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菇属变红乳菇亚属的乳汁常变为红色,变黄的乳汁较为少见.在中国中南部亚热带壳斗科林下发现了一个乳汁迅速变黄色的物种.这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的变红乳菇亚属中乳汁变黄的物种,其独特的乳汁、褐色的菌盖、稀疏的菌褶和大的具极高翼状纹饰的孢子能将其与其他已知种区分开来,在此将其描述为新种,黄美乳菇L.mirus.本研究提供了该新种的...  相似文献   

2.
《菌物学报》2017,(11):1463-1482
报道了乳菇属乳菇亚属的7个新种。它们为中国西南地区亚热带-热带或亚高山带森林下具代表性的乳菇物种。窄环乳菇Lactarius angustizonatus、淡环纹乳菇L.pallidizonatus、淡黄褐乳菇L.pallido-ochraceus和中华环纹乳菇L.sinozonarius属于环纹乳菇亚组L.subsect.Zonarii,近短柄乳菇L.subbrevipes属于窝柄黄乳菇亚组L.subsect.Scrobiculati,紫栗色乳菇L.purpureocastaneus归属于淡白乳菇组L.sect.Pallidini。短囊体乳菇L.brachycystidiatus以其干燥具鳞片的菌盖和较粗的盖表皮菌丝暂被置于具色乳菇组L.sect.Colorati。文中提供了这7个种的外观和显微特征描述、与其相近种的形态对比和ITS序列。  相似文献   

3.
通过形态学比较和对ITS-nrDNA序列的分析,本文描述了产自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乳菇属的5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缘囊体乳菇Lactarius cheilocystidiatus和多囊体乳菇L. polycystis由于具有真正的囊状体而与变红乳菇亚属L. subg. Plinthogalus的绝大多数种相异,它们与泰国的L. crassiusculus关系密切。新种粘果乳菇L. gloeocarpus和多见乳菇L. vulgaris是乳菇亚属L. subg. Lactarius的新成员,其典型特征为淡黄色胶粘菌盖、孢子具网状纹饰和较大的囊状体,它们与原初描述自中国的淡黄褐乳菇L. pallido-ochraceus、淡环纹乳菇L. pallidizonatus以及印度的L. thindii形成种复合群。新种湖南乳菇L. hunanensis与温带物种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它的典型特征为粘不规则交织型的盖表皮中具橄榄色被壳物质以及具斑马纹纹饰的孢子,属L. blennius种复合群。南方窝柄黄乳菇L. austroscrobiculatus原初描述自印度尼西亚,具有强烈的热带性质,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该种。本研究的标本采集自安徽、海南、河南、湖南、江西和云南。这些物种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代表性乳菇类真菌。  相似文献   

4.
王向华 《菌物研究》2021,19(1):19-23
盖表皮或菌柄表皮具有褐色色素这一特征在乳菇属小红乳菇亚属Lactarius subg.Russularia中较为少见.文中描述了产于中国南部的2个子实体褐色、表皮中具有褐色色素的乳菇新种:暗褐乳菇L.atrofuscus和橄榄褐乳菇L.olivaceofuscus.其中,暗褐乳菇L.atrofuscus的孢子球形,盖表...  相似文献   

5.
盖表皮或菌柄表皮具有褐色色素这一特征在乳菇属小红乳菇亚属Lactarius subg. Russularia中较为少见。文中描述了产于中国南部的2个子实体褐色、表皮中具有褐色色素的乳菇新种:暗褐乳菇L. atrofuscus和橄榄褐乳菇L. olivaceofuscus。其中,暗褐乳菇L. atrofuscus的孢子球形,盖表皮为(子实层)球囊型,缺乏大囊体;除褐色色素外,盖表皮和菌柄表皮中所具有的树脂样皮壳物质也是识别该种的关键特征。橄榄褐乳菇L.olivaceofuscus的表皮内色素为深橄榄褐色,缺乏树脂样皮壳物质;菌盖强烈皱缩,盖表皮末端菌丝细长,较大的孢子具有较高的条脊和翼,这些特征可以将其与暗褐乳菇和其他相近种相区别。文中提供了该2种的宏观形态和显微特征描述,以及与相近种的形态对比和真菌条形码ITS序列。  相似文献   

