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周期可影响鹿角脱落和新茸再生,麋(Elaphurus davidianus)冬至解角,冬季持续的光照时长改变对鹿茸生长速度、角形态发育及夏季的繁殖溢出效应尚未见相关报道。依托北京麋鹿苑2018年出生的同父异母雄性麋鹿12头,于2021年11月-2023年3月进行光照时长处理实验,依次分组为:自然光照(对照组)、缩短光照2h、延长光照3h和6h;记录实验麋鹿解角日期,红外测量新茸再生速度,测定脱落的麋角形态参数,并持续追踪记录翌年发情期等级序位、打斗、交配、繁殖绩效等参数。结果显示:持续缩短2h光照(6L∶18D)使麋鹿解角日期、角主干总长度、单角重量分别较对照组(8L∶16D),提前(8.5±0.4)d、缩短2.93cm(P < 0.01,n=3)、减轻9.81g(P < 0.01,n=3);延长3h光照(10L∶14D)使麋鹿解角日期、角主干总长度、单角重量分别较对照组(8L∶16D),推迟(10.5±0.3)d、增长5.47cm(P < 0.01,n=6)、增加18.64g(P < 0.01,n=6);延长6h光照(12L∶12D)使麋鹿解角日期、角主干总长度、单角重量较对照组(8L∶16D),分别推迟(13.5±0.6)d、增长10.43cm(P < 0.01,n=6)、增加44.31g(P < 0.01,n=6)。光照时长对麋角切片重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 < 0.01,n=6),缩短2h光照(6L∶18D)使麋角切片重量较对照组(8L∶16D)减轻(0.1230±0.0561)g/片;延长光照3h(10L∶14D)、6h(12L∶12D)使麋角切片重量较对照组(8L∶16D)分别增加(0.1200±0.0318)g/片、(0.3133±0.0618)g/片;冬季延长光照可明显增加夏季雄性麋鹿的交配机会和爬跨时长,增加发情持续天数、累积持续时间,增加查验母鹿发情、维护领地和圈群次数,提高交配成功率。综上所述,麋角脱落与光照时长之间密切相关,冬季持续光照时长变化对麋角脱落日期及繁殖产生了溢出效应,其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不同光照对麋角脱落及新茸再生多样化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可指导鹿科动物鹿茸产量提高、育种、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明海 《生物技术》2003,13(6):48-49
控制光照周期中的光照强度(I)和光照/黑暗比率(L/D)对鹿茸的生长发育影响的作用明显,其中,在I=300lx和L/D=1.00-3.00时,鹿茸的生长发育最好。此外,鹿体内的性腺激素对鹿茸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二杠鹿茸与三杈鹿茸中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二杠鹿茸与三杈鹿茸中氨基酸的测定 ,结果表明 :三杈鹿茸中的氨基酸含量高于二杠鹿茸中氨基酸含量 ,从而为合理利用二杠鹿茸、三杈鹿茸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鹿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能够周期性再生的哺乳动物器官,它的生长速度极快却没有发生癌变。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生命活动的功能执行者,鹿茸相关蛋白的研究是揭开鹿茸再生秘密的重要途径。综述了鹿茸再生相关蛋白的筛选、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软骨形成相关蛋白、神经再生相关蛋白以及其他与鹿茸再生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从蛋白质水平上揭示鹿茸再生过程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麋鹿古称为麋,因其长相奇特,面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角似鹿角而非鹿角,而被人们称为“四不象”。在动物分类学上,麋鹿独为一个属。麋鹿属现生种类只有麋鹿一种。与其它游荡于山林的鹿类不同,麋鹿是一科喜水的沼鹿。它形成了适宜沼泽生境的特征,如麋鹿的一只足有四蹄,其中间一对蹄宽大并有皮腱膜相连,减轻了蹄着地时的压强,使得麋鹿能在沼泽地活动。 从第四纪中更新世到全新世,麋鹿曾  相似文献   

