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雪鸡在西藏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仁珠 《动物学报》1990,36(4):433-435
藏雪鸡(淡腹雪鸡)为高原特有种类,是鸡类中垂直分布最高的一种。在西藏一般分布在4000米以上的裸岩砾石带中,但活动范围可及5500米乃至6000米高山。唯冬季有时下降到3500米左右的高原草原,甚至到草甸草原中觅食和活动。  相似文献   

2.
雪鸡属分类地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种鸡形目鸟类,包括4个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12个喜玛拉雅雪鸡T.himalayensis、1个阿尔泰雪鸡T.altaicus、1个石鸡Alectoris chuckar和1个斑翅山鹑Perdix dauurica为材料.通过P(永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6基因513个碱基,同时从GenBank下载25种鸡形目鸟类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通过对鸡形目24个属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共有214个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184个.以鸿雁 Anser cygnoides为外群,在运用不同分析方法得到的拓扑结构基础上,构建了最大简约树(MP)和最大似然树(ML),结果表明鸡形目鸟类鹑族和雉族基本上是多系发生的.结合分子钟和遗传信息分析,可以得出雪鸡属在鹑族中形成的时间相对较晚,约在14.6Myr出现石鸡属的祖先种群;而在约12.6Myr属和鹌鹑属开始出现.雪鸡属的祖先足起源于低海拔环境,后来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逐渐降起和更新世冰期事件的发生各自演化形成现今各个种.  相似文献   

3.
藏雪鸡的生态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藏雪鸡是鹑类中最大的一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由于藏雪鸡秋冬集群,便于捕取,故属著名的狩猎禽类之一。 藏雪鸡属古北界青藏区的特产鸟类,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北由祁连山起,南抵喜马拉雅山止,西至帕米尔东部,东达川西。仅分布于亚洲中部地区,通常栖息在海拔3.200米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2009年10月,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样带样方法在四川省雅江县帕姆岭对四川雉鹑夏秋季的植物性食物及其资源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四川雉鹑采食的植物种类有34种,其中草本植物32种,木本植物2种.在夏季取食的种类有28种,秋季18种,两个季节同时取食的植物种类有12种.四川雉鹑取食强度高的物种有15种,中度的有11种,低度的有8种.夏季四川雉鹑主要取食草本植物的叶与根茎,秋季主要采食的是成熟的种子和果实.在不同生境类型中四川雉鹑的食物组成与丰富度存在差异,光亮杜鹃灌丛和高山杂草类草甸生境的食物种类和食物总量都相对较高,是四川雉鹑的食物基地,而鳞皮冷杉-川滇杜鹃林和高山松林的食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1984年3—6月和1985年3—6月,作者在四川省北川县对雪鹑、淡腹雪鸡、雉鹑、血雉、红腹角雉、绿尾虹雉、勺鸡和红腹锦鸡等八种雉类的繁殖习性进行了一些观察,结果如下。雪鹑(Lerwa lerwa callipygia)当地名石窖鸡,栖息于海拔3,800米以上,常见单只停息于陡岩边缘,受惊后立即向下滑翔。叫声响亮。繁殖在五、六月间。雏鸟孵出后呈家族活动。曾见一对成鸟和二只雏鸟在草甸上行走。发现险情后,成鸟即疾走逃离,雏鸟迅速向土洞中隐蔽。雏鸟羽色以灰色为主。淡腹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 henrici)生活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裸岩地带,五月底至六月…  相似文献   

6.
巴颜喀拉山地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巴颜喀拉山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 ,北纬 32°2 0′~ 35°15′ ,东经 94°5 0′~ 10 1°4 5′ ,面积约84 0 0 0km2 ,海拔高程介于 36 0 0m至 5 36 9m之间。本地区拥有种子植物 1116种 ,分属于 6 4科 ,2 95属。区系特征概述如下 :1)对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 ,本地区植物区系以北温带成分为主 ,仅有 9个分布区从热带延伸到温带的热带属 ,且在本区所含种类极少或仅有 1种。 2 )对种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 ,大多数种 (不包括中国特有种 )属于中亚成分和东亚成分 ,且多呈中亚 -喜马拉雅 -中国西南或中国 -喜马拉雅分布式样。以此为据所得结论是 ,本地区的种以温带成分为优势 ,具高原、高山分布的特点。 3)本区东南部的生态环境和区系成分的来源均不同于其余地区。东亚分布型及其变型中国 -喜马拉雅的种聚集在东南部。这里被认为是那些来源于横断山和西秦岭的区系成分的一个通道。 4 )对中国特有种的分析表明 ,本区系与横断山区系和甘肃南部区系联系最为密切。 5 )在高山特化作用和高山生态因子的选择之下 ,本区植物获得了适应寒冷和干旱的特性。 6 )本区植物的耐寒性常常伴随着耐旱和耐湿的双重特性 ,植物的这些特性也反映在它们的地理分布上。 7)本区的区系性质和特点与唐古特地区基本一致 ,因此本植物区  相似文献   

