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Epstein- Barr病毒( EBV)和单纯疱疹病毒1型( HSV- 1)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 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男性2 7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5 3岁)的牙周炎部位,轻度龈炎部位的龈下菌斑,提取DNA后使用巢式PCR检测HCMV、EBV和HSV- 1,比较分析它们在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检出率。结果 牙周炎部位的HCMV检出率为38.7% ,EBV的检出率为5 8.0 % ,HSV- 1的检出率为30 .6 % ,2种以上病毒合并感染的检出率为4 0 .3% ;轻度龈炎部位的HCMV检出率为12 .9% ,EBV为19.4 % ,HSV- 1为9.7% ,2种以上病毒合并感染的检出率为8.0 %。这3种病毒及其合并感染在牙周炎部位的检出率均高于轻度龈炎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提示HCMV、EBV、HSV- 1与慢性牙周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人群中多数呈隐性感染,但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引起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HC-MV IE1蛋白为一种多功能调节蛋白,是HCMV感染后表达最早且表达量最丰富的蛋白,它可影响病毒和细胞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调控HCMV基因的时序性表达,并通过参与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中发挥促进凋亡或抑制凋亡作用,IE1蛋白与HCMV在体内持续性感染以及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从人巨细胞病毒重组质粒克隆pBH中扩增并分离了含糖蛋白52kD抗原编码区段;扩增产物经纯化和EcoR Ⅰ酶切后,与相同酶切的高效表达质粒pBV-220重组,构成含人巨细胞病毒糖蛋白52kD抗原编码区段的高效表达质粒pHcMV 52;用此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101,经增殖和42℃温度诱导以及筛选。阳性克隆经12.5%SDS-PAGE表明,外源基因表达蛋白质量占菌体溶解液中蛋白质总量20%。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杂交证实该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糖蛋白抗原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核表达并纯化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糖蛋白抗原,用于建立单纯疱疹病毒的临床检测方法。选择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糖蛋白型共同抗原gD以及型特异性抗原gGl(Ⅰ型)、gG2(Ⅱ型),合成PCR引物,分别扩增其DNA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转化大肠杆菌M15,筛选高表达菌株,进行初步纯化鉴定。结果获得了表达菌株,对高表达的gD初步进行了包涵体的复性及纯化,为建立单纯疱疹病毒临床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癌因素,此外其他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作者对HPV﹑HSV-2﹑HCMV的感染途径,感染的人群,致癌机制与宫颈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1)感染细胞蛋白22(Infected Cell Protein 22,ICP22)是Us1基因编码的一种翻译后修饰多功能蛋白,为HSV-1的五种立即早期蛋白之一。HSV-1 ICP22能与不同的细胞和病毒成分相互作用来执行不同的功能,包括改变RNA聚合酶Ⅱ(RNA polymeraseⅡ,RNAPⅡ/PolⅡ)的磷酸化状态、参与抵抗细胞对病毒复制的消极作用、引起细胞周期蛋白A和B水平降低、介导修饰拓扑异构酶Ⅱα、参与胞核内病毒诱导的分子伴侣富集(Virus-induced chaperone-enriched,VICE)区域的形成及促进病毒新生核衣壳的初次包装。这些作用大多与调节病毒在胞核中有效复制相关。此外,HSV-1 ICP22还在限制细胞中的病毒复制、病毒致病力和潜伏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ICP22发挥这些作用的机制尚未知。本文就上述目前国内外对HSV ICP22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为有包膜的DNA病毒,能引起皮肤性疱疹、角膜炎、脑炎等症状.HSV-1感染细胞后,要么进入裂解性感染阶段,要么进入潜伏感染阶段.受感染的细胞常会启动免疫系统抵抗病毒,而病毒却通过某种机制巧妙地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并进入潜伏.进入潜伏感染阶段的病毒又会因机体受某种刺激而被激活进入裂解感染期.在这期间,有两个关键的病毒蛋白一间层蛋白(Viral protein 16,VP16)和内膜蛋白(Virion host shutoff protein,VHS)倍受关注,它们既是HSV-1的结构蛋白,在病毒复制晚期参与病毒颗粒的组装,同时又作为重要的功能蛋白,在病毒感染早期发挥重要的转录调节功能.下面就这两个蛋白相关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为有包膜的DNA病毒,能引起皮肤性疱疹、角膜炎、脑炎等症状。HSV-1感染细胞后,要么进入裂解性感染阶段,要么进入潜伏感染阶段。受感染的细胞常会启动免疫系统抵抗病毒,而病毒却通过某种机制巧妙地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并进入潜伏。进入潜伏感染阶段的病毒又会因机体受某种刺激而被激活进入裂解感染期。在这期间,有两个关键的病毒蛋白一间层蛋白(Viral protein16,VP16)和内膜蛋白(Virion host shutoff protein,VHS)倍受关注,它们既是HSV-1的结构蛋白,在病毒复制晚期参与病毒颗粒的组装,同时又作为重要的功能蛋白…  相似文献   

9.
