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蓬博  张荣  孙广宇 《菌物学报》2021,40(4):936-964
苹果为我国主要栽培水果,苹果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病原菌物是苹果病害的主要病原物,对我国苹果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损害。国际上病原菌物为苹果主要病原类型,其数量占苹果病原物的93.4%。我国植物病理学家和菌物学家对苹果病害的病原学进行了长期研究,描述与记载了大量国外已报道的病原真菌和病原卵菌,也描述了一些国外尚未记载的病原菌。随着菌物分类研究的深入、分类系统及菌物命名规则变化等,许多病害的病原名称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名称的使用造成了诸多不便,影响了苹果病害相关知识的交流。本文汇总了我国已经描述的苹果菌物病害的病原种类,其中病原真菌149种,病原卵菌6种,病原菌物占苹果病原物种类的90.6%。依据最新分类系统、菌物命名法规和汉语名称规则,对相关病原菌物的拉丁学名、中文名称以及病害汉语名称等进行了整理和修订。该项工作有利于相关植物病理学研究者、植保工作者、园艺工作者、管理人员及基层推广工作者对苹果病原菌物名称的检索和规范使用,促进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植物病原菌物常见种属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科  刘芳  蔡磊 《菌物学报》2022,41(3):361-386
植物病原菌物是造成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物,可对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造成重要威胁和灾害.近年来,菌物分类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大量新分类单元被描述、高阶分类系统被修订和完善.在墨尔本和深圳两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对《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中涉及菌物的部分做出了重大调整以实现"一菌一名".上述研究进展和改变对植物...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用真菌名录及部分名称的修订   总被引:57,自引:33,他引:24  
戴玉成  杨祝良 《菌物学报》2008,27(6):801-824
近年来,我国对药用真菌的研究和利用越来越重视,相关报道逐年增加。针对有些种类鉴定有误、拉丁学名使用没有严格遵守最新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命名人缩写不规范等问题,作者系统考证了我国药用真菌的名称,共收录473种,对每种名称按新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对过去的错误报道或不存在的名称进行了修正,将曾报道的、但应作为其他种的同物异名者列在其正名之后,所有名称定名人的缩写全部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要求加以规范化。每种名称之后还列举了该种的主要药用功能或价值,并引证了主要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4.
关于植物的称谓有学名、中名、药名和俗名 ,目前比较混乱 ,在生物学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经常出现错误解释和用法。常出现许多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 ,因此有必要予以澄清。学名 (Scientific name) ,是科学上对植物所规范的专有名称 ,是依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用拉丁文命名植物的名称 ,通用于世界各国 ,为植物分类学上的国际语言 ,便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地球上每 1种被人们认知的植物 ,都只能有 1个合法的拉丁文学名 ,这一学名在某一历史时期内相对稳定和统一。植物学名的命名方法 ,必须采用瑞典博物学家林耐 (Carl von Linne′,170 7…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际生物科学联盟的相关规则,全世界野生或自然起源植物的拉丁学名均由《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加以规范和管理,因人类有意活动选择、引种、培育和生产的栽培植物的名称由《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加以规范和管理。这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关于国际植物命名规则的两大法规体系。对两大国际植物命名体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扼要梳理,目的是为从事相关专业的组织或个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我国记载的丝盖伞属Inocybe(Fr.)Fr.共有98个分类单位,包括90种5变种3变型。根据CABI数据库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订正了文献中的部分拉丁学名,将曾经报道的、但应作为属内异名的名称列在其正名之后,错误拼写和错误引用均在相应名称后有所说明;已组合到其他属和不合格发表的名称补充于名录之后。在以往报道的名称中有16个为属内异名,1个已被组合到其他属,5个拉丁学名存在错误拼写,1个为错误引用,4个为不合格发表名称。订正后的名录含丝盖伞属88个名称,包括78种7变种3变型,并记载了各分类群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7.
郑放  焦晨  谢艳  李红叶 《菌物学报》2022,41(3):387-41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柑橘生产国,柑橘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菌物病害是制约我国柑橘产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在过去一百余年里,我国植物病理学家和菌物学家描述和记载了大量柑橘上的病原菌物.然而随着分子系统学在菌物分类鉴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菌物命名法规的变化,一些菌物的分类地位和拉丁学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方便使用者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六种重要药用真菌名称的说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戴玉成  李玉 《菌物学报》2011,30(4):515-518
对我国6种重要药用真菌的名称进行了考证,按照国际命名法规及《真菌、地衣汉语学名命名法规》对这些种类的拉丁和汉语学名进行了讨论。建议下列汉语名称和拉丁名称为规范的汉语学名和拉丁学名: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 (M. Zang & C.H. Su) Sheng H. Wu et al.,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Ach. ex Pers.) Pilát,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Bull.) Quél.,刺槐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robiniophila (Murrill) Ryvarden,滑子蘑Pholiota microspora (Berk.) Sacc.,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G.H. Sung et al.,其他相关名称均应为异名。  相似文献   

