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对罗丹明类荧光探针ZM-6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采用了荧光光谱法、三维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以及CD光谱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对二者的相互作用以及HSA的构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探针与ZM-6之间的猝灭机理主要是静态猝灭方式。根据热力学数据确定了二者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范德华力和氢键。二者之间的结合距离为4.45 nm。同时得出,ZM-6对HSA的构象产生了影响。此研究对于探针分子的设计以及修饰提供有效的数据以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芦丁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测定芦丁与HSA相互作用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性及人血清白蛋白(HSA)的荧光特性,研究了芦丁与HSA结合作用。结果表明,芦丁在紫外区有三个特征的吸收峰(264.0、285.5及354.5nm)、在330~300 nm及300~230 nm处显示圆二色性,HSA引起芦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波峰红移;芦丁与HSA相互作用后,不引起HSA二级结构的改变,但对其三级结构有影响,同时对HSA荧光激发及发生光谱最大峰位及幅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血清白蛋白 (HSA)是人血浆中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肝脏中合成进入血液 ,可运输脂类物质、维持血浆渗透压和增强机体免疫力。这在医学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失血、创伤、癌症所引起的休克、水肿和低蛋白血症等病。但是目前医疗中所用的HSA由人血中提取。这种人血资源也极为有限 ,且有的还含有各种不同的病原污染 ,不能广泛地取材。为扩大HSA的来源 ,湖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郑新民、华文君、肖作焕等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猪生产HSA已基本获得成功。他们用含猪血清白蛋白测翼序列的微小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用显微注射法导入猪的基因组中 ,…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在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实现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的开发,对构建的酵母工程菌Pichia pastoris GS115/HSA进行了表达条件的优化,摇瓶中将表达rHSA的量提高到150mg/L。经中空纤维柱浓缩、Phenyl-Sepharose分离和抗HSA-Sepharose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电泳纯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相似文献   

5.
外源基因的引入及表达常会引发宿主动物强烈的免疫应答,导致蛋白产量的下降或引起炎症反应。本研究试图通过在胚胎发育早期接种异源抗原诱导动物产生免疫耐受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了诱导鸡产生免疫耐受,将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通过胚胎血管微注射的方式接种到发育65—67h的鸡胚血管中,接种剂量为50μg;通过卵黄注射的方式接种到发育3—7d的鸡胚卵黄中,接种剂量为100μg。孵出的小鸡在3周龄时按照常规免疫方法再次接种同种抗原,收集不同时期的血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抗-HSA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两种接种方式均能诱导小鸡产生免疫耐受:在65-67h的胚胎中通过血管微注射法接种抗原诱导小鸡产生免疫耐受的比率为64.52%;通过卵黄注射接种抗原诱导小鸡产生免疫耐受的最佳接种时间为发育的第6d,第5、7d接种对后期血清中抗-HSA抗体形成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是维持耐受的时间较短,第3、4d接种抗原对诱导小鸡免疫耐受的效果不明显[动物学报51(5):845—851,2005]。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的相关信息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其中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平衡透析法是研究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定量的讨论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结合的结合数量、结合常数。就平衡透析法用于分析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的作用方式、作用模型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优化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基因的密码子,合成基因连接到用于汉逊酵母(Hansenula polymorpha)表达的表达载体上,构建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 rHSA)表达质粒,转化汉逊酵母细胞,筛选得到的rHSA高表达细胞株HP-rHSA-C,30L发酵罐批式发酵表达量可达1.033g/L,经Streamline SP,Phenyl Bio-Sep 6FF,DEAE Sepharose层析分离获得纯化蛋白,除菌过滤后稀释,进行小鼠免疫原性分析,结果与人血清中提取的人白蛋白具有相同的抗原、抗体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研究在生理条件(pH=7.4)下荷叶中紫云英苷(AS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ST可与BSA结合并通过静态猝灭作用机制对BSA内源性荧光进行猝灭。在温度为298K及308K时,测得其猝灭速率常数(Kq)分别为4.31×1013L/mol/s和3.72×1013L/mol/s;结合常数(Kd)分别为2.009×105L/mol和0.927×105L/mol;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943和0.893。依据298K时测定的反应自由能变(△G0=-30.25kJ/mol),反应焓变(△H0=-59.02kJ/mol)及反应熵变(△S0=-96.54J/mol/K),结果发现AST与BSA间的结合反应可自发进行且其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此外,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到AST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r)为4.13nm,表明非辐射能量可从BSA转移至AST。  相似文献   

9.
聂爱华 《生命科学》2010,(10):1053-1068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多种细胞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靶向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已经成为新药发现的重要策略,但发现能阻断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小分子药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如此,近年来人们还是发现了许多能调控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小分子。该文主要总结了在病毒进入、细胞凋亡通路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考马斯亮蓝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谱探针技术研究在酸性溶液中考马斯亮蓝G-250(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CBBG)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相互作用机理,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对CBBG-BSA复合物吸收光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BBG与BSA相互作用产生光谱蓝移主要是由CBBG与BSA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引起,而静电作用则是形成CBBG-BSA蓝色复合物的必要条件。同时,CBBG聚集体的聚集程度是影响CBBG-BSA蓝色复合物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槐定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猝灭、荧光偏振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槐定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作用。荧光猝灭数据显示,槐定碱与BSA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求出了不同温度(19、25、31、37℃)下槐定碱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219×106,1.164×106,1.110×106和1.057×106L/mol,由van’tHoff方程式计算槐定碱与BSA反应的热力学参数:焓变ΔH和熵变ΔS值分别为-5.97kJ/mol和96.11J/(mol.K),表明槐定碱与BSA间的作用力以静电引力为主。以华法林和布洛芬(分别为siteI和siteII探针)为标记药物研究槐定碱在BSA上的结合位点,结果表明,槐定碱结合在BSA疏水空腔的siteI位点。  相似文献   

