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猿是除人科成员以外唯一能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它从何演化而来?又为何遭淘汰绝灭?它在从猿到人的发展史上究竟占有何种地位?这是古人类学史上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山猿的发现与早期研究1872年法国古生物学家保尔·热尔韦(PaulGer-vais)研究了一...  相似文献   

2.
禄丰古猿牙齿釉质生长线与个体发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枚禄丰古猿牙齿(恒齿)釉质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禄丰古猿牙齿釉质表面有明显的釉面横纹结构;釉面横纹的密度向牙颈方向逐渐增大;观察记数了4枚牙齿的釉面横纹数,进而推算出牙冠的形成时间和年龄。与化石人科成员,现代人及现生大猿比较,禄丰古猿牙冠发育模式及时间,与南方古猿纤细种比较接近或相似,明显长于南方古猿粗壮种,有别于现生大猿。  相似文献   

3.
黄龙山不同白桦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黄龙山林区以4种不同白桦林群落类型为研究对象,共设置20 m×20 m的样地15块,从林分特征、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灌木和草本生物量及乔木蓄积量等方面,对不同白桦林群落类型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群落B林(白桦+茶条槭昆交)中白桦林分状况为最好,其次为群落A(油松+白桦混交林),群落D(自桦纯林)最差;(2)不同群落中植物种类分别为群落A(51种)>群落B(49种)>群落D(48种)>群落C(38种);(3)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群落A>群落B>群落C>群落D;(4)不同群落内草本和灌木总生物量排序为群落D(73.19t·hm^-2)>群落B(65.07 t·hm^-2)>群落C(59.93 t·hm^-2)>群落A(44.82 t·hm^-2),乔木蓄积量为群落A(123.50 m^3·hm^-2)>群落D(69.50 m^3·hm^-2)>群落B(53.25 m^3·hm^-2)>群落C(50.25 m^3·hm^-2).研究结果表明,黄龙山不同白桦林群落中混交林在生长状况、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方面均优于纯白桦林.表明白桦混交林对保持黄龙山森林群落稳定性,提高林分质量,实现白桦林向松栎林的逐渐过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枚禄丰古猿牙齿(恒齿)的釉质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禄丰古猿牙齿釉质表面有明显的釉面横纹结构;釉面横纹的密度向牙颈方向逐渐增大;观察记数了4枚牙齿的釉面横纹数,进而推算出牙冠的形成时间和年龄。与化石人科成员、现代人及现生大猿比较,禄丰古猿牙冠发育模式及时间,与南方古猿纤细种比较接近或相似,明显长于南方古猿粗壮种,有别于现生大猿。  相似文献   

5.
猿源不绝     
等到10点多钟,当我们站不住失望地准备往回撤时,森林里突然传来了猿群的叫声。先是公猿口哨般的长鸣,接着母猿和幼猿加入,声音由小变大,由凄清的独唱变成了热闹的大合唱。我们都被这热带雨林里精灵的歌声震撼了,这是何等的天籁啊……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十年中,人们对动物的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六十年代,象德斯蒙德·莫里斯和康拉德·洛伦茨等提出,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可以加深理解人类行为的思想.七十年代,社会生物学家,如爱德华·奥·威尔逊试图从这种方法创立一门新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是一种寄主范围广、致病性强、适应性广的昆虫病原真菌。对采自广东阳山小猿叶甲Phaedonbrassicae的球孢白僵菌 6个分离株 (A ,B ,C ,D ,E ,F)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率进行了实验 ,测定和比较了这 6个分离株对小猿叶甲成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 :各分离株在菌落生长速率上没有显著差异 ,但各分离株的孢子萌发率有显著差异 ,其中C ,D ,E分离株产孢量明显高A ,F分离株。用 5× 1 0 7分生孢子 mL的悬浮液处理小猿叶甲成虫 ,分离株间的致病力有显著的差异 ,以D分离株对小猿叶甲成虫的感染死亡率最高 ,为 86 67%。综合比较 ,产孢量和致病性较高的D分离株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赵凌霞 《人类学学报》2004,23(2):111-118
对出自禄丰石灰坝的26个禄丰古猿下颌齿列的246枚恒齿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禄丰古猿具有普遍的带状釉质发育不全(LEH)现象,个体LEH比例为100%,恒齿LEH比例为85%。乳齿几乎没有LEH现象,第一恒臼齿的LEH比例也很低仅57%。根据牙齿萌出顺序及现代大猿的牙齿发育年龄特征,作者推断2—3岁之前的幼儿古猿很少出现釉质发育不全现象,这可能与母体的营养关照有关。禄丰古猿的LEH的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结合中新世晚期气候变化特征、古猿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及食性特征分析,作者推测:季节性营养不良可能是造成禄丰古猿釉质发育不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禄丰古猿幼年下颌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庆五 《人类学学报》1995,14(2):93-100
本文记述了1980年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村禄丰古猿地点发现的最晚中新世禄丰古猿的幼年下颌骨PA869。作者将此标本与西瓦古猿的,南方古猿的和现生大猿的幼年下颌进行了对比,记述了禄丰古猿幼下年颌的若干特征,这些特征表明禄丰古猿幼年下颌体各部主要尺寸的比例关系本种成年的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0.
《化石》2015,(4)
<正>共同发现于禄丰古猿遗址的伴生动物中,有两个禄丰古猿的"小兄弟"——池猿和中国兔猴,在分类学上,它们同归于灵长目,但一经复原后,它们的相貌却迥然不同,大小各异。池猿大小和现生的黑长臂猿接近,而中国兔猴的形体像小猫或大老鼠一样,若不是依它的生物学特性归于灵长目,真的很难相信它也是小猴子。逛动物园时,面对活蹦乱跳的猴子、像荡秋千似的长臂猿,还有体型更大的猩猩、黑猩猩、大猩猩,人们都会停步好奇地多看两眼,因为它  相似文献   