9.
许为斌 《广西植物》2020,40(10):1389-1392
苦苣苔科植物是个研究活跃的类群,近年来随着新类群的报道和分类系统的变动,在该科的分类学研究中,出现了不少学名的种加词的性和属名不一致或出现拼写错误的情况,虽然这些错误不影响该名称的合格发表,但还是有必要根据《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进行改正。该文就苦苣苔科植物中属名以-stigma结尾的学名、属名以-cheilos结尾的学名、根据属名词尾不容易判断出性别的学名、拼写错误的名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13个不符合法规的名称予以改正。此外,还就苦苣苔科植物学名的合格发表和规范使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植物的各种名称,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和《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则,对几组常见且容易混淆的植物名称进行了厘定和辨析。  相似文献   

11.
戴玉成  杨祝良 《菌物学报》2018,37(12):1572-1577
基于最新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和《汉语学名法规》,对毛木耳、玉木耳、金针菇、阿魏侧耳和白灵侧耳等5种重要食用菌的学名进行了解析和介绍,建议使用下述规范名称: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Ehrenb.,玉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Ehrenb.,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 (Z.W. Ge et al.) P.M. Wang, Y.C. Dai, E. Horak & Zhu L. Yang,阿魏侧耳(阿魏菇)Pleurotus eryngii var. ferulae (Lanzi) Sacc.,白灵侧耳(白灵菇)Pleurotus tuoliensis (C.J. Mou) M.R. Zhao & Jin X. Zhang。虽然拉丁名称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为了保持汉语学名的稳定性,上述5种食用菌的汉名不变。  相似文献   