6.
1964年J.Holub建立马尾杉属Phlegmariurus(Herter)Holub之后,植物学界有各种不同的反映。 本文在研究中国种类基础上将这个属看作不同于石杉属Huperzia Bernh.的独立的属,其特殊性尤表现 在附生习性和热带分布两方面。本文将该属中国种类划分为三个组,列出其分组检索表。对其中新组 拟石杉组Sect. Huperzioides(sect. nov.)作了分类学研究,共记载了该组植物13种,内含4个新组合: Ph.petiolatus(Clarke)H.S.Kung et L. B.Zhang,Ph.cryptomerianus (Maxim.)Ching,Ph.ovatifolius (Ching)W. M. Chu, Ph. nylamensis (Ching et S. K. Wu)H. S. Kung et L. B. Zhang; 7个新异名: Hu- perzia formoana Holub [ = Ph. taiwanensis Ching], H. austrosinica Ching [ = Ph. petiolatus ], Lycopodi- um minchegense Ching [ = Ph. mincheensis Ching ], Ph. mincheensis var. angustifolius C. Y. Ma [ = Ph. mincheensis ], Ph. longyangensis C. Y. Ma [ = Ph. fordii ], Ph. nanus C. Y. Ma [ = Ph. fordii ], Ph. yangdongensis Ching et C. F. Zhang [ = Ph. fordii ]; 以及1个中国分布新记录种: Ph. hamiltonii。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乳菇属的2个新种:高山毛脚乳菇Lactarius alpinihirtipes和假脆乳菇L.pseudofragilis。该2种生于中国西南亚高山带的针叶林和栎林下,其盖表皮为菌丝球囊型,孢子具网纹。高山毛脚乳菇与原初描述自中国的毛脚乳菇L.hirtipes为姊妹种。假脆乳菇以暗褐色的子实体近似于北美的L.fragilis和欧洲的L.serifluus及L.subumbonatus。文中提供了该2新种的外观和显微特征描述及与相近种的形态对比和ITS序列。  相似文献   

8.
陈羽  李挺  黄浩  钟象景 《菌物研究》2016,(3):125-128
在广东省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1种乳菇属Lactarius真菌,经鉴定为白黄乳菇Lactarius alboscrobiculatus H.T.LeVerbeken,为中国新记录种。该种的主要特征为菌盖漏斗形,周身白色至乳白色,菌盖具有浅黄至棕色环纹,乳汁不变色,菌柄短,表面有明显的小陷窝。根据标本的宏观和显微特征,并结合野外生境观察和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详细描述了该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
红菇属乳菇状亚组Russula subsect. Lactarioideae是一个形态特征较明显的类群,亚属内部分种类被认为是复合种。在对我国红菇属乳菇状亚组进行的分类学研究中,发现了3个新种:丝黄红菇Russula byssina、奶油色红菇R.cremicolor和白果红菇R.leucocarpa,均产自我国贵州省,生于针叶林下。基于形态详细观察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对新种和近缘种间差异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提供了新种与乳菇状亚组和淡孢亚组R.subsect. Pallidosporinae中近缘种的物种检索表。分子系统学结果显示奶油色红菇与Delica-Brevipes分支亲缘关系较近,白果红菇和丝黄红菇隶属于两个独立分支。  相似文献   

10.
《菌物学报》2017,(4):522-527
对来自湖南和广东的菌寄生属真菌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纯培养菌株,将形态解剖、培养性状和DNA序列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发现3个中国新记录种:真菌菌寄生Hypomyces mycophilus、枝葡孢菌寄生H.sibirinae和三隔孢菌寄生H.triseptatus,对它们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描述及图示。  相似文献   

11.
异型盘菌属Allophylaria首次在我国发现,包括1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均来自云南。新种小孢异型盘菌A.minispora的鉴别特征为子囊盘类白色,具柄;子囊顶孔在碘液中呈蓝色,32?45×3.8?5μm;子囊孢子梭形,无油滴,4.3?5.8×1.5?2.5μm;习居于草本植物茎上。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果荚生异型盘菌A.atherospermatis首次在中国报道。提供了上述种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的详细描述及图示。  相似文献   

