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辣椒子叶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基因型的辣椒子叶为供体组织进行辣椒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幼龄子叶的原生质体产量与活力均高于老龄子叶;酶解过程中酶液渗透压、酶液浓度、酶解时间均对原生质体分离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对于辣椒子叶原生质体,最佳分离条件为酶液甘露醇浓度0.5mol/L,纤维素酶Cellulase Onzuka R-10 1.5,果胶酶Macerozyme R-10 0.6%,酶解时间8-10h。不同基因型辣  相似文献   

2.
以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Maxim.ex Kom.)Cheng f.)幼苗的子叶为材料,对其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和瞬时表达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叶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酶解液组成为CPW溶液+3.0%纤维素酶R-10+0.5%离析酶R-10+0.3%半纤维素酶+9.0%甘露醇(p H5.8);最佳酶解条件为室温、避光、40 r/min轻摇14 h。采用W5溶液作为漂洗液将酶解物稀释后进行过滤,将过滤液在4℃、700 r/min条件下离心5 min,所得纯化原生质体的产量约为2.50×106cells/g,活力达到90%;以纯化的原生质体作为受体,利用聚乙二醇(PEG)介导法成功将植物瞬时表达载体p BI-GFP导入其中,转化效率达到50.8%。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检测到沙冬青脱水应答转录因子Am DREB1定位于细胞核内。  相似文献   

3.
白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起白及原生质体分离纯化的技术体系,以白及组培苗叶片为材料,经不同方式预处理后,用不同浓度的纤维素酶、果胶酶、离析酶和甘露醇组合进行酶解,将释放出来的原生质体用过滤和离心的方法进行纯化,最后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法对纯化的原生质体进行活力率测定,以期系统建立起酶解法从叶片中分离纯化出白及原生质体的技术流程。结果发现在低温黑暗+0.75 mol·L~(~(-1))甘露醇条件下对叶片进行预处理、酶液组合为1.5%纤维素酶Cellulase R~(-1)0+0.4%果胶酶Pectolyase Y-23+0.5%离析酶Macerozyme R~(-1)0+0.75 mol·L~(~(-1))甘露醇、酶解液p H值保持在5.8、摇床转速120 r·min~(~(-1))、酶解4 h时,得到的原生质体产量最大,达4.72×10~6个·g~(~(-1)),活力率也达90.4%。本研究构建了用白及叶片分离和纯化原生质体的技术流程,为白及遗传资源的拓展和遗传改良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陇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dong’)下胚轴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渗透压、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间及预处理措施对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产量最高(8.8×105个·g-1)、活力最高(88.55%)的原生质体最佳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崩溃酶、酶解时间为10h、酶液渗透压即甘露醇浓度为0.55mol·L-1,愈伤继代培养天数为12d、预处理措施为4℃、黑暗条件下放置24h。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实生苗子叶及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马铃薯普通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 L.)3 个品系的实生苗刚展开的子叶及下胚轴游离和培养原生质体。实验结果表明,子叶及下胚轴原生质体的分裂频率显著地高于经多次继代繁殖的试管苗顶部幼嫩叶片和茎尖的原生质体;在强连续光照下培养的实生苗,其原生质体的产量和质量都显著地高于弱光下培养的;在完全黑暗下培养的黄化实生苗不能游离出完整的原生质体;酶解前对子叶及下胚轴切段在酶液中进行真空渗透处理能显著地提高原生质体的产量,但此种处理对试管苗叶片无明显效果;下胚轴原生质体的产量显著地高于子叶,但在原生质体的质量方面,这两种组织间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光果甘草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方法:对光果甘草原生质体分离的若干影响因子,包括材料来源、酶液组成、酶解方式、酶解时间、渗透压、预处理方式进行考察,以确定最佳的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结果:光果甘草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为:以生长7 d光果甘草无菌苗的子叶作为分离材料,4℃、MS培养基上预培养12 h,以1.5%纤维素酶+0.5%果胶酶作为分离原生质体酶液体系,以含有0.7 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保护剂的CPW溶液配制酶液,于25℃静置条件下酶解14 h。结论:采用本实验所确定的光果甘草原生质体最佳分离条件可获得大量优质的原生质体,为后续细胞融合及遗传转化等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拟南芥叶肉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ecotype Columbia)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叶肉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的预处理条件、酶解方式、酶解温度和离心力大小等因素对产量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方式和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产量影响显著,28℃静置酶解14 h能够将原生质体产量提高6.32倍.低温预处理和离心力大小对原生质体活力影响显著,4℃低温预处理24 h能够将原生质体活力提高55%.适宜拟南芥原生质体叶肉细胞分离的最佳条件为:4℃低温预处理24 h,28℃静置酶解14 h,600 r·min-1离心3次,每次10 min,得到的原生质体产量为2.91×106个·g-1,活力为84.03%.  相似文献   

