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现状。方法:选取2010-2011年在我院实习的护生l65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接触抗肿瘤药物的相关知识的认知及职业防护行为较差。结论:管理部门应加强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与管理,提高实习护生对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的认知,规范职业防护行为,减少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2.
化疗药物的应用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对人体微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具有调节炎症反应、维持肠道屏障功能稳定和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其菌株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诊断标志物。肠道菌群与化疗药物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如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化疗药物的作用效果,恶心、呕吐、便秘、骨髓抑制等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对肠道菌群又有何种影响,应用益生菌后肠道菌群如何变化以及对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有何影响。因此,本文回顾了化疗药物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研究的进展,希望为国内学者提供肠道菌群和癌症化疗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并为治疗癌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时辰化疗是利用时辰原理给予肿瘤患者化疗药物,降低药物毒性,增高药物抗瘤作用,并有效提高肿瘤组织的敏感性,从而患者的耐受性也大大提高。目前,临床开始使用一种多通道编程输液泵(Melodie泵)严格控制药物的达峰时间,以正弦曲线形式在电脑程控下给予患者药物,对癌细胞进行精确打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时辰化疗。本文将就时辰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足三里、内关穴位贴敷预防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60例临床疗效的观察,为穴位贴敷在临床应用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足三里、内关穴位贴敷联合常规止吐药物预防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对照组未予穴位贴敷,仅予常规药物止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内关穴位贴敷可有效预防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其特点是安全、无创伤,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病人易接受。  相似文献   

5.
研究食管癌细胞中Plk1表达被抑制后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基于Plk1食管癌分子靶向治疗奠定基础。化学合成法合成特异性的短链Plk1siRNA,脂质体转染法将短链siRNA分别导入3代表性的食管癌细胞系;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确认siRNA对Plk1表达的抑制效果;MTT分析观察抑制Plk1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半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特异性短链Plk1siRNA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均能高效、特异性地抑制所使用的3代表性食管癌细胞系中Plk1的表达,抑制程度约90%。MTT分析结果表明,siRNA抑制Plk1表达后,能显著提高3食管癌细胞系对化疗药物阿霉素和顺铂的敏感性。由此证实,siRNA介导的Plk1表达抑制能显著提高食管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阿霉素和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的药物,常具有严重的毒副反应包括心肌毒性,其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已成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致死原因之一.因此在维持化疗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其心脏毒性,减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心肌病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监测技术的进展、高效低毒化疗药物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以及心肌保护剂的进展.监测手段的研究进展使得对心肌损伤的监测更敏感、更便于操作.抗肿瘤药物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如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TZ)及脂质体阿霉素(liposomal anthracyclines)等高效低毒药物在增强了其抗肿瘤活性的同时,明显降低了其心肌毒性,减少了心肌病的发生率.另外制定化疗方案前应充分评估患者高危因素,限制累积剂量的应用也明显降低了化疗药物的心肌毒性.心肌保护剂的应用也已成为防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心肌病的有效手段,如右丙亚胺(Dexrazoxane,DEX)有明确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表明DEX的使用并不影响抗肿瘤药物原有的抗肿瘤活性,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6只犬的腹腔化疗,测得腹腔液、股静脉和门静脉的血药[浓度,以及数理模型的推导,给出顺铂在体内药物扩散、药物吸收及吸收速度函数。其结果不仅给临床顺铂腹腔化疗提供理论依据而且提出研究体内药物释放,药物吸收量及药物吸收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肠癌、胃癌、肝癌细胞在8种不同抗癌药物作用下的细胞抑制率,以筛选出敏感的化疗药物.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着色法(MTT),对97例消化道癌(43例肠癌、33例胃癌、21例肝癌)新鲜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同时进行顺铂(DDP)、丝裂霉素(MMC)、卡铂(CBP)、5-氟尿嘧啶(5-FU)、表阿霉素(EADM)、长春新碱(VCR)、羟基喜树碱(OPT)和环磷酰胺(CTX)8种常用化疗药物敏感检测,并对其结果作比较.结果 在肠癌中高度敏感率大于50%药物依次为MMC、5-FU、DDP、CBP.总敏感率大于50%的药物依次为DDP、MMC、5-FU、CBP.