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树干圆柱形,高可达4m,叶痕宿存,密被红棕色绒毛;羽状长65~150cm,叶柄长14~20cm,两侧具3~17对长约1~3mm的短刺,羽片80~105对,条形,成“V”字形开展,厚革质,长8~23cm,宽4~7mm,边缘平或微反卷,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侧不对称,中脉显著隆起,背面无毛。雄球花纺锤状圆状形,常微弯,长25~45cm,径6~10cm,黄褐色;小孢子叶长4~6cm,宽1.8~2.8cm,顶端具3~5mm长的短尖头,密被锈褐色绒毛。大孢子叶密被黄褐色至锈褐色绒毛,顶片宽卵形或菱状卵形,篦齿状分裂,侧 裂片钻形,柄部长5~10cm,着生4~5枚胚珠,胚珠近方状圆形,光滑,金黄色。种子近… 相似文献
3.
5.
6.
7.
以石山苏铁Cycas sexseminifera为父本,攀枝花苏铁C.panzhihuaensis为母本开展人工授粉,成功获得杂交种子并繁育成苗。结果表明,石山苏铁与攀枝花苏铁可以进行种间杂交,但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苏铁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 L.Zhou et S.Y.Yang)自然群体中,雌雄株在数量上基本相等,但雄株的无性系产量是雌株的1.31倍,小孢子叶球的数量是大孢子叶球的2.21倍,呈现偏雄现象。小孢子叶球散粉次序是从轴基部向顶部和从小孢子叶的基部向顶部进行的,散粉高峰出现在午后,风传花粉浓度在2.55m内随着距离增加而迅速下降,而在2.55m以外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在大孢子叶球内发现有两种蚂蚁和一种蜚蠊类昆虫在活动,没有发现这些昆虫对大孢子叶球的破坏,小孢子叶球则几乎没有昆虫探访。清晨在大孢子叶叶片上出现许多水样液滴,可能起着将大孢子叶叶片上沉积的花粉传递至胚珠的作用。研究表明,在攀枝花苏铁的传粉过程中,风是将花粉从小孢子叶球传至大孢子叶球的唯一媒介,大孢子叶球内活动的昆虫和大孢子叶叶片上的液滴同样起着传粉媒介作用,但不排除风传花粉一步到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苏铁属植物是CITES禁止贸易的植物,但是盗挖、毁林开荒和伐木毁林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苏铁属植物的濒危。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何永华和李朝銮在1999年发布的调查结果,会理木古种群的野生苏铁在1983和1984两年内被挖完,运走苏铁苗木近10卡车。 相似文献
10.
11.
对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种群的地理分布、数量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和毁坏历史进行了野外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苏铁种群的自然栖息地是相互隔离和片断化的。已发现的13个自然种群中,8个分布在金沙江河谷,5个种群分布在金沙江支流河谷;最大的种群位于攀枝花市郊,占有面积约3.80km2。79年以来的商业采挖使8个种群灭绝,种群分布区从30700km2减少到8800km2,种群占有面积从11.50km2减少到6.30km2。3个被研究种群的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以幼苗聚集程度最大,随着年龄的增加,聚集程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2.
攀枝花苏铁的生物学特性,树干解剖和生长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攀枝花苏铁种群进行野外调查和定位观察,结果表明:成年植株的雌雄比拉近1:1,但开花季节雌雄球花的比例是偏雄性的。雌雄植株在树干大小、叶数、叶大小和无性系小株数目等方面差异不大。叶数、叶长、叶宽、茎直径等随植株年龄的增高而增加。树干30-40cm高的植株平均营养叶数和茎直径已基本恒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大叶相思的结瘤固氮和氢酶活性的研究结果。大叶相思结瘤状况与其他含羞草亚科的树种相似,刚形成的幼瘤为单生球状或椭圆形,以后顶端伸长或分叉,呈分叉状、姜状和扇状。同一植株的不同成熟度根瘤的固氮活性也不同,成熟壮瘤固氮活性最高,幼瘤次之,衰老瘤最低。不同立地条件下种植的大叶相思根瘤固氮活性虽有差异,但生长在pH4.7的酸性红壤中的大叶相思,根瘤固氮活性仍具有较高水平。大叶相思根瘤固氮活性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较高,春冬较低。根瘤离体后7小时内固氮活性变化不大,甚至在离体后21小时内仍维持一定水平的固氮活性。大叶相思根瘤具有吸氢酶,其吸H_2活性在最初3小时内随时间延长而升高,3—7小时内仍维持一定水平。在根瘤固氮系统中注入外源分子H_2,可提高固氮酶活性,外源H_2最适浓度为7.5%。由于其根瘤具有催化吸收分子H_2的氢酶系统,能吸收利用固氮反应所放出的大量H_2,因而能更有效地利用光合产物于固氮过程。大叶相思根瘤离体后能较长时间维持高的固氮活性水平,可能与其吸H_2酶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磁场对大豆共生固氮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恒定磁场处理慢生大豆根瘤菌“005”和接种后的大豆植株,发现磁场可以提高根瘤的固氮活性。在一定的磁场强度(70—100mT)下,固氮活性平均可以提高4—5倍,植株的结瘤数和根瘤重量平均提高2—3倍。从这样的根瘤中所分离出的根瘤菌,由慢生型转变成快生型,在100植株中有17株的根瘤分离出快生菌。生长世代时间和培养溶液中的pH值与慢生型不同,而与快生型相同。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土壤杆菌固氮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根癌土壤杆菌C58/pGV3850菌株的固氮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自生固氮活性,其固氮活性的最适pH为8.0,温度为30℃.固氮活性在对数生长后期(14h)最高,延缓期和静止期乙炔还原活性较低.该菌株好氧,通过氧呼吸和吸氢酶的作用达到避氧固氮.当通入氧气超过呼吸耗氧时,对固氮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在培养过程中增加NH_4~+浓度,固氮活性会降低,当达到15mmol/L时完全丧失固氮活性,表现NH_4~+阻遏固氮酶蛋白合成.在乙炔还原测定系统中加入NH_4~+并不影响乙炔还原反应,说明没有NH_4~+关闭现象.培养过程中加入MSX(2.5mg/ml)能解除10mmol/L NH_4~+对固氮酶合成的阻遏作用.固定的游离氮不能以NH_4~+形式分泌于胞外.固氮过程中放出大量氢气,培养16小时产氢量达65μmol H_2/mg蛋白.在限碳条件下(0.2%蔗糖)其吸氢酶活力可达520nmol H_2·ml~(-1)·h~(-1). 相似文献