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主要食用蕨类及其栽培与加工技术张志焱,刘长庆(泰安市菜篮子科技园泰安271000)(泰安市农业局)1.我国的主要食用蕨类1.1荚果蕨(Matteucciastruthiopteris)球子蕨科,株高1米,1-2回羽状复叶,较耐干旱,分布于我国东北...  相似文献   

2.
全世界蕨类植物约有12,000种,我国有2,600余种,贵州省据查达700种之多。许多种具有很高的观赏,食用、药用和经济价值。它的生态环境等和其他植物相似,其中桫椤科植物是蕨类唯一成树状的大型植物,又是珍贵古老的植物。据化石资料,它广泛出现于泥炭纪、石炭纪,距今约有2亿多年。在第四纪冰川的劫难中,幸存到如今,已经是数量少,分布也  相似文献   

3.
华南植物园中的蕨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植物园蕨园始建于60年代初。此后 ,陆续从国内外引种栽培成功了近200种食用、药用和观赏蕨类植物。其中包括我国重点保护植物桫椤、鹿角蕨 ,原始观音座莲、扇蕨、苏铁蕨、七指蕨 ;此外还有荷叶铁线蕨、华南条蕨等。这些蕨类植物大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 ,本园又以观赏蕨类为重点 ,并在观赏蕨类的引种、繁殖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现仅从国内外引进的鹿角蕨就有76种 ,而华南地区常见的观赏蕨类如黑桫椤、江南星蕨、苏铁蕨、鸟巢蕨、崖姜、华南紫箕、金毛狗、阴石蕨、翠云草、卷柏等在本园生长良好 ,犹如一幅…  相似文献   

4.
浙江北雁荡山野生蕨类植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浙江北雁荡山的蕨类植物进行专题研究。浙江乐清北雁荡山共有蕨类植物147种,隶属于37科70属。蕨类植物物种密度为42.13/100 km2。比西双版纳的密度1.71/100 km2要高。远大于全国蕨类植物密度0.027/1 000 km2,是我国东南沿海蕨类植物物种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按照用途分为药用、食用、观赏和其他用途4大类型。并记录本地常用蕨类的俗名,统计草药市场药用蕨类资源销售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蕨类植物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皖西大别山区蕨类植物及其园林绿化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统计,皖西大别山区共有蕨类植物32料、65属142种;分析了本区蕨类植物的地理成分,将其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根据其生态类型分为五类:陆生蕨类、附生蕨类、石生蕨类、水生蕨类和藤本蕨类。探讨了本区蕨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合理开发利用本区蕨类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报道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通过两年多的野外考察(标本存于PYU)和查阅原标本文献记载(PYU和KUN),首次报道了哀牢山蕨类区系有蕨类植物48科,118属,446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哀牢山蕨类区系是亚热带性质的区系。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供经济利用的蕨类超过300余种,其中,药用蕨类植物有45科76属178种,占中国药用蕨类植物科属种的比例分别为91.8%、65.5%和41.1%。最后讨论了哀牢山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蕨类植物孢子成熟期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保东  王晓楠  高卉 《植物研究》2002,22(4):422-427
黑龙江省严寒而干燥的气候,极不利于蕨类生长。但野生的90余种蕨类,不但能完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而且长势强劲,生长量大,因此具有特殊的生理生态学意义。本文首次报导了黑龙江野生拟蕨类和真蕨类共22科38属67种(含3亚种)的孢子成熟期。表明大多数种类的孢子都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成熟,水生真蕨类后延20天左右,楔叶类和旱生类孢子发育期较为特殊。本文还简要分析了生态因素与孢子成熟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保贵  朱华   《广西植物》2005,25(6):497-503,554
勐腊南贡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坡类型)1 hm2面积样地上有蕨类31种,在该森林群落草本层中占有 极其显著的地位。这些蕨类植物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它们属于亚洲热带的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一 部分,表现为东南亚热带北缘植物区系的性质,并有热带山地向亚热带山地过渡的特点。在生态表现上,它们 的生活型组成是高位芽蕨类(地生蕨种)占6.45%;地上芽蕨类12.90%;地面芽蕨类32.26%;地下芽蕨类 32.26%;附生蕨类16.13%。由于该地区的季节性干旱气候,高位芽蕨类较少和几种附生蕨类的附生高度也 相对较低,蕨类植物种群的数量与林下空气湿度及土壤表层的湿度一般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吊罗山蕨类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海南岛吊罗山的蕨类植物进行了专题研究。吊罗山有蕨类植物 4 3科 10 0属 2 13种及 4变种 ,其中 5种为海南新记录。蕨类物种密度高达 5 5 .8种 / 10 0km2 ,为海南蕨类多样性中心之一。该地蕨类植物区系以水龙骨科和膜蕨科为优势科 ,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 ,热带分布的科、属、种分别达到 10 0 %、93.2 %和 95 .3%。在垂直分布上 ,蕨类植物的生态特点与植被类型相关 ,随着海拔升高 ,阳生性蕨类减少 ,阴生性蕨类、附生与石生蕨类增多 ,蕨类物种多样性在海拔 6 0 0~ 10 0 0m地段最为丰富。按照 2 0 0 1年IUCN红色名录等级及标准评估 ,在海南岛范围内 ,吊罗山有 36种受威胁蕨类植物 ,其中 6种为极危物种 ,13种为濒危物种 ,17种为渐危物种 ,这 36种受威胁蕨类中有 8种属于国家II级保护植物。导致这 36种蕨类植物受威胁的原因主要有 :人为直接破坏、生境旱化和分布区限制  相似文献   