7.
巴颜喀拉山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北纬32°20′~35°15′,东经94°50′~101°45′,面积约84 000km2,海拔高程介于3 600m至5 369m之间。本地区拥有种子植物1 116种,分属于64科,295属。区系特征概述如下:1)对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本地区植物区系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仅有9个分布区从热带延伸到温带的热带属,且在本区所含种类极少或仅有1种。2)对种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大多数种(不包括中国特有种)属于中亚成分和东亚成分,且多呈中亚-喜马拉雅-中国西南或中国-喜马拉雅分布式样。以此为据所得结论是,本地区的种以温带成分为优势,具高原、高山分布的特点。3)本区东南部的生态环境和区系成分的来源均不同于其余地区。东亚分布型及其变型中国-喜马拉雅的种聚集在东南部。这里被认为是那些来源于横断山和西秦岭的区系成分的一个通道。4)对中国特有种的分析表明,本区系与横断山区系和甘肃南部区系联系最为密切。5)在高山特化作用和高山生态因子的选择之下,本区植物获得了适应寒冷和干旱的特性。6)本区植物的耐寒性常常伴随着耐旱和耐湿的双重特性,植物的这些特性也反映在它们的地理分布上。7)本区的区系性质和特点与唐古特地区基本一致,因此本植物区系应视为唐古特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高海拔山区气候条件恶劣, 资源匮乏, 探究同域分布的近缘物种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实现稳定共存, 对于了解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和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鸡形目鸟类飞行能力弱, 属于典型的地栖物种, 生态位空间相对狭窄, 可能面临更高的种间竞争压力。本研究旨在比较几种同域分布的鸡形目鸟类的时空生态位, 为了解高山生态系统同域物种的共存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案例。2020年4-9月, 研究人员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300-4,200 m的高山区域进行了野外调查, 通过样线法和样方法对鸡形目鸟类群落优势物种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和雪鹑(Lerwa lerwa)繁殖期的微生境进行调查, 使用红外相机对其活动节律进行监测, 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从微生境利用和日活动节律两个生态维度进行了种间生态位比较。结果显示, 雪鹑在微生境利用和日活动节律上均与其他两个物种存在显著差异。绿尾虹雉与雉鹑在微生境的利用上具有相似偏好; 但绿尾虹雉的早活动高峰晚于雉鹑, 晚活动高峰早于雉鹑, 表现出显著的种间日活动节律差异; 然而, 整合两个维度后, 绿尾虹雉和雉鹑的整体生态位仍然高度重叠, 没有显著分化。本研究表明高山鸡形目物种间的生态位分化体现于多个不同的生态维度, 并且不同物种之间的分化方式有所差异。在空间和时间生态位上的显著分化使雪鹑与同域物种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有利于其实现稳定共存。而绿尾虹雉与雉鹑的整体生态位高度重叠, 建议进一步对其食性开展研究, 探讨营养生态位上的潜在种间分化。  相似文献   

9.
石斑鱼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及缺乏显著的形体特征,使其系统分类的研究颇为困难。为探讨中国近海石斑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PCR扩增获得了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6属30个种类的线粒体16SrDNA基因片段序列。采用多个生物软件对序列变异和碱基组成进行分析,计算了Kimura2parameter遗传距离、转换/颠换比等遗传信息指数,并结合GenBank石斑鱼属的同源序列,以多纹长尾(Pronotogrammusmultifasciatus)和皮氏叫姑鱼(Johniusbelengerii)为外群构建NJ、MP和ML系统树。根据所得分子依据并结合形态学特征,推论如下:1)在本研究的30种石斑鱼中,鳃棘鲈属(Plectropomus)最先分化,并呈明显单系性;九棘鲈属(Cephalopholis)是一个单系群,并且较石斑鱼属(Epinephelus)原始;侧牙鲈属(Variola)的进化地位介于鳃棘鲈属与九棘鲈属之间;2)宽额鲈(Promicropslanceolatus)可以归入石斑鱼属,而驼背鲈(Cromileptesaltivelis)也与石斑鱼属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甚至可能是石斑鱼属内的特化类群;3)石斑鱼属内部存在两个平行进化的姐妹分支,分支内部的种类组成与地理分布无关,暗示了石斑鱼属早期的分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血雉分类地位和遗传分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对血雉Ithaginis应划归雉类还是鹑类和是多型属还是单型属一直存在着争议.在此对3个亚种,西藏亚种Ithaginis cruentus tibetanus,甘肃亚种I.c.berezawskii和四川亚种I.c.geoffroyii的6个个体的血雉与典型的雉类雉属Phasiamus、锦鸡属Chrysolophus、长尾雉属Syrmaticus及典型的鹑类石鸡属Alectoris、鹌鹑属Coturnix和雪鸡属Tetraogallus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6的部分基因序列比较,系统进化树中血雉与雉类聚在一起.根据血雉地理分布,多亚种中心理论,区域地理历史,环境演变和分子钟指示的时间,血雉可能于早上新世起源于横断山脉.3个亚种之间序列差异为4.1%-7.2%,与雉科其它属的种问差异度比较,其遗传分化已达到种的水平,与形态差异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猪尾鼠属(Typhomys)与印度的山刺鼠属(Platacanthomys)都是特化的啮齿动物,自成一科,即山刺鼠科(Platacanthomyidae)。迄今两属各仅有一种。它们与睡鼠相近,并曾被纳入同一科:睡鼠科(Muscardinidae)。睡鼠科分布于欧洲、中亚及北非。虽然日本也有分布,但在我国仅见于新疆。它们有类似松鼠的体形和习性。山刺鼠科则仅记录于东洋界。猪尾鼠Typhlomys cinereus Milne-Edwards发现于福建,  相似文献   

