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起搏器     
对于心律不齐,特别是心率在每分钟30次以下者,要向心脏施以电刺激,使心跳恢复到正常,这种刺激装置叫心脏起搏器,或者简称为起搏器。为了对心脏施行电刺激,要从静脉向心室插入附有电极的导管,使用约5V,1ms的脉冲刺激,这种最简单的,给以一定周期的脉冲刺激起搏器,叫固定速度起波器。通常当自发心率恢复正常时,为了不使心率与起搏  相似文献   

2.
大鼠初级感觉神经外周末梢间信息传递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军  王才源 《生理学报》1997,49(6):618-624
实验切断麻醉大鼠一侧T5-L1脊神经背部皮支的中枢端,用50Hz,0.2ms,总时间为2s的方波逆行刺激其中一皮支的外周端,记录其相邻皮支的电活动。结果发现刺激停止后25s内被记录皮支的放电迅速增加,继而逐渐恢复到刺激前的水平;414个序列实验结果的累积时程分析表明:被记录皮支的放电频率在刺激停止后的第2秒达最大值,并持续3s,从第5秒开始逐渐下降,第25秒及以后恢复到刺激前的水平;放电频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刘健  王克模 《生理学报》1993,45(3):223-230
用神经内微记录(INMR)和微刺激(INMS)方法,对人体桡神经浅支中的A_b纤维和C纤维所支配的感受单位的生理特性及神经内微刺激诱发的感觉性质进行了观测。24个A_b单位对机械刺激的阈值变化较大,它们的感受野从点状到75.4mm~2,其中有1-4个最大敏感点。INMSA_b单位产生刺痛感,投射野为1.2-97mm~2。投射野与感受野从指背到手背都显著增大(P<0.05),且两者相重叠,提示A_b单位的定位能力相当精确。11个伤害性C单位对机械刺激的阈值高,用INMS产生的感觉为灼痛,多数单位的感受野与投射野相匹配,表明它们对伤害性刺激具有一定的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静电场提高IVF小鼠胚胎发育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首先用静电场处理小鼠2细胞期胚胎,通过观察其发育率筛选了最佳处理剂量(场强和时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细胞期的静电刺激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静电场处理小鼠2细胞期胚胎,能显著提高胚胎的发育能力,最佳处理剂量的囊胚率从42.4%提高到64.5%,囊胚孵化率从20.0%提高到44.8%,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细胞期胚胎对静电刺激的敏感性不同,其中1细胞(授精后6h)和2细胞期(授精后24h)胚胎对电场刺激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描述肝细胞中两类不同特性钙离子浓度振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内第二信使钙离子通常以浓度振荡的方式转导多种生理学信息,影响细胞分化、成熟和凋亡等各种生理过程。肝细胞实验中看到在一定浓度范围的激动剂刺激下,细胞质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可呈现出很不相同的图像。例如顺脱羟肾上腺素刺激下,可出现简单的周期振荡,振荡频率随激动剂浓度的不同有变化;在腺苷三磷酸刺激下,随激动剂浓度从低到高,胞质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可以从开始出现简单振荡,到形成复杂的多峰间歇振荡。肝细胞中钙离子浓度振荡的峰值多在500nmol/L到800nmol/L范围。给出一个四为量数学模型的改进形式,可以模拟肝细胞中钙离子浓度从简单振荡向复杂振荡的变化。数值计算给出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的振荡波形和振幅。  相似文献   

6.
运动图形刺激时家兔的视动震颤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旨在用实验方法研究家兔的视动震颤(OKN)眼动特点以及单侧前庭迷路损伤对OKN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眼刺激时,家兔的OKN反应存在着从颞侧到鼻侧方向的方向优势;恒定速度刺激时,刺激开始后,家兔的OKN眼动跟踪速度具有从小到大最后趋于稳态的建立过程,刺激消失后,存在眼动速度由大到小直到消失的视动后震颤(OKAN)反应,这两个过程反应了OKN系统中可能存在速度存储机制及其对OKN眼动的控制作用;单侧前庭  相似文献   