10.
云杉八齿小蠧(Ips typographus L.)是我国东北鱼鳞松(Picea jesoensis)上一种很重要的害虫。1956年我们在黑龙江省大海林区姜葱沟施业区进行了对它的为害性和生活习性的调查研究。本文就是这一工作的结果。 工作地区位于张广才岭小白山北部,海拔1,000—1,340米,是以鱼鳞松为主的暗针叶林,混有较多的臭松(Abies nephrolepis)、少量的枫桦(Betula costata)和个别的经松(pinus koraiensis);有灌木蕨类云杉林、苔草藓类云杉林、藓类云杉林等主要林型,而以灌木蕨类云杉林分布最广。云杉八齿小蠧在这个地区内猖獗成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白族食用香料植物资源状况,挖掘白族特色饮食文化中食用香料植物的利用。方法: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集贸市场为研究区域,应用民族植物学调查法对该区域食用香料植物种类、利用部位、烹饪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食用香料植物128种,隶属于41科101属。其中唇形科(Lamiaceae)植物最多,共记录到18种;食用部位主要以果实(32.81%)和茎(28.13%)为主;食用方法以炖煮、炒食和凉拌为主;该区域饮食主要以鲜、辣、酸口味最为突出,其中酸木瓜(Pseudocydonia sinensis)、长梗梅(Prunus mume var. cernua)等味酸性植物被广泛运用于白族特色菜肴中。结论:大理白族具有丰富的食用香料植物资源,食用香料植物种类、食用部分、食用方法等具有多样性,形成了白族特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挖掘大理白族香料植物利用价值,对民族文化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蕨类植物的无菌培养,快速繁殖和种质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丰富的蕨类资源,共有2500种左右,占全世界1/6,其中有大量特有种.蕨类作为室内观赏植物,药用和蔬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另外随着森林和环境的破坏,有不少种已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开发和保存蕨类资源,我们进行了无菌培养的研究。成熟孢子经消毒无菌后在无激素的含活性碳培养基上可萌发形成原叶体,原叶体可以进行无性繁殖,在  相似文献   