6.
麋鹿鹿角生长周期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使用望远镜(SWAROVSKI 8×42 WB)和照相机(Canon 550D 70×300)观察北京南海子59只雄性麋鹿茸的生长和角脱落周期,发现麋鹿角总体趋势呈随着年龄的减少,脱角日期越迟,且等级序位高或者鹿王较年老个体先脱落。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两年度麋鹿自然脱落的角,研究表明,个体而言,左右角脱角顺序差异明显,同一天脱落两角者占17.0%,左角先脱落者占34.1%,右角先脱落者占48.8%,重量重和重量轻的角先脱落的个体各占41.5%,个体成对的左右角脱落时间间隔短,平均为1.98d;群体而言,角重量与脱角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总体呈现角重的个体角先脱落,但不是角最重的个体角第一个脱落。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对北京南海子、湖北石首、江苏大丰、天津七里海、浙江慈溪、浙江临安、海南海口、河北滦河上游、辽阳千山等9个地区麋鹿种群麋鹿角脱落起止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表明野生种群脱角时间比圈养种群早;迁入热带地区海南的麋鹿仍有规律的角周期;同一栖息地不同年份角周期存在差异,不同栖息地间麋鹿角周期存在差异;脱角起始时间与海拔、经度、纬度、年平均气温、圈养情况和气候类型等影响因子不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相关性,但光周期和激素直接主导和调节着角周期,年龄大小、角重量、营养以及与营养相关的能量、种群密度、物候等环境因子均影响角周期。  相似文献   

7.
鹿茸     
《生命世界》2005,(12):81-81
指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所有鹿的角每年都要脱落一次,再长更大、更粗壮的新角,80天左右成熟,每年七八月份收茸,若不及时砍茸,会老化成鹿角,药用价值降低,成熟后会自动脱落下来。鹿茸刚生出时很软,外面包着一层皮,长着许多小茸毛:里面是软骨和许多毛细血管。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  相似文献   

8.
广州产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广州产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从上、中、下三个部位进行了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马鹿茸的氨基酸质量分数要高于梅花鹿茸。  相似文献   

9.
在鹿茸的生长期,鹿茸对痛觉和不连续的触摸非常敏感,空间位置感也非常强,说明鹿茸含有丰富的神经系统。鹿茸作为能够完全再生的哺乳动物器官,其皮肤、血管、神经等组织成分也随之完全再生。弄清鹿茸神经再生的调控机制,将为临床上的神经损伤修复提供基础数据或有效途径。该文对鹿茸神经的结构、发生以及再生过程、再生机制等进行综述,旨在为神经损伤后的有效修复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 C. elegans)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由于其身体结构简单和寿命周期短暂等优势被用来研究整个生命过程不同阶段的分子调节机制,在药物开发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综述对秀丽隐杆线虫在药物开发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鹿茸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贵中药,在上千年里大多以粗提物的形式加以应用,鹿茸的具体活性成分及其相关药理作用一直有待于系统研究,由于线虫作为优秀的模式生物操作简单易于观察,可以较方便的对各成分进行效果鉴定,因此本综述对线虫在鉴别鹿茸活性成分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梅花鹿鹿茸不同产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二杠鹿茸、三杈鹿茸、鹿茸片、鹿茸血、鹿角、鹿角盘等鹿茸产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鹿茸血中氨基酸含量最高,鹿茸片中的氨基酸含量次之,三杈鹿茸中的氨基酸含量高于二杠鹿茸中氨基酸含量,鹿花盘中的含量高于鹿角中的氨基酸含量,从而为鹿茸这一动物性中药材资源的功能评价、药理作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胰蛋白酶、Alcalase 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鲜鹿茸的降解过程,确定了优化降解工艺条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确定了Alcalase 碱性蛋白酶的降解效率最高,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降解过程中底物浓度、酶解温度、pH值和酶解时间为影响鲜鹿茸降解率的主要因素。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0.08 g/ml、酶解温度65 ℃、pH 9.0、酶解时间6.0 h。在此条件下,鲜鹿茸降解率高达92.6%,氨基酸产品收率达12.1%。  相似文献   