11.
猿的容貌和体质结构与人类较为相似:小脑均被大脑覆盖,盲肠上有阑尾,胎儿在子宫里都是单胎盘,血型也大致相同,仔猿还有着人类的哭泣、欢笑、激怒和惊奇等表情。为此,人们往往将猿称之为类人猿。英国著名的进化论者赫胥黎,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首先提出:人和猿有共同的祖先——古猿。如今,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使人们对于人猿分野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各种生物都有各自特定的染色体,而染色体上的基因则是决定各种生物性状和行为的主要物质基础。人之所以为人,猿之所以为猿,就是因为体内有一些  相似文献   

12.
宁夏同心发现的一颗上猿牙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记述了采自宁夏同心地区中中新世(相当于通古尔早期)地层中一颗上猿的左下第二臼齿。它的齿冠形态和Hurzeler(1954)以Goriach地点为基础所总结出的上猿下臼齿的“模式”形态基本一致,而和其它几个在形态上比较接近的属,如湖猿、树猿、宽齿猿和池猿等有较明显的区别。这是我国第一颗比较可靠的上猿牙齿化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粗壮池猿头骨新材料的初步观察得出,它与欧洲上猿的头骨比较接近,而在某些特征上又与现生长臂猿相似。这与牙齿和颌骨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本文还对亚洲第三纪长臂猿类与其他同时代长臂猿类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并对池猿的系统关系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赖金良同志对亦猿亦人的论点提出了意见(《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4卷4期,1976),认为这种论点是“以折中主义冒充辩证法”,是“资产阶级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在人类学中的反映”等等。去年一个时期,好象这个问题已经作出了结论,没有争论的余地了。亦猿亦人是什么意思呢?我说在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中“既保留有猿的旧质,又出现有人的新质”,又说“这个过渡阶段是人的新质和猿的或动物的旧质不断斗争的过程,是新  相似文献   

15.
本刊专稿零磁空间内应用超导量子干涉仪对哈慈五行针医疗保健作用的科学验证郭立文李定忠(1·3)磁人类健康之宝张丽娜(2·1)磁人类第四生命之源王明华(3·1)月球磁场探测宇宙磁学及其未来张丽娜(4·1)科技前沿磁领域对纳米技术的应用鹿向军(2·11)磁性纳米材料王明华(2·12)大脑中的磁性物质钱霞赵见高景小常(4·3)综述2000-2001年生物磁学进展综述李国栋(2·3)磁疗法在妇科应用的进展周万松(2·6)磁场麻醉常汉英(2·9)当代磁学发展的特点和展望李国栋(3·3)磁疗法对小儿疾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化石》2015,(4)
<正>禄丰古猿发现于1975年,那时我在小学读书。1988年从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我来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吴汝康院士学习体质人类学,当时专业方向是今人类学,研究现代人群的体质特征。有段时间吴先生出访美国,我曾帮他传递禄丰古猿标本资料,因此认识了徐庆华、陆庆五等老师。后来毕业留所工作,正赶上研究所专业布局调整,我从今人类学转向古人类学。古人类学是研究化石材料的学科,考  相似文献   

17.
书写生物医学论文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一)李家福,黄亮群,胡能书(天津中医药研究院·天津·300020)(《激光生物学》杂志编辑部·长沙·410005)AFewQuestionsaboutWritingBiomedicalPaperILiJiafu(Ti...  相似文献   

18.
小猿叶甲对寄主植物衰老和缺乏的适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猿叶甲Phaedon brassicae Baly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史。测定小猿叶甲取食幼嫩和衰老小白菜叶片后的滞育比率和食料缺乏条件下小猿叶甲成虫的存活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在25℃配合光周期12L∶12D条件下,小猿叶甲取食衰老期小白菜叶片后的滞育比率显著高于取食幼期小白菜叶片后的滞育比率。在25℃、12L∶12D条件下以幼期小白菜叶片饲养小猿叶甲,其成虫羽化后取食0~7d,再分别转入30℃、14L∶10D,不供食的条件下,其结果表明,雌雄成虫存活时间随取食时间延长而延长;羽化成虫取食5d以上,成虫存活时间显著延长,雌雄成虫平均存活时间均在75d以上。最后,讨论小猿叶甲对寄主植物衰老和缺乏的可能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9.
禄丰古猿的两性差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讨论了粗壮池猿化石标本的性别判断问题,然后把粗壮池猿和禄丰西瓦古猿分别与有关的现生猿类的两性差别进行比较研究,得出这两个进化系统性别差异的时代变化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支持禄丰西瓦古猿的系统地位的论证。  相似文献   

20.
牙釉质发育不全是反映牙齿发育过程中遭遇生理性刺激的有效指标。本文对来自云南禄丰石灰坝的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261枚单颗恒齿进行观察分析,发现223枚牙齿普遍罹患带状牙釉质发育不全(LEH),比例为85.4%,高于其它已报道过的中新世古猿、化石人科成员及现生大猿。另一方面,用扫描电镜和数码显微镜着重分析了12枚犬齿,均有多条LEH,且雄性犬齿的LEH条数多于雌性;相邻LEH间的釉面横纹数在14-25条之间。结合禄丰古猿釉面横纹的生长周期(9天),估算相邻LEH之间的时间间隔为4.8-6.6月,季节性营养不良可能是禄丰古猿釉质发育不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