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樗蚕与柳蚕     
由于蓖蔴蚕与柞蚕推广饲养,要适应当地的气候与饲料的条件,才能成功,如果能找到和它们相近的种类进行杂交试验,以提高其生活力,便有着重要的意义。樗蚕与蓖蔴蚕杂交,已经中国科学院试验成功;柳蚕经华东工学院试验,其蚕茧可供纺织用,但柳蚕比柞蚕丝量少,品质差,如能把柞蚕与其相近的柳蚕杂交,来提高柞蚕的生活力,却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家蚕抗病力的功效,作者于1962年进行了紫外线照射家蚕的试验。初步肯定,照射能提高家蚕幼虫期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今将试验结果整理于后,供作参考。 方法及材料 用家蚕华九×瀛汉一代杂种作为材料。自丙_2胚子期催青开始,在紫外线灭菌灯下照射直到点青期止。紫外线灭菌灯波长3537埃,照射距离45厘米,照射时间第一次在春季,分为每日0、15、30、60和90分钟五个等级。第二次在秋季分为0、30、60、90、120和150分钟六个等级。第三次重复试验照射90分钟与未照射二个区。各级试验区的蚕卵孵化后饲养到三龄超蚕时,用核型多角体病毒LD(50)的剂量(每头30万粒)饲喂幼虫,测定幼虫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抵抗力提高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家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家蚕病原细菌造成的蚕病为蚕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本研究从自然感染病蚕组织中分离得到高致病力的家蚕病原细菌LZ10-1,结合16SrDNA分析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菌株LZ10-1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对鳞翅目害虫棉铃虫和粘虫添食LZ10-1芽胞原液72h,供试昆虫的矫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5.7%,表明家蚕病原细菌具有防治农林害虫的潜力,作为杀虫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发掘家蚕病原细菌的生防潜力,能提高蚕桑行业现有资源利用,是拓展行业发展新方向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概说 磺胺类药物问世以来,由于它对病原体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近年来已在临床上普遍应用。到目前为止,在畜牧业,养蜂业(诸葛群,1956)中亦已广泛应用,并且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家蚕是我国重耍饲养经济昆虫之一,但每年受到病害的侵袭,损失巨大,因此利用磺胺类药物防治病害对家蚕的侵扰,尤其在夏秋蚕期,会带来很大的好处。但是磺胺类药物对家蚕添食的研究工作,从生理、病理上的了解是做得不够的。1958年夏天,作者用磺胺药物进行给家蚕添食的试验,对生理上所引起的影响以及病理上的抗病作用,初步做了一些调查。今将试验结果,总结于后,为今后发挥磺胺药物在蚕业上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家蚕抗菌肽的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抗菌肽是在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的活性肽。家蚕抗菌肽抗菌谱广,由于抗菌肽有普通抗生素所不具有的一系列优点。其研究已经成热点。该文综述了冢蚕抗菌肽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作用机埋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侵染家蚕Bombyx mori导致的核型多角体病(血液型脓病)在云南蚕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给云南蚕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测定云南不同蚕区BmNPV分离株的毒力及了解BmNPV在云南的病害流行趋势,为监测和控制云南家蚕血液型脓病打下基础。【方法】通过BmNPV对家蚕5龄幼虫致死率和对家蚕BmN细胞毒力的测定评价了云南蚕区19个BmNPV分离株的致病力;对19个云南BmNPV分离株的bro-d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BmNPV对家蚕5龄幼虫的致死率测定表明,云南不同地区BmNPV毒株对家蚕的口服感染力差异较大;细胞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不同BmNPV分离株的出芽型病毒粒子(budded virus, BV)滴度差异较大。进化分析表明,所获取来自云南的19个BmNPV分离株主要分为两个亚群,亚群I在云南省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有分布,而亚群II主要集中分布于云南省北部地区。从地理分布图可以看出,亚群I所在地区多为亚热带,温度偏高;而亚群II所处的云南北部地区多为典型高原季风气候,温度相对偏低。【结论】云南蚕区存在丰富的BmNPV株系,各分离株对家蚕的毒力差异较大;云南BmNPV分离株的进化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地理气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18%杀虫双撒滴剂对家蚕安全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忠方  朱明泉 《昆虫知识》1999,36(6):343-343