12.
莪术醇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的新的抗肿瘤中药单体之一。分析莪术醇与转运蛋白—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的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用多序列分析、进化关系和分子对接技术等分析莪术醇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位点及其在其他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中的特点。结果表明,莪术醇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II和III处周围几乎都是疏水性的氨基酸,分子间的疏水作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最低结合能分别是-7.22 Kcal/mol和-8.34 Kcal/mol。莪术醇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位点在其他亲缘关系较近的狼(Canis lupus)、绵羊(Ovine)、牦牛(Bos mutus)、家牛(Bos Taurus)物种中都较为保守,少数有变化的氨基酸基本是在极性相同的氨基酸之间发生的。与分子相互作用前的结构相比,莪术醇中的羟基的结构在活性位点处发生了最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疏水层析结合冷乙醇沉淀纯化人血清白蛋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层析技术与冷乙醇工艺相结合用于人血清白蛋白的纯化 ,对各过程所采用的层析介质及层析条件进行了探索 ,得到了一条从人血浆中制备血清白蛋白的新路线 :将一步冷乙醇沉淀后的血浆上清进行脱盐除乙醇 ,用阳离子交换介质CMSepharoseFF以透过式层析的模式吸附非白蛋白组分 ,最后选用ButylSepharoseFF一步疏水层析后所得样品经SDS-PAGE银染显示一条单带 ,分析其纯度大于 99% ,计算工艺收率为 81.2%。与传统冷乙醇工艺相比较 ,该工艺最终样品纯度更高 ,且层析可以在常温下操作 ,易实现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单硝酸异山梨酯(I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M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从而猝灭BSA的内源性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通过计算得出IM与BSA的结合常数Kb及结合为点数n。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IM和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主要为静电引力。生成自由能变驻G为负值,表明IM与BSA的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同步荧光光谱表明IM对BSA构象产生很微弱的影响,使BSA腔内疏水环境的极性减弱。同步荧光光谱显示两者的结合位点更接近于酪氨酸,两者的结合部位主要位于亚螺旋域ⅢA中。Hill系数nH1,表明IM有正协同作用。为后续硝酸脂类药物的研发和进一步探讨IM在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将含编码HSA天然信号肽、HSA和新型集成干扰素(NIFN)的融合基因,插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3.5,转染毕赤酵母GS115,用于分泌表达融合蛋白HSA-NIFN的酵母工程菌。诱导表达后,产物经SDS-PAGE、Western blot和MALDI-TOF-MS分析表明该蛋白分子量为86369Da,且能被抗HSA单抗特异性结合;表达的HSA-NIFN经超滤、Blue亲和层析和CM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HSA-NIFN的纯度大于95%。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其比活性为7.75±0.39×106IU/mg。  相似文献   

16.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胡椒碱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的键合作用.同步荧光及紫外光谱图表明,胡椒碱对HSA微环境有影响.位点竞争试验证明,胡椒碱分子键合在HSA的位点Ⅱ区.通过荧光光谱滴定数据求得不同温度下(300K 310K和318 K)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分子模拟的结果显示了胡椒碱与HSA的键合区域和键合模式,表明药物与蛋白有较强的键合作用;维持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疏水用,兼有氢键(位于氨基酸残基Arg 257,Arg 222及Arg218位).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ΔH0与ΔS0的值分别为原33.11 kJ·mol-1和原18.90 J·mol原1·K-1)确定了胡椒碱与HSA分子的相互作用力类型主要为氢键兼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为行使其生物学功能,通常与其它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而这些相互作用的区域被称为"热点"区域,某些异常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而某些特定结构的小分子药物可以抑制这些相互作用,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文章综述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s)中"热点"区域的构成、"热点"区域的变异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热点"区域的预测,以及几个"热点"区域与药物小分子的相互作用,为开发调节PPIs的小分子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克隆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与人血清白蛋白(HSA)融合,延长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在体内的半衰期。方法:根据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重新设计GHRH的核酸序列,并通过化学合成和重叠PCR法将GHRH的N端与HSA的C端通过一个11肽的接头连接,获得GHRH和HSA融合的全长基因序列。构建pPIC9-HSA-GHRH表达载体,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通过表型筛选和诱导表达实验得到蛋白表达工程菌,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生物学活性分析。结果:克隆了HSA-GHRH融合基因,构建了pPIC9-HSA-GHRH融合表达载体;电击转化后通过表型筛选和诱导表达实验得到蛋白表达工程菌;经分离纯化后,对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分析显示其在体内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结论:与人血清白蛋白的融合有效地提高了GHRH的表达水平,并延长了GHRH的半衰期。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壳寡糖和稀土离子La3+的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差热-热重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抑菌圈法考察了壳寡糖、壳寡糖-La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此外,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法研究壳寡糖-L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壳寡糖、壳寡糖-La对两种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壳寡糖-La的抑菌活性强于壳寡糖;壳寡糖-La使BSA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并计算了室温下壳寡糖-La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6.35×104L/mol和1.29。  相似文献   

20.
利用构建的重组菌株Pichia pastoris GS115/GLP-1/HSA,在10L发酵罐中表达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GLP-1/HSA),表达量为63.6mg/L。发酵液经中空纤维柱浓缩、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分离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GLP-1/HSA,经HPLC分析纯度达95.8%。进一步的体内活性分析结果表明,GLP-1/HSA不仅具有天然GLP-1的生物活性,而且在给药后4 h仍能发挥显著性降血糖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利用Pichia pastoris分泌型表达系统和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能获得大量较高纯度的GLP-1/HSA,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能够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长效GLP-1类似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