13.
鹿茸是中国名贵中药材,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之功效。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对比东北地区和陕西地区等具有代表性的鹿茸产地现状,得出东北地区鹿茸在全国的优势显而易见,占全国鹿茸市场80%以上的结论。东北地区鹿茸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个鹿茸产业。近些年东北地区鹿茸由于受外来物种、花马杂交混乱、进口流通管理不佳、养殖模式不同和营销体系较为落后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发展受阻。本文旨在找出部分突出问题的同时,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在帮扶政策、种源溯清、市场规范和营销模式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及建议,为顶层设计、消费者和养殖户们提供参考,以期问题得以解决,以小见大,从而助推中国鹿茸产业规模和效益有进一步发展,让鹿茸资源更加优质。  相似文献   

14.
鹿茸是珍贵的滋补药品,在自然情况下,公鹿每年的长茸期短,产茸量有限。为了增进人民的健康,以及繁荣对外贸易,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探索提高鹿茸产量的方法。我们从1973年以来做了雄性激素对鹿茸生长的作用的试验,收到较好的效果。简介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鹿和梅花鹿的鹿茸、鹿角组织结构初步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鹿和梅花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和Cervus nippon Temminck)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为我国二类和一类保护动物。它们不仅是肉食和观赏动物;而且,其茸和角又是我国名贵中药材之一。鹿茸为鹿科动物马鹿和梅花鹿雄性未骨化幼角。鹿角是鹿茸发育晚期的骨化蜕角或砍角。为了解鹿茸、鹿角发育规律,区别其它动物角组织,提高鹿茸、鹿角药用  相似文献   

16.
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是珍贵的药用动物,其主产品鹿茸是名贵的滋补药品。我国驯养梅花鹿有着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梅花鹿鹿茸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很少。本文就作者在灌县养鹿场工作中的观测资料,对梅花鹿的鹿茸数量性状遗传特性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三种鹿茸片中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东北梅花鹿茸片、新西兰鹿茸片以及东北梅花鹿茸骨片中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比较测定,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茸片中的氨基酸质量分数高于其余两种茸片中的氨基酸质量分数,从而为合理选购和使用鹿茸片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鹿茸多肽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鹿茸多肽(PAP)是从鹿茸中提出的含有促进骨和软骨细胞分裂的各种多肽因子。离体实验表明,PAP(10~50μg/ml)对离体培养的家兔肋软骨和人胚关节软骨以及鸡胚头盖骨成骨样细胞都有很强的促进有丝分裂作用。整体实验表明,PAP对大鼠挠骨骨折有明显促愈合作用;对大鼠背部皮肤缺损有加速修复作用;对大鼠后肢骨折处骨髓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但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和小鼠二甲苯性耳廓肿胀均无抗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茸角是鹿科动物特有的器官,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鹿茸生长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代谢过程,其重量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联。本研究对饲养条件基本一致的5个梅花鹿(Cervus nippon)群体进行调查,获得高产和低产梅花鹿个体共100只,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这些个体与鹿茸重量相关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共得到94个与鹿茸重量可能相关的遗传变异,其中有2个变异位点分别定位于OAS2ALYREF/THOC4基因的外显子区,且ALYREF/THOC4基因在鹿茸中表达量很高。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遗传变异与鹿茸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可作为潜在的鹿茸重量相关遗传变异。本研究首次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直接筛选与鹿茸重量相关的遗传变异,并分析关联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对揭示鹿茸生长发育和鹿茸重量差异形成的遗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鹿茸是唯一可周期性再生的哺乳动物器官,由软骨、骨、血管、神经及皮肤组织构成。鹿茸再生过程是基于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生长速度极快而不发生癌变。其不仅可作为一种肢体再生的生物医学模型,而且也作为一种研究骨组织生长发育的模型。现代组学技术快速发展,已普遍应用于生物学的各种领域。利用组学技术,在转录和蛋白质水平上,有力地推动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鹿茸生物学的进程。本综述拟对组学技术在鹿茸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进一步展望,为鹿茸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