12.
角雉属Tragopan两性羽色不同,雄性具有艳丽的装饰性羽毛,这与一般雉族Phasianini相似;而尾较翅为短,尾羽的换羽从中央到外侧,这些特征又与鹑族Perdicini各属相同,形态特征上角雉属被划为鹑族.通过PCR扩增鸡形目Galliformes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等10个属19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的部分基因,获取片段长度为828bp,以及从GenBank获取22种样本的相应序列,以角叫鸭Anhima cornuta和海龟Kachuga dhongoka为外群,分别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和最小进化法(Minimum-evolution,ME),对鸡形目和将雉科的15个属分为5个属及雉族和鹑族构建分子系统树,NJ和ME系统树中,都是角雉与雉类相聚.角雉出现形态解剖与基因分析分类地位的不一致,说明雉和鹑可能不是单系群.同时我们认为雌雄的色泽区别比尾羽的长短和换羽方式在对雉和鹑形态特征分类时更为重要.从分子水平分析的结果都是角雉属与雉聚类.因此角雉归为雉族更合理.  相似文献   

13.
喜马拉雅雪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生存海拔最高的鸡类,同时在维持生态平衡和鸟类高海拔适应性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本研究以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法,拼接组装获得该物种线粒体(mtDNA)全基因组序列,对mtDNA全序列进行注释和结构分析,并选择GenBank已提交的鸡形目鸟类mtDNA序列,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为该物种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结果表明:喜马拉雅雪鸡的mtDNA全长为16 691 bp,基因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与鸟类线粒体基因典型排列顺序一致。基因组核苷酸含量为A:30.2%;T:23.9%;C:32.2%;G:13.8%;(A+T)含量(54%)略高于G+C (46%)含量,AT-skew为0.116 7,有一定的碱基偏好。在本研究中,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起始密码子以ATG为主,终止密码子以TAA为主。预测了22个tRNA的二级结构,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共有错配25处,以GU错配为主,喜马拉雅雪鸡tRNASer (UCN)基因比藏雪鸡的tRNASer (UCN)基因多出3个碱基;系统发育树构建表明雪鸡与鹌鹑关系最近,我们发现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与甘肃阿克塞自治县喜马拉雅雪鸡形成两个独立的进化支。  相似文献   