7.
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等疾病引起的运动障碍,它在难治性癫痫、顽固性强迫症等其他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上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经过30多年的临床应用、动物实验和计算模型仿真等多方面的研究,DBS的机制也逐渐明朗.虽然尚无定论,但已取得许多重要进展.本文从电生理角度分析和总结了有关DBS机制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抑制论和兴奋论到目前主导的调控论;从关注刺激位点的神经元活动,到发现神经元胞体与轴突活动的去耦合,再到高频刺激诱导的间歇性轴突阻滞,以及由此轴突活动可能导致的投射区神经元群体的去同步活动.这一系列研究进展表明DBS具有复杂的神经网络调控机制.了解DBS的作用机制对于提高其疗效、开发新刺激模式以及扩大临床应用的范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激刺激对大鼠下丘脑血管升压素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陆利民  李海雁 《生理学报》1997,49(5):594-598
实验在给予慢性应激刺激的Sprague Dawlay雄性大鼠中进行,用核酸斑点杂交技术观察大鼠下丘脑组织中血管升压素(AVP)mRNA水平变化,用异羟基洋地黄毒甙(DIG)标记的26个碱基长寡聚核苷酸作为检测探针。结果观察到:在给予电击足底结合噪声的应激刺激之后,尾动脉收缩压逐渐升高,到刺激第5天,刺激组与对照组动物之间尾动脉收缩压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到刺激第9天,刺激组尾动脉收缩压达最高值;以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在声音刺激下大脑各区的氨变化。弱声刺激引起的唯一可见的变化在听区。刺激5秒钟,听区氨含量显著增加。刺激延续至1分钟时氨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他区均无显著变化。强声刺激引起的氨量变化较复杂。刺激5秒钟时,梨状叶氨量显著增加,而听区氨量不变。刺激延续到1分钟时听区氨量高于正常67%之多,而梨状叶氨量已回到正常水平。其后,刺激延续到4分钟时,听区氨量也恢复到原有水平。此种强声刺激所引起的复杂情况尚难给以清楚的解释,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工作得到冯德培所长的关怀与支持,谨此致谢。  相似文献   

10.
含羞草(Mimosa pudica L.)一向以对震击的异常敏感以及能将刺激迅速的传递著称。含羞草从18世纪尾由它的原产地南美洲介绍到旧大陆以后,一直就被植物学者们所注意,而认为是研究高等植物对刺激的感受、传递与反应的绝好材料。经过一百多年来许多人的研究,关于含羞草对刺激的感受与传递,大致可说有两派不同的意见:一派是印度植物生理学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硝酸士的宁对刺激皮肤激活鲫鱼Mauthner细胞产生胞内电位的影响.方法: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结果:①直接刺激皮肤,可在同侧或者对侧的M细胞产生一种高幅度的复合性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s,PSPs).此反应在不同的刺激频率下表现出不同的幅度.②肌注硝酸士的宁后皮肤刺激诱发的胞内反应的幅度增加,甚至在原有去极化的基础上爆发动作电位.③将逆向动作电位重合到胞内反应的不同时刻,观察到逆向动作电位在整个由皮肤刺激诱发的胞内反应期间都降低.④肌注硝酸士的宁后逆向动作电位衰减的逐渐幅度减小,峰值提前,时程缩短,直至不发生衰减.结论:从皮肤到M细胞的传入通路中既有兴奋性成分,又有抑制性成分,二者相互制约平衡,对M细胞的兴奋性进行精密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示踪的方法,研究人DJ-1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 定位及其对刺激的反应. 将克隆在pGEX-KG上的DJ-1亚克隆到载体pEGFP-C2上,对 阳性克隆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用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pEGFP-DJ-1在细胞内的定位以及在血清刺激时的移位;探讨在氧化应激时DJ-1对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在细胞内定位的变化. 重组质粒在NIH3T3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绿色荧光弥散分布于胞质、胞核中,但以胞质居多;血清刺激后,细胞中的绿色荧光从胞质移位到胞核;在200~600 μmol/L H2O2刺激下,DJ-1能有效保护细胞抵抗氧化应激,并且也能从胞质移位到胞核.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J-1蛋白的功能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电刺激Agrotis segetum雄蛾触角神经是否可以作为MGC中神经元的识别手段,采用细胞内电生理记录方法,共记录34个对性信息素有反应的MGC神经元,并测试了其中12个神经元对性信息素刺激的反应,22个神经元对性信息素刺激和电刺激的反应。结果表明,MGC神经元对性信息素及电刺激的反应模式基本一致,为一种双相反应模式。两种刺激方式均能诱导出兴奋反应,电刺激得到的兴奋反应比由信息素刺激引起的要短;MGC神经元对两种刺激的超极化反应(抑制反应)幅度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别,在电刺激实验的22个神经元上,超极化反应幅度和抑制时间都与神经元本身放电频率有一定的相关性。超极化反应是在LN参与下一定的神经回路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而形成的。这提示两种刺激所作用的神经回路应是一致的,但从整个实验过程记录到的神经元情况来看,还须进一步结合形态学实验来验证电刺激触角神经作为MGC神经元的识别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鲫鱼Mauthner细胞顺向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迷走神经感觉传入信息对Mauthner细胞 (M细胞 )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刺激鲫鱼迷走神经 ,并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记录鲫鱼M细胞胞内电位变化。结果 :在M细胞胞内记录到分级的、复合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分为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 ,EPSP的幅度增大 ,反应持续时间延长。当刺激强度足够大时 ,在第一成分或第二成分的基础上可爆发动作电位。结论 :①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M细胞顺向激活 ,这与以往的观点不同 ;②从迷走神经到M细胞的感觉传入通路可能由含有兴奋性和抑制性成分的不同种类的神经链构成 ,M细胞的兴奋性取决于兴奋和抑制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将哮喘病理血清与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肺内皮细胞共同孵育,分别用离心法和显微操纵技术对细胞黏附进行体外研究。离心结果显示,病理血清刺激下的内皮细胞比正常情况更易与白细胞发生黏附。离心力高到一定程度可以解离部分黏附。从进一步的细胞显微操纵实验看病理血清刺激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影响内皮细胞与白细胞发生黏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光照刺激对麻醉大鼠海马节律的影响。方法:对乌拉坦麻醉大鼠,在海马中植入电极,通过神经信号放大器记录场电位。重复对大鼠进行视觉刺激,刺激10s,并给予20s的恢复期。与经典掐尾实验进行对比。结果:乌拉坦麻醉大鼠的掐尾实验能够将海马场电位从"大不规则波"(LIA)变成theta波。LIA到theta的转变通常只需1s,掐尾结束后3s后theta返回LIA。光刺激造成了在5-8s后LIA消失,光刺激撤离后4-6sLIA返回,并没有引发theta。结论:本文结果提示视觉通路与触觉通路有不同的优先级和行为特性。  相似文献   