在胃癌中高度敏感率大于50%的药物依次为DDP、CBP.总敏感率大于50%的药物依次为DDP、CBP、MMC、5-FU、CTX、VCR.其中胃癌对CTX、VCR的敏感率明显高于肠癌细胞(P<0.05).肝癌细胞中高度敏感率>50%的药物为零,而总敏感率>50%的药物依次排序为MMC、EADM、CBP.结论 消化道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选择虽有一定共性,但同种肿瘤的不同个体对同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却存有显著性.体外检测消化道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为临床化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降低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的风险,保证输注安全。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项目小组;制定操作流程图,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找出失效模式及原因;进行措施改进。结果 2012年1~5月与前年同期比较,化疗药物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vs 0.6%;0.6%vs 1.5%,P〈0.05)。结论 FMEA应用于化疗患者,能显著降低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发生的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注射液减轻化疗药物对胃癌病人的毒性作用.方法:将120例正在进行化疗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薄芝糖肽注射液和鲨肝醇注射液.用药2个月后,观察患者周围血象的变化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血象变化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治疗组的患者的NK、IL-2、CD3、CD4、CD8、CD4/CD8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可以明显减轻化疗药物对胃癌患者的骨髓抑制作用及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与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 TopoⅡ)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81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制备单细胞悬液,分别加入HCPT、CDDP、ADM、5-Fu和MMC培养48h,用MTT比色法检测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gp、GST-π和Topo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敏感性不同:5-Fu(43.4±9.2)、CDDP(41.9±8.7)和HCPT(40.6±8.3)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与ADM(31.6±7.8)和MMC(28.7±7.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1.33%、65.33%和68.00%。Pgp阳性者显示对ADM、HCPT有明显的体外耐药性(P0.05),GST-π在5-Fu、CDDP和MMC耐药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而TopoⅡ在HCPT、ADM和MMC耐药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敏感组(P0.05)。结论 Pgp、GST-π和TopoⅡ可以作为胃癌对化疗药物原发性耐药的标志,结合MTT药敏检测,有助于筛选有效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骨桥蛋白(OPN)抗体治疗骨肉瘤的有效性及协同化疗药作用的可能性.方法:选用MTX、ADM、DDP、IFO4种药物,应用抗OPN特异性抗体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于骨肉瘤MG-63细胞株,加入不同浓度梯度化疗药物,分别在加药后0、24、48、72小时用MTT方法测定吸光值.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在抗OPN特异性抗体作用于MG-63细胞后,化疗药物对MG-6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增强,具有明显的荆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并且在化疗药物一定的浓度及时间点下所检测的吸光值显示,抗OFN特异性抗体干扰与否,化疗药物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抗OPN特异性抗体作用下化疗药物对MG-63细胞的敏感性提高.提示抗OPN特异性抗体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骨肉瘤具有有效性及协同作用.结论:抗OPN特异性抗体对MG-63细胞系提高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协同作用,具有广泛的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OPN可能成为骨肉瘤药物治疗中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Bmi-1稳定干扰后对乳腺癌细胞药敏性的影响.方法:构建Bmi-1 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用该逆转录病毒感染人乳腺癌细胞,建立Bmi-1稳定干扰的乳腺癌细胞株.采用不同浓度的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和顺铂处理上述细胞,MTT法观察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Bmi-1稳定干扰的乳腺癌细胞株成功建立.MTT检测显示Bmi-1稳定干扰的乳腺癌细胞(MDA-MB-435S-Bmi-1/RNAi)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细胞(MDA-MB-435S-vector)(P<0.05),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其中在MDA-MB-435S-vector中5-氟尿嘧啶和顺铂的IC50值分别为1.7233 mg/L和2.9065 mg/L,而在MDA-MB-435S Bmi-1/RNAi稳定细胞株5-氟尿嘧啶和顺铂中的IC50值分别为0.9733 mg/L和1.8563mg/L(P<0.05).结论:Bmi-1在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中发挥重要作用,Bmi-1干扰能增加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生物磁学》2013,(10):I0001-I0001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对肿瘤干细胞进行基因操作可以使化疗药物更易发挥作用,杀死癌细胞。这一发现或促进开发出根治癌症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国《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15.