14.
暗腹雪鸡人工饲养繁育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世界共有5种雪鸡(Tetraogallus),新疆境内有3种分布,其中暗腹雪鸡(Tetraogollus himalayrnsis)广泛分布在天山,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1993年以来先后承担了2项雪鸡研究项目。本文报导了暗腹雪鸡的人工驯化繁育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地区禾本科植物区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玉虎 《植物研究》2005,25(1):106-114
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地区的禾本科植物除去栽培种类外共有47属,含161种.分析表明:(1)本区的禾本科植物主要是由北温带成分组成,并兼有丰富的旧世界温带成分和其他温带成分,温带性质明显.(2)本区所分布的泛热带成分无一例外地都能够延伸到温带地区,应属一类具有一定程度温带性质的泛热带分布类型.一些种类如蔗茅(Erianthus ravennae)的出现是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亚分布到本区的.(3)本区的禾本科植物绝大多数属于温寒地带分布类型,因而具有明显的高原、高山植物区系的特征,主要有固沙草属(Orinus)、看麦娘属(Alopecurus)、披碱草属(Elymus)、三毛草属(Trisetum)、扇穗茅属(Littledalea)、偃麦草属(Elytrigia)、冠毛草属(Stephanachne) 和拟沿沟草属(Paracolpodium)等,这是本区的高山特化和寒旱化适应现象在禾本科植物中的突出表现.(4)本区无特有属,特有种亦较少,这种现象是有其自然和历史原因的.大多数的单种属和寡种属都是从它们各自广布的近缘属中衍生而来,表明本区系是一个年轻的、衍生的区系.例如细柄茅属(Ptilagrostis)之从针茅属(Stipa),钝基草属(Timoria)之从芨芨草属(Achnatherum)等.(5)本区系同周围区系的联系广泛,但同西藏区系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似鮈类鱼类的系统发育研究(鲤形目: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似类8属13种和外类群7属10种鱼类的比较研究,选取37个骨骼及外部特征,运用外类群比较法进行特征分析,根据分支系统学原理重建了似类的系统发育。特征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似类是具有许多共同离征的单系群,朝着流水性底栖生活和刮食性的主干方向发展;其中以似属最原始,胡属最特化构成7对姐妹群。蛇属是较早分化出的相对特化的类群,棒花鱼属和小鳔属的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中国草蛉科已知属种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指出:属的分布以东洋成分比重较大,高山高原属分化明显;种类分布呈现东洋成分由东部沿海向北挺进、古北种类通过西北地区向西南延伸的格局,丰富的高山、高原种类及狭布种类,是我国草蛉区系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家蚕品种选育过程中发现了两种斑纹突变体, 与普通斑相比, 其幼虫眼状纹不明显, 而半月纹和星状纹正常, 其间有点和线构成鹑状斑纹, 第6、7腹节背面布有纵向波纹状斑纹, 整体斑纹与鹑斑(quail,q)极其相似, 暂且命名为类鹑斑(quail-like, q-l)。其中一种突变体稚蚕期体色呈褐色, 蚕体发育正常, 蚕茧大小一致, 茧型正常, 称为褐色类鹑斑(brown quail-like, q-lb); 另一种突变体幼虫体色为浅粉紫色, 幼虫食桑量少, 发育缓慢, 体质较弱, 体型较小, 茧型偏小, 称为紫色类鹑斑(purple quail-like, q-lp)。遗传分析表明, 两个类鹑斑基因均为隐性基因; 褐色类鹑斑(q-lb)与紫色类鹑斑(q-lp) 为等位基因, 紫色类鹑斑(q-lp)对褐色类鹑斑(q-lb)为隐性。经与形态标记P3(2)、p(2)、Ze(3)、L(4)、re(5)、E(6)、q(7)、I-a(9)、ms(12)、ch(13)、oa(14)、cts(16)、mln(18)、 msn(19)、rb(21)、so(26)测验和SSR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 新发现的两种类鹑斑不同于鹑斑(q), 其基因座位于第8连锁群。  相似文献   

19.
小白巢蛾属Thecobathra是1922年Meyrick根据印度模式种acropercna所建立。Moriuti(森内茂)1971年写了一篇论文“小白巢蛾属世界种类的订正”。他把Pseudocalantica属下的6个种anas(Stringer),yasudi Moriuti,lambda Moriuti,eta Moriut,nakai Moriuti和kappa Moriuti并入此属,另外又把Niphonympha属下的三个种costa(Meyrick),delias(Meyrick)和argophanes(Meyrick)也并入此属,同时还发表了sororiata和nivalis两个新种,共计12种。同时还研究了它们的分布和分析了它们的亲缘关系。 现将这12种虫名,连同它们在文献上的分布记载以及作者多年来在我国收集到的标本种类和分布整理出下表并把作者的初步分析、核对意见填写在附注内。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绘制我国有尾两栖类的地理分布图,分析该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与可能的起源和扩散路线。研究结果表明,有尾两栖类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格局,有三个关键区域:1.位于长江上游的、有尾两栖类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横断山区,是有尾两栖类的分布中心,该区域很可能亦为有尾两栖类的起源中心及主要特化中心;2.三个次级分布与特化中心,大别山-淮河流域区、南岭-珠江流域区、浙闽山地-江南水乡区;3.四个小型的三级分布与特化中心,台琼海岛区、东北长白山-三江流域区、秦巴山地-汉江渭河流域区、天山-伊犁河流域区。另外,该类群可能的迁移和扩散路线可归纳为:沿着各水系,从分布中心分别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迁移和扩散,其中以向北和向东为主,向南和向西扩散的种类较少。向北扩散的主要是小鲵科(Hynobiidae)的一些种类,向东扩散的种类则以蝾螈科(Salamandridae)物种为主。广布于我国东部的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种类,极可能是该类群向北和向东这两个方向扩散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东亚两栖动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即东亚两栖动物区系是单源的、本地起源的。本项研究结果支持中国日本界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