17.
正表观遗传讨论不涉及DNA序列变化的可继承的性状变化.该继承性可以是有丝分裂过程中从亲代细胞到子代细胞的继承,也可以是涉及减数分裂的从亲代个体到子代个体的继承.有趣的是,不同于DNA突变,表观遗传的继承性虽然比较稳定,但仍有一定频率的双向变化.这种变化往往始于外界环境刺激和内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用特制的带有刺激电极的不锈钢灌流套管,对家兔中央灰质进行组织灌流,再用 XAD-2小柱分离灌流液中阿片样物质,并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阿片样物质的总含量。用钾离子透入法测痛阈。结果表明,电针镇痛时,灌流液中阿片样物质的含量随痛阈升高而增加,平均每 ml 竞争率从36.0±4.5%增加到49.2±5.2%(P<0.001);电刺激中央灰质镇痛时,灌流液中阿片样物质随痛阈升高而减少,平均每 ml 竞争率从37.6±3.8%减少到24.4±3.3%(P<0.01);对照组痛阈和阿片样物质的含量无明显变化。提示了中央灰质中阿片样物质是参与电针或电刺激脑所产生的镇痛机制的,但是两者的外延镇痛机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9.
细胞分裂素是五类植物激素中最年轻的一员,自1955年Miller、Skoog等从鲱鱼精子的DNA降解物中发现激动素到现在还不过二十余年。虽然激动素——6-呋喃氨基嘌呤是最早发现的刺激细胞分裂的活性物质,但迄今还没有发现它在植物细胞中的天然存在。但是人们从大量的探索中发现在不少植物幼嫩器官中,存在着刺激细胞分裂的物质。63年Letham首次从甜玉米灌浆期籽粒中提取并结晶出有效物质,命名为玉米素(Zeatin)。接着于  相似文献   

20.
足月新生儿听觉脑干电反应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工作根据北京市儿童医院临床的需要,在临床实验条件下对足月新生儿的ABR进行了测量,以期分析足月新生儿ABR的电反应特征。 新生儿听觉脑干反应(ABR)的波形是Ⅰ、Ⅲ、Ⅴ波为主的连续波复合体;新生儿在声强80dB(HL)刺激频率20次/秒的短声刺激条件下,I、Ⅲ、Ⅴ波潜伏期大体为2.50,5.00和7.00ms;新生儿ABR潜伏期—刺激强度函数的斜率是30—60μsec/dB(声刺激强度从80到50dB(HL),声刺激频率20次/秒);新生儿ABR Ⅴ波对Ⅰ波的比率大于1.0(短声强度80dB(HL),刺激频率20次/秒);在80dB(HL)短声条件下,改变声刺激频率(从20次/秒增止100次/秒),Ⅴ波潜伏期约延长0.6—1.0ms;新生儿ABR阈值在30—60dB(HL)的范围。综上所述新生儿ABR电反应特性,可以为其听力和脑干功能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指标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