18%杀虫双撒滴剂的主剂为杀虫双,增添特种助剂和利用特制药瓶内盖上的撒滴孔,将药剂直接撒到稻田水面上,下沉土表,通过稻根吸附,以其毛细管作用,分布于稻株内,达到治虫目的。本研究通过几项主要指标的试验测定,综合评价该药剂对家蚕饲养的安全性问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农药安徽省和县农药厂生产的18%杀虫双撒滴剂(水剂)。1.2供试家蚕春蚕、早秋蚕和中秋蚕的品种分别为春蕾x镇珠、54Ax丰1和秋丰x白玉,试验测定时均为3龄家蚕。1.3试验方法1.3.1对家蚕触杀致死中浓度的测定设21…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家蚕富集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机制,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家蚕及其代谢产物和所食桑叶中DNJ的含量,研究家蚕幼虫体1-脱氧野尻霉素富集与食桑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生长期家蚕及其副产物中DNJ的累积量有较大差异,且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先上升后下降,于四龄时最高。家蚕幼虫期蚕体及其副产物中DNJ总累积量与其在该阶段所食桑叶中DNJ总量相当,且家蚕的任一成长发育阶段(蚁蚕和熟蚕不吃桑叶除外),其蚕体DNJ含量均大大高于桑叶中的DNJ含量,表明家蚕具有累积或富集DNJ的机能,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家蚕富集DNJ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梨花迁粉蝶Catopsilia pyranthe分离的微孢子虫进行形态与分子鉴定,探究其对非天然宿主家蚕Bombyx mori的侵染力与胚传性。【方法】从田间采集的梨花迁粉蝶中分离得到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液,测定其孢子的形态、大小、体积、长短轴比,同时对该孢子虫的16S r DNA进行PCR克隆测序与分析。将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Nosema sp.CP与家蚕微孢子虫N.bombycis分别对2龄起蚕、4龄起蚕进行添食感染比对,测定家蚕食下两种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和胚种传染能力。【结果】本研究分离的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形态为长椭圆形,具双核;其16S r DNA序列与已报道的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的序列一致性大于99%,为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综合感染率分别是68.8%和98.3%;在继代蚁蚕中,感染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的雌蛾所产蚕卵次代蚁蚕检出有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100%,卵壳的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92.9%和100%;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的胚种传染力分别为9.6%和23.2%。【结论】本研究分离得到的微孢子虫为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具有微孢子虫Nosema属的典型特征。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能感染危害家蚕,也具有家蚕胚种传染性,但感染率和胚传率均明显低于家蚕微孢子虫,是蚕业生产中必须防控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研究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家蚕的生长和产丝的影响、探索激素增丝的生理机制和体内代谢途径、为进一步探讨昆虫激素在蚕业上的应用提供依据,1973至1975年我们研究了五龄期家蚕的丝腺发育情况和其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以及外源激素对它们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用日东×华合五龄蚕为实验材料,在五龄饷食后96小时喷布Ⅲ号保幼激素类似物,每头3微克的剂量,测定五龄蚕体重和丝腺物质的变化。 在五龄起蚕后开始分别雌雄取样,首先称体重,每5头一组取其平均值。然后将每头蚕的丝腺取出,用0.9%NaCl洗涤,5头一组称取鲜重,然后置于80℃温箱中烤48小时,测其  相似文献   

11.
徐礼根  王维义 《昆虫知识》1992,29(4):223-226
花粉和蜂王浆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兼具营养强壮剂及促生长剂的特性。本试验基于花粉和王浆的这种特性,对家蚕进行花粉和蜂王浆的添食试验。结果表明,用0.1~2.5%的油菜蜂花粉提取液或0.01~0.1%蜂王浆浸渍桑叶喂饲3~5龄家蚕能显著提高蚕体重、结茧率、茧层率和受精率,也能提高茧层量和产卵量,但对全茧量无显著影响。二者相比,添食花粉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12.
锐劲特对家蚕持效期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全甫  胡国文 《昆虫知识》1998,35(5):274-276
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研制生产的锐劲特农药防治螟虫、稻飞虱等主要害虫均具有理想的效果。1995~1996年我们用此农药对家蚕持效期进行了生物测定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锐劲特胶悬剂(法国罗纳公司驻上海办事处提供);50%甲胺磷(浙江菱湖化学厂生产)。1.2供试家蚕:为“薪杭白云”。试验分别在1995~1996年的秋蚕2~3龄期进行。1.3试验方法:对家蚕持效期的测定,在室外桑树叶片上喷5%锐劲特750、1500、3000、6000、12000倍稀释液;50%甲胺磷1500倍稀释液。即有效成分分别为6667、33.33、16.67、8.…  相似文献   

13.