12.
周志炎 《古生物学报》2007,46(4):387-393
根据2006年发表的新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的有关规则和条款,讨论我国古植物命名中一些值得重视的和存在的问题,着重在分类单元名称的合格发表、模式指定以及拉丁属、种名称构成和性别等几个方面.文中也介绍了新法规中对古植物形态分类单元(morphotaxa)定义的改变和相关规则的更动情况,以及有关在学位论文和电子版文档中发表分类单元名称等新规则.文后附有古植物命名的一些重要规则生效的日期和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13.
答:国际植物和动物命名法规的一个基本准则是植物和动物的学名必须是拉丁名称,如果是从其它语言中派生出来的话,至少要给予拉丁化处理。这样就防止了生物命名中出现多种语言命名的混乱局面。拉丁文被选择作为命名的原因主要有二。首先,生物的统一命名始源于林奈的双名法,林奈采用的就是当时欧洲最为通行的语言——拉丁文。其次,拉丁语是死文字,变化甚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食用菌名录   总被引:113,自引:50,他引:63  
作者系统地考证了我国食用菌的名称,排除了过去报道中的187个名称,同时新增了82个名称,本文共收录中国食用菌966个分类单元,包括936种、23变种、3亚种和4变型。对每个名称按新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将曾报道的、但应作为其他种的同物异名者列在其正名之后,所有名称定名人的缩写全部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要求加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国内出版的植物学方面的工具书和教科书中,许多植物的中文名称不统一,异名较多。这些中名异名的出现,主要是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造成的。许多来自民间的植物名称,地域性极强,既不科学,也不规范。虽然每一种植物都有统一的拉丁学名,但真正能掌握和应用的人不多。我国大学本科教学大纲只要求学生记少量的植物拉丁名,专科以下则均不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17年7月在深圳召开的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是该国际会议第一次在亚洲举行的大会。在大会正式日程之前一整周的命名法分会上,代表们专门就有关藻类、菌物与植物的命名法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并做出了相关的决定。本文总结了有关菌物命名的相关讨论和决议。(1)菌物命名法管理:会议讨论了菌物命名法管理特别小组委员会的报告(2016),主要涉及菌物命名法分会要在国际菌物学大会上进行(其程序与国际植物学大会上的命名法分会并行,但提案表决不设机构投票权),有关菌物命名法规的提案要在《IMI Fungus》上发表、指导性电子邮件投票的参加人员、菌物命名法分会的官员为主席和秘书以及菌物命名法委员会要在国际菌物学大会选举等问题。这个一揽子的提案获得65.8%的赞成票通过,带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决定了此后在国际命名法规中如何引入、修改或删除与菌物命名相关的规则。(2)保护名:这是在深圳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菌物保护名的非常重要的议题,凡列入这些名单上的菌物名称可得到保护,不受未列入名单的其他名称的影响。(3)多型性菌物:有关废除以形态类型命名的多型性菌物名称在上一届国际植物学大会(2011)上就已通过,但保留了有关有性型名称对无性型具有优先权的规则。在这次深圳会议上,这个规则(57.2)也被彻底清除。现在确定菌物名称的使用不再以其为无性型或有性型模式所标定的名称来决定,而完全遵循发表日期的优先律。(4)地衣型真菌:地衣型真菌从来不受多型性真菌名称的影响,但由于上届大会上保留了有性型对无性型的优先权(规则57.2),有几位地衣学家为了避免在地衣方面引起争论,当时在会上提出地衣的名称不受这一规则管辖。随着深圳大会清除了规则57.2,任何有关地衣的特殊规定都一起消失。(5)模式标定:包括有模式注册、培养物作为模式、DNA序列作为模式、解释模式、图片后选模式等问题。从2019年1月1日起,指定菌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新模式或解释模式必须在3个认可的菌物名称注册网站(即Fungal Names,Index Fungorum或Myco Bank)上注册,获得注册号。从2019年1月1日开始,任何被指定为模式的培养物都必须指明是保留在代谢不活跃的状态,如果没有这个说明,该模式标定将被作为不合格发表。有关DNA序列作为模式的提案没有得到通过,但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指定解释模式必须是因为现有的模式明显模糊不清才有必要进行。在没有实物标本情况下是否必须指定图片作为后选模式,而不管图片能否显示鉴别特征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由新成立的模式标定专门委员会进一步研究。(6)作者引证:关于删除名称作者引证中冒号":"的提案没有得到通过,但同意推荐可以"nom.sanct."作为替代使用,以表明其认可名称的地位。(7)同名:从2019年1月1日起,新发表的菌物名称如果与已有的细菌或原生动物名称相同将被判定为不合格的名称。(8)注册:此次大会除了规定后标定的模式必须注册外,没有其他注册问题的变化。(9)特型(special forms):有关接受那些以特型发表、符合基原名要求的名称的提案在会上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17.
林云  毕海燕 《植物研究》2023,(5):641-646
根据《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2018)规则9.2的精神,对9个中国单子叶植物名称原白中指定的主模式标本错误信息做了更正,这些名称是德格碱茅、多花碱茅、南川鹭鸶草、豹斑石豆兰、球茎卷瓣兰、四川杓兰、无齿鸢尾兰、大花鹤顶兰和短帽大喙兰,这些名称的主模式标本均收藏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标本馆(PE)。  相似文献   

18.
林云  孙茜  陈雅丽  敬璇 《植物研究》2022,42(3):329-340
根据《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规则9.2的精神,对我国9个合瓣花植物名称原白中指定的主模式标本错误信息做了更正,这些植物名称是美花补血草、假轮状糙苏、崇安鼠尾草、京黄芩大花变种、长序母草、微唇马先蒿、税氏唇柱苣苔、光萼党参和软叶久苓菊。  相似文献   

19.
奥地利天牛分类学家Holzschuh(1993)根据四川标本描述了C.anrotes(Carilia)glabricollis Holzschuh,1993.因该学名已被光胸金花天牛Gaurotes (Neogaurotes )glabricollis Pu,1992占用,Holzschuh(1998)为其拟定了替换学名Gaurotes (Carilia )glabratula Holzschuh,1998.后来,蒋书楠、陈力(2001)也为这个异物同名拟定了一个不必要的替换学名寡毛金花天牛Gaurotes(Carilia)oligothrix Chiang,2001.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4版),Gaurotes (Carilia)glabratula Holzschuh,1998享有优先权,因此Gaurotes(Carilia)oligothrix Chiang,2001成为客观次异名.  相似文献   

20.
<正>书号:978-7-04-041790-6出版时间:2015年5月定价:99.00元内容简介《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以下简称《法规》)是是各各国国植植物物分分类类学学者者对对植植物物命命名名所所必必须须遵遵循循的的规规章章,本书是其唯一的中文版本。本书以解读版本诠释《法规》的以下内容:命名相关基本概念与术语,法规的结构和组织,发表的媒介,如何发表新名称,如何为分类群找到正确的名称,如何指定一个模式,保留、废弃、禁止著作和永久性决议,如何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