人巨细胞病毒pp150抗原区的原核表达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人体可引起广泛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孕妇和免疫缺陷病人感染HCMV可产生严重的危害[1].传统的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可能会造成宿主机会性感染或导致肿瘤,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与亚单位疫苗相比,DNA疫苗具有易于构建和制备、稳定性高等特点.多种HCMV病毒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但应选用免疫原性强、特异性好的蛋白抗原基因制备HCMVDNA疫苗.国内外的研究证实[2-5],HCMV的pp150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我们用RT-PCR方法扩增了pp150 420~752氨基酸之间多肽片段的编码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表达pp150抗原决定簇区的工程菌.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分离到的一株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168株)病毒基因组中,分离出含有糖蛋白D(gD)基因的1.2kb片段,插入带有痘苗病毒天坛株TK区的质粒pJSB1175P7.5k启动子下游,转染无白血病鸡胚原代细胞,获得带有HSV-1-168gD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此株重组病毒在感染细胞膜上表达HSV-1-168gD糖蛋白抗原,能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反应。在感染细胞中表达的膜抗原经SDS-PAGE分析,表达分子量为54kD糖蛋白。用Southern杂交分析了重组病毒DNA中特异的gD基因,对作为活疫苗的重组痘苗病毒株进行了一些微生物学活性、免疫原性和毒力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二羟丙氧甲基鸟苷[9-(1,3-dihydroxy-2-Propoxymethyl)guanine,简称DHPG]是近几年合成的一种结构与无环鸟苷(ACV)类似的抗病毒化合物(图1)。已证明,它对单纯疱疹病毒1、2型(HSV-1、2),巨细胞病毒(CM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尤以对CMV的作用,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抗CMV药物之  相似文献   

12.
以粘粒为基础产生重组单纯疱疹病毒HSV1-lacZ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总长度为152kb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17株)基因组分成5个相互间有部分重叠的大片段(约35-40kb),分别克隆到粘粒SuperCosMW中,依次称为cos48、cos28、cos6、cos14和cos56(DavisonAJetal,1993)。此5个粘粒用PacⅠ切去粘粒骨架后共转染细胞,可发生同源重组而产生野生型HSV-1。以此为基础,利用粘粒cos56的HSV-1UL44基因中含有一个XbaⅠ单一酶切位点的特点,将一个两端加有XbaⅠ位点的CMV-lacZ-polyA片段插入其中,构建成cos56-lacZ。将cos56-lacZ与其它4个粘粒经PacⅠ酶切后,用lipofectamine转染试剂共转染BHK-21细胞,37℃培养2-3天,开始出现细胞病变及噬斑。5天后将病变细胞连同培养液一起冻融3次,取上清0.1ml感染新鲜的BHK-21细胞,37℃培养24小时,用X-gal染色30-60分钟,镜下观察可见大量蓝色噬斑。蓝色噬斑数占噬斑总数的50%以上。经空斑纯化的蓝斑病毒可稳定传代。这种方法同将外源基因表达盒插入HSVtk基因中构建成重组质粒,再与HSV-1基因组DNA共转染细  相似文献   

13.
木文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基因组EcoRI H片段中分离出含有糖蛋白D(gD)基因的2.5kb DWA片段,插入带有痘苗病毒天坛株TK基因区段的pJC—2质粒p7.5k启动子的下游,转染TK~-143细胞,获得带有HSV-1 gD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采用HSV-1 gD单克隆抗体免疫胶体金技术进行电镜观察表明,重组痘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有特异性HSV-1 gD抗原.重组病毒免疫家兔后6周可产生明显的HSV-1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14.