林朝霞  吴春珠 《蛇志》2007,19(4):318-319
化学药物治疗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增高,化学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采用静脉注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发生渗漏性损伤约4·65%[1]。一旦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轻者造成局部疼痛,重者可引起干性坏死,导致皮肤溃疡及疤痕形成,增加患者的痛苦。由此可见,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局部毒性反应,正确观察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是肿瘤化疗护士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将我科收治的5例强刺激性药物引起局部毒性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均为2次癌症术后),其中应用阿霉素2例,长春瑞滨3…  相似文献   

16.
肿瘤热化疗中化疗药物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肿瘤治疗进入综合治疗时代,临床已应用热疗联合化疗和/或放疗治疗多种肿瘤,但热化疗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明确,如最佳的温度和作用时间,热化疗是药物的选择等。方法:通过总结许多国内外的基础试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评价肿瘤热化疗的协同作用。结果:体外细胞试验表明化疗药物的毒性与治疗温度和时间相关,温度37.0~41.0℃(41.5℃)合并药物时,细胞生存率急剧下降,而除ADR外,41.0~43.0℃时细胞生存率下降不明显。体内实验表明9种药物中,除BIN外热增长比例(TER)在41.5℃和43.0℃无明显区别,其中马法兰的TER最高。热化疗的临床研究还处于初期,但用马法兰和TNF进行隔离肢体热灌注治疗黑色素瘤和软组织肉瘤效果确切。结论:热疗联合化疗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标准手段。从给 药方式上而言,相对于静脉系统化疗及单纯的肝动脉灌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尤其是进行明胶海绵补充栓塞,可明显改善物代 谢动力学参数,既减少外周药物浓度和非靶器官毒性,又能增加局部药物浓度从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从剂型上而言,阿霉素 碘化油乳剂能明显降低血药峰值浓度,并能选择性分布于肝脏肿瘤内,达到靶向治疗肝癌的目的。加用明胶海绵补充栓塞,上述 作用会更加明显。肝动脉化疗药微囊栓塞也能取得较明显的物代谢动力学优势,缓释、增加局部浓度、延长作用时间和减轻药物 不良反应。无论外周血药峰值浓度(Cmax)还是曲线下面积(AUC),载药洗脱微球(DEB)栓塞均显著低于阿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 从而取得比传统的化疗栓塞更好的肝癌治疗效果。对不同给药方式及载药剂型的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将对不断提高TACE的疗 效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亚琼 《蛇志》2006,18(3):222-223
许多化疗药物会引起肝功能的损害,从而使有些癌肿患者不能如期完成化疗。我院从2001~2005年应用硫普罗宁预防和治疗肺癌患者化疗中引起的肝损害6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肿瘤是一种病理过程复杂的疾病。大多数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和放疗,但这些治疗通常只对部分有效,并产生各种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治疗策略。联合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热点,联合用药引起的多种协同作用是提高抗肿瘤活性的关键。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出现对临床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药物的体内递送常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实现肿瘤靶向给药,在提高抗肿瘤效果的同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本文介绍了多种基于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重点阐述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基于化疗的联合治疗中的运用,并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生物磁学》2013,(27):I0004-I0004
日前,意大利40个血液病研究中心和德国27个类似机构合作,以150多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各一半的病人分别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和化疗。结果显示,靶向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生存率高于结合药物的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