12.
秦文韬  庄文颖 《菌物学报》2016,(11):1317-1336
对来自华中地区的木霉属标本进行了形态解剖、培养特性和序列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发现该属的4个新种,将其命名为喜温木霉Trichoderma thermophilum、华中木霉T.centrosinicum、大孢木霉T.grande和柠檬黄木霉T.limonium。对新种的菌落形态、有性阶段和无性阶段的特性进行了详尽描述和图示,并对它们与相似种之间的区别分别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喜温木霉和华中木霉属于Longibrachiatum分支,大孢木霉和柠檬黄木霉属于Brevicompactum分支。首次报道和描述了中国木霉T.sinensis的有性阶段,并指定其附加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任菲  庄文颖 《菌物学报》2016,(3):241-245
在对我国柔膜菌科真菌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中国新记录属,即拟薄盘菌属Cenangiopsis。研究结果表明,该属的2个种在我国分布,其中青海拟薄盘菌C.qinghaiensis为一新种,悬钩子生拟薄盘菌C.rubicola为中国新记录种。对两个种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与图解。  相似文献   

14.
《菌物学报》2017,(5):654-662
报道了来自黑龙江和广东的肉座菌目3个中国新记录种:异梗枝穗霉Clonostachys impariphialis、罗斯曼枝穗霉C.rossmaniae和原肉座菌Protocrea farinosa。对其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图示,对我国材料与上述种的原始描述进行了比较,并利用ITS和28S r DNA的序列比对为准确鉴定提供了依据。此外,首次在大陆地区报道密集枝穗霉C.compactiuscula和大孔光壳Stilbocrea macrostoma并发现黄壳Ochronectria calami在广东分布。[中文摘要附注:Clonostachys属的汉名首次在综述性文章"真菌杀线虫代谢物的研究进展"中引证国外文献时提及,被译为"螺旋聚孢属"(董锦艳等2001)。随后,在作为中国新记录属发表时,文章题目将其译为"枝穗霉属"(Gao et al.2008)。考虑到后者是第一次根据我国材料对该类群进行分类学研究时提供的汉名,其译法体现了属的形态学特征,因此本文采用后一种译名作为该属的名称,并建议永久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采自东北地区的4个粉褶蕈属Entoloma中国新记录种,双孢粉褶蕈E.bisporigerum,灰蓝粉褶蕈E.caesiellum,美丽粉褶蕈E.formosum以及浅盖粉褶蕈E.pallidocarpum。根据本文所研究的标本材料提供了它们的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图。  相似文献   

16.
基于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证据,报道了拟口蘑属Tricholomopsis的1个新种,即尖顶拟口蘑T. mucronata。该种菌盖表面黄褐色,中央有一尖凸;菌褶米黄色至淡黄色;菌柄近顶端有菌环区;担孢子小,近球形;褶缘囊状体棒状至头状;柄生囊状体棒状,顶端或近顶端常有尾鞭状长出物。该种见于云南西北部亚高山针叶林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采自海南岛的巨蟹蛛科奥利蛛属Oliosl新种:指奥利蛛Oliosdigitatu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指奥利蛛,新种Oliosdigitatus sp.nov.(图1-4)正模♂,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镇,2009—5—25,张超采。副模2♂♂,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镇,2009—5—25,张超采。鉴别特征:在奥利蛛属Olios的种类中,本新种的生殖器官与Olios scalptor Jager&Ono,2001非常相似,但具有以下特征可以区别:本新种雄蛛触肢器胫节突端半部指状;引导器半透明膜状,基部比端部厚,且基部具皱褶。词源学:以雄蛛触肢器胫节突的形状命名。地理分布:海南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石蕊属种类的研究中,依据形态特征及nrD NA ITS序列数据,鉴定出采自海南的一新记录种——粗糙石蕊(Cladonia rudis)。提供了描述及图片,依据序列数据估计了其与近缘谱系的分化时间。  相似文献   

19.
最近,遗传学研究证明了越南三线闭壳龟Cuoro cyclornata的有效性,并表明这个种内还存在第3个尚未描述的亚种,这个亚种也能从体色和形态量度上与以前认定的2个亚种相区分。同时,也证明中国三线闭壳龟C.trifasciata有一个来自中国海南岛在遗传学上存在歧化的种群。此现象也存在于金头闭壳龟C.aurocapitata,很久以来就发现该种有一个在体色量度上明显不同的种群,并得到了微卫星标记和形态学证据的支持。以上两种方法都显示了中国三线闭壳龟、越南三线闭壳龟和尚未描述的亚种之间的区别。为此,本文将这3个种群分别描述为新亚种C.cyclornata annamitica,C.trifasciata luteocephala和C.aurocapitata dabieshani。  相似文献   

20.
炭角菌科成员在自然界中的广泛留存增加了人们更精确地记录其存在的信心,对东南亚和中国的研究显示了该科许多新种和新记录。本文详细地比较了该科在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种类的寄主和生境等信息,并且探讨了炭角菌科全球分布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