用CCK-8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及拮抗剂阿托品(atropine,Atro)对SK-N-SH细胞增殖活性和周期分布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用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分析SK-N-SH细胞毒蕈碱受体亚型Ⅰ型(mAchR1)和c-fos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mmol/L Ach对SK-N-SH细胞有明显促增殖作用,而1mmoL/L Atro阻滞细胞从S期向G2/M期移行;1mmol/L Ach与1mmol/L Atro均反馈调节mAchR1的蛋白水平。但mAchR1 mRNA的表达不受影响;1mmol/L Ach显著上调c-fos mRNA和Fos蛋白的表达,但这种作用可被Atro逆转。提示胆碱类受体参与配基对肿瘤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中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REBP-1、FAS表达。方法体外培养HMC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SREBP-1)和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特异性SREBP-1质粒引入细胞内并进行表达,进一步采用RT-PCR方法检测脂肪酸合酶FA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前体和成熟体以及FAS mRNA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质粒转染后HMC细胞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特异性质粒能够在细胞内高表达SREBP-1蛋白,进一步对FAS的检测证实了FAS mRNA表达升高。结论高糖可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和FAS表达增强且SREBP-1和FAS之间存在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Quox-1基因的特异性片段b_2为探针,与人基因组DNA作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人基因组中存在Quox-1基因的同源序列。以抗Quox-1蛋白的抗体与早期人胚胎组织的切片作免疫组化反应研究了Quox-1基因同源序列在人胚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其表达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异性。胚龄30天以前,Quox-1基因的同源序列在人胚包括神经管等许多部位表达,30天以后表达部位局限于脊索、心肌细胞、生肌节、消化道上皮及周皮等处。文中讨论了Quox-1基因同源顺序对人类胚胎早期发育过程可能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转化的C_3H_(10)T_(1/2)细胞表现增殖速度加快、表面微绒毛增加,细胞变圆,叠层生长,ConA受体呈帽状分布,微管、微丝、纤粘蛋白分布明显减少。与增殖有关的癌基因c-fos表达增强,同时发现与细胞增殖、转化和细胞骨架调节有关的钙调素(CaM)基因表达加强。用1mmo/Ldb-cAMP处理转化细胞,观察到CaM基因和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分别在处理后1小时和2小时急剧下降。处理后4—5天,转化细胞表型趋正常化,大部分细胞恢复单层生长。细胞表面微绒毛和泡状物减少,ConA受体帽状分布消失,恢复分散分布在细胞膜上的特点。细胞生长明显被抑制,用优先在G_1期表达的4F_1 cDNA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证实了经db-cAMP处理后的细胞被阻抑在G_1期。经db-cAMP处理6天的转化细胞中微管、微丝、纤粘蛋白基本恢复正常分布。实验表明CaM的表达增强与转化细胞表型变化和细胞骨架组装减弱密切相关,db-cAMP作用后CaM表达下降是抑制转化细胞增殖并使细胞表型和细胞骨架分布趋于正常的关键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探讨西洛他唑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生理中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西洛他唑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视网膜中血小板反应素(TSP-1)的变化.每隔1周测量血糖一次,4周后糖尿病治疗组、糖尿病组与正常组大鼠的体重、血糖有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间TSP-1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早期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中均有明显的TSP-1表达,糖尿病西洛他唑治疗组视网膜中TSP-1的表达要低于糖尿病对照组.实验显示西洛他唑可能通过阻止TSP-1的过度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天然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n-LDL,ox-L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LDL,ox-LDL作用于培养的HUVEC,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lELISA)检测VCAM-1蛋白的表达,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VCAM-1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培养的HUVEC可表达VCAM-1,n-LDL和ox-LDL均可增强培养的HUVEC表达VCAM-1,尤以ox-LDL作用更明显。结论n-LDL、ox-LDL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CAM-1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事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TPO基因在人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中的表达,利用脂质体法将含TPO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HF-CL细胞中,RT-PCR和基因组DNAPCR分析证实mRNA水平有表达,基因组中整合有Neo基因和TPO基因。TPO依赖细胞株TD-3检测生物学活性表明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TPO。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骨髓基质细胞对造血细胞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