌过氧化氢(H2O2)生产能力。方法:随机选出不同牙周状态下分离的血链球菌和口腔链球菌各30株,采用酚红还原-微量板法测定厌氧条件下两种细菌H2O2的产量。结果:血链球菌各组和口腔链球菌各组H2O2的产量差异未见显著性;口腔链球菌产生H2O2的能力强于血链球菌。结论:提示牙周病变部位与健康部位的血链球菌和口腔链球菌产生H2O2的能力基本相似,是否存在基因型的差异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细菌群体感应淬灭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参与许多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其中包括动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因子的生成以及人类某些病原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etone,AHL)是调控群体感应系统的关键信号分子。近年的研究表明,不同生物体包括细菌和真核生物中都存在类别不同的能够降解AHL的群体感应淬灭酶(Quorum—quenching enzyme)。在AHL依赖型致病菌和转基因植物中表达AHL降解酶能有效地抑制QS信号分子的积累,从而阻断了病原细菌的发病机制,提高了植物的抗病性。这些新颖的群体感应淬灭酶的发现,不仅为防治细菌侵染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也对研究它们在宿主中的功能和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1.
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 TTSS)是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致病因子.分析临床菌株中TTSS的表达水平,对于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测定融合报告基因exsA-lacZ和exoT-lacZ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活力,分析了150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exsA和exoT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71株(47.33%)细菌exsA基因的表达为阳性,65株(43.33%)细菌exoT基因的表达为阳性,基因exsA与exoT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P <0.001),且不同菌株间两者表达水平差异较大.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TTSS表达与呼吸道感染等临床症状相关(P <0.05);与标本的分离时间相关(P =0.029);与菌株亚胺青霉烯耐药性存在负相关(P <0.05).本研究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TTSS表达水平差异较大,与多种因素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臭氧水对4种牙周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定量悬液法,分别用1.02 ppm、2.03 ppm和3.88 ppm三种浓度臭氧水,0 ppm无臭氧水溶液(阴性对照组)及3%双氧水(阳性对照组),对常见的4种牙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和黏性放线菌(Actinomyces viscosus)分别作用30 s、60 s后,观察不同作用时间下3种不同浓度臭氧水的抑菌效果。结果 对P. gingivalis、F. nucleatum、P. intermedia和A. viscosus作用30 s和60 s,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02 ppm、2.03 ppm和3.88 ppm三种浓度臭氧水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3.88 ppm臭氧水与3%双氧水对4种细菌作用60 s的抑菌效果相同。 结论 实验所用的3种不同浓度臭氧水对牙周致病菌P. gingivalis、F. nucleatum、P. intermedia和A. viscosus均有抑菌作用,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好,臭氧水应用于牙龈牙周疾病临床防治有一定的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新鲜蔬果中食源性致病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新鲜蔬果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快速增长,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关注于国外与蔬果有关的致病细菌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蔬果的微生物性质调查,分析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细菌的分布规律;重要的致病细菌污染来源及影响污染率的原因;致病细菌在蔬果中的存活规律,并对重要因素进行排序;介绍了去除致病细菌通用方法和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方式方法 ;致病细菌在蔬果中的附着方式,着重介绍了大肠杆菌O157:H7的3种附着方式。另外,还对相关的研究趋势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建平  乐军  王洪海 《生命科学》2002,14(3):182-185
结核病仍是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胁,其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的致闰机理与众不同。脂类代谢在致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被入侵的细菌修的机理也是研究细菌持续感染致病的重要突破点,研究细菌的致病机理可以为开发新的疫苗和治疗药物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曾瑾  王玉炯  邓光存 《生物学杂志》2010,27(1):80-83,96
毒力岛作为细菌染色体上一段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基因簇,与多种致病茵毒力因子的产生和细菌的进化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毒力岛对于认识致病细菌的变异,阐述病原菌的致病机理,预测新病原茵的出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HH)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相关致病因子主要包括尿素酶、细胞粘附素、过氧化氢酶、脂酶、蛋白酶、细菌毒素和能导致炎症反应的物质。HP的致病机理与HP的致病性和宿主免疫应答有关,尤以细菌的毒性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国内外均关注HP的免疫预防和治疗。由于HP减毒活疫苗的研究条件尚不成熟,目前正重点进行全菌体死疫苗、组分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HP动物模型、疫苗的免疫途径、免疫佐剂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HP疫苗的治疗作用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对HP的致病机理、疫苗的研究进展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背景】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R)是硫氧还蛋白系统关键组成部分,对病原菌应对体内外氧化应激、调节细菌稳态和介导致病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R在人畜共患猪链球菌2型感染过程中参与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同源重组法构建猪链球菌2型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r基因缺失株(Δtrr)及回补株(cΔtrr),通过细菌染色、点板计数、体外细胞和动物感染模型等试验比较分析trr基因对细菌形态、抗应激反应及致病过程的影响。【结果】缺失trr对猪链球菌2型形态与生长特性的影响不大,但可增强细菌抗热应激、氧化应激和酸应激能力,缺失株对上皮细胞黏附力下降,侵袭进入脑血管内皮细胞作用显著降低,易于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对小鼠模型致病效应显著减弱。【结论】猪链球菌2型TRR因子参与细菌应激反应,介导细菌黏附、侵袭等致病过程,是猪链球菌2型新的潜在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8.
志贺菌属致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病岛是指细菌染色体上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基因片段,主要编码细菌毒力及代谢相关产物。志贺菌属基因组中已发现了多个致病岛,并广泛存在于该菌属的各群细菌中,与致病性和耐药性等密切相关。对志贺菌属致病岛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其致病机制、开发防治细菌性痢疾的新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植物抗真菌和细菌病害基因工程的策略及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1)在植物与病原物相互识别水平上调控而激活其保卫反应机制;(2)导入植物保卫反应相关基因;()导人降解或抑制病原菌致病因子基因等方面讨论了植物抗真菌和细菌病害基因工程的策略,介绍了目前的主要进展,并对有关策略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牙周微生态与龈沟液pH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和分析健康和病变牙周部位的龈沟液pH差别。方法:牙周炎、牙龈炎和牙周健康者各10例,用pH55-90试纸测定龈沟pH,分析与牙周袋(龈沟)深度和龈下厌氧菌丛的关系。结果:牙周炎组龈沟液pH普遍较牙龈炎组和牙周健康组高,其pH均数和标准差为810±057,牙龈炎组为719±045,牙周健康组为715±053,组间有非常显著意义差别(P<001),其龈沟液pH与牙周袋深度、龈下菌斑厌氧菌总数呈正相关(P<005);而牙龈炎组pH与健康组无显著意义差别(P>005)。结论:龈沟液pH是反映局部牙周微生态状况的一较好的客观参数,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