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落叶松属的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欧洲落叶松、美洲落叶松等6个种和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杂种进行了核型分析,所有材料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4,2A核型。所有种的核型有着共同的构型,即二型核型。根据核型特征,可将以上各种分为三组: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为第一组,核型公式为2n=12m+10sm+2st;欧洲落叶松、美洲落叶松为第二组,核型公式为2n=12m+12sm;华北落叶松虽然具有与第二组相同的核型公式,但核型的对称性与其有一定差距,因此单独构成第三组。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杂种的核型数据和两个亲本的十分接近,表明这两个种杂交后染色体可能未发生明显的结构变异。作者认为长白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的核型特征比较接近,从细胞学的角度作者支持长白落叶松作为兴安落叶松变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属的核型及系统位置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分析了我国特产树种红杉Larix potaninii的核型,K(2n)=24=12m+8sm+4st,属2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4L+8M2+8M1+4S。落叶松属植物(10种)的核型由6对较长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6对较短的,臂比大于2的近中或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构成,这是较为进化的核型,其中红杉组Sect.Multiserales则似有比落叶公组Sect.Larix更进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武斌  魏玉莲 《生态学杂志》2013,24(11):3237-3242
落叶松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针叶树种,天然落叶松倒木上生长有种类繁多的多孔菌,它们能够分解倒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时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碳平衡,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本文针对我国5种主要落叶松树种上的多孔菌种类,综合分析了该类群的物种组成和分布特征,并对不同树种上的多孔菌种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落叶松上共有多孔菌107种,分属11科43属,其中褐腐真菌种类49种,占到总数的45.4%,是中国已报道褐腐真菌种类的50%.91.7%的多孔菌生长在刚开始腐烂的倒木上.兴安落叶松上的多孔菌不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均比其他4种落叶松多.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以及新疆落叶松和西藏落叶松上的多孔菌种群相似度高,这与其林分的天然分布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中国独活属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独活属10种(含1变种)的核型,其中8种的染色体数目亦为首次报道。研究表明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2,为二倍体,其核型为中部着丝点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仅具1A和2A两种类型。有4种具随体染色体,在部分H.vicinum植株中发现有1条B染色体,在H.millefolium var.longilobum中同时存在2n=22和2n=24的非整倍体.不同种的染色体形态不同,为分类研究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本文在核型分析基础上讨论了该属分类群的划分、种间亲缘关系及演化,并结合我国毗邻地区该属细胞学资料和地理分布规律,提出我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区是独活属的频度中心和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5.
松科的核型和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松科通常主要依据长、短枝及叶等的形态特征分成冷杉亚科、落叶松亚科和松亚科。该科各属的核型可以划分成5个类型:(1)松型(24(22)m+0(2)sm);(2)冷杉型((22~14)m十(2~l0)sm(st));(3)落叶松型(12m+12sm(st));(4)花旗松型(10m+12sm+4t);(5)金钱松型(4sm+40t(4SC))。本文根据核型资料的比较分析,各属从原始到进化的顺序可能是:松属(松型核型)-银杉属、云杉属、铁杉属、(雪松属)、油杉属、冷杉属(冷杉型核型)→黄杉属、落叶松属(花旗松型核型和落叶松型核型)→金钱松属(金钱松型核型)。这个顺序和亲缘关系在以核型的平均臂比为纵坐标、染色体长度比为横坐标的坐标图上得到清楚反映(不包括金钱松属)。核型为K(2n)=44=4sm+40t(4SC)的单型属金钱松属不仅在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上与其他各属差异明显,而且具有独特的习性和-系列形态学和解剖学的特征,如落叶乔木(仅同落叶松属),短枝之叶簇状密生而辐射平展呈圆盘状,叶枕在落叶后密集成环节状,雄球花多数簇生短枝顶端,种鳞卵状披针形,成熟时与基部贴生的苞鳞连同崩解的球果中轴一起脱落,叶中3个树脂道及其分布,维管束帽缺如以及传输组织铁杉型(仅同铁杉属)等。因此,本文将金钱松属提升为一个新亚科Pseudolaricoideae L.C.Li,并把原来的3个亚科降为相应的族而隶于松亚科。松科里唯一具K(2n)=24=12m+12sm(st)核型的黄杉属和落叶松属组成落叶松族,而雪松属按其核型与冷杉族更相近而置于该族。本文根据核型资料建立的松科新系统也得到形态、解剖、植化、免疫、生化、胚胎及占植物等学科有关资料的支持。本文还讨论了前人的松科演化系统。  相似文献   