8.
以茶树幼苗叶片为材料,分析了甘露醇浓度、不同酶液组合、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叶肉原生质体分离及2种高密度分离液对原生质体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在含0.6 mol/L的甘露醇、1.5%的纤维素酶和2.5%的离析酶的酶解液中黑暗酶解16~18 h,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效果最好。此外,研究发现原生质体在10%的甘露醇与25%的碘克沙醇界面处聚集形成了一条带。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及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添源  王睿  陈上  马宝伟  高伟 《植物学报》2017,52(6):774-782
为探索药用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悬浮细胞原生质体提取的最优条件,并建立雷公藤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以雷公藤悬浮细胞为材料,对酶解液配比、酶解时间、甘露醇浓度及处理转速进行考察。用PEG介导的瞬时转化法将外源基因转化到雷公藤原生质体中。结果表明,以雷公藤悬浮细胞为材料提取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是酶液配比为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0.5%离析酶,甘露醇浓度为0.6 mol·L–1,酶解10小时,处理转速为67×g;用PEG介导法将含有编码GFP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雷公藤悬浮细胞原生质体,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细胞显示绿色荧光。通过实验筛选得到雷公藤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最佳提取条件,建立了雷公藤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瞬时转化体系,为进一步开展雷公藤功能基因及合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大花蕙兰的叶片、根为试材,分析不同酶液组合、摇床转速、酶解温度、材料酶液比、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其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大花蕙兰叶片、根经过90 min质壁分离预处理后,在温度28 ℃,于摇床上50 r·min-1振荡酶解6 h,叶、根分别在酶解液为纤维素酶2.0%+果胶酶0.1%+离析酶0.2%+崩溃酶0.2%和纤维素酶2.0%+果胶酶0.3%+离析酶0.1%+崩溃酶0.1%中得到最高产量的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11.
马蹄金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 植物名称 马蹄金 (Dichondrarepens)。2 材料类别 下胚轴 (hypocotyl)、子叶 (cotyle don)、叶片 (leaf)和叶柄 (petiole)。3 培养条件 无菌苗培养基 :(1)MS。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2 )MS +2 ,4 D 1mg·L- 1(单位下同 ) +NAA 1+6 BA 0 .2 +KT 0 .2 ;(3)MS +2 ,4 D 1+6 BA 0 .2 ;(4 )MS +2 ,4 D 1+KT 0 .2 ;(5 )MS +NAA0 .5 +ZT 0 .2 ;(6 )MS +NAA 0 .5 +6 BA 0 .5 ;(7)MS +2 ,4 D 0 .2 +6 BA 0 .5 ;(8)MS +2 ,4 D 1+6 BA 0 .5 ;(9)MS +2 ,4 D 1+NAA 0 .5 +6 BA 0 .2 +KT 0 .2。愈伤组织分化培…  相似文献   

12.
何勇  田志宏 《生物技术》2006,16(2):39-41
对马蹄金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快速提取法、小量提取法和大量提取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快速提取法可在20 min内快速可靠地从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Forst.)组织中提取DNA,与小量提取法和大量提取法获得的DNA用于PCR检测结果一致,可为转基因植物的快速检测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苗族药马蹄金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苗族药马蹄金(Dichondra erpen Forst.)全草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委陵莱酸(tormentic acid,I)、尿嘧啶(uracil,2),茵芋甙(skimmin,3),甘油(glycerin,4)和N-(-N-苯甲酰基-L-苯丙氨酰基)-O-乙酰基-L-苯丙氨醇(N-(N-benzoyl-L-phenylalanyl-)-O-actyl-L-phenylalanol,5),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马蹄金中获得。  相似文献   

