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医疗水平快速提升,制药企业不断提升制药工艺和技术水平。在此背景下,很多先进的生物制药技术被应用于制药工艺,提高了药品生产质量和效率。文章主要探讨生物制药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制药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顺利进展,在人类基因的测序和研究过程中引发了基因技术的重大革新和革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结果,为人们提供了约3000多个基因可用来制药。这将推进基因制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不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基因制药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之一,以争得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主动权。我国基因制药产业虽起步较晚,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已初具规模,与发达....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制药工艺项目质量的分析,总结出我国现阶段制药工艺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从原材料,药品生产人员,生产设备等具体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促进制药工艺项目的蓬勃发展的同时,更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研究制药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方法:本研究以Pub Med数据库中收录的制药技术领域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共词分析等定量方法,结合药学专业知识的定性分析,从论文数量年度分布、国家/地区分布及合作网络、研究主题等多个角度开展研究。结果:研究发现:第一,全球制药技术领域共有研究论文95381篇,近几年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第二,论文发表集中在美国、中国和日本等国家;第三,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药学专业知识,共得到15个研究主题,包括点击化学、晶型药物、纳米微球药物等。结论:美国在制药技术领域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发文量已经具备一定优势,但发文量和国际影响力与美国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对制药技术领域研究主题的深入分析可以全面把握制药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为拓展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的应用领域,研究了生产性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装置处理制药废水的启动性能。制药废水氨氮浓度为(430.40±55.43)mg/L时,氨氮去除率达(81.75±9.10)%,实现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对制药废水的生物脱氮。制药废水短程硝化系统的启动时间约为74 d,亚硝氮积累率达(52.11±9.13)%,证明了结合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的"两步法"模式对短程硝化系统启动的适用性。制药废水厌氧氨氧化系统的启动时间约为145 d,最大容积氮去除速率达6.35 kg N/(m3·d),容积效能为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的数十倍,证明了结合菌种自繁和菌种流加的模式对厌氧氨氧化系统启动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为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医药工业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高科技产业,而我国的中药制造业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行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在中药制药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制药行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制药工程方法和制药工艺、技术装备等明显落后,在药物制造过程中的参数监测和药物药性的控制上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很难保证药物的原药效;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简单分析了中药制药工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保持药材原药效的难点和解决措施,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制药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生物技术制药是制药行业中的重要分支,先进的生物技术极大推动了制药行业的进步。本文以生物技术制药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角度介绍了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现状,接下来探讨了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例,从创新路线、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叠缩工艺和系统思维4 个方面阐述药物合成工艺改进及其与绿色制药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中药制药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中药制药工艺及设备"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本文将从传统的中药理论为起点,结合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的生产工艺,深入的研究总结了高新技术在中药生产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设备与劳动者、劳动对象共同列为人类生产力的组成要素,由此可见设备也是中药制药工艺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文也将重点介绍中药制药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同时也将就设备与工艺的共同问题与读者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学习。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技术的推动下,制药行业迅速发展,无菌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其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对其要求极为严格,必须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在此以无菌粉针剂生产为例,先简述了其工艺特点,然后分析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方向)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结合学校的制药工程办学特色,以下游生物制药共性单元工艺为课程重点,微生物和基因工程制药工艺综合大实验为载体,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实验内容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生产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向前发展的大好基础。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技术,理应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现在,我们就中药制药技术进行浅析和研究。通过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投入使用来看,我国中药制药行业以及医药企业目前急需有高素质、高专业素养、高学历、高能力的专业型技术人才。我国目前的中药制药发展情况还不容乐观,因为中药以及相关的中药制药技术、药剂学、制药设备等方面还明显滞后于现代化制药的发展进程,我们要加强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和研究,以免在全球竞争中失去机遇。  相似文献   

13.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方向)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结合学校的制药工程办学特色,以下游生物制药共性单元工艺为课程重点,微生物和基因工程制药工艺综合大实验为载体,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实验内容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4.
药品生产质量直接决定了购买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制药企业必须要加强制药工艺质量控制力度,为群众提供安全、品质较高的药品。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制药工艺项目中存在的质量缺陷,针对这些质量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提高我国制药企业的生产水平,为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制药工程成为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瓶颈,应运而生的中药制药工程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它主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使整个中药的生产过程实现质量化和标准化,带动整个中药产业的发展。本篇文章主要是对中药制药工程科技创新方略的研究以及它在工业上转化的分析,为现代化的中药制药工程搭建出合理的技术平台,使其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DEL TA天然有机化合物信息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天然纯品化合物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收购于一体的专业机构,致力于中国中药事业、中国中药产业的现代化研究与发展.DELTA天然有机化合物信息中心有着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先进技术水平、有着广泛的世界渠道、经济实力和良好的信誉.多年来,一直为国内的广大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和世界各地的几百家制药企业、研究机构提供天然来源的化学样品标准品和对照品,以及植物提取物.  相似文献   

17.
该书是由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组织,由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持,联合农业、医药卫生、轻工、化工、高校、中国科学院等各相关行业和系统的科技主管部门,以及众多海内外专家参加,共同完成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国家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全书由《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生物技术产品技术经济分析报告》、《国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以及《基因工程制药产业调研报告》四个研究报告组成。这些报告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对全国400多个单位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加快,制药产业不断快速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也日益进步发展。生物技术的快速开发研究给生物制药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生物制药过程实际上就是将生物工程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制药管理领域的过程。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生物制药管理工作还不成熟,经常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诸多问题,本文就生物制药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的经济重要性在德国日益增长。长期以来德国以严格的法律条例和夸大其危险性的争论严重地阻碍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在,德国开始利用生物技术所提供的机遇,试图通过政治家们、科学家们和企业界赶上其它国家,生命科学成为国家一个主要经济因素。据Ernst&Young公司调查,1997年德国生物技术产品和工艺过程的总销售额为44亿马克。全国约有460多家公司,生物技术已成为一个重要企业。大多数公司从事制药、农作物保护和诊断的研究与开发。有23家大型跨国企业总部设在德国。近几年来,德国科学家已创办了17…  相似文献   

20.
发展我国医药工业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语言不我国医药和生物技术新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进行了初步分析,对现代生物制药,传统发酵制药,动植物来源制药(包括中草药制药)及海洋生物制药发展的重点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可供国家制定规划和企业发展参考。国家在制定我国医药和生物技术新药发展规划时,分别召开了一系列专家讨论会,有的问题得到共识,有的问题还有争议,从参与者的角度转达一些情况和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