6.
李庆伟  卞小庄 《遗传》1988,10(5):20-23
我国有鹏属鸟类26种闭,国内有关这一类 群的核型报道仅见王应祥等山,国外已报道了 鸦亚科9属20余种核型U1。本文报道了雀形目 鸭属9种鸟类核型,通过对近缘种之间染色体 配对比较,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九种水鳖科植物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了我国产水鳖科植物5属9种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发现所有种都是二倍体,它 们的核型大部分是由中部着丝点(m)和近中部着丝点(sm)组成,少数种具有近端着丝点 (st)。它可以区分为4种核型:1A,2A和1B,2B。水筛属是原始的,黑藻属是进化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特产树种云杉Picea asperata的核型,K(2n)=24=20m+4sm,属2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2L+12M_2+SM_1+2S。云杉属植物(22种、变种)的核型全由臂比小于2的中部和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构成,是较为原始的核型。根据松科各属核型的比较,作者讨论了云杉属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地位,并得到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植化学、生化学及古植物学等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特产树种云杉Picea asperata的核型,K(2n)=24=20m+4sm,属2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2L+12M2+8M1+2S。云杉属植物(22种、变种)的核型全由臂比小于2的中部和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构成,是较为原始的核型。根据松科各属核型的比较,作者讨论了云杉属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地位,并得到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植化学、生化学及古植物学等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光涛  梁涛   《广西植物》1990,10(2):127-137+191
本文对已报道的(包括作者的研究)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作一简单的讨论,结合地理分布情况,提出由二倍体向多倍体进化可能是山茶属植物进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山茶属植物的核型多为Stebbins核型分类的“2A”型,表明山茶属植物是一个较原始的种系。本文中12种的染色体数目和2种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蜘蛛抱蛋属植物的核型不对称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两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中河口蜘蛛抱蛋(A.hekouensi)的染色体数目(2n=38)为首次报道,四川蜘蛛抱蛋(A.sichuanensis)染色体数目也为2n=38,但其核型与以往的报道有差别.使用染色体内不对称系数(A1)和染色体间不对称系数(A2)对该属34种植物核型的不对称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核型似乎并没有向不对称性增强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2.
山茶属植物核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收集整理了目前已发表的山茶属植物的核型资料。按张宏达的分类系统,本文共收录了94种(含15变种)的核型和29种(含4变种)的染色体数目。分析表明,山茶属植物染色体基数稳定X=15,核型多为2A或2B型,核型的进化规律符合Stebbins提出的从对称向不对称方向进化的理论。山茶属植物的核型存在杂合性和多态性。本文中作者提供15种的核型,其中2种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长白落叶松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针叶树种,也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林树种。长白落叶松是落叶松中的一个重要树种,做好长白落叶松的森林经营,有利于落叶松人工林的营造。就长白落叶松的森林经营,本文作了浅谈。  相似文献   

14.
雪松属的细胞分类学及历史植物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雪松属含雪松,北非雪松、黎巴嫩雪松和短叶雪松等4种,它们间断分布于西北喜马拉雅、西北非及西亚。本文分析了雪松的核型,K(2n)=24=18m+6sm,该结果与Hizume(1988)的一致但不同于Mehra&Khoshoo(1956)的。作者比较了雪松属3个代表种的核型并提出了它们的进化趋势可能是雪松→北非雪松→黎巴嫩雪松。从松科各属核型的比较分析,作者认为将雪松属由落叶松亚科分出置于冷杉亚科是合乎需要的。根据细胞学、化石、地理分布、古地理和古气候等资料,本文还讨论了雪松属的起源、迁移和进化。  相似文献   

15.
沙参属10个种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我国黑龙江产桔梗科沙参属的10种1变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对其中 7种作了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 其中6种1变种为首次报道,并发现2n=68的4x种。该 属染色体基数多为17(x=17),但Adenophora trachelioides和A.remotiflora的基数为18 (x=18),为该属独特基数。核型的共同特征是:小型,以中部(m)、近中部(sm)着丝点 染色体为主,至少具一对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和一对随体染色体。该属染色体的演化处于二种 水平: 数目变化(包括多倍化和非整倍体变化)和结构变异。 多倍化是该属物种形成的主要 途径之一。结合其它性状讨论了这些种的分类,并确立1个四倍体新种(A. amurica)和1个新组合(A.pereskiifolia ssp.alternifolia)。  相似文献   

16.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是我国北方中高山地区重要的针叶速生用材树种,进行其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研究,在针叶树无性快速繁殖及基因工程育种上有其特殊的用途,既可为针叶树无性系林业提供产业化途径,也可作为目的基因遗传转化实验系统。针叶树的基因转化相对较难,再生更属不易,Lelu等报道过杂种落叶松与欧洲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方面的研究;而我国尚未见有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报道。我们  相似文献   

17.
1983年7月,我们在围场县大面积的落叶松林地发现落叶松尺蠖(ErannisankerariaStaudinger)发生一种自然流行病,发病幼虫大量死亡。采集的病死幼虫经鉴定,确定其病原物为落叶松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aNPV),据现有资料,此病毒系国内外首次报道。现将该病毒的病征、病毒形态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南山茶Camellia semiserrata Chi染色体核型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引言 南山茶(Camellia semiserrata Chi)又名广宁红花油茶,属山茶属(Camellia L.)山茶亚属(Subg.Camellia)红山茶组(Sect.Camellia),分布于我国广东和广西。南山茶的种子油可供食用,为我国南方主要油料经济树种之一,花红色,形大而艳丽,可供观赏。 山茶属植物约共二百种,但已做过染色体计数者仅47种,做过核型分析者则不超过10种。本文提供的南山茶染色体核型的资料将有助于山茶属植物的遗传育种工作和属内系  相似文献   

19.
红皮糙果茶的体细胞染色体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皮糙果茶Camellia crapnelliana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叶大、革质、表面发亮,树皮平滑,花、果特大,挂果期长,是一种良好的庭园绿化树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山茶属植物中具有特殊的形态。该种在张宏达的山茶属植物的分类系统中,属山茶亚属Subgen Camellia糙果茶组Sect.Furfuracea,又名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gigantocarpa。作为山茶属的育种原始材料,我们对其作的核型研究,将为山茶属植物提供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资料,以指导育种工作。该种核型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还结合试验提出一种改进的压片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某些蔷薇属花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我国产的5种和14个品种的蔷薇属花卉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小花型为二倍体,2n=2x=14,少数为混倍体;中花型为三倍体,2n=3x=21;大花型为四倍体,2n=4x=28。大部分种的核型均由其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少数种具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它们可以区分为3种核型类型,即1A、2A和1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