纳米二氧化钛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化学惰性,无毒且不会与生物引起排斥的生物材料,已被广泛用于与药物传送、防晒护理、环境治理和抗菌等领域,在畜牧业和蚕业也报道了与其相关的积极生物学效应,其在提高家蚕饲料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且增加了蚕茧的产量以及家蚕抗病性,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综述主要从家蚕生理生态、蚕病防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以及丝蛋白合成等领域综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分子机制,并结合广西蚕区特征及气候条件,探讨了其在广西蚕区推广应用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家蚕幼虫咽侧体及其腺细胞的变化。【方法】选取家蚕4眠蚕中限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对其4龄、5龄等时期进行解剖处理,得到咽侧体后进行透析处理与DAPI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成荧光像图,结合软件分析工具测量咽侧体横截面积直径与细胞数量来确定家蚕咽侧体及其腺细胞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变化。【结果】咽侧体体积随幼虫生长发生了明显增长;咽侧体细胞数目随幼虫生长会增加,但比较缓慢。随着幼虫的生长,腺细胞体积会增大,同时咽侧体体积增长与腺细胞核体积增长有极显著相关性。【结论】家蚕咽侧体体积增长主要源于腺细胞体积的增大而稍带腺细胞数目的增加,家蚕幼虫咽侧体体积与生长发育的时间经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徐卫华 《昆虫学报》1991,34(2):255-256
家蚕 Bombyx mori L.是重要的经济昆虫,而家蚕混精杂交的研究对查明受精机理和开创新的育种学方法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1981)、朱洗等(1954)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但近年来工作没有取得新的进展。主要原因是没有活力相同的精子材料,且带有标志基因以利识别。以往表现出受精选择性实际上混有交配时间长短、交配先后次序等因素在内,这些因素使混精杂交的后代个体比例发生变化,结果无法阐明受精机理。为此作者利用染色体替换法研制出具有标志基因、同时具有相同活力的精子试验材料,来研究混精杂交的时间、次序等问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姜春义  杨明方 《昆虫知识》1997,34(5):300-301
杀虫丹是当地防治水稻螟虫重要药剂,亦是家蚕Bombyxmori(L)饲养地区的禁用杀虫剂,我县地处苏北沿海,属稻、桑混裁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用杀虫丹防治稻螟及养蚕的矛盾。为了探索其安全的防治方法,笔者于1995年在不同风力、不同施药距离、不同蚕龄下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工材料与方法1.l供试家蚕由大丰县蚕桑技术指导站提供的2~3龄健康蚕;供试药剂为如%杀虫丹可湿性粉剂(市售)。1.2方法:①9月4日,风力二级,在桑园上风工20m处用机动弥雾机弥雾喷杀虫丹,采摘其桑叶分别喂饲30头2龄蚕;同时在距喷药处5‘20m桑园…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人工饲料某些理化因素对蚕儿摄食和生长的影响,从而阐明家蚕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摄食行为和营养上的特点和变化。 1.试验表明:绿原酸、桑色素、肌醇可增进蚁蚕摄食:β-谷固醇、没食子酸对保证小蚕正常发育甚为重要,绿原酸、桑色素、肌醇也有良好影响;相比之下,上述一些因子对5龄大蚕的作用较小。此外未看到β-谷固醇对蚁蚕的摄食促进效果。 2.大豆粉的醚溶性成份中,含有影响蚁蚕摄食的忌避物质。大豆粉经90%甲醇处理,可以除去某种水溶性因子,有利小蚕生长;对比之下,上列因素对大蚕的损害较小。比较了二种常见防腐剂对家蚕摄食、成长的影响:山梨酸的饲蚕成绩优于丙酸。 3.在本试验基本组成条件下,收蚁、小蚕、大蚕所用饲料的含水率分别以77%、73%、71%左右为宜。实验说明,蚕儿饲育效果还受饲料中具有成形作用组份的影响。 4.调查了饲料pH和蚕儿摄食、成长的关系:以某些适宜的有机酸(如柠檬酸、抗坏血酸)调节饲料的pH在5左右为好。 5.由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蚕儿对摄食、成长促进因子的感受性和对忌避因素的耐受性均不相同,从而提出,对蚕儿作全龄饲育,至少应分别设计为收蚁用、1—4龄小蚕用、5龄大蚕用三种饲料。此外,不同品种家蚕对人工饲料适应性的差别,与对饲料理化条件需求的不同也有一定联系。灵活运用上述结果,将有助于改良饲料组成,降低成本和广辟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8.
自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以来,迄今世界上已发现了四千余种抗生素(包括半合成抗生素),其中有100种左右在医学和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新的抗生素还在不断被发现。现就抗生素研究与应用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作为重要经济昆虫和鳞翅目昆虫模式的家蚕Bombyx mori,其突变体是生理学、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的宝贵资源。作者在家蚕资源保存和遗传分析中发现一种新的体形突变体——短体蚕(Squab,Sq),其特征是:杂合体(Sq /+)成活,蚕体长只有正常型的约4/5,腹中部略肥大,胸部稍狭小;纯合体(Sq / Sq)胚胎期致死。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为显性遗传。通过与各染色体标记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发现突变基因Sq在家蚕第14染色体上;通过与同一染色体上的标记基因青熟油蚕基因(oa)、不洁蚕基因(Di)进行三点测验,将Sq定位在家蚕连锁图谱第14连锁群的34.6 cM位点,表示为Sq(14-34.6)。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和利用该突变体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提供的我国家蚕核多角体病毒镇江株中获得了多角体蛋白的强启动子,用此启动子构建了家蚕病毒表达系统的转移载体。外源基因能在此启动子控制下在家蚕细胞和虫体中进行高效表达。用此载体我们首先成功地在家蚕虫体中高效表达了β-半乳糖苷酶,表达量达到580μg/条蚕,从而证实我们构建的载体是可靠的、有效的,可用于家蚕重组病毒表达外源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