13.
武陵山区蕨类植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世福 《植物研究》1998,18(3):291-303
武陵山区蕨类植物资源丰富,现知有644种(包括变种),分属116属, 46科;蕨类区系属热带-亚热带山地类型;属的地理成份有12种类型,与日本、印度-马来西亚有密切关系;武陵山区蕨类区系属我国西南区系,与华中华东区关系密切,华南、华北区次之;蕨类垂直分布分四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摸清白族野生食用真菌资源的物种多样性、资源利用特征。方法:采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洱海地区白族主要野生食用真菌资源进行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结果:白族传统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共有2门5纲14目47科73属151种;包括3个优势科珊瑚菌科(Clavari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和红菇科(Russulaceae),7个优势属包括木耳属(Auricularia)、鹅膏属(Amanita)、枝瑚菌属(Ramaria)、蚁巢伞属(Termitomyces)、乳菇属(Lactarius)、牛肝菌属(Boletus)和红菇属(Russula);统计的野生食用菌有6种生态类型,以外生菌根菌为主,共96种,占种总数63.58%;传统食用的烹调方法包括炒、煮、炖、煎、凉拌、腌制等10种,用炒或煮的烹饪方式最多,有142种,占种总数94.04%;食用类别包括蔬菜、食疗、调料、饮品,其中作为蔬菜食用的野生菌种类最多,有145种;采菌季从4月持续至11月,7~8月是旺季,采菌周期长并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结论:洱海地区白族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食用豆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全球重要的食用豆贸易大国。本文总结了2000年以来我国食用豆贸易的演变特征,分析了2019年我国食用豆贸易的总体情况。研究表明,我国已从食用豆净出口国转变成净进口国,进出口产品结构差异较大,国际贸易竞争优势呈逐年下降态势,进口市场集中率较高,出口市场集中率逐年增加。2019年食用豆出口价量齐减,进口价量齐增;食用豆出口以芸豆、绿豆为主,进口以豌豆为主;食用豆出口集中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加拿大是最大进口来源国。未来需要从加快食用豆优势区域建设、以提升单产和提高品质为主攻方向、加强深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等方面入手,提高我国食用豆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对东北五种常见食用山野菜不同器官pod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五种山野菜根部pod同工酶活性较强.为山野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蕨类植物孢子萌发及原叶体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腐叶土为培养基质,对21种蕨类植物进行了孢子萌发和原叶体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时期播种的同种蕨类的孢子,发育出原叶体和幼孢子体所历经的时间长短不同;②孢子萌发和配子体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约为15~24℃;⑨稀有蕨类的孢子萌发率低,而在野外能形成较大种群的蕨类的孢子萌发率高;④用GA3处理孢子可以促进萌发;⑤当原叶体上长出幼孢子体时,原叶体由大变小,由绿变黄,21种蕨类的原叶体都在幼孢子体上长出第3片叶时消失;⑥幼孢子体上长出的第1、2片叶在形态上与以后长出的叶不同;⑦孢子萌发需要光;⑧1片原叶体尽管有多个颈卵器,但仅发育出1株幼孢子体;⑨利用腐叶土进行蕨类孢子繁殖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的蕨类植物分类、区系组成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坡共有蕨类植物28科53属85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凤尾蕨科和金星蕨科;主要属为凤尾蕨属、鳞毛蕨属、耳蕨属和卷柏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以泛热带属和热带亚洲属最多,种以东亚分布类型为主并表现出明显的亚热带特点;生态类型主要为土生,其次是石生类型.蕨类区系与贵州的关系最为密切.蕨类物种密度为每km^26.2种,在纬度相近的9个保护区中仅次于云南西山.中坡拥有桫椤和金毛狗等2种国家重点保护蕨类和7种中国特有的蕨类.桫椤在中坡的发现,对于研究其演变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以及与邻近地区的关系和物种濒危状况。结果表明,景宁石松类和蕨类共有296种7变种和1杂交种,隶属于29科83属,其中包括7个浙江省新记录种;地理分布以热带性质的科属占优势,种类以温带性质为主,本区属于亚热带与温带物种的融汇地带;与邻近省份和地区相比,景宁石松类和蕨类区系与江西省、福建省、宁波市和温州市的关系密切,与温州的区系最紧密,与安徽的区系较疏远;景宁石松类和蕨类生态类型大致可分为六类:暖性针叶林生境、常绿阔叶林阴湿生境、毛竹林暖湿生境、温性松杉柏冷湿生境、灌丛及村旁路边干旱生境和溪流、农田、沼泽湿地生境,其中常绿阔叶林阴湿生境下物种最丰富;景宁分布着在浙江范围内受威胁的蕨类46种,其中濒危(EN)有11种,易危(VU)有35种,国家和浙江省保护蕨类4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观赏蕨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约有蕨类植物2 600种,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种类有数百种,按照观赏用途可分为园林绿化、室内盆栽、切花配叶、点缀盆景假山、吊篮栽培和制作干花或观赏标本等6类.观赏蕨类的绿化和美化效果好,耐荫性强,市场开发潜力大.综述了我国观赏蕨类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主要种类、园林用途和繁殖方法.并就我国观赏蕨类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