14.
遮光对马蹄金生物量分配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透光率在100%、66%、20.5%和9%的4个光照梯度下,马蹄金的生物量分配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单株的生物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6%透光率下生物量达到最高值;单株生物量分配随着遮光度的增加也发生了改变,其中叶生物量比及叶柄生物量比增加,根生物量比下降,茎生物量比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茎节间长度逐渐增加,分枝角度减小,茎长、分枝强度、叶面积、叶柄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马蹄金对光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适度遮光有利于马蹄金的生长、构件数量的增加和生物量的积累,强光或严重遮光均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生长调节剂对马蹄金外植体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坪地被植物马蹄金的无菌苗子叶、叶片和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不同外植体在含有不同生长调节剂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培养时,都可诱导出愈伤且出愈率为43.3%~100%,其中诱导培养基(MS 100 mg/L水解酪蛋白 0.5 mg/Lα-NAA 0.2 mg/L ZT)适合于三种外植体的愈伤诱导,出愈率为100%,愈伤生长旺盛.在所有愈伤分化试验中均形成了绿色芽点,其频率为25.0%~95.0%,仅从下胚轴诱导的愈伤分化获得了再生植株,且在分化培养基(MS 100mg/L水解酪蛋白 0.1 mg/Lα-NAA 3.0 mg/L 6-BA)上的最高愈伤分化频率为20.0%.  相似文献   

16.
17.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马蹄金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马蹄金是一种优良的地被兼观赏草坪植物。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 ,研究了四种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马蹄金子叶、叶片、叶柄和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长调节剂是诱导愈伤组织的关键 ,2 ,4 D对愈伤组织诱导具有显著的影响 ,适宜于马蹄金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及生长调节剂为MS +1 .0mg/L 2 ,4 D +0 .2mg/L 6 BA +0 .2mg/LKT +1 .0mg/Lα NAA。  相似文献   

18.
A new highly oxygenated acyclic sesquiterpenoid (2E, 6E)-8,10,11-trihydroxyl-7,11-dimethyl-3-hydroxymethyl-2,6-dodecadienoic acid (1) and its glucoside (2), together with a new pinane monoterpene disaccharide glucoside 6,6-dimethyl-2-methlenebicyclo [3.1.1]hept-3-O-(6-O-apiofu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 (3) were isolated from hydrophilic extract of Dichondra repen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analyses and chemical methods. The three compounds did not show any cytotoxic activity (IC50 > 20 μM) against two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s (NCI-H661 and A549).  相似文献   

19.
以马蹄金叶为研究对象,利用遮荫网设置光照梯度(透光率分别为:对照100%、76.19%、59.27%、38.09%),对其形态特征及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马蹄金叶片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76.19%透光率下达到最大值;叶柄长度随着光强的减弱而增长,叶片的形态并未发生显著变化.(2)光照强度对马蹄金叶片总黄酮含量有影响,透光率为76.19%时,马蹄金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分析表明76.19%的透光率有利于马蹄金的生长并能提高马蹄金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马蹄金叶片中铜、铅含量及其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草坪草马蹄金对不同污染土壤的Cu、Pb含量.结果表明,马蹄金体内Cu含量(44.8mg.kg^-1)高于Pb含量(25.59mg·kg^-1).两种元素在体内的分布特征是根、茎>叶(P<0.05),并随着土壤内重金属含量增加而增加,但富集系数呈下降趋势;马蹄金对Cu的富集系数(0.784)高于Pb的富集系数(0.465).自然状态下不同程度Cu、Pb复合污染对马蹄金叶片细胞膜及细胞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Pb浓度增加,叶片内叶绿素a、叶绿素a/b分别由1.610mg·g^-1 FW和4.100.下降到1.017mg·g^-1 FW和2.299;SOD活性先升高至106.494U·g^-1 FW,随后下降至86.258U·g^-1 FW;POD活性则逐渐